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引入有效竞争机制,推进烟草行业市场取向改革

    时间:2021-01-21 08:03: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编者按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烟草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的根本途径。国家烟草专卖局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进修A班28名学员组成6个课题组,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烟草行业发展方式”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从本期开始,“金叶论丛”版将分6期编发课题组的理论文章,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内容提要

        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是烟草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前一阶段的行业改革虽然在体制机制上初步构建了竞争所需的市场基础和条件,但还不完善、尚不充分,同时又产生了不利于竞争的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重点阐述“有效竞争”是行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选择,并针对制约竞争的深层障碍,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六项措施,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市场取向改革是烟草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烟草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全面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产业经济的根本要求。实现烟草行业的科学发展,必须从烟草制品既有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一般属性、又有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特殊属性出发,进而认识到烟草经济既要满足烟草商品的特殊要求、又要满足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
    烟草行业既要讲公共服务性(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又要体现市场竞争性。烟草制品的双重属性要求烟草经济现阶段必须发挥双重机制作用。转变烟草行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专卖制度下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有效竞争,使行业的发展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统筹好、兼顾好、发挥好计划与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和作用,更加尊重发展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以市场的力量实现科学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和“又好又快”的发展目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就是解决内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
    开放,就是在改革的基础上参与好经济全球化,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党的十七大报告还特别指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烟草行业的改革,在观念上必须破除把“国家专卖制度”等同于“计划经济”、把对外垄断与对内竞争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
    在措施上必须破除束缚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的各种障碍,搭建体制框架,尽量限制行政和计划手段的直接使用;
    在取向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重大战略,1984年实施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003年着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过程几乎与烟草专卖制度的建立、完善同步。烟草专卖制度的确立,使行业从分散管理走向集中管理,从自由无序变成国家垄断。一个时期以来,行业发展得益于制度效应的充分发挥,然而,改革的现实要求和环境条件并不充分。在此过程中,行业尽管也开展了专卖体制下管理方式、运行方式、调节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但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尚未在行业内部建立起相应的适应竞争的体制框架,改革的市场取向并不明显,因而成效也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制度效应逐渐下滑,垄断经营造成的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政企合一造成的自我监督不力、自律程度不高,国有独资造成的企业活力不强、动力不足等开始显现……究其原因,还在于行业改革的步伐滞后于宏观经济体制、发展取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取向产生背离。因此,在专卖制度下引入市场机制、开展有效竞争,不仅成为行业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的方法路径,而且必将成为专卖制度自我完善、行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近年来烟草行业市场取向改革的进程回顾和问题分析

        (一)近年来烟草行业市场取向改革的进程回顾
        2003年以来,烟草行业真正开始了在专卖制度下建立市场经济框架的实践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市场取向改革措施,在宏观调控下逐步塑造市场机制。
        实施工商分离,打造竞争主体。以2003年安徽烟草工商分离试点为标志,在两年时间内全国16个省成功实施了工商企业分离,成立了省级中烟工业公司,迈出了引进市场机制的第一步。它的意义在于:第一,适应了国家对垄断行业实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加强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要求,完成了对省级层面上工商一体化的拆分;
    第二,在工业环节确立了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增强了市场意识和市场压力,使之能够把竞争视野从省内转向国内;
