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小学语文思维图 语文课堂—让孩子的心随着思维飞翔

    时间:2019-05-06 03:17: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大概谁都不会否认,搞艺术的人想象力丰富。比如画家、诗人、作家、作曲家靠的就是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没有想象力的艺术家要么流于平庸,要么会因大浪淘沙而被清理出局,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更是感悟深刻。如何才可以让孩子的心随着思维在知识的原野上自由飞翔,需要我们做的是不断地探究、实践。
      (一)构造思维平台、激发活性想象。
      “语文教学不仅只是单学科的教学,更是多学科的融合。”孩子对于艺术的感受力就比较强烈、比较敏感。
      在教学《欢庆》第一课时时,我比较注重多学科的交融,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当我以音乐导入,配以“欢庆”的图画,孩子的心灵受到完美的刺激;在教学活动中融情入画,融乐入文,在朗读感悟中配动作,使语文不单单是语文,更是人文、文化。让孩子思考“欢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当活动进行到“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时,学生看到课件播放的累累硕果的画面,都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好想吃啊!”“真美!”“真想尝一个!” 这时不妨让学生想象,你会想到什么,你想干什么……?更如,让学生表达“献上”、“举起”、“飞着”、“奏起”等动作词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完美的激发,热情高涨,激发了孩子的各项潜能,让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互动,交叉相融,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学得有效。
      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可以让孩子通过阅读文学,欣赏音乐,学习绘画等艺术训练全面熏陶孩子,并及时准确地捕捉孩子的想象力火花,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引导孩子提升和发展他的想象力。无论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可笑,我们绝不应该扼杀孩子的稚嫩想法。家长扼杀孩子想象力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咄咄逼人的指责。一个眼神,一个淡淡的评语,甚至是一个善意的嘲笑,都能让孩子的想象力窒息。(二)感悟文本深层,提高阅读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你对文本理解有多深,你获取的就会有多少。这便要求我们应该放松心态,慢慢去仔细欣赏文本。欢庆所描写的是表现国庆的热烈场面。学生读起本文来朗朗上口,很容易由读成诵。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忽略文本内在的意义,文本的这种极具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一个文本可以有多种解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案例中课文前四句诗句的教学,我让学生自读自悟,接着让学生在跃跃欲试中配上动作自由读,这就使学生带着对阅读的理解,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还原语言的形象,感受语言的情感。在阅读中我通过让学生充分想象来深刻感悟语言,如“田野献上金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时,让生仅凭想象或一些课外知识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看到什么?做到“眼前有景,心中有物”,这样读起来才会读中有感;而且学生在读中边读边质疑,解惑再读,这样反反复复,学生自然而然对文本就加深了印象,使他们在“读”这一感性的学习方式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内在的蕴意。
      (三)捕捉课堂生成,珍视独特感受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将其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心智活动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中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自然生成。虽然学生的发展是自主的,但也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低效、狭窄割裂、缺乏生命力的。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就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就如泉水喷涌而出;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成例子。所以,我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主地读、说,让学生自已诠释问题,将课堂真正还给他们。
       (四)强化语言积累,凸出课堂语文味
      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对于处于低年段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更应重点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言语能力的培养。但实验新课程以来,从形式上看,课程改革后的书谈化了语文训练这一方面,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科学的训练也是一线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这个大前提下,就不容忽视孩子的听说读写训练。在现在的课堂上,听说读落实得较好,但在写的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老师在课堂上能充分安排好学生的听说读训练,而总是单独把写放在课外,认为课堂上的时间不够也不能练笔,总是把这项任务推向课外、推给家长。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完全有可能也完全能够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写的训练。一位教师在教学《桥》时,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老汉高大的形象,而且还准备了汶川地震中谭千秋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孩子的画面来让孩子们结合课文的写作方式进行现场练笔。这种做法很值得提倡,因为孩子们当时正被文中的老汉感染着,正被汶川地震中的英雄鼓舞着,在这种气氛下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我相信也是教育者真正关注人文、关注未来以及关注自身价值体现的深刻思考。让孩子的心随着思维飞翔,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抓住学生对文本的思维,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给他们创造一片展现想象的天地,使他们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相关热词搜索: 飞翔 思维 语文课堂 让孩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