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教育篇等 小学安全教育记录20篇

    时间:2019-03-25 03:34:4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章节概述]   2007年,教师依然是一个热点群体。   这些令我们振奋的消息:在农村实现学杂费全免,师范生恢复免费教育……这些令我们忧虑的消息:144万大学毕业生未就业,高考在而立之年却要而对存废的尴尬……这是一份让人期待,也让人沉思的榜单。
      但无论如何,教育让我们相信:改革,是中国教育前行的力量。我们在面对问题,我们也在化解问题,我们更在化解问题中不断前进!
      
      [语录抄记]
      老百姓不高兴骂骂可以理解。骂教育部可以,但不应骂老师。老师是值得尊重的。大家对老师要多理解一些。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我认为完全应该。
      2007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华网做直播时这样评价教师的职业。
      全国几百万、几千万大学生当中,这样的事(指无力上学的困难大学生)可能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都不以为怪。
      ――2007年7月2日,财政部、教育部介绍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有关情况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如是说。王同时要求媒体“要以宣传主流、宣传国家政策为己任”。
      如果这次有机会与中央首长握了手,能不能不要洗掉,这样等回去之后与他们握手,就如同首长与他们握手了。
      ――2007年10月17日,福建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说,在她来参加十七大前,残障学校的孩子们曾对她有如此嘱托。
      作为科学工作者,你在当研究生的时候学到的学问,主要是从与你朝夕相处的同学那里得来的,这要比从课堂上老师那里学来的还要多!
      ――2007年11月14日,杨振宁先生作客“中国科大论坛”时回答学生的提问。
      大学必须由学者来管理,但并非所有的学者和科学家都要“学而优则仕”,实际上不少人学术水平高但不具备管理才能。
      ――2007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北大研究生教育9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说道。
      
      [素材搜集]
      ●人物1:大爱・舍己救学生的教授贺宝根
      2007年8月9日晚7时许,由贺宝根教授领衔的上海师范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正在崇明岛东滩野外考察、当时恰逢涨潮,课题组志愿成员、上师大二年级学生小徐被潮水阻隔。贺宝根发现险情,当即返身下船,船游到小徐身边,带着小徐一起往考察船游。小徐被其他考察队员拉回船上,而贺宝根却被突然袭来的大浪吞没。
      消息传来,人们无不潸然泪下。爱学生毋需理由,在生死抉择关头牺牲自己保全学生这样不需要理由,贺宝根在平凡中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在他的追悼会上,人们含泪读着挽联上的字句:“长江滔滔哭不尽,倾心教育红烛泪;东海淼淼诉不完,献身科学赤子情。”
      
      [运用方向]
      榜样的力量;师者;责任与生命;爱的方式;尽职尽责
      ●人物2:价值・李阳身陷“下跪门”
      李阳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也是最具争议的英语教师,最新身份是“奥运英语总教头”。“全体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照片出自他2007年9月4的一篇题为《李阳疯狂英语包头基地成立》的博客文章,下附一张包头某中学“全体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照片。
      这张:“学生跪拜”的照片迅速掀起轩然大波,在国内著名的天涯论坛,向来争论不休的网友们难得意见一致,将矛头对准李阳。有网友更直截了当称“李阳疯了”。李阳的同行、新东方老师徐小平针对学生下跪一事对其进行猛烈的炮轰,“李阳接受学生下跪事件,必将成为2007年教育界最重大标志性事件之一”,而“李阳老师对几千学生向他下跪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公然表示欣赏,说明李阳老师心灵深处还不懂教育的基本价值”。
      李阳后来澄清说,学生们跪拜的是他们的老师而非他本人,并一再强调受此气氛感染,他自己也朝着老师们站立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运用方向]
      教育的价值;自我的认识;外在与内在;尊师重教;教育的心态
      ●人物3:榜样・徐本禹成为“80后”党代表
      徐本禹是个“80后”,2003年考上母校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正当大家为他祝贺时,他却做出惊人的决定:放弃读研,去支教。
      2003年,志愿者徐本禹来到贫困山区支教;2004年,他的事迹不胫而走,感动中国:2007年,党代表徐本禹带着思索,来到北京……徐本禹的青春之歌,跳动着当代青年责任和使命的音符。
      “本禹,祝贺你当选十七大代表!”2007年6月,徐本禹还在非洲的津巴布韦支教,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兴奋、激动之后,却感觉沉甸甸的:他意识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以前,我们提起徐本禹,并没有刻意把他和“80后”联系起来。然而,自从徐本禹当选为十七大代表之后,他越来越多地被“80后”当作学习的标杆。有人说:徐本禹州自己的行动为“80后”正名,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运用方向]
      责任的重量;激励自我的方式;偶像;青年的使命感:“80后”面对未来的态度
      ●人物4:勇气・顾明远叫停“奥数”
      “现在全国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确实很重,其中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家长,他们白天黑夜地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班,让很多孩子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特别是那些钢琴、英语、舞蹈他没有兴趣的培训班,简直是对学生的摧残。我非常反对家长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特别是奥数。我要给教育部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奥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表示,将在近期专门向教育部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奥数培训班。
      顾明远教授回忆,20多年前国家教育部讨论在中小学生中设立奥数培训班时,“目的只是想针对极少数学生”。
      指责奥数已经沦为“对学生的摧残”,直言建议教育部取消奥数。顾明远教授知道自己这么做触犯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他还是义无返顾地拍案而起,“救救孩子”的声音荡气回肠。
      