    第三,打破了行业内部行政保护下的市场封锁、市场分割,为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创造了体制条件;
    第四,扭转了“地方垄断”、“地方专卖”的倾向,还原了国家烟草专卖制度。
        推进企业重组,增强竞争能力。在工商分离的基础上,国家局按照“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前10名的企业生产集中度由2002年的30.92%上升到2006年的59.6%,年产量规模在100万箱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7家,并于2007年完成了对中烟公司内部法人企业的合并重组,使工业主体迅速壮大。与此同时,品牌整合也快速推进,“两个10多个”格局初步显现,行业竞争能力迅速提升。
        塑造营销主体,建立市场体系。改革前,我国烟草流通领域按照行政区划,在省、市、县都设立了具有法人地位的烟草公司,形成了长链条的经营格局。2000多个法人实体因为层层经营、层层准入,产生了环节多、费用大、效率低、市场小的突出问题。在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的同时,省级公司退出经营,总公司、省公司、地市级公司的工作职能相应理顺,确立了地市级公司在流通领域的经营主体地位,形成“货源统一采购、卷烟统一配送、市场统一安排、管理统一协调”的营销格局,扩大了流通区域范围,市场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探索现代产权制度,强化利益主体。为了进一步解决企业资产管理关系不顺、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国家局从2006年开始对所属工商企业实施产权理顺、公司制改造,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规范运作、有效制衡、高效运行”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母子公司体制下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保障了子公司的利益主体地位。特别是工业公司能够行使重大决策权,在所属企业统一组织物资采购、统一组织品牌生产、统一组织市场营销,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
    行使出资人权利,决定所属子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为行业下一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联合重组创造了条件。
        发挥“订单供货”机制,推动品牌市场竞争。多年来,由于工商企业片面追求国家税利,忽视了市场需求,以结构定生产、定品牌、定销售,造成工商脱节、批零脱节,使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2005年烟草行业开始实施“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订单将消费者、零售客户的品牌需求与烟草行业的生产经营有机连接起来。2007年将“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延伸,着力构筑贯通行业内外的市场调节机制和运行机制。“订单供货”打破了原来的“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计划形成机制,贴近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烟草行业的市场化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从消费领域推动了品牌竞争。
      (二)当前烟草行业在市场取向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烟草行业通过上述市场取向的改革措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市场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改革还局限在一定层面上,尤其在改革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新矛盾、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区域壁垒依然存在。工商分开后,国家局从体制、政策方面消除了市场封锁,同时加强了地市级公司网络、物流建设。但是,卷烟的市场流通状况并没有发生预期的改变。基于财税体制、计划体制、地方利益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产生了新的“市场隐性封锁”,导致卷烟省际交易的“门槛”与成本不断抬高,客观上阻碍了全国卷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订单供货”运行不到位。“订单供货”的目的在于订单形成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和需求,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并以此来传导市场信息,引导工商两个环节的要素流动,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目标。但是目前的订单不能真实反映市场需求,一是地市级公司在订单管理中,受到较多的非市场因素影响,在收集、整理、上报订单的过程中,人为的过滤、平衡、调整较多;
    二是工商企业市场压力不大,协同营销不够,对市场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
    三是工商企业大都按照自己的经济指标来定品牌、定结构,来自市场的真实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缺乏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工业企业联合重组的不断深入和商业企业营销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行业系统内部组织机构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但是企业制度与行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主体效能不高。由于行业发展形势良好,工商企业缺乏忧患意识。二是大企业病严重,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缺少活力。三是企业管理相对滞后,工业公司没有完成由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商业公司在整合资源、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方面还有明显欠缺。
      国际竞争力不强。随着国内烟草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应对国际竞争已经成为行业面临的主要课题。通过前一阶段的改革,行业虽然在规模“做大”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能力“做强”上还有一定不足。一是国际营销能力不足,缺乏国际市场营销的市场基础和技术手段。二是中式卷烟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考验。三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基础较弱。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降焦减害、保润增香、特色工艺、口味风格需要继续攻关;
