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顿悟诗情兼画理【真醇的诗情,别样的理趣】

    时间:2019-05-14 03:17:2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赵国增先生是位优秀的“体育诗人”。近年来,由于年龄和阅历的见长,诗的题材、抒情方式包括节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前那种激情飞扬、节奏快速的纯抒情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平缓的抒情中,植入抒情主体对人生世相更多的客观冷静的观照,从而使整首诗虽抒情咏物,却处处隐含着理性的灵光,充满了别样的情思和理趣。
      关键词:体育诗人 咏物诗 情趣 理趣
      
      年过六旬的赵国增是我国当代诗坛的一位老将了。年轻时,运动员出身的他以专写体育题材的诗而名世,是位优秀的“体育诗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诗国的春天刚刚来临,他就推出了一部很有影响的诗集,成为当地诗坛的一枝报春花。不过,纵观他业已走过的诗路历程,岁月的磨砺似乎并未消减他的诗情,而是愈老愈诗艺弥醇、诗情勃发。尤其是近几年,不仅创作数量多,诗的题材、风格乃至表现手法都有新变,真正超越了他诗歌生命的“本我”而抵达了一个新的高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赵先生的诗风已开始转变,题材视域更宽,表现手法也更多样灵活,注入了更多“新潮”的诗艺元素。比如《厦高我为峰》等大量的吟咏世界各地风情的诗章,就颇能体现这一变化。不过,那仅仅是开头,最能体现其诗性特征新变的,还是刚刚在《中国作家》(2011年第10期)杂志上发表的一组咏物诗。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一份大型纯文学期刊,能以整版的篇幅推出一个诗人,足见赵先生的诗作在当代诗坛的位置。这组诗共四首,包括《向日葵》《喇叭花》《写给汾河的石子》《淤泥》等,可以说是赵先生的最新力作,颇能代表他近年的诗艺追求和实际水准。如《淤泥》:“你默默地工作在荷花塘底/倾心为出水装扮梳理/你用全身之力将她托起/满堂的少女踏着清波亭亭玉立//微风吹来荷叶像曼舞的裙衣/散发的幽香是你吐露的缕缕气息/夜幕垂下你像母亲抚摸荷花入睡/朝霞升起你把美丽轻轻开启//我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找不到对你的一句赞誉/其实,
      奉献是无声的言语/淤泥犹如吉祥素洁的净土”整首诗对“淤泥”发出了由衷的美赞,这实际是一次悖逆常理的“审美冒险”。因为在传统的审美视域里,淤泥与荷花完全对立,一丑一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品性高洁;而淤泥沉积水下,虽为荷花提供养分,却一向被人视为污物,弃之犹恐不及。但赵先生在这首诗中一反常态,对“淤泥”给予美的观照,他歌赞在塘底“默默工作”的淤泥,以为满塘美如少女、玉立于清波之上的荷花,正是经由淤泥“装扮梳理”、倾其全力而托起的。在此,淤泥已然成了美的塑造者,荷花不仅不能不“染”淤泥而超然卓立,还要依托淤泥方显其美。由于诗之主旨在于颂扬淤泥的美德,作为衬托,荷之美之香在诗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花如少女之身姿,叶似少女“曼舞的裙衣”,“微风吹来”,香气满塘……而所有这一切,皆来自荷下的淤泥。平日深埋水底,未露真容,默默守职——当“夜幕垂下”,“像母亲抚摸荷花入睡”;当“朝霞升起”,又“把美丽轻轻开启”,日复一日,岁岁年年,这不正是美的源泉吗?所以,诗人最感不平的是,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包括朱自清《荷塘月色》在内的所有咏荷经典,几乎找不到一句对淤泥的赞誉。其实,在诗人看来,“淤泥犹如吉祥素洁的净土”,其美德正在于默默坚守、无声奉献。而作为诗眼的“奉献是无声的言语”一语,既见出了全诗题旨,又升而化之,题外有旨、话外有音,体现了诗人对“奉献”二字的独特诠解和哲思。因而,整首诗不仅饱含了诗人对“淤泥”的赞美之情,也浸透着一种理趣——诗人大半生对人生世相观照的哲思。诗中有理趣,可以说是老诗人历经生活磨砺而达至诗艺成熟的一种标志,同时,也是诗路的另一选择。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看,如果说唐诗以抒情见长,宋诗则是以理趣取胜,二者实是难分伯仲的。至于理趣的“理”,犹如古人作诗“言志”、“载道”,是沉淀于诗中的一种倾向、一种见解或一部分知识学问,是作者力图勘破人生、社会和历史奥秘的哲学思考。诗中有“理”,便有了层次,有了深度,有了“骨气”和灵光,从而使此诗别于彼诗也有了质的规定性。
