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网络媒介传播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时间:2019-05-13 03:23: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媒介运营理念的跃迁,以网络为载体的讯息传播扩散和社会舆论无限拓展,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社区。网络新媒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性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强化网络媒介传播的秩序规范性、突出网络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性、加强主流经典网站建设、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多重交互性作用、积极利用技术把关好网络媒介传播等,有益于新时期网络媒介境遇下更高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网络媒介;网络传播;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3002205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媒介运营理念的跃迁,一个全新的媒介传播场域和舆论集散中心正被鲜活地塑造出来。在这里,人们的交往互动方式、行动逻辑和话语指向正发生革命性的转型,全新的信息传播范式和交往理念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确认以及认同逻辑的形成。高校作为精英人才培养高地和思想创新的摇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随着网络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飞信)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网络覆盖的范围和囊括的人群愈发广泛,以网络为载体的讯息传播扩散和社会舆论的无限拓展,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之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牢牢掌控网络舆论新阵地,把握网络媒介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紧跟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探索出网络媒介时代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进策略,这成为当下各大高校必须应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
      
      一、网络媒介传播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被大众广泛吸收、集体认同和全面掌握,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能够自觉灵活运用于各种实践场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日渐通俗化、具体化和实践化,要让广大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随着网络技术的拓展,网络新媒体开启了全新的互动交往模式,它改变着传统信息的传播路径,正成为引导和动员大众的有力媒介工具。网络新媒体正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优势正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全新的契机。
       (一)网络载体的多样性丰富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和手段。网络媒介时代下,借助于技术的更新和变革,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web2.0技术的引入,网络媒介衍生出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博客、微博、播客、拍客等新媒体以自身强大的功能优势,集文字、图片、多媒体于一身,高校教师、辅导员等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能够依托此功能进行图文并茂、影音在线、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沿理论。与此同时,网络即时新闻、网络个人主页、高校思政博客、高校微博、网络电子杂志、手机移动网络平台等载体的不断丰富和演进,即时性通讯软件的推陈出新(QQ、MSN、飞信、微信)和广泛积极应用,都使得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在第一时间“映入”大学生脑海,通过在“嵌入式”学习中不断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从而吸引大学生持续关注和点击下载。毫无疑问,网络媒介平台正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启了全新的方式手段, 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手段朝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二)网络媒介的开放性拓展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阵地。网络时代下,人们能在虚拟公共领域进行信息的自由获取与传播、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彼此信任互惠关系的维系和拓展。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当代思潮、学术前沿论坛和会议资讯等相关资料能被众多大学生自由地分享和传播,在强化自身学习的同时也增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校园传播的速率。随着新媒体的高速膨胀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 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新媒体得以高度利用并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网络新媒体正极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普及率和影响度, 这种辐射力渗透于高校校园,甚至可以说辐射于世界各个角落。网络媒介的问世使人类自身的时间、空间与身体的内在矛盾与束缚得以调解,网络媒介的开放性和外向化的“符号扩张”运动正极大地拓展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场域。
       (三)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强化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度。网络是一个张扬个性、追求本真、崇尚自我的开放性交互平台,这种特性吸引着无数大学生群体加入网络行列之中。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虚拟场域,其对现实社会中的交往与互动也正带来深远影响。网络新媒体在平等交互过程中让大学生群体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者能够身临其境,实现自我参与、自我阐释、自我服务式的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真正意义上让参与者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核心意涵,从而不断增强内在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通过在网络媒介上与社会大众的双向交流、探讨, 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亲身参与其中, 这比传统媒体单方面传输更有感召力、说服力, 也更能增加认同感[1]。
       (四)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增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网络传播的内在结构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科层架构的点对点信息传播,实现了点对面交互式即时性传播。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同现在移动通信技术的紧密融合,多种技术传播手段使得二者呈现交叉与合流态势。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最新前沿理论、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发现等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即时更新和共享传播。与此同时,网络在线平台也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与解惑答疑,对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具有较大帮助。通过实时的更新内容,分享学习笔记,交流阅读心得,这更能激发学习经典著作和前沿理论的热情。
      
      
      二、网络媒介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全新挑战
       正如埃瑟·戴森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2](P17);“每一种技术或是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3](P26)。从实践来看,网络传媒技术的拓展和应用,在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发展机遇和契机的同时,又囿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管理技术和手段的落后、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滞后,使得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媒介运行的多中心逻辑消解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政主导性地位。网络媒介传播不同于传统的媒介传播逻辑,依附于网络媒介载体的网民主体以自我为中心,以非正式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进行信息的自由发布和快捷获取,这种“流动式”的信息自助模式和互动交流平台完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的“行政化信息控制逻辑”。网络媒介自身的强大技术优势也使得网民主体的在线互动表达和离线信息的实时获取成为可能。事实上,网络媒介运行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别于真实社会生活的实际场景,其内在的运行机制
      