    生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流成套装备的能力还不具备;
    优质烟叶的保障能力比较薄弱;
    创新和标准化战略还有待于转化为生产力。

        三、有效竞争是现阶段烟草行业市场取向改革的合理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还是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无论面向国内,还是面向国际,烟草行业都需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制度,推动发展。
        (一)关于有效竞争
        经济学认为,有效竞争是为了避免垄断过度或竞争过度而提出来的,它将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有效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
        有效竞争是从客观效果角度出发的。判定竞争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竞争的合法性、公平性、规模性、适度性。因此,有效竞争的基本前提是合法竞争、公平竞争,实现形式是规模竞争、适度竞争。从竞争方式选择与竞争效果的因果关系分析,合法竞争是有效竞争法律上的要件,公平竞争是有效竞争环境上的要件,规模竞争是有效竞争结构上的要件,适度竞争是有效竞争行为上的要件。实现有效竞争,四者缺一不可。
        (二)关于烟草行业的竞争
        烟草经济具有计划性和市场性双重属性,所以烟草资源的配置必须发挥双重机制作用,不仅要强调计划手段,而且要特别注重市场手段。推动市场取向改革,需要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烟草行业的竞争。构建烟草行业的竞争模式,必须从竞争能够达到的目标或结果出发选择要件,寻求竞争的有效性。烟草行业开展有效竞争,首先要合法竞争,在坚持烟草专卖制度并满足各项法律法规要求下展开,防止非法竞争;
    其次要公平竞争,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包括市场进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创造并追求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
    再次要适度竞争,也就是使资源能够得到相对优化的竞争,既不能失度也不应过度;
    最后要规模竞争,寻求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以竞争主体的数量、规模为约束,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垄断竞争。
      烟草行业引入有效竞争的内容体系在于:1.目标。通过不断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使市场机制在更高程度、更大范围内起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
    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企业和品牌实现“强身壮骨”、由大到强,规模经济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效率和活力得到有效兼顾,成为国内、国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主体。2.领域。烟草产业链包括农工商、内外贸多个环节,其中卷烟工业是重心所在,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工业领域,具体表现为市场规模、品牌规模的扩张,以及企业和品牌的“由大到强”;
    商业主体虽然是在自己相应的行政区域范围内为工业主体提供优质分销服务,彼此之间没有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但对外要体现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市场基础、营销成效的竞争;
    对内要开展岗位竞争、人才竞争、创新竞争。农业领域的有效竞争一方面体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烟叶生产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一步集中;
    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在烟叶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使优质烟叶资源向优势生产企业和名优品牌流动。3.载体。卷烟产品是烟草行业资源配置的结果,卷烟品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反映。因此,有效竞争集中体现在品牌上,要围绕品牌来展开竞争,使优势品牌在市场范围、销量规模、结构效益、需求满足上得到全面提升;
    并使行业内部的基础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聚。4.实现形式。卷烟品牌的竞争主要通过“订单供货”来实现,让订单在链接系统内外的同时传导市场机制,引发系统内部的竞争,以品牌为主线促使商业企业“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业企业“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实现消费、流通、生产三个层面的良性互动。

        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推动行业的有效竞争

        行业下一步改革的市场取向,应该着眼于市场导向、制度创新、环境塑造、主体能力等方面,致力于在“订单供货”、战略重组、治理结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走出去”发展六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深入推进“订单供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实践证明,“订单供货”是在坚持专卖制度的前提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是烟草行业市场取向改革的抓纲之举。这一举措之所以谓之行业的一场革命,是因为此项变革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一是“订单供货”实质是通过订单的形式反映市场需求,引导卷烟工商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变“以计划为中心”为“以需求为中心”;
    二是“订单供货”关键在于建立起新型的批零、工商关系,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订单供货”是行业有效竞争的集中体现,也是拉动品牌竞争、推动企业竞争的强大动力。品牌竞争究竟是面向批发商、零售客户还是消费者?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订单供货”尊重的是市场需求,反映的是消费者的选择,使工业企业的品牌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检验,商业企业的服务直接经受市场的检验。因此,“订单生产”经营要求工商企业进一步确立面向消费者的竞争导向,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网络和主体竞争能力,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通过“订单供货”实现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烟草资源的合理流动。