      “情”与“理”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内质构成。一般而言,新诗以抒情为主,“情”是其本色,纯为说理的很难见到,而如果“情”中有“理”,在情与理的相生互补中滋生出某种理趣,则为诗之至境。因为丰富的情感若不凝铸诗人的某种深度思考,便往往流于媚而无骨之滥情,也缺乏感人至深的力量。同理,假若严峻的理性化的思考不与活泼生动的情感融合,很容易流于空头议论而难以成“趣”,单纯的说理毕竟过于超然和沉静,缺乏生命的律动。所以,新诗贵在有情有理,既不重理忘情,也不重情失理,情理相兼、文质彬彬方成佳作。再如《写给汾河的石子》一诗:“你不是绚丽迷人的雨花石/只是汾河的石子/你从吕梁山的峭壁坠下/不会唱歌,不会讲故事//你在汾河中无数次翻滚、爬行、呼喊/身经急流、风浪无数遍的冲洗/你的棱角逐渐被磨掉/在河滩裸露出圆润的身姿//呵,你的体形变了/却仍然是石子/因为你是在与风浪拼搏中变化的/只是把棱角凝聚在心里//条条石纹细如毛发/是你的诗行,心境意蕴清晰/虽有小小的坑点残迹/是你诗的符号,声韵的叹息”这同样是首情、理相谐的咏物佳作,诗中深情赞颂了汾河石子朴实无华的外在美和坚韧不屈的内在品性,并于咏石中蕴藉着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圆”之道。汾河的石子虽然比不上“绚丽迷人”的“雨花石”,也没有动人的歌喉,“不会唱歌,不会讲故事”,但它从遥远的崖壁“走”来,历经“急流”和“风浪”的冲洗,“翻滚、爬行、呼喊”,无数次的磨难,无数次的挣扎、奋起,坚强不屈,矢志不移。在与“风浪拼搏”的艰难跋涉中,虽说“棱角”被磨掉了,“在河滩裸露出圆润的身姿”,但石头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只是把棱角凝聚在心里”,内圆而外方,“圆”为外力所致,万不得已,而“方”则是本性的秉持、坚守。由石及人,“圆”为处世之道,“方”乃做人之本,外圆内方实是人中智者,表面写石,实是说给人听的。诗的意义也正在这里,通过一粒粒汾河石子的命运遭际,还原了一种传统价值观和人性准则,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性建构也不无一定的参考价值。人生往往有诸多不得已的选择,所以,作为一种生存技巧,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本无可厚非,但一定不能失去原则,方方正正才是做人的根本。全诗至此,看似句句抒情,实际处处在推演道理,故而,情语亦为理语,情与理谐,理趣横生,是为艺术之至境。
      我们强调情与理的统一,并不是硬要在诗中把它们拼凑到一块儿。而事实是,优秀的诗作二者本身往往很难厘清界开,理语中含有情愫,情语中渗透着理性,很有点“剪不断,理还乱”。诗人的高明就在于能捕捉到情与理之间洋溢的那份情趣或理趣,并加以充分发挥。比如唐诗人杜甫,做诗首开议论先河,不少诗分析时局,陈述已见,颇能“载道”,但这些诗往往有理而不成理趣,读之索然无味。相反,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是说理却趣味横生。究其原因,苏诗于哲理中饱含着人生的困惑感,可谓情与理有机结合,理语亦即情语;而杜诗说理归说理,抒情归抒情,二者没能融为一体。因此,情与理的涵浑统一中最能升华出情趣或理趣,单纯的抒情说理终归诗单境弱,难以成就“使人味之 不倦”(南朝梁钟嵘《诗品》)的佳作。
      在赵先生的这组诗中,情语、理语相兼统一而堪为成功范例的,除上述两首外,尚有《向日葵》《喇叭花》二诗。前者歌咏向日葵,并为向日葵“总是围绕着太阳”旋转而正名。因为向日葵虽得到过无数人的歌赞,曾被誉为“太阳神”,但其迎合太阳的行为亦常使人产生误会,甚至多受指斥。前几年有人对“文革”十年的言行进行反思,以为中国知识分子自上世纪中叶经历思想“洗澡”以来,普遍具有一种“向日葵情结”,盲目崇拜,一味迎合,辱人自辱。因此,向日葵这一意象在当代人的诗作中也常被赋予负面的内涵。其实,在诗人看来,向日葵的行为“是为了保护身躯中的分泌物”。它“把盾牌编织成美丽的花盘”,“用旋转阻挡来自太阳”的“灼伤”,完全是出于本能的自卫,也是一种生存的技巧,本无可厚非。推而广之,由物及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人又何尝不需腾挪躲闪、避险求夷的生活技巧呢?诗人在此是欲借歌咏向日葵,向我们阐发一个普遍的人生哲理。《喇叭花》亦是如此,“你时逢万物蓬发的季节/和顺的春风吹拂着征程//你从土壤中发芽,生根走出来/身姿婉转曲曲折折向舞台攀登//不理睬吹来的风言风语/只有追求美的心灵……”不理睬百花的妒忌和“风言风语”,一心追求内在之美。并且,在舞台上大胆呈露外在的美,“粉红、白色、蓝紫,色彩纷呈”,这还不够,还要“吹起喇叭向人们传递/你那千态芳姿,万缕柔情”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莫管周围的非议,这是喇叭花的作风和性格。而人生又何尝不需要这种特立独行的品行呢?若事事受别人左右,处处听信于他人,终归一事无成。这也是诗人借咏喇叭花对我们提出的人生忠告,很值得我们深思。短短两首小诗,有物象、有空间、有细节,而有关生存的哲理就在这深情咏赞中昭然。可谓情、理、景浑为一体,简直分辨不出何者为理语何者为情语、景语。在此,说理不为理所囿,而能纵横捭阖,撷英咀华以托之理,读者于生动形象中充分感受到一种思想和智慧的普照。一首咏物诗若能做到这些,也确非易事。
      纵观赵国增先生近年的诗作,由于年龄和阅历的见长,诗的题材、抒情方式包括节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前那种激情飞扬、节奏快速的纯抒情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平缓的抒情中,植入抒情主体对人生世相更多的客观冷静的观照,从而使整首诗虽抒情咏物,却处处隐含着理性的灵光,并满贮了诗人“以我观物”后的别样情思和理趣。这可以说是诗人赵国增先生老有所为,在诗国不懈探索的又一收获。
      
      作 者:卢有泉,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新闻学院教师。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 诗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