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艺术创造与认知抑制关系

    时间:2020-10-17 08:59: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艺术创造与认知抑制的关系 蒋汐玥摘 要 抑制是艺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加工机制。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去抑制假说、艺术认知抑制假说和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本文评述了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新进展。未来研究应加强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分析创造性思维的不同阶段的认知抑制机制,采用无意抑制与有意抑制研究范式,对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影响因素及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词 艺术创造性思维 认知抑制 认知去抑制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探讨创造性思维和认知抑制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创造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而艺术创造则更具随机性,思维水平者是认知抑制能力强还是去认知抑制能力强仍存在争论。研究者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及其神经机制进行大量研究,且取得一定的进展。1. 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理论 对于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去抑制假说。该假说认为相比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较低,创造性过程中表现出认知去抑制的特点,采用离焦注意(defocused attention)的模式,能够更多注意并记忆无关信息,支持该假说的有创造力的因果理论和创造力的注意一联想模型。

     第二,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假说。该假说认为相比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其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认知抑制的特点。第三,艺术创造性思维的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该假说认为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注意不都是离焦注意,而是根据任务性质以及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灵活地改变注意模式,但从总体来看,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强,支持该假说的是创造力的注意中介模型。从某种程度来说,艺术创造性思维的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也可以归入认知抑制假说中,形成认知去抑制与认知抑制的理论之争。2.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行为研究进展2.1 支持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去抑制假说的研究2.1.1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具有导致认知抑制功能降低的生化基础 Schmajuk等人(1998)假设,对新异刺激增加的注意与潜在抑制的损伤受到伏隔核增加释放的多巴胺的中介影响。当探测到环境中有新异刺激时,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比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伏隔核释放的多巴胺更多,个体的创造力得到提高。研究者后来提出创造力的注意一联想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点。Ashby等人(1999)提出神经心理理论,主张能够促进许多认知任务(包括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积极影响与前扣带回皮层增加了的多巴胺水平有关。上述假设得到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例如,有研究对正常人施以多巴胺的促进剂或血清素的拮抗剂会降低其在负启动任务上的表现(Beech , PowellMcWilliam ,& Claeidge,1990),表明多巴胺以及血清素的分泌失常与认知抑制功能的降低有关。还有研究使用胆碱酷抑制剂卡巴拉汀来增加胆碱酶突触可获得的神经递质,以此来治疗帕金森症患者的认知障碍,结果发现,随着可获得的神经递质水平的增加,这些帕金金症患者的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Schrag&Trimble , 2001)。Flaherty (2005)认为,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过作用于颗叶和额叶控制新异刺激的寻求和创造性。研究者认为,增加了的多巴胺可以解释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基线唤醒水平较高和潜在抑制缺乏现象。2.1.2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对无关信息的注意和记忆更好 Vartanian (2002)采用追随耳一非追随耳技术研究发现,创艺术造性人格量表得分高的被试对呈现在非追随耳中单词的记忆成绩更好;远距离联想测验得分高的被试对呈现在非追随耳中的高联想单词的记性成绩更好。换言之,在要求集中注意追随耳的信息时,与低创造思维水平者相比,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对非追随耳信息的记忆成绩更好。这一结果提示我们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比低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离焦注意更好。Ansburg和Hill (2003)用远距离联想测验区分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用演绎推理问题区分高和低分析思维能力者,用5个字母的错位构词任务来考察他们利用外部线索的差异。结果发现,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更容易注意到外部线索,而高分析性思维水平者则不能。这一结果明确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解决问题过程有离焦注意的特点。2.1.3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认知抑制任务上的表现更差 White和Shah (2006)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ADHD)为被试,采用语义返回抑制任务探讨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与认知抑制的关系。结果发现,与正常被试相比,ADHD个体的发散思维成绩更好,且聚合思维和语义返回抑制任务的成绩更差。表明ADHD个体由于注意的缺乏导致其发散性思维水平更高,而认知抑制能力更低。

