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交际法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实践法对教师角色有何要求

    时间:2019-02-14 03:23: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交际法已经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外语教学法之一,被很多国家的外语教学所采用。交际法认为掌握一门外语就是要掌握该语言的“交际能力”,而在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教师既是教授者、组织者、裁判者、参与者和资源提供者。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交际法;角色定位;外语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14-02
      
      1 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使用何种教学法是教学法专家和外语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由于社会和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学法也随之不断更新。外语交际法引入我国以后,迅速应用到了外语教学实践当中,它正逐步取代了我国原有的一些外语教学模式,成为外语教学的新宠。交际法已经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外语教学法之一,交际法的核心是认为掌握一门外语就是掌握该语言的“交际能力”,而在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就很关键。究竟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作为一名教师,他首先是教书育人者、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等等。
      2 交际法的背景和渊源
      交际法(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й метод),亦称功能法(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метод)。它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交际法的雏形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意念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共同体国家,其中心是英国。当时欧洲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西欧各国为了适应国际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欧洲共同体应运而生,自欧共体成立以来,共同体各国之间的直接人际交往更趋频繁,语言不通成了直接交往的重大障碍,甚至影响了欧洲共同体机构的正常工作和各国的交流。这种形势迫使西欧各国要求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具有外语交际能力的人才。以往的各种外语教学法虽教会学生一定的语言技能,却没有教给学生实际交际的语言本领。这就不能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和族际日常交际和业务交往的实际需要。另外,许多国家还面临大量移民入境后长期居留的新问题,这些移民得尽快学会和掌握所在国的语言,以便有效地用当地语言同当地人交往。新的社会需要客观上要求对原有的语言教学法作进一步的反思和改革。交际法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而“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o海姆斯(Dell Hymes)提出的,并于1972年将其归结为语法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四个方面。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语言教学研究的影响尤为重大,许多语言学家、语言教师纷纷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角度开始重新考虑语言教学,从而出现了为“在所学语言国家学习该种语言来进行真正交际”而设计的意念教学大纲和功能教学大纲,交际法便是“功能教学大纲”的产物。交际法自产生以来,就具有了世界性的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交际法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成为国际外语教学的一个新焦点。
      3 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
      交际法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注重语言的社会功能,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以交际为目的,而不是从语言的结构出发进行教学。运用交际法教学理论进行外语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学观念正发生着根本的改变,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方向转变,尤其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很多知识,把语言点讲解得清晰明了,课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结果虽然课堂上教师讲授了很多知识,而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交际中能不能运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采用交际法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垄断整个课堂,教师利用较短的时间把知识教授清楚,而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练习,讨论,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师生之间处于一个民主,平等的地位。教师更要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达到用语言交际的目的。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自主学习者和研究者,教与学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二)交际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就根本谈不上做好一件事情。因此,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一味地塞给学生语法、词汇的知识,而不顾学生是否感兴趣,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了很多,学生真正掌握的少。而交际法的大纲是基于学习者的学习,交际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它的教学内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根据需要一内驱力理论,需要得到满足后,将化为内驱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另外学生在课堂交际过程中,迅速组织语言和内容,做即席讲话,这是有相当难度的交际活动。如果他们通过交际说服了他人,或是大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就会体验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说法,这种成就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它将驱动学习者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和交际热情。再次,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制造了一种竞争气氛,他们有机会,有可能修正语言,改进交际策略,使下一次活动做得更好,这种竞争意识无疑也是一种推动力。
      (三)交际法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往的教学法强调的是向学生输入语言知识,而不注重实际的语言运用,以至于学生考试成绩很高,到了实际交际中却张不开嘴。交际法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运用交际法教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说外语的自信心,同时交际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交际法教学的学生对自己有自信,能抓住课堂上说话锻炼的机会,因为交际法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允许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犯一些不影响交际活动的错误,这样绝大多数学生就敢于在课堂上说话,这对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的运用是非常有利的。
      (四)交际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增强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己成为人们的共识。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风俗习惯等等方面。在课堂上根据语言材料逐渐地向学生渗透,使学生不会在未来的交际中感到尴尬和无所适从。
      四、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语法教学
