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裕固族民歌 [民族学视野中的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研究]

    时间:2019-05-19 03:22: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传承人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民间文化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主体。本文以这些为数不多的拥有超人才智和灵性、贮存着大量裕固族民歌的传承人为主体,梳理了他们的民歌传承过程及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字:裕固族;民歌;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68-01
      一、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界定
      祁庆富先生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艺术、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1]。从以上定义中,得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应该是具有超人的才智和强大的记忆力,储存着大量的裕固族传统民歌并有娴熟的演唱技艺,既是裕固族传统民歌的获得宝库,又是裕固族民歌在当代代代相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的代表性人物。因此,本文把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界定为由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相关单位通过多方访谈、调查而认定并颁发证书的裕固族民间歌手杜秀兰、杜秀英、钟玉珍、贺俊山、郭金莲等人。
      二、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基本特征
      通过长期访谈调查,我们发现裕固族民歌传承人都具有一下的基本特征。(一)超强的记忆力。在对传承人的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有的现象。在传承人年轻时一起学习原生态民歌的同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人天生就一副好嗓子。但经过文革之后,大都忘记了原生态民歌。而现定的几位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在文革结束后,仍然记得大量的裕固族原生态民歌。据传承人们讲述,他们在年幼的时候就有很强的记忆力,学习民歌的时间比同龄人要快好几倍。就连歌长篇叙事民歌黄黛琛和萨娜玛珂都只需学两三遍就能学会。(二)对民歌的浓厚兴趣。天生一副好嗓子和惊人的记忆力是决定能否成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必要条件,但对裕固族民歌的爱好却是成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先决条件。当问及传承人为什么学习裕固族民歌时,传承人的答案都是:自己感兴趣。裕固族民歌传承人自身习得裕固族民歌的兴趣促使他们比其他人学的快、记得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了他们更进一步学习民歌的兴趣与动机。(三)艰苦的生活经历。裕固族传统民歌,尤其是西部裕固语的民歌大都比较悲伤。这与解放前裕固族人的生活状态较为相符。传承人贺俊山幼年丧父,过早的挑起生活的重担。他擅长演唱的拉骆驼歌就是在在孤寂、漫长的驼队运输路途中学会的。传承人钟玉珍十五岁时与小自己三岁的表弟成亲,婚后替年幼丈夫照顾一家老小,丈夫却在工作后与其离婚。现在演唱起黄黛琛还会潸然泪下,因为旧社会中妇女因包办婚姻所受的苦她都亲身经历过。
      三、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研究
      在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过程中很多因素对其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本文通过民歌传承人在主要的几个传承场域对裕固族民歌的传承活动做分类研究。(一)账房内的民歌传承。账房是裕固族人主要居住和代客的活动场所,一天的放牧劳作结束后,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坐在账房内聊天、唱歌、讲故事。由于人们白天都在外出牧,并无大量时间教导孩子,因此,晚上在账房内的民歌和故事常常就是针对教育晚辈而进行的。在这种场域中,传承人所传承的民歌通常都是一些具有教育性的或与历史传统有关的传统民歌。例如,讲述有各种历史上东迁史的《西至哈至》、歌颂有各种民族英雄的《萨娜玛珂》等。(二)放牧地点的民歌传承。裕固族自古就是一个游牧民族,每天外出放牧是他们生活中的主体部分。裕固族牧民在放牧期间,由于居住地点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人们彼此之间都是通过歌声来互相传递信息。娱乐方式单一,人们除了在漫无边际的草原尽情放歌外,很少有其他娱乐方式来打发漫长而孤寂的放牧时间。而草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不同的人在这里唱各种不同的民歌。因此传承人杜秀英、杜秀兰就在放牧地点学会了很多情歌和当时流行的一些其他民族的歌曲和小调。(三)各种仪式上的民歌传承。裕固族人生活中有很多习俗仪式,主要分为人生仪礼和生产生活仪礼,而这些习俗仪式上都有想对应的习俗歌曲,其中婚礼的习俗歌曲最为典型。由于婚礼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婚礼上大部分传统歌曲都是由男的来演唱,并由一位当地谙熟裕固族民歌、德高望重之人来担任总敦主持整场婚礼。杜秀英和郭金莲的父亲经常被邀请参加婚礼担任这一要职。但几位传承人并没有从父亲那里传承到婚礼上的礼仪歌曲,只传承了送亲歌、哭嫁歌、戴头面歌几首。父亲在婚礼上演唱的《尧达曲格尔》和唱给各位来宾的赞歌都传承给了自己的男性亲属或其他男性青年。其他仪式上的颂词歌曲也是都有男性传承,女性大都是在这些仪礼结束后的待客宴席上传承一些其他的民歌。
      四、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在民歌传承中的困境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行使,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裕固族民歌原有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渐消失。传承人贺俊山所生活的明花一带的牧区农业化和传承人杜秀英姐妹所在的大河一带的汉族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得这两个地带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羊曲、奶幼畜歌在大河明花一带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根基。通讯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更加促使裕固族民歌的社会功能在这里几近丧失殆尽,在现代化的裕固族牧民生活中无立足之地。(二)裕固族语言的流失。裕固族语言与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裕固族语言无法继续使用下去,那么裕固族民歌自然无法生存。然而,随着汉文化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聚居区使用裕固族语的人越来越少了。虽然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曲调能够被民众接受、喜好,单语言的阻隔使得人们只能欣赏而不能传唱。这就决定了原生态的民歌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很难继续传承,由于裕固族语言的丧失,裕固族民歌也必定会被年青一代所遗弃。总之,裕固族民歌传承人是裕固族民歌传承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在裕固族民歌再生产的宝库。尽管裕固族民歌在这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社会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和裕固族语言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活动处在了一个十分艰难的状态,也使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如何使裕固族民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对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作者简介:郎雯瑛(1986—),女,裕固族,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09级。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03.

    相关热词搜索: 裕固族 民族学 民歌 传承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