      张丽华等(2007 2008)筛选出高和低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采用负启动任务考察其位置抑制和特性抑制能力。结果发现,高和低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均表现出明显的位置抑制能力,但无显著差异;低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具有显著的特性抑制能力,而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特性抑制能力。表明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仅在特性抑制能力上显著差于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另外,还有研究采用潜在抑制任务来考察高和低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潜在抑制是一种潜意识的注意现象,是指如果一个刺激被反复呈现而未被强化(前呈现),那么这种前呈现将干扰随后涉及该刺激的学习任务(Luhow & Kaplan,2005)。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与减少的潜在抑制之间存在联系(Carson ,Peterson&Higgins , 2003;Peterson&Carson ,2000;Peterson , Smith & Carson , 2002)。这些研究从一定程度上确认创造性思维与精神分裂症有相联系的生物学基础,导致他们的潜在抑制减少。2.2支持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假说的研究2.2.1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有研究发现,独创性分数与负启动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Green & Williams , 1999,这一结果与研究者的最初预期相反,且对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假说的支持力度也较弱。Burch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创造性人格量表分数、发散性思维测验的各项得分与潜在抑制皆有显著的正相关,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是潜在抑制的显著预测因素。这表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越高,其认知抑制能力也越高。2.2.2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有研究从抗无关信息干扰的角度探讨了创造性思维和认知抑制的关系。Grohorz和Necka(2003)选取图画生成测验测量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水平,采用Navon任务的结果没有发现创造性思维水平与整体、局部条件存在交互作用,而采用Stroop任务仅在读词作业中发现,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比低创造性思维者水平更短。从这个实验结果来看,研究者预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支持,因为如果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理想的实验逻辑结果具体为:在Stroop任务中,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更短;在Navon任务中,其在局部条件下的反应时更短。今后的研究应该深入对这一方面进行探讨。2.3支持艺术创造性思维的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的研究Vartanian等(2007)对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与不同认知任务(无干扰任务:Hick和概念验证任务;干扰任务:负启动和Navon任务)的加工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与无干扰任务的反应时呈负相关,与包含干扰任务的反应时呈正相关。研究者认为相比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会在不同的任务中灵活调整自己的注意模式。此后Dorfman等(2008)再次采用概念验证任务和负启动任务得到一致结果,证实高艺术创造性性思维水平者的离焦注意是一种变化的而不是稳定的特质;而且,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集中注意时反应更快(Vartanian, Martindale&Matthews , 2009,Zabelinahe和Robinson (2010)也发现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Stroop任务各试验之间的转换更灵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这种灵活性给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带来优势,他们会根据问题的结构做出改变,也相应的调整问题解决策略。4总结与展望认知抑制是艺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重要加工机制,对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探讨,有益于人们更好地利用认知抑制机制促进创造性思维。从己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研究者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机制仍然不很清楚,未来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一,加强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机制理论整合与构建。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去抑制假说得到了创造力的因果理论、创造力的注意一联想模型的支持,而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假说得到创造力的注意中介模型的支持。这些理论分歧的实质在于: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去抑制假说认为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注意是稳定的,其在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直是去抑制的状态;而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假说则认为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注意是变化的、可调节的,其会根据任务性质和问题解决的阶段而灵活调整注意模式,例如,在创造性的顿悟问题解决中,个体由于初始表征不能顺利解决问题,而在问题空间不断地搜寻可能的解决路径,这时其注意是离散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处于认知去抑制的状态,而当部分顿悟或完全顿悟后,个体就会排除无关因素干扰,集中注意解决问题,思维具有聚敛性,认知灵活性高者解决顿悟问题更快(姚海娟,白学军,沈德立,2008;姚海娟,沈德立,2005)。因此我们推测,认知去抑制是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面对模糊问题或处于某个阶段而表现出来的特质,但总体而言,高艺术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且更具灵活性。未来研究可以对此继续验证以整合相关理论。

      第二,改进研究范式,对艺术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往研究局限于选择性注意中扮演过滤器角色的抑制机制,主要采用无意抑制的研究范式,所涉及的抑制过程层次较低,而有意抑制是有一定目的性的,包含了更多意识成分的抑制。例如,压抑不想要的记忆、理解模糊语句、歧义词抑制等(Storm & White } 2010),以往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创造性思维这种高级认知过程中抑制机制作用的判断。因此需要采用有意抑制范式深入探讨艺术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机制,以及智力、人格、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第三,从艺术创造性思维的不同时程来考察其认知抑制机制。创造力的过程阶段观点认为,艺术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分为初级思维过程和次级思维过程(邱江,张庆林,2006)。可从创造性思维过程或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来考察认知抑制机制及神经机制。例如,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或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揭示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认知抑制机制及其特点;同时,考察艺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认知抑制或去抑制作用的脑区,如采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方法或7T的fMRI仪器来扫描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个体在认知抑制任务中激活的脑区,为艺术创造性思维理论的发展与整合以及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邱江,张庆林.(2006).创造性与初级思维过程.心理与行为研究, 4,66一69.姚海娟,沈德立.(2005).顿悟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的验证性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3,188一193.姚海娟,白学军,沈德立.(2008).认知灵活性和顿悟表征转换:练习类型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8 , 22一26.张丽华,白学军,张秀红.(2007).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低大学生特 性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5 , 112一115.张丽华,胡领红,白学军.(2008).创造性思维与分心抑制能力关系的汉字负启动效应实验研究.心理科学,31 , 638一641.Ansburg, P. 1.,&llill, K. (2003).Creative and analytic thinkers differ in their use of attentional resources. Personality and lndividual Diff3rence.s, 34, 1141一1152.Ashby, F. G.,lsen, A. M.,&Turken, A. L.(1999).A neuropsychological theory of positive a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 529一550.Batey, M.,&Furnham, A. (200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urev of creativity and schizotypy. Personality and lndividual Differences, 45, 816一821.Beech, A. , Powell, T. J.,McWilliam, J.,&Claridge, G. S (1990).The effect of a small dose Chlorpromazine on a measure of "cognitive inhibition". Personality arrd lndividual Differences, 11, 1141一1145.Benedek, M.,Bergner, S.,Konen, T.,Fink, A.,&Neubauer, A.C. (2011).L,L,G alpha synchronization is related to top down processing in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thinking. Neurolasychologia, 49, 3505一3511.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