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特点与方法|初中数学怎么学好

    时间:2019-01-20 03:28: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对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恰到好处的“问题”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激发学生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课堂更加开放,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独特的见解,使问题逐步深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时会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或简或难;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就此削弱了学生的注意力,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是否科学适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问题设计的特点a
      首先,问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从教学角度说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应针对其展开,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作为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问题设计要具启发性。当教师的问题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出发,又稍高于他们现有水平,学生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学生也才能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积极探究、多方思维,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出问题的答案,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再次,问题设计要具有实效性。课堂教学首先被教学课时所限制,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什么问题都提,时间就会白白浪费掉,那么这节课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遵循实效性,从教学的实际入手,针对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问题,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
      二、问题设计的主要方式
      第一、设计有趣味的问题。趣味的知识可引发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讲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时可引入故事《分马的传说》:从前,有一位商人,临终前立了一份遗嘱:“马厩中的19匹马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得总数的四分之一,小儿子得总数的五分之一,但不许把马杀掉”。你能帮他们分清楚吗?这个传说隐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索和研究的欲望。
      第二、设计发展的问题。所谓发展的问题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的问题。例如,在讲授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教师可以预先让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平行线的画法,然后提出画图时三角板的作用?进而得到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接着提出内错角相等呢(同旁内角互补呢)?遇到一个新问题,就需要学生把它转化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来解决,问题环环相扣,使学生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奋之中,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大大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设计探究的问题。初中学生心理特征表现为好奇、喜欢探究、好表现自己等,巧妙设计探究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问题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问题的背境设计,问题背景指的是产生问题的过程或原因,提供一段含有数据或方法的阅读材料背景,然后提出原因解释或问题解决。常见背景有数学历史、数学故事或数学的研究过程的问题。如勾股定理的历史、无理数的产生过程、乘方的故事、概率故事等等。二是问题方向或内容的设计。例如,如图1,E,F,G,H分别是正方形ABCD各边上的中点,要使中间阴影部分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
      本题的解法具有多样化,有利于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设计开放的问题。数学开放问题是指条件不具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问题。数学开放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可促使主体认知结构的重建。例如,有一个正方形,要把它的面积四等分,请你给出设计方案。问题的条件、解题途径和结论都呈现出很大的开放性,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交流中,加深其对四边形和面积等有关知识的理解。
      第五、设计矛盾的问题。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知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形成积极的认知和情感范围。所以教师应恰当的设计一些引起共鸣的矛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矛盾的原因,积极的进行思维、探究、讨论,可以达到新的认知水平。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精心设计问题的技能,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原本枯燥的课堂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并且通过加强小组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的良好生成,大大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由于加强了知识的生动性,学生不再负重学习,而是主动探究,使课堂教学有了学生为主体的内驱动力,进而将会呈现一节完美之作。

    相关热词搜索: 初中数学 方法 设计 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