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论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

    时间:2019-04-30 03:19: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所谓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语感能力在整个语文能力中也显得更为重要,成为了语言能力的核心。那么何为语感呢?简单的说是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的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反之,语感弱的人又难靠直觉透过语言材料理解语言的表层意义,更无法体察、领悟、准确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语感具有直觉性,几乎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它有遗传的先天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语言环境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我们认为,听、读是基础,也是关键。听,范围有限;读,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才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阅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日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并不自觉,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凝聚起来,进而燃烧起来,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一、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强调读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可以是教师范读,也可以放录音磁带,找一些原声朗诵。范读的过程能够把诗文中的神情理趣韵味,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缓急传达出来,让学生获得美感,对文章产生兴趣,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2.学生自读。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重在体会,学生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眼、口、耳、心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
       3.指导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读出激昂,委婉处读出委婉,悲愤处读出悲愤,愉快处读出愉快。这个过程更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
       二、咬文嚼字,深度品味语言
       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语音准不准,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语感强的人一听就听出来了,但这只是语感较为浅层的一面。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的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对训练语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孙犁的《荷花淀》中一段对话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水生嫂追问水生实情——“怎么了,你?”“你总是很积极的。”“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表现了水生嫂温柔体贴、聪明稳重,识大局,明大义,爱丈夫、更爱祖国的性格特点。同时,夫妻话别中通过水生个性的语言——“会上成立一个区小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的后面!”塑造了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爱妻子,鼓励妻子思想文化不断进步的革命战士形象。通过分析这几个重点的语句,人物的形象便突现出来了。经典的分析字词句,使学生领会其妙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品味作品语言的情趣。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剖析、点评,指出其精妙所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语感。
       三、激发想像,丰富语言形象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阅读必然会有思维的参与,学生独立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不能把语感和语文知识对立起来,但需要强调的是,在阅读过程中语感起主要作用。
       如果在阅读时字字句句都要经过思维的反复推敲,都要运用语文知识一一分析,好像到处是荆棘,到处是陷阱,我们就无法享受到阅读的乐趣。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了理论家。语感不但在自己的实践中可以成为理论家,还可以成为艺术家。语感教学较之语文知识教学,显然要困难得多,因为语文知识教学一般不需要心灵的参与,它有标准答案;语感教学就不同了,一定要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从总体上去把握文章。如果缺乏总体感知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
       总之,语感虽然与先天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不可改变的,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整个素质教育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221400)

    相关热词搜索: 论语 语感 文教 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