•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深度体验

    时间:2022-09-27 18:0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严书芹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入情境教学手段,能够带给学生丰富的启迪,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小故事、小绘画、小游戏、小演绎、小实验等都属于灵活性较强的情境创设形式,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分析,从更多角度展开引导,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深度体验,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创设情境;深度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2-0036-03

    情境教学早已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对教学情境创设进行科学的整合处理,就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情境创设时,需要筛选设计信息,运用小故事、小绘画、小游戏、小演繹、小实验等推进教学程序,以获得鲜明的教学调度效果。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活生本学科思维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潜教材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找到教学设计的切入点,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给出对应设计,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对故事有特殊情结,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小故事做引导,及时展开教学渗透,就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教师在准备小故事时,要追求其内容的健康、篇幅的精练、情节的集中,要有趣味性和启迪性,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主动思考的机会,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说话要算数》一课,教师在处理“活动园”内容时,先给学生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很成功的董事长,在年轻时与人打赌,如果输了,就要将场地中的一大堆石头搬走。结果他输了,他便将石头一块块搬走。别人劝他说,这是开玩笑的,不必当真。他却不这样想,认为人说话就要算数。后来,石头搬走了,留下一大片空地,他栽种了果树。后来,果树结果了,众人吃着水果,讲述着这一段佳话……”学生倾听故事时,对故事主人公产生了钦佩之情。教师要求学生搜集并讲述诚信方面的故事,学生开始交流,课堂互动气氛逐渐浓厚。有的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有的学生介绍道听途说的故事。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故事讲述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

    这个故事虽小,但给学生带来的触动却很大。一个人要有所建树,需要培养诚信的品质。学生从故事中获得这样的启示,这是故事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进入故事展示阶段,课堂教学程序顺利推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达成了更多的学习共识。

    上述案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推出故事演绎活动,让学生先观看多媒体视频片段,再自行组成合作团队,展开模仿表演,呈现出讲诚信的故事情境。学生纷纷展开模仿操作,对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做细致观察。教师对学生的现场排练情况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对学生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给出一定的修改方案,确保学生课堂表演顺利展开。

    二、创设绘画情境,延伸生本想象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借助绘画手段进行助学设计,其创意性是极高的。学生对涂鸦都比较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借助绘画手段展开情境创设,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知的机会。教材中有丰富的插图信息,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搜集更多的图片信息,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插图创作活动,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绘画结合到一起,这样可以形成丰富的教学激发动力,延伸学生的想象思维。

    如教学《当冲突发生》这课内容时,教师在课前给学生设计了一道预习题:“展开生活观察,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矛盾和冲突现象,借助手中的画笔,将这些冲突场景画下来,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课堂教学启动后,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对绘画作品内容做简单介绍。教师深入学习小组当中,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并做出筛选,将典型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对绘画内容进行集体讨论。有些绘画作品采用的是漫画的手法,带有夸张的色彩,引起了学生的热议。因为绘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高度对接,学生讨论热情很高,学习渐入佳境。

    学生平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生活回顾,将曾经发生过的矛盾冲突进行情境还原,对解决冲突的经验和方法做介绍。学生对这个任务比较有感觉,都能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则引导学生对解决方案做更多的思考和梳理,让学生进行自我检讨,以促进矛盾冲突的顺利解决,获得思想的成长。一个还原展示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心灵触动。

    上述案例中,教师课前给学生设定绘画任务,给学生带来参与教学的机会。学生对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很熟悉,自然能够快速给予回馈。绘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表达手段,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足以说明教师的设计是成功的。

    三、创设游戏情境,调动生本参与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有特殊的参与兴趣,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游戏资源,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科学习的主动性。游戏带有互动性,教师不妨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互动交流,并适时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这样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调度力量。如果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参与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工作,这样能够提升游戏设计的适合性。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多对接点,教师借助生活化游戏进行对应设计,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买东西的学问》时,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推出游戏活动:“我们身边有很多商品,这些商品大多有一些标签信息。现在开始搜寻,看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一两个商品的标签,并对标签内容进行合理解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如果谁找不到标签,就要唱一首歌。”学生听说要找商品标签,都快速行动起来,找到了不少标签,并对这些标签信息进行研究。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要求学生讨论购买商品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商品标签获取了更多信息,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对购买东西的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继续设计游戏任务:“这里有两包方便面,其包装比较完整,每一个小组设定30秒的时间做分析,说说哪一包方便面的质量更好。”因为设定了较短的时间,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去观察,主动做判断并参与讨论,学习进入深度研究环节。虽然是一个小游戏,却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触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为学生认知内化创造了条件。