      [运用方向]
      素质教育在哪里;基础教育与健康成长;教育改革;因材施教;功利的心态
      ●人物5:公益・“十年助学一个亿”的俞敏洪
      2007年9月,新东方上市一周年,除了在美国股市上的抢眼表现让风险投资疯狂涌入中国教育行业外,新东方提出的“十年一个亿”的教育公益事业投入计划更是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瞩目,新东方董事长及总裁俞敏洪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形象也逐渐被社会各界所熟悉认知。
      “十年一个亿”教育公益投入计划是指新东方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出资一亿元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包括资助贫困大、中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资助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建设和师资培训等项目。
      曾经的“留学教父”,如今“中国最有钱的老师”,随着新东方的崛起和强大,俞敏洪希望能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改变了很多学生的命运,今后,他将用公益事业来改变更多学生的命运。   
      [运用方向]
      教育的公益性;回报社会;民族文化的传承;形象与功能;奉献精神
      人物6:毅力・独臂奥运火炬手徐展鹏
      2006年,徐展鹏获得首届“感动工大”十佳学生人物,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不幸并没有使他失去自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奋力拼搏在残运会场,用汗水书写完整且多彩的人生。纵使失去了一只翅膀,他仍然坚定地展翅高飞,搏击万里。”
      2007年10月10日,独臂的徐展鹏成为一名特殊的奥运火炬手。
      为了能实现参加残奥会的梦想,他曾经休学一年,与专业运动员一同参加强化训练。半年后,却因为残奥会上相关项目的取消,他黯然回到了学校。而奥运火炬手选拔又一次给了他与体育竞技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尽管感到有些遗憾,但还是对北京奥运会充满期待:“我要用左手举起奥运火炬!”
      
      [运用方向]
      自信;身残志不残;奥运梦想;人生的多彩需要拼搏:毅力与梦想
      ●人物7:规则・“高考状元”险些无学可上
      高招30年历史上罕见一幕――
      持续一个月的三方蹲弈终于结束了。2007年7月18日,黄文帝――2007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经教育部“特别协调”,被北京大学“补录”。
      这个被同学称为“东方不败”的考生,再无获取第一名时的兴奋与激动。
      北京大学曾是黄文帝寄托理想的地方,他曾表示,已将目标锁定北大的元培实验班或光华管理学院。但接受了清华大学的游说后,转投在重庆没有招生计划的这所名校。为等待清华“增加招生”的承诺、就读该校经管学院,他甚至放弃了填报志愿,赶到北京,在著名的荷塘边接受“最后的安排”。但在强大的教育规则前,清华的“特别招生”没有成功。状元等来的是险些无学可上的困境,以及铺天盖地的小道消息。对黄文帝事件,北大、清华互执一词,掀起了两所中国最知名高校之间的又一次争锋。
      