      图1 网络媒介生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互动传输图示完全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这种运行的自组织性表征为无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遵循的是媒介多中心传播逻辑。它使传统意义上借助行政模式和手法所运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地位遭到质疑和解构,这种张扬个性、注重自我表达的共识流动场景正最大意义上撼动了过去行政主导式的“灌输”和“说教”模式,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场景之中(参见图1)。也就是说,这种全新的“网络化生存逻辑”给大学生提供了自我选择的机会,一种出于内在本能的自我反应促使大学生从行政干预和传统思想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正因如此, 踊跃涉足新媒体的大众, 深受新媒体去中心化理念的影响, 张扬个性、拒绝权威、摈弃主导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思想和行为的新主张, 导致部分群众对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4]。
       (二)网络场域多样意识形态交锋引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体认同危机。网络媒介传播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渗透性加快了多元文化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交锋碰撞。在网络虚拟空间下, 由于多样文化相互交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多元思想意识形态冲撞激烈,这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主流文化的宣传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信息文化极为有力并有效地取代了原有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 并把主流意识形态稀释筛选后以日常意识形态的形式作为主要承载者”[5]。网络的问世使得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日渐世俗化,传统意义上对主流意识形态“一致与认同”的局面被打破。特别是对于广大大学生而言,面对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交锋和多元价值观的充斥碰撞,因相关知识的缺乏、价值判断的模糊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些都有可能引发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体认同危机。此外,网络的放大效应和集中效应,使得转型期出现的贪污腐败、群体冲突、利益矛盾等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放大,从而加剧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公共政策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日渐被稀释和边缘化。
       (三)网络空间西方反华意识形态渗透加剧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控制管理难度。网络媒介时代下,由于网络百分之八十的技术源自西方,百分之九十的信息是用英语表达,西方反华势力借此机会,大肆宣扬反华反党的破坏性言论,利用高校大学生的意气用事和非理性行为,不断渲染敌对氛围,企图从网络入手进行和平演变中国。当前,网络新媒体境遇下,网络虚拟空间充斥着大量隐蔽性强、渗透力强的西方思想文化, 既存在着非意识形态化的偏差思想, 又存在着各种反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想[4]。网络媒介传播的高自由性和隐匿性,为非马克思主义者、反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西方反华意识形态组织等提供了策划和炒作的平台,他们实时发布虚假信息和负面新闻,不断制造网络谣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给高校管理和防控带来新的难度。
       (四)网络传播泛自由化及虚假信息泛滥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公信力。由于网络传播主要以符号和代码进行信息的传递,这样网络使用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匿起来。网络虚拟空间是一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网络表达的超时空性、开放性、匿名性使得各种言论叙述充斥其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对网络使用者的技术要求和门槛越来越低,各种网民能自由地进入各大网络社区,恣意地进行各种信息的发布,有的信息甚至突破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违背法律准则和伦理道义,对他人的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造成严重侵犯。网络新媒体在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新手段、拓展新空间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者的思想渗透、各种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趁之机。由于新媒体信息的泛自由化传播,囿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又无法给予及时管控,并且因为信息的自由化和超自由的表达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常常面临难以完全实现的问题[6]。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其树立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也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公信力显著下降。
       (五)网络技术的不断演化升级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整体性创新。网络媒介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处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中,技术的拓展和更新升级,使得网络新媒体层出不穷,花样繁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就必须及时寻求自身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网络媒介传播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载体,开辟了新空间,拓展了新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网络信息时代下新媒体传播的内在规律,要从教育理念的转换、教育视野的拓展、教育体系的创新、教育主体的素质提高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提升和系统工程“再造”。
      