    寻找商品标签的游戏、判断商品好坏的游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从学生寻找商品标签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布设,成功激发了其参与热情。学生在对商品标签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自然建立了商品购买的认知。游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没有什么限制,教师可以随时做出调整,只要能够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便是比较好的教学设计。

    四、创设演绎情境,对接生本生活认知

    情境再现、故事回放、现场模拟等都属于演绎范畴,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引入演绎活动,无疑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冲击。演绎活动带有表演性质,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提升其针对性,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认知,见缝插针地进行渗透。学生进入演绎环節,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印象,获得学习启迪,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学科认知基础。

    如教学《生活离不开他们》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时阅读的内容,选择一个行业的劳动者,以哑剧的形式,利用肢体动作进行演绎,让其他同学观察竞猜,这是模仿什么行业的劳动者。学生听说有肢体表演活动,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有的学生模仿采茶姑娘的动作,其他人开始猜测,有的说是喂鸡的饲养员,有的说是织布工人。因为猜不对,台上的学生就需要继续表演。最后,教师猜出了正确答案,课堂内欢声笑语不断。当学生猜出结果后,表演者要对模仿对象进行重点介绍,对其行业的重要性、职业特点等进行分析,让学习自然发生。学生对生活中的劳动场景比较熟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

    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又设计了家庭生活调查任务:“回家之后,对父母的工作情况做调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要注意对其工作性质、工作量等内容进行了解,写出调查报告,下周在班级内做介绍,看谁的调查更为全面,从中获得的学习感悟更为深刻。”学生接受任务后,教师从调查方案设计的角度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做深入思考,利用适合的问题去引导调查对象,以获得有价值的调查信息。

    上述案例中,教师组织现场演绎活动,要求学生以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其他学生猜测,其趣味性十足,学生响应积极,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一个演绎活动,虽然表演者只有简单的几个动作,却能够在课堂中形成多重震动效应,这当然是极为成功的设计。课堂演绎是一种助学手段,不需要多么复杂,只要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小活动也能够带来大影响。另外,生活调查活动具有实践性,能为学生学科认知的内化创造条件。

    五、创设实验情境,形塑生本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小操作、小实验进行对应设计,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延伸训练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演,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学科认知。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小实验,与科学实验有一定的区别,属于实践操作的范畴,教师需要对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提升教学适应性。

    如教学《我们当地的风俗》时,教师在课前给学生预留一个任务:“运用手工制作、剪纸、泥塑等手段,制作属于你的生肖作品,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利用网络或者调查方式,对相关地方的生肖风俗习惯进行素材搜集处理,在班级中重点介绍相关内容。”课堂教学开始后,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生肖作品,教师挑选几个作品做重点推介,让作者介绍当地的生肖方面的风俗。有的学生说:“我是属龙的,满月时,奶奶专门给我定制了玉佩,挂在我的胸前,说这样可以保佑我平安。”有的学生说:“我是属兔的,每年爷爷都要买带有兔子的年画送给我。中秋节时,妈妈也会制作兔子形状的月饼,专门给我吃。我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但感觉是亲人的祝福吧。”教师对学生介绍的情况做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对当地风俗有不少体验,通过活动进行展示和介绍,促使学生顺利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为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又推出社会调查活动:“深入生活之中,通过多种渠道展开调查,了解当地独特的风俗,对这些风俗做深入研究,解读其组织形式、内涵。”学生对这项调查任务充满了好奇,自然会积极行动起来。每个地方都有很多风俗,调查时需要做出科学的筛选,学生唯有进入社会生活环节,才能掌握第一手信息。

    上述案例中,教师课前布置制作任务,给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机会。学生不仅要制作生肖作品,还要围绕生肖风俗展开信息搜集。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将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也会受到更多的教育。实验小制作带来丰富的助学效果,这无疑是最有价值的设计。学校当地的民俗众多,学生也都有所接触,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探索,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积累,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收获。

    创设情境是最为常见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好信息筛选,利用情境进行针对性设计。故事、绘画、游戏、演绎、实验等都属于情境范畴,教师深入解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做出匹配性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科学习的主动性。道德与法治教材和学生的生活认知有很多关联,教师展开对接性设计和组织,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灵触动,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获得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建强.聚焦专业素养  提升教学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21(19):26-29.

    [2] 孙彩平.人的历史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历史主题教学的生存论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80-84.

    [3] 方吉庭.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29):31-32.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研究与管理(2016年9期)2016-11-15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年6期)2016-06-12
    相关热词搜索: 创设 情境 法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