        品牌围绕订单形成竞争,就是通过打破现有品牌格局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重新优化配置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激发工业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如何围绕订单形成品牌竞争机制,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延伸、四个完善”。一是延伸卷烟营销体系,确立品牌竞争导向。构建面向消费的营销体系,加强消费市场研究,建立消费者数据库,开展消费群体细分,完善消费监测与营销考核评价体系,真实把握消费需求。面向消费的卷烟营销体系,要求在零售环节充分竞争、批发环节体现竞争、生产环节响应竞争。二是完善需求预测体系,市场拉动品牌竞争。完善需求预测体系,不仅要夯实工作基础,还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积极探索。重新定位预测主体,重新设计考核体系,重新定位客户经理职能,变“任务导向”为“市场导向”、“任务驱动”为“需求拉动”。同时,改变以可供品牌为预测对象的做法,建立以全部骨干品牌为对象的预测体系。三是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全面规范品牌竞争。完善科学的品类管理、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品牌进退机制,按消费需求对品牌进行分析、界定和管理,打通消费与品牌之间的联系;
    工商要从信息、价格、形象、风险规避、品牌替代、品牌延伸等方面协同维护好品牌价值,促进其成长。四是完善工商协同机制,确保品牌有效竞争。工商协同的本质在于实现“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延伸。建立和完善工商协同机制要以业务流程整合、优化及一体化为前提,以信息共享、品牌培育、库存和物流管理协同机制建设为重心,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重整或再造。五是完善生产响应机制,提升品牌竞争水平。构建有效竞争的体制机制对工商企业的主体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供应链上的竞争,特别是供应链整体反应市场的能力。实现“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延伸:首先是以订单流为中心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加强工业“四大中心”建设,明确功能,专业化分工,建立和完善满足“订单生产”要求的运行机制;
    其次是以信息化为依托优化业务流程,实行滚动计划、滚动生产和网上配货,增强柔性生产能力和应急调度能力;
    再次是推进研发前移,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策略,快速跟进市场;
    第四是明确品牌定位,突出品牌价值,在技术、质量、特色、服务、成本、效率等方面强化竞争优势。
        (二)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竞争
        经过2003年以来的市场取向改革,行业内部基本形成了竞争态势,进入了品牌竞争阶段,即品牌的做大做强。但由于品牌竞争需要生产计划指标来支撑,而工业企业的生产计划指标作为市场供给的战略性资源却被各个企业“刚性占有”,使品牌在做大做强过程中受到了体制性障碍的约束。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就是在当前基础上以股份制来深化企业战略重组,以重组来实现计划指标的流动,消除阻碍品牌竞争的深层次障碍,创造竞争的体制环境。通过股份制重组,工业企业之间以资产为纽带、品牌整合为手段、以利益共享为目标,通过相互参股持股,形成资本经营,按照参(持)股比例使优势企业享有相应的计划指标使用权、劣势企业分享相应的利润。这样不管品牌和市场如何整合,两者利益都有保证,从而在竞争中有利于优势品牌对劣势品牌的替代置换,有利于骨干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在企业重组时,要坚持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方向,坚持对内分工、对外竞争,坚持“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并重,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坚持现行公司独立的经济法人实体地位,平等协商和合作共赢。国家局在股份制联合重组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政策法规,引导企业主动重组;
    科学安排重组企业的参股持股比例,有利于推进企业下一步兼并;
    按照订单形成的总量需求、品牌结构需求,合理分配计划指标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的市场扩张;
    把握好具有潜力的企业和品牌发展趋势,为它们后来居上、脱颖而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强化市场主体竞争能力
        行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管理体制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行政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转变。现代产权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具体到烟草行业就是做到权利、义务、责任相结合,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目的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一要以推进企业重组为突破口,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坚持改革取向,遵循发展规律。工业企业的跨省重组要以品牌为切入点,商业企业要以物流建设为切入点,进行整合重组,建立企业内部权力、决策、监督、经营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二要以经营业绩考核为抓手,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将行政管理体制考核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考核相结合,自上而下地建立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层层落实责任。三要以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为重点,强化出资人监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既要维护所有者的权益,又要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各项权利。