      
      三、网络媒介境遇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选择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参与、互动和多元建构的网络虚拟场域当中,能否清晰洞察网络新媒体自我运行的内在传播规律和特点,把握媒介演化的技术逻辑和价值指涉,积极顺应网络媒介传播的大趋势,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和动员功能,并有效规避网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积极寻求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共识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尝试以下路径积极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强化网络媒介传播的秩序规范性,提升大学生主体辨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能力。 网络是一个多维的世界,各种文化理念、意识形态、价值宣扬、基本准则、道德要义等相互交媾,没有一定生活阅历和价值定力的人往往在网络空间容易被他人的言论和思想左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媒介用户的一个长期稳定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年轻时尚、观念前沿、开放多元,但是,囿于多方实践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也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主要利用和煽动的对象。由于网络媒介平台是一个崇尚平等、互助、多元的价值载体,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化“灌输”、“说教”、“干预”等手段和形式极易遭致反感和厌恶,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也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前提下进行“引导式教育”、“帮助式教育”、“菜单服务式教育”。特别是面对网络发展引发的伦理秩序和社会道德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应不断强化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理性教育。要将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德育引入高校课堂,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增进法制观念、培育网络公民意识,自觉抵制丑恶、虚假、反动性言论,强化对虚假信息和反动性信息的辨识力和免疫力。此外,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还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对网络陷阱、网络诈骗、网络煽动等危害网络公共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的识别力,使大学生在掌握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自觉维护网络公共秩序和个人合法权益。
       (二)突出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作用,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题的鲜明性。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教育和宣传的预期效果,就必须明确核心思想、确定导向原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设定作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指导和支配着整个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全过程,影响着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的效果。只有科学高效合理地设定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目标,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的科学化。网络数字化时代,主题性“议程设置”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趋于个体化和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审查和信息“把关人”的缺失,导致网络议程设置更加低俗化、市场化、商业化。真正意义上的“议程设置功能”能够“使媒介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7](P246)但是,从当前现实来看,网络时代下的低端化议程设置和商业化市场模式,使得各种价值观、社会思潮、反动化言论相互交汇,各种非主流、边缘化、反经典、后现代的思想言论占据各大网站头版头条。网络一方面带来了言论的自由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另一方面,网络个体化和差异化“议程设置”也使得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标、议程和导向作用正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挥主流经典网站、网络论坛、BBS社区、网络博客、网络微博、移动手机网络等多样化平台的议程设置和导向作用,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和增进党和国家的利益,积极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扩大宣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红色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等,积极引导舆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将网络社区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育的理论新平台。
       (三)加强主题主流经典网站建设, 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阵地支持。网络时代下的舆论引导和阵地建设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网络媒介传播的内在特点及规律,强化网络技术研发、网站升级、网站主题更新的频率,积极开发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软件和综合教育体系模块,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理论阵地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例如,可以定期发送网络电子邮件报,开发手机红色短信定制服务,及时更新和传递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色理论。此外,还应整体提升主题性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的建设,通过创新栏目设置,及时更新内容,打造集思想性、深度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网站的建设,不断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当前,强化主流经典网站建设可以围绕以下“三性”进行创新。第一, 增进主题宣传网站内容的创新性。主题教育网站要紧密结合大众的需要, 与时俱进, 加强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 不断创新网站内容, 充实资源。第二, 增强主题宣传网站设计的独特性, 主题教育网站要区别于其他各类网站, 在设计风格上下工夫, 使其鲜明的思想性融入到网站设计中, 体现在网站设计上。第三, 增强宣传主题网站功能的多样性, 积极采用新技术, 不断拓展网络的各项功能, 方便大众浏览、使用, 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4]。
       (四)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多重交互性作用,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时效性。众所周知,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教育工程体系,它涉及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教育、课程评估等多个子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与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客体以及教育的研究者、管理者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过多注重主观化教育,而忽视差异化和多元化教育,导致教育本身出现割裂性、沟通的阻滞性,有的教育客体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事实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面对广大学生进行普及化和简单化的传播过程,只有充分确保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平等式互动交流,广大学生才会在对话、协商、意愿尊重的基础上达成思想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和表达,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志趣和差异化需求,要不断整合教育信息资源,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及时根据学生个体的知识需求进行教育目标的确立和调整。与此同时,要积极利用网络载体,借助网络博客、网络微博、网络飞信、微信、移动网络等进行马克思主义最新前沿理论的互动传播,要积极吸收和采纳建设性意见,完善管理和互动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五)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技术进行传播的把关和运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由于网络技术更新和升级速率较快,如果缺乏专业的技术素养和基本的网络知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和工作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事实上,由于许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新媒体技术素养以及必需的网络知识技能和传播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导向性下降[6]。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掌握必备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无论是从言论的技术后台“把关”,还是从传播的受众效果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网络载体的应用让传统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先入为主”式转为“平等互动”式,网络的桥梁性作用使得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真正实现实时互动。因此,高校教育者要熟练掌握网络媒介应用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自身优势,不断转变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逻辑,真正意义上推进高校走向和谐、包容、开放、多元。与此同时,要积极利用网络加快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要不断强化经典主题,创意教育内涵,突出理论特色,通过图文并茂、影音再现等形式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整体化、立体化和多元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明霞.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解读[J].浙江学刊,2011,(1).
      [2][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王 玲.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6).
      [5]唐 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6]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7][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何敬文
      

    相关热词搜索: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媒介 传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