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时间:2020-12-23 08:05:2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探讨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为山东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经济差异;
    县域;
    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3—0008—02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多项经济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但在山东省内部,犹如我国的一个缩影,存在着东西部差异,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出现了显着的变化。本文就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探讨,目的在于解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并为山东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以2004年山东省行政区划为标准,以县级区域(县和县级市)和省辖市市区作为地域研究单元,以1995~2004年10年的连续时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度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绝对差异)和变异系数(相对差异)两个常用指标分析1995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及主要特征。
    1.1 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1995~2004年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均GDP的标准差年均递增率为11.06%,表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扩展速度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95~2000年,绝对差异呈缓慢扩大趋势,标准差由3 625增加到4 973,年递增率为6.58%。第二时期,从2000~2004年,绝对差异呈急剧扩大趋势,标准差由4 973增加到9 186,年递增率为6.66%。
    1.2 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小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用变异系数测度的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在1995~2004年,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变异系数从0.71减小到0.64。其中1995~1999年,除1998~1999年有所上升外,呈急速减小的趋势,变异系数从0.71减小到0.64,年递减率为2.42%;
    1999~2004年,除2002~2003年变异系数有小幅上升外,总体上呈缓慢减小趋势,变异系数从0.643 7减小到0.636 2,年递减率为[CM)]0.23%,基本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差异除了某些年份有小幅的波动外,基本处于缓慢上升状态。根据库兹涅茨比率中A和B的变化,这种上升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8年,1998~1999年和1999~2004年。其中1998~1999年是个特殊年份,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增大是由于低收入人口比重的明显增加,A增加了16.38个百分点,B下降了14.75个百分点。在1995~1998年中,A下降了8.13个百分点,B上升了8.89个百分点,在1999~2004年中,A下降了8.54个百分点,B上升了8.91个百分点,从A、B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两个阶段中导致库兹涅茨比率缓慢增大,主要是由于高收入人口收入的增大,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收入人口的比重会逐渐减少,收入也会相应的增加,但相对高收入的人群来说,增加的幅度并不高,从而导致了区域差异继续扩大。
    2 山东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由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仅能表现区域差异变化的整体轮廓,而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还需要对区域差异的内部分化状况深入了解,并以此制定具体政策。因此,本文对山东省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
    2.1 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格局

    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K~Means Cluster聚类法,选取Nich指标把县域经济地位的变化聚为4类:①显著上升型,Nich在2.0934以上,共有10个县域;
    ②缓慢上升型,Nich在1.0057~1.9389之间,共有30个县域;
    ③缓慢下降型,Nich在0.5024~0.9954,共有57个县域;
    ④显著下降型,Nich在0.0809~0.4962,共有18个县域。详情见图3。

    由图3可知,经济地位显著上升的区域,大多属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而经济增长又较快的地区,该类区域集中分布在省会及沿海地区。经济地位缓慢上升的区域大多位于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周围和地处省边界和中部的部分地区。经济地位缓慢下降的县域较多,在东、南、西部基本呈连续环状分布,以临沂、济宁、德州和聊城4个地市分布最多,这类区域因为原有基础就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因而是政府政策调控的难点和重点区域。第四,经济地位显著下降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在菏泽市分布最多,其它地区只有零星分布。这类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制约因素,需要专门加以研究和解决。
    2.2 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特点

    根据人均GDP空间组成变化情况,以下分析空间极化——扩散效应。
    2.2.1 极化作用持续加强,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从表2可以看出,人均GDP排在前五位的县市区从1995年到2004年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这些县市区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强化。而人均GDP排在后五位的县市区也几乎没有变化,这从反面也说明了空间极化作用的加强。这说明了低发展水平的县域很难摆脱贫穷状态;
    同样,高发展水平的县域也总是处于先进行列。发达县域经济总是保持持续增长,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低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增长是一种低收入水平状态下的增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而很难摆脱“贫穷陷阱”。


    2.2.2 扩散效应开始显现,核心——边缘结构进入新的阶段。根据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按1.50、1.25、1.00、0.75、0.50倍数,将全省各县市区分成6个等级。

    从表3可以看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多极化的同时,亦出现了向外围地区扩散的反极化趋势。核心区人均GDP指数最高等级的县市区有所增大,由1995年的17个增加到2004年的20个,基本上是由中等级的县市区转化而来,表明增长极的扩散作用有所增强,而且这种扩散作用的强度和广度更甚边缘区;
    边缘区人均GDP指数最高等级的县市区数目有所增大,由1995年的21个增加到2004年的23个,同时最低等级的县域数有所减小,由1995年的19个减少到2004年的14个,都是扩散效应引起的。随着边缘区次级中心经济发展,以及其他设施网络的发展,与核心区域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并依托其腹地-广大边缘区的资源优势,次级中心的发育成长必将促进整个核心-边缘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3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从1995~2004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并且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高收入人群收入的增加;
    同时在空间上,体现出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内部的差异在缩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差异在扩大。
    [参考文献]
    [1] 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3,23(5).
    [2] 仇方道,朱传耿等.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4,24(4).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 陈龙飞.山东省经济地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相关热词搜索: 山东省 县域经济 差异 特征 变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