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公益类节目的民生化呈现_公益节目

    时间:2019-03-31 03:24: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梦想合唱团》是个人梦想与集体荣誉高度统一的公益励志节目。明星回家组建合唱团,为家乡赢取公益梦想。这是集体的梦想,奉献的梦想,公益的梦想,全社会的梦想。  “纪实与娱乐的融合”——综合频道的年度巨献
      《梦想合唱团》是CCTV-1综合频道发挥第一媒体平台的作用,以全新节目形态,全力打造的年度大型电视活动。节目已于2011年11月~2012年1月在CCTV-1播出了第一季。《梦想合唱团》的具体节目形态为:8位当红明星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召集、海选,寻找2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当地居民,把这些心怀歌唱梦想的个人,组建成一支城市梦想合唱团;通过合唱训练和竞赛,用歌声和情感故事打动评委和现场观众,根据场上表现晋级,走到比赛不同阶段的明星合唱队将获得不同额度的梦想基金,来实现他们的家乡公益梦想。
      参加《梦想合唱团》的城市有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宁、烟台、贵阳以及普洱。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家乡明星带队,分别是北京—张蔷、深圳—周笔畅、上海—胡彦斌、杭州—林宥嘉、南宁—胡夏、烟台—房祖名、贵阳—龚琳娜、普洱—庾澄庆。8位明星也要投入两个多月的时间回到家乡,寻找2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当地居民组建一个合唱团,组建后的这八支合唱团将汇聚北京,进行长达八周的培训及晋级,最终胜出者有机会为家乡实现最美的公益心愿。
      每个《梦想合唱团》都是一支最有感召力的团队,他们比拼的是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凝聚力。谁有最感人的梦想,谁为梦想付出最坚定的努力,谁就能成为《梦想合唱团》最后的冠军。《梦想合唱团》剧组,真实地记录了每个为实现梦想而共同努力的全过程。在表现方式上更是别具一格:他们不是比技巧,不是比专业水准的唱功,而是在展示的过程中,用歌声和情感故事打动评委和现场观众,是实现梦想的自我挑战。在节目中选取重点人物,用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将演播室内容与场外环节紧密相连,通过纪实故事的铺垫,让最终的舞台合唱呈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在相对自由的时间空间中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非在单一连续的时空中展示合唱比赛过程。
      “众人拾柴火焰高”——“多帮一”的创意及定位
      《梦想合唱团》和许多纯综艺性质的节目在形式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每一期节目当中,不但有明星带领合唱团所作的精彩表演,还有从每个队的队员或嘉宾身上挖掘到的动人故事,精彩表演和感人故事在节目中有机结合在了一起。精明懂事的深圳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焦沛琼,家庭贫困但歌声动人的贵阳队成员韩灵花,还有虽然患有脑部障碍,但阳光开朗、博得了所有人喜爱的小龙……在《梦想合唱团》里,正是这些来自观众身边的普通人的故事,引发了无数观众的感动和共鸣,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真爱和无私奉献的追求。
      《梦想合唱团》和其他很多歌唱类节目不同的是,在每一个团员的身上,观众都能看到一股卯着向上的劲儿,他们不是机械地在按旋律唱歌跳舞,而是真真正正在用心地、有目标地表演和释放。
      《梦想合唱团》是央视“拓宽视野、放眼全球”的一次尝试。它汲取了国外先进节目模式的独特创意,加入了反映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把公益和大爱融入表演当中,采用合唱的形式,把“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助力公益梦想的精神带到了观众中间。在各界亟需对社会温暖、人性之善进行呼吁的当下,秉持“呼唤真情、呼唤爱”主旨的《梦想合唱团》的出现,迎合了社会各界对于人性真善美和大爱精神的渴望,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也给遭受娱乐化冲击的电视屏幕带来了一股温馨向上的清新之风。
      《梦想合唱团》创办以来,被许多观众和业界人士称为“央视放下身段、走进百姓中间”的一次尝试。在“走转改”新风之中,《梦想合唱团》完全采取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不但选用了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群众组成合唱团团员,每一期节目当中所讲述的感人故事也都挖掘自普通人身边的生活点滴,力图从每一个平凡的个体中找到动人的经历:自由快乐、搞笑逗趣的山里歌手阿黑哥,在外地打工演出、攒下7万元钱资助家乡贫困学校的小伙子李建华,还有北京师范大学食堂卖红薯的“红薯大妈”许淑艳……“说普通人的故事、引发普通人的共鸣、汇聚身边的温暖和爱”。正是因为《梦想合唱团》的平易近人和温暖亲切,才赢得了许多观众的支持和肯定,被称为“近在身边的温暖力量”。
      “明星群众真人秀”——电视公益活动的突围
      迄今为止,电视公益节目最佳的表现形式就是真人秀,大家都知道美国真人秀做的好,但是从2000年开始,中国电视尝试了多年,失败者多,成功者少,除了没有成功复制流程和标准之外,价值观定位不当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中国人不喜欢竞争性过度残酷的节目,希望温情的有温度有故事的节目。美国的《学徒》是鼓励个人成功,而《梦想合唱团》,鼓励群体帮个体,形态上是“多帮一”。在这里,观众看到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梦想合唱团》应该是央视第一档获得巨大成功的将文艺与公益相结合的真人秀。而真人秀要成功,必须让“被秀”的人物命运发生变化,而《梦想合唱团》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文艺欣赏的目的性和群体性的问题,从2007年就开始讨论了,因为那是纯粹的音乐电视欣赏已经很难获得关注,更不要说有多少收视了。而《梦想合唱团》在纪录所有人的演出状态的同时,展示了这些普通人为了家乡梦想的真情实感,观众们在听歌同时,感悟到的是人间的温暖。所以有网友评论说:当合唱中加入了人情人性人的情感的纪录的时候,人民大众看到的是公益、服务和震撼人心的社会向上力量。