      传统教学法是过度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而交际教学法的引入,使一些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将语法教学和交际能力教学完全分割开来,认为传统的以教授语法知识为中心的进行方式会阻碍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懂语法,那么他在交际过程中也只能说一些不完整、语法不正确的句子,造成交际的对方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现象。贯彻交际法的教学理念,不是不学语法,光练口语,这是对交际法的片面理解。交际法的原则是在精讲语法和语言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培养交际能力的各项训练。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教师需要要转变观念,需要把语法教学和交际法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其次要因材施教,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学习目的和授课内容,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灵活性。比如在我们的听力和口语课上,简明扼要的讲解语法和词汇知识是必要的,而大篇幅教授语法和词汇是不合时宜的。相反,完全不讲语法和词汇知识也会妨碍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因此,教师必须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讲练的度,达到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又培养训练了的交际能力。
      (二)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由于对交际法的片面理解,一些教师把“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理解成是“重听说,轻读写”,甚至有些教师完全忽视了读写,在课堂上只重视听说。把重听说理解成是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是阅读理解能力下降,书面表达时语法错误百出,甚至写不出完整准确的句子。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和水平有所降低。
      (三)忽视教师的角色作用
      传统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交际法的教学理念正相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应服从“学”的需要,把过去的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把交际教学法所提倡的“精讲”改成了“少讲”甚至“不讲”,导致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以及交际背景和交际原则的具体介绍缺乏,把“多练”简单理解成练习数量和时间的增加,忽视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练习内容的丰富性。在这种课堂形式中,教师较少或不提供指导和评价,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不仅降低了教师应有的角色作用,也挫伤了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积极性。
      有学者认为:“语言运用是个整体概念,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语言学习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过程。”所以,一种好的外语教学法就是要在这四者间寻求完美的平衡。
      五、在交际法原则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交际法也不例外。但总体说来,交际法的优点多于不足,是一种在外语教学中一直推崇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法,但同时需要教师能够更多发扬其优点,摒弃其缺点,使其在外语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作用。要想使交际法发挥其优势,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当几种角色:讲授的角色、控制的角色、组织的角色、参与的角色、裁判的角色等等。
      (一) 讲授的角色
      作为教师,其首要的角色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是讲授的角色。应与传统的教授不
      同,教师不应是满堂灌,课堂成为教师的一个人的独角戏。交际法的原则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把本课中的知识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交待清楚,然后围绕这一知识点展开练习,可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达到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的目的。这样一来,教师讲授的角色变成配角,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真正的主角。
      (二) 组织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一堂课的好坏,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组织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的组织指挥这一角色是相当关键的。在课堂上教师就是一名指挥官,仗打得好与坏与指挥官是密不可分的。贯彻交际法的原则,需要教师在课前周密地设计要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教师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创设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解决学习问题、激发学习动机、组织学习的过程等。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变轻了,反而是更加重了,教师需要在课前做精心的准备,设计。预想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任何状况。教师随时应对课堂上所出现的任何情况,并妥善处理。因此一名组织者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三) 裁判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当好讲授的角色,组织的角色外,还有一个角色需要老师去承担,这就是裁判的角色。教师为什么在课堂上要当一名裁判员呢?因为在贯彻交际法原则的外语课堂上应注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在学生的大量操练中,在学生的讨论中,学生在某些问题的争执中都需要一名裁判来裁决谁对谁错。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使课堂气氛活跃,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这样要求教师的备课量是极大的,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充足的。
      (四) 参与的角色
      教师由过去的整堂教授的主角变成参与课堂的配色,尤其在口语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教师也可以像学生一样,在对话,角色表演中充当一个角色学生会觉得更有意思,同时教师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毕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经验是有限的,教师的参与会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
      (五) 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外语课堂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围绕本课的主题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如:游戏、角色扮演、活动卡、音频和视频资料、交际练习的材料、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要利用一切现代技术手段,提供给学生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有趣的原文资料,让学生在外语课堂上既掌握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六、结语
      交际法的出发点是把外语看作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法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师生角色的转变。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从教学的内容到教学的方式,再到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交际法原则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既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课堂的裁判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和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在课堂上位学生学习外语创造良好的学习和交际的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铭玉 新编外语教学论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6
      [2] 朱晓申 邓天中交互性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
      [3] 高凤兰 俄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
      [4] 张国扬 朱亚夫 外语教育语言学〔M〕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热词搜索: 交际 教师 角色定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