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江陵地区【唐代江陵地区的民俗探究】

    时间:2019-05-17 03:20:3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江陵地区的民俗风情是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楚人及其他夷人,秦汉以后居住在这里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相沿积   久而形成的社会风尚、礼仪、习俗等。这些民俗风情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洗礼,在每个朝代都有着它不同的特点,在唐代这个社会高度繁
      荣而又兼容并蓄的朝代,再加上江陵地区自身的社会环境自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形成了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反差强烈的
      婚俗、形式多样的民间活动等。
      关键词:江陵地区;民俗;探究;
      江陵地区在广义上是指以纪南城为中心的江汉之间地区,包括今荆州、荆门、当阳、枝江等地,在狭义上则仅指纪南城周围地区。该地民俗风情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乃至宗教信仰、巫卜禁忌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为规范。
      一、“信巫鬼,重淫祀”
      首先来看该地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我们都知道荆楚地区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而江陵地区作为荆楚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就受到楚文化的影响,而据古籍所记载,楚人是十分崇信鬼神的,如《吕氏春秋·异宝篇》说:“楚人信鬼。”《汉书·地理志》记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到了唐代也有荆楚“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的说法,从而表明这个地区的风俗文化有一个敬鬼神的层面。神祠的多少与巫术的盛衰大致成正比,荆州巫风特盛,神祠特多,江陵为荆州治所,其神祠之多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史称“江陵多神祠”。[1]唐代的荆州仍然以淫祠著称,这时人们的鬼神信仰主要表现在赛神和瓦卜。元稹从京城被贬谪到江陵,很快感受到荆州敬鬼神风俗之烈,他给白居易写信,告知江陵巫卜之盛:“南人染病,兢赛乌鬼。楚巫列肆,悉卖瓦卜。”[2]所谓民间的“赛神”即“祭神”,这是同官方正规祭祀对立的民俗活动,元稹的《赛神》诗数首,形象的描述了这项隆重的活动。如果说民间赛神是一年一度大型活动的话,那么平常的活动则主要表现为“赛乌鬼”和“瓦卜”。这里的乌鬼就是乌鸦,据说它朝谁“作恶声”鸣叫,谁就会得病,这个说法在唐代依然盛行,并流传有许多附会的故事,比如说当时的江陵节度使裴中令的军将王稹用石头击死了乌鸦,结果乌鬼报仇要了他的命。[3]至于“瓦卜”,则更是风行且事事必占卜,荆州长史薛永昶梦见猫儿伏卧于门边,头向外,赶紧“问占者张猷”,以求解释“预兆”。[4]由此可以看出,在唐代这两种手段仍在不停地运用,成为社会风俗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婚姻习俗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它是由婚姻缔造而成的。唐代江陵地区的婚姻习俗有着十分强烈的反差,即保守与开放共生,包办与恋爱相伴。这个时期的妇女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改嫁、再嫁颇为自由,社会婚姻道德标准也比较宽松,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普遍存在的。当时的妇女一般都是早婚,大多在15岁左右出嫁,这也成为了一项国策,后来在开元年间甚至把女子法定的婚龄提前到13岁以上,对于13-15岁的女子来说,她们还只是个孩子,因此无论如何也决定不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所以婚姻自然大多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外当时的婚姻还很重视门当户对,不仅良贱不能通婚,许多良民中也多是同一阶层通婚。门第之外,一般的殷实人家择偶还十分注重钱财与人才,女子被人挑选的条件包括容色和钱财两个主要的方面,男方钱财不论,女方的钱财也很重要,所以导致出现了许多贫家女儿很难出嫁的社会问题。元稹在荆州时就曾“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过社会现象。唐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媵制,也就是说不限制男子的多妾媵生活,因此许多地方官就经常在任职的州县买妾。元稹在荆州时就曾纳一个叫安仙嫔的女子为妾,以供侍宾友,主视节栉。这些官吏的小妾身份卑微,即使像安仙嫔那样生了儿子,也不被当作家庭正式成员看待,一如元稹所承认的那样,“闺衽不得专妒于其夫,使令不得专命于其下”。这些官员妻妾成群与前面的贫女难嫁的局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可以反映出唐代社会的婚姻状况。
      三、丧葬习俗
      古代的人尊礼重孝,人死后子孙后裔对祖先要恪守孝道,因此丧葬礼在古代被列为五礼之一,称为凶礼,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在民间流行着种种丧葬习俗。在当时的江陵地区,按照旧的风俗习惯,家遇丧事时,先为死者“洗丧”、“穿寿衣”停于家中,请道士诵经超度,请民间鼓乐班子打唱丧鼓,赞颂亡者生前的功德,同时请“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在送葬的时候,仍旧要请风水先生在前面领路,孝子则在棺面披麻戴孝躬行引导,同亲朋好友一起送至墓地。在这个过程中,乡邻在灵柩经过门前时,一般都要放鞭炮表达哀悼,孝子则会磕头相谢。在葬后于厅堂左侧设灵位,三日之后,亲人要去坟前祭扫,这一做法谓之“圆坟”,第一个七日和第五个七日都要办丧礼,最后在三年的守孝期满了之后,将灵位焚化,谓之“除灵”。这些就是民间丧葬的大致过程,也是当地人民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四、民间娱乐活动
      唐代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为娱乐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基础,因此民间各种带竞争性质的体育活动,以及各类歌舞、游艺等活动在这个时期极为活跃。当时江陵地区的民间娱乐活动包括民间体育活动和其它的娱乐活动,民间体育活动主要包括蹴鞠、击鞠、拔河、角力、竞渡等等。蹴鞠也叫蹴球,跟现在的足球运动很像,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寒食节,“荆州百姓郝惟谅”,“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以为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他们在郊外踢球的情景:在寒食节这一天,春光明媚,球员们争先恐后的驰骋于鞠场,他们奔跑争抢着运球传球,从而充分显示了这项充满活力、竞争激烈的球类运动。击鞠也就是打马球,它的打法是运动员骑在马上,用一种“球仗”击球,是唐代最盛行的体育活动之一,以至于京城和地方各大城市都建有马球场。
      综上所述,唐文化承前启后,既是对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丰硕文化成果的总结,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定型起了促进作用,它博大精深,光彩夺目,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而江陵地区的文化作为唐朝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不仅深受整个朝代文化繁荣的影响,而且当地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也反过来促进了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寿.北史[Z].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
      [2]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8页
      [3]李肇.唐国史补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29页
      [4]张鷟.朝野佥载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9,60页

    相关热词搜索: 江陵 唐代 探究 民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