      《梦想合唱团》在节目形式上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创新,就是采用了“明星带领合唱团队员”的方式进行表演。在这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当中,明星的角色非常有意思。在与20位合唱团队员的配合过程中,不论在台上还是台下,他们既是队里的主心骨,也是表演最大的亮点。如何合理调动明星资源、发挥他们的粉丝效应,同时又能够让队员们的能力和风采得到极致的发挥和呈现,这当中对明星角色的把握,必定是一个很难的课题。《梦想合唱团》彻底解决了明星被绯闻和负面效应困扰的局面。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打开网络,大家会发现八卦氛围浓重,与明星相关的消息,基本都是社会危机类的,大部分是绯闻,甚至是谣言。《梦想合唱团》让观众看到了明星的8小时之外的爱心。可以说任何明星参加这档节目都会让他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翻番。另外,明星的出现不仅仅作为表演嘉宾,而是以团长和领队的形式融入到团队中,进行互动。更重要的是明星都是担任合唱教师的角色。既是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具体项目的执行人,又是节目的表演者,同时还是表演的教授者,多元角色融合,即展示了明星的才华,又凝聚了群众演员的力量。
      《梦想合唱团》靠明星的名气来发动社会资源,通过合唱选拔的形式,海选了愿意献爱心的人,海选了有能力做好事的人,然后节目组指定帮扶对象,这些对象都是精挑细选,参赛者不仅锻炼了演唱,还从节目中会学到如何把公益做的更好的一些管理统筹的知识。《梦想合唱团》在推广期间,还充分利用了网络和微博的力量。曾有一家知名网络媒体的总监告诉笔者:网络评论或争论会提升看点9%,收视率会提升百分之一。《梦想合唱团》秉承了节目事件化,事件话题化,话题传播化的思路,在宣传上获得了成功造势。
      “向弱势群体致敬”——当下中国的创作潮流
      《梦想合唱团》把一个个普通人带上了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公益之旅。在这个节目中,感动并不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原生态的……这种感动是有力量的,它激起人们擦干眼泪,立刻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去的激情。
      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梦想合唱团》力图呈现给观众的关键词,一直都是“温暖”和“爱心”。不论是歌曲内容和表演还是人物故事,无一不是对温暖和爱心的展现和传递。
      在这股大爱精神的推动之下,《梦想合唱团》不仅激发了观众及社会各界对梦想及奉献精神的新思考,也将这股爱的风潮化作了对亟需帮助的群体切切实实的支持和援助。“瓷娃娃”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贫困学生资助……每一期节目中,都有这样的群体和个体接受直接、及时的帮助或救助。在最后一期圆梦的《梦想盛典》上,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企业在大爱精神的鼓励和感召下,更是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公益资金1亿3785万元,为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圆了梦,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节目播出过程中,《梦想合唱团》收获最多的,就是来自大众心中对善意和爱心的感动与共鸣。在屏幕上,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精彩的歌舞所体现的艺术之美,更是心灵之美,奉献之美,社会之美。
      《梦想合唱团》的演员都是来自基层,选择社会阅历丰厚,甚至有社会底层工作经验的主持人非常重要。因为《梦想合唱团》是一个既有娱乐性、又有公益性,更要突出群众性的节目,两种元素如何有机地协调地糅合在一起,是对主持人的巨大考验。主持人在舞台上承担着把握节奏、控制节目走向、调节节目氛围的功能。撒贝宁,是一个既主持过严肃的法制类节目,内心又充满了文艺气息的主持人,他把两种跨度如此之大的风格结合起来,形成了“化学”反应。观众们最初认识撒贝宁是通过《今日说法》,那里面的他正襟危坐,那段时间培养了他的正义感,看问题的敏锐性。后来撒贝宁开始主持人物访谈节目,做“两会”,培养了他敏锐的采访能力和思辨能力,再后来尝试大型活动,尝试综艺节目,锻炼了他的文艺范儿。丰富的经历让他融合了播报、互动、司仪、记者的特点,撒贝宁时而采访,时而旁观,时而是演员,将多重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主持人用心说话,分享共鸣,做真实的自己最重要。美国和欧洲的大学都没有播音主持专业,因为国际观点认为主持人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亲和力天生资质占60%,剩下的40%是后天的阅历和经历,基本上40岁以上才能显示出主持人魅力,美国著名新闻栏目《60分钟》5大主持人,平均年龄65岁,克朗凯特80多岁,去世之前还在主持。海外名主持40岁以前在做什么呢?当律师,当中学老师,当保险汽车推销员,教历史,其核心经历就是锻炼口才和接触社会。包括大家熟悉的孟非,干过电视的百行,练就了一个社会人角色。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呼唤有多行业社会阅历甚至社会底层工作经验、多才多艺的主持人。
      《梦想合唱团》第一季已经落下帷幕,它给观众带来的感悟和思考才刚刚开始。电视节目如何能将观赏性和公益性相结合,如何能在“走转改”的大势之下做到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探索不会停止,中国电视的公益属性期待新的起航。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责任编辑:张德明】

    相关热词搜索: 民生 公益 类节目 呈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