      [运用方向]
      规则;坚持;公平竞争;关键时刻的选择;美好的追求
      ●人物8:奉献・王梅香――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在河南林州的大山里,有这么一位“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一件大红棉袄、一头披肩长发、一张美丽的脸、一个恬淡的笑、一颗美丽的心,这就是在网上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女教师”的王梅香。年仅22岁的她,却已经在那座大山里坚守着自己的教育事业整整6个年头。16岁初中毕业后,王梅香成了自己所在村小学惟一的老师,现在,她只有两个学生,原来的教室塌了,她就把自己的家当作教室。
      有人说:“这个女孩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说过‘宁愿一辈子不结婚也要在大山里教书’,而且要求她的未来老公一定要留在大山里,因此已经错过很多姻缘了。”
      无数网友被其事迹所感动,但随后却曝出幕后有网络推手。但这些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都曾经为那份坚守而感动。
      
      [运用方向]
      付出不求回报;为爱坚守;感动;得与失;爱是责任
      ●人物9:感动・校长周常德下跪求学生学习
      面对着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的状况,为感化学生,重新唤回学生的学习意识,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中学校长周常德曾3次跪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全校的早操上,面对千余师生,众目睽睽下,他双手合拢重重跪下,发自肺腑地大声呼喊:“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
      现场有师生1000余人,在场的其他校领导见状,赶紧上前想将他扶起来,但他坚持不起来,直到被这一跪惊呆了的学生们缓过神来,异口同声地说:“校长,我们不会闹了,快起来吧!”周校长才缓慢地站起。“当时同学们明白过来后都深深地被感动,一些女同学当场痛哭。”
      但周常德的下跪劝学之举,还是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人很不赞成如此的举动,认为有失身份和尊严,收效并不乐观。“我如果爱面子也没有那股勇气和力量在众人面前跪下,”周常德平静地说,“下跪是我的学生给我的勇气,因为学生是我的希望。”
      
      [运用方向]
      身份与尊严;面子与责任;爱的真义;温室培养与栋梁之才;独立与习惯
      ●人物10:付出・张桂梅,大山里的孤儿妈妈
      “我是孩子们的母亲。”
      她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也是华坪县“儿童之家”义务院长。她没有生养过孩子,却是大山里82个孤儿共同的妈妈。当一个华侨民间团体慈善机构邀请她义务担任丽江地区一个叫“儿童之家”的孤儿院院长的时候,她发誓不再让大山里的孤儿过贫穷流浪日子。近10年来,她把自己的工资,包括各级组织给的奖金,自己的讲课费等60多万元捐给了贫困学生和孤儿们。
      如今,张桂梅抚养的很多孤儿都已经考上了大学,有的已经工作了,看着他们一个个事业有成,张桂梅很欣慰,她说丈夫去世的时候很担心她的生活能力,而现在自己居然撑起这样一个大家庭,在这里她找到了归属感。
      
      [运用方向]
      另一种母爱;爱人与爱己;真正的付出;不求回报与心灵归属;人问处处是真情
      ●事件1:投入・农村实现学杂费全免
      继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后,2007年这一惠民政策已扩大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48亿名中小学生,所需经典要全部纳入预算,足额安排。义务教育在2007实至名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2007年的春天,这样一个消息让全国上下击节叫好。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实施21年后,终于彻底向农村孩子敞开“免费之门”。其实,这还是个信号,一个国家真正重视教育、下决心搞好教育并加大教育投入的信号。
      
      [运用方向]
      令人感动的……;均衡;穷与富;温暖;投入与回报
      ●事件2:压力・14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200741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到9月1日,全国营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人,但是仍有大约[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
      毕业即失业的现状,让曾经的“天之骄子”们苦不堪言。教育投入与回报的不成比例甚至让“读书无用”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在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上,更是指出“大学生就业是继下岗职工后又一难题”。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让offer来得更猛烈些吧”成为2008年577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共同的呐喊。
      
      [运用方向]   就业压力;高收费与低就业率;审视;对知识的思考;扩招的背后
      ●事件3:兴教・师范生恢复免费教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随后,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第一批免费师范生现已入校学习。
      对终止了十年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被重新恢复,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有利于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读师范,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从教,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
      毫无疑问,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回归”成为2007年惠及民生的又一福音。“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的呼吁,抓到了教育质量的要害,是重大的战略举措。
      