      (四)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是竞争的平台,市场体系是有效竞争的环境要求。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品牌与需求对接、服务向消费延伸的基础工程。建设市场体系,首先要打牢网建基础,统筹城乡两个市场的发展;
    其次要积极推进省内市场向省际市场的跨越,保障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再次要建设好终端市场体系,对市场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体系化构建,以资源的眼光看市场、看品牌、看客户、看消费者,探寻整体供应链的波动规律及市场变化规律。一是对消费资源从总量、结构、流动性、消费行为等角度进行梳理,分析特征,细分标准,实现对消费资源的体系化管理,明晰市场发展及物流布局规划。二是对现有品牌从类别、价位、产地、分布、品牌竞争力等各个维度进行梳理,以品类管理为核心策略,实现对品牌资源的体系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能力。三是对现有持证零售客户从地域、业态、类别、经营行为等各个维度进行梳理,以利益为导向,完善客户分类与评价办法,细分客户服务标准。突出核心零售客户群,纳入核心业务管理,实施“两个同步、两个延伸”,即专卖内部监管向核心零售客户延伸、营销服务通过核心零售客户向消费者延伸。四是结合“订单供货”,对基础数据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处理,分析销售波动指数与特点,建立监测坐标,定期发布,有效构筑起严密科学的市场监控体系,增强营销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科学预警、科学调控。
        (五)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竞争的方向和活力
        行业竞争的有效展开,不仅需要体制上的基础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措施,建立起促进竞争的目标牵引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利于竞争的政策环境。
        量化目标体系,形成竞争的牵引机制。目前,国家局已经提出了“两个10多个”、“两个跨越”、“三个转变”等一系列行业发展战略,明确了企业的竞争目标和方向。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对战略目标体系加以量化,包括推进的时间、阶段性目标、保障措施、企业任务等。明晰战略的发展步骤,提高战略的执行力,牵引企业竞争的开展,形成“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
        开展市场评价,创新优胜劣汰机制。目前行业的“两个10多个”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创新优胜劣汰机制。第一,国家局要建立关于企业和品牌优劣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企业的创新能力、资产经营能力、经济运行业绩、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率、科技力、盈利力、扩张力、发展潜力等;
    第二,要制定评价办法,定期组织评价分析,充分体现市场原则,少进行行政性干预,体现公平;
    第三,要确定单项指标“优”的标准和综合指标“领先”的标准,定期公布优劣情况;
    第四,要以一定期限内的优劣评价情况作为指导企业重组、品牌整合的主要依据。通过建立和创新优胜劣汰机制,给企业和品牌形成持续的竞争压力。
        兑现奖优罚劣,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是把个人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管理方法。当前行业产权的理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推行,为企业内部建立并进一步发挥激励约束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第一,完善企业经营者的年薪制度。合理制定年薪标准和企业工作目标的考核标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完善年薪管理办法,将按比例发放与“余额储蓄”结合起来,形成年薪的条件约束。第二,建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立岗位的资格制、责任制、薪酬制,并与竞争上岗、岗位考核结合起来。第三,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国家局要允许企业在全行业公开招聘所需关键岗位的专业人才;
    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库,制定相关的人才流动配套政策,为人才流动(能进能出)建立通道,搞好服务。第四,对管理者实施成就激励、尊重激励、权力激励,对员工要鼓励其工作参与、能力提升。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竞争的动力。
        (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动行业改革与发展
        当前,针对国内卷烟市场日趋饱和,市场对外开放逐渐扩大的现实,国家局及时提出了实现从依赖国内市场向开拓国际市场的跨越,并组建中烟国际公司,启动了“走出去”战略。这标志着中国烟草行业在面向国际竞争方面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因此,卷烟工业企业要认真树立面向国际竞争的战略视野和理念,借助“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水平。一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磨炼自己;
    二要学习国际市场的运作经验,创新竞争的理念和方法;
    三要掌握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引导国内竞争的方向;
    四是传导国际竞争压力,推动国内开展“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品牌竞争,为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五要增强竞争意识,以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来保障竞争的活力和效率。

    课题组成员:
    李根存 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综合计划处处长
    王彦权 吉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综合计划处副处长
    郭立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专卖管理处副处长
    李华   湖北省襄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局长、副经理
    赵德国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

    相关热词搜索: 取向 引入 竞争机制 烟草行业 推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