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清水出芙蓉,荷花乱脸色:清水出芙蓉什么意思

    时间:2019-05-24 03:28: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后以事贬岭南。二十八年北返,改江宁丞,再贬龙标尉,故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起,避乱江淮一带,被刺史闾丘晓所杀。新、旧《唐书》有传。王昌龄为盛唐著名诗人,时称“诗家天子王江宁”,以边塞诗著称,也擅写宫怨闺情之作。其边塞诗,苍凉悲壮,气势豪迈。而描写妇女生活之作,或如泣如诉,或温情脉脉,却另有一番风致。
      这首诗像是一幅水粉画。画面上人物含情,意境深远,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第一句从写荷叶入手,来映衬采莲姑娘的衣着。我们从那青翠欲滴的荷叶,自然会想象到采莲姑娘的罗裙颜色是何等鲜艳!这句诗是写景,也是喻人。画面是静的。既然罗裙如此艳丽,那么着罗裙的姑娘长得怎样呢?第二句诗便作了含蓄的回答:“芙蓉向脸两边开。”以上二句似乎出自梁元帝的《采莲曲》:“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但意境却大有不同。梁诗只停留在人物容貌、衣裙的夸饰上,而没有像王诗那样写出了采莲姑娘的心态和动态。但对王诗这一句,一般都解释说是荷花在两边向着姑娘的脸开放,意在强调“花亦有情”。笔者认为,这是说荷花向着姑娘的脸儿开放,而姑娘朝着荷花微笑,“红花玉面两相似”,故云“两边开”。一个“开”字,由静到动,极其传神地写出了人面荷花交相辉映的情态。
       “乱入池中看不见”一句既承又转,使全诗跌宕生姿,饶有风趣。“看不见”,并非指姑娘们潜水而不见,而是说一群少女纷纷跳入水中,人面与荷花相掩映,使人难以分辨出哪是初放的荷花,哪是含笑的少女。“乱”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采莲姑娘的泼辣性格,而且仿佛使人听到了她们跳进水中的噼噼啪啪的声音。从“乱入池中”到“看不见”,由动入静,显然有一个时间过程。并且,“看不见”除了人之外,似乎连水面上的涟漪也消逝了。
      但是,对这句诗,通常解释却是:采莲姑娘划着小船,“混杂进莲花池中,才使人们分辨不清、看她不见”。这种理解自然也是可通的。本来,江南女子乘舟采莲已属常识,并且王昌龄另一首《采莲曲》中也明明说“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但就此诗而言,似不应作上述解释。理由有三:其一,诗中分明是说“乱入池中”,而不是“混杂进莲花池中”。否则,何以不作“乱入莲中”或“乱渡莲中”?其二,采莲者自始至终都在池中采莲,如果别人“看不见”,不是因为她们“乱入”水中,那么怎会“闻歌始觉有人来”呢?所以“乱入池中”当是采莲姑娘的一个新举动,即原来并没在池中,而在舟中。其三,在南方乘舟采莲女子因天热或其他原因而下水的事也是常有的。本诗中采莲姑娘为了嬉戏而跳水也是可能的,何况前一首《采莲曲》中已说姑娘们为争渡而“水湿衣”了呢!
      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异峰突起,拓出一个崭新的境界来。 “来”,一般唐诗选本都讲作来去之“来”,当成实词,是不对的,而应看作助词。这种讲法,早在清代刘淇的《助字辨略》中即已指出。近人杨树达先生在《词诠》中也说:“来,语末助词,无义。按今语之‘咧’疑由此字变来。”并且,在古代诗文中也不乏其例,如《庄子·人世间》:“虽然,必若有以也,尝以语我来!”又如李商隐诗:“一树浓枝独看来”等。再从本句诗意看,我们之所以要把“来”讲作助词,就是因为诗中的采莲“人”并没有离开原处,只是由于舍舟入水,“莲花乱脸色”而“看不见”。这恰恰是诗人为了点明人面似花之意。倘若把“来”当作实词讲,那么既有“来”,必有“去”。如果采莲姑娘们因乘舟“去”了而“看不见”,那岂不索然无味了吗?总之,这最后一句诗非常好。它既扣前三句以花喻人之意,又引出人花之别。荷花不语,少女有情。她们一边采莲,一边深情地唱起歌来。这歌儿,是歌唱劳动,还是歌唱爱情?不过,古人常以“莲”象征爱情,也许说她们唱的是情歌更贴切些吧!但采莲姑娘的情歌又何尝不包含着劳动的内容呢!
      至于采莲姑娘为什么要“乱入池中”,让人“看不见”,是彼此嬉戏,还是和另外什么人捉迷藏?人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扑动想象的翅膀,在诗的意境中飞翔:也许是采莲姑娘们看见一群熟识的小伙子们远远走来,她们一听到动静,立即“乱入池中”,而粗心的小伙子们并没有发现。当他们要走开时,姑娘们忽然又唱起歌来——“道是无情却有情”。也许这“闻歌”者,就是诗人自己。他自作多情,想一睹风采,结果“多情却被无情恼”,采莲姑娘匿而不见,直到他走远之后,才忽然从后面飘来了歌声。当然,以上分析只是个人从欣赏的角度来谈的,并非要求别人也持这种看法。但美好的意境,既是诗人创作时要达到的终点,也是读者再创造的起点。富有意境的作品,也只有通过读者的欣赏过程才能达到意境的实现和深化。所以随着读者的不同,欣赏的情趣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这首《采莲曲》是王昌龄的一篇代表作。它既是学习民歌的七言绝句,又是一篇可以入乐的乐府唱词,因而内容纯朴,节奏明快,富有民歌气息。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短而不促,耐人寻味。这里有色有声,有景有情。诗中虽然没有正面描写采莲劳动,但姑娘们劳动的欢快情绪却盎然欲溢,使这“清水芙蓉”散发着浓郁的芳香,给人以清新之感。

    相关热词搜索: 芙蓉 脸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