      [运用方向]
      苦与甜;知识的含金量;科教兴国;为有源头活水来:魅力
      ●事件4:纪念・1977~2007,高考30周年
      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10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77级学生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从1977到2007年,中国高考恢复已30年。此间,各地对恢复高考30周年的纪念也是层出不穷。
      高考,对于国人意味着太多的东西,爱恨交织、五味杂陈。恢复高考30年后我们回过头来总结高考,其要义不在于回顾过去,颂扬成绩,而在于给高考重新定位,找准高考改革的位置和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而立”的高考能够尽快地成熟起来
      
      [运用方向]
      改变命运的一件事;我的高考故事;纪念;定位:期待
      ●事件5:制度・人大代表掀起高考废存之争
      经过五年的思考、三年的斟酌写作,来自宁波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交出了长达8000余字的《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建议废止高考制度。
      他说,“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它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它使我们的青年戴上了思维的枷锁,只能对规定知识反复记忆和辨析,扼杀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冲动;它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一个曾经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今天必须重新学会创造。”高考制度是失败的!范谊提出建议,希望在2010年取消高考。而教育部部长周济对此则表示,高考只会改革,不会取消。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有关高考存废的争议,各种观点争相鼎立。在恢复高考30周的时候,讨论高考存废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运用方向]
      冷静面对高考;高考的弊端;不能一考定终身;呼唤理性;重压下的中国孩子
      ●事件6:改革・校园集体舞在争议中羞涩开跳
      全国中小学生每天都必须要跳校园集体舞,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将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由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决定自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而推广。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让中小学生跳集体舞,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教育部计划继续组织专家,每两年编出一套新的集体舞,不断推陈出新。
      这一敏感话题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持称道、喝彩、肯定者认为:这对于愉悦学生身心、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大有裨益;持反对、否定者担忧:双人舞让男女同学发生大量的身体接触,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难免把兴趣放到舞伴身上,校园华尔兹可能诱发早恋。
      
      [运用方向]
      正确开放的交往观念;青春气息;时代变化与审美情趣;集体主义;教育的功能
      ●事件7:变化-全国高中课改如火如荼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为首批实验区。2005年,江苏成为实验区。20{In年,实验范围扩大,初步形成了东部沿海省市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的格局。2007年秋季新学期,全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新课程实验省份,约占全国高中总量的50%。
      改革总是伴随着争议,北京课改让鲁迅和金庸站上了PK台;陕西中外历史“杂乱无章”的混编;浙江则让修马桶成了必修课;湖南的语文课专门设立了小说选修,政治课上教起了炒股;课改让教材数量激增,于是又有人担心改革变成了增负……为此,教育部考试・扣心也特别指定了新高中课程高考大纲。据专家介绍,新大纲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注重考察考生的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方向]
      素质教育要落在实处;让弦子健康成长;润物细无声;课程改革;过程与结果
      ●事件8:机会・襄樊取消5名不感恩贫困生受助资格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在2007年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一扣,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运用方向]
      爱,是不会忘记的;报恩的方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物质与精神:感恩的缺失
      ●事件9:创新-在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
      教育部、建设部等五部门联合要求,从2007在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审批建筑项目时都将把这项要求作为重要内容。
      这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教育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他说,五部门还要求2007年年底前,各个地方要将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情况上报。学校的费用主要由工程承包单位来分担。
      “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卫生防疫、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除参与“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创建外,教育部还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工作。王旭明说,据统计,2005年教育系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100万人次。
      
      [运用方向]
      普及知识;知识的价值;贫穷与富裕;活到老,学到老;接受教育的权利
      ●事件10:危机・吉林大学自曝负债30亿
      “部分高校‘破产说’言过其实,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国有企业。”就在各大媒体刊出教育部长周济否认高校“破产说”的第二天――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在校内网上贴出了一则通知,宣布该校负愤30亿元,并征集教师和学生出某划策解决学校财务困难。
      吉林大学的自曝家丑揭开了高校负愤运行的冰山一角,之后,有关高校负债的消息和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一些学校扩地搞基建,建成后再扩大招生,高教繁荣发展的泡沫背后蕴藏着风险。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340多万人增加到2004年底的1350万人,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有人甚至说,高校将重走朝有企业的老路,中国高校面临破产危机。
      
      [运用方向]
      危机意识;高校危机与知识贬值;繁荣与衰败;泡沫现象;自我膨胀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