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开阔报道视野 提升报道力度

    时间:2020-10-12 08:16: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开阔报道视野 提升报道力度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原油、黄金、铜、玉米、小麦、外汇等期货价格的变动,越来越影响世界经济的神经。哪怕一次地区性的台风,某一国的矿区工人罢工,都会如同“蝴蝶效应”般给期货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因此,加强对期货市场知识的了解,熟悉期货市场规则,也就成了财经记者的必修课之一。当然,要写出有影响力的期市报道作品,更在于自身对期货市场题材的深度与角度的开掘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产出不同的新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角度即新闻,财经报道更是如此。新闻角度是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是从事物的某一侧面揭示主题的突破口,也是记者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看眼点。当前经济热点不断,财经记者在复杂的、动态的财经事件面前,往往会面临多个切入点。对角度切入点的把握,不仅能衡量记者职业水平、政策水平的高低,也是检验媒体在新闻同业竞争中能否胜出的关键。因此,掌握了独家角度,也就有了独家新闻

      一、角度的开掘有赖于记者视野的开阔

      期市报道必须具备全球化视野,作为从事期货市场报道的财经记者,不仅要知识先行,掌握期货交易的基本要点与原理,更要具备全球化视界。一是知识的全面化,不仅要熟悉中国的期货市场,也要对外国期货市场的运行品种、规则有个全面了解;二是行情关注全球化,分析期市的某一品种,不能孤立地只看中国,也要看一看国际市场上相应的品种行情,要把中国期市的发展放在世界期货市场运营环境中去考察。如近期时常见诸报端的我国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之争,就属于这类题材。若不了解中国现状,不掌握世界期市动态,记者视野不开阔,那么对这类题材就会有无从下手之感

      从国际期市来看,2005年国际期货市场走出了百年不遇的大牛市行情,全球各大期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如占据世界第一位的欧洲期货交易所成交12.5亿手,较2004年增加17.5%,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世界最大衍生品交易所的地位。第二名是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2005年交易量达10.5亿张,较2004年上升34%。第三位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2005年交易量为6.75亿张,较2004年上升12%。与此同时,中国期货市场2005年交易量为3.23亿手,也较2004年增长5.61%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交易量相继创出历史新高的背后,一是因为市场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二是能源、金属、外汇,农产品等行业对规避风险的需求在扩张。一句话,世界上主动利用期货市场的人或企业比以前多了。商品价格屡创新高,有时并不是单一的投机因素造成的,有可能是发生资源性短缺,也可能是别的因素使然。财经记者在价格新高面前,应从全球化的视野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一出现新高,就不分青红皂白,认为是投机过度所致

      二、引起涨跌的某个主要因素就是报道角度

      财经记者报道期货市场,不仅要看到期货市场上的涨涨跌跌,更要看到引起价格涨跌背后的各项因素,其中,引起涨跌的某个主要因素就是报道的角度,要尽可能地把引起价格变动的真实的市场因素告诉读者。记者知悉这些变动因素是一项必做的“功课”,只有心中有数了,才能在报道中做到灵活运用

      从各个商品期货的影响因素来讲,有其共性的一面,如供求关系、汇率等。但因其商品属性的不同,也有其个性的一面,掌握各个商品的个性因素,就能写出别具一格的财经分析文章

      以铜为例,需要关心的因素主要有两项:

      一是基金的交易方向。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对全球经济的良好预期和投机热情,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大幅上升,且仍有增加之势。据保守估计,目前从事商品期货市场投资的基金规模有上千亿美元,这其中包括指数基金、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从最近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诸多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投机型基金,其强硬的作风一般无人能敌,因此确有必要关注基金动向。平时要多注意收集国际性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的分析报告,或某位高级分析师的讲话、预测等。如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曾在1998年预测商品期货牛市要走15年,而这一轮牛市的初始是从2000年开始的,也就是说,资源性商品还要涨10年。对罗杰斯这一预测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起码到现在,他的预测还是正确的、无懈可击的 二是关注石油价格的波动对铜价的影响。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从长期趋势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油价和铜价多呈正相关。如原油价格在2005年8月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创出每桶70.8美元的近年历史新高,铜价则在其之后的2006年2月6日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创出每吨5065美元的百年历史最高价,上海期货交易所0603铜,则在2006年2月7日也创出49940元的历史新高。倘若记者较好地把握其中的相关性,无论是对提高财经报道的质量还是分析大势,都可以提升媒体的声誉度和记者自身分析的品牌

      另外,以金融期货而言,其影响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利率、通货膨胀、汇率、产业活动、油价、国际局势、各国政策取向等。记者熟悉这些因素,不仅能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更可以在突发的金融事件面前,将这些知识为己所用

      三、角度把握准确会提升报道力度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至今15年,经历风风雨雨。从交易所层面看,几经重组与合并,从最高峰的40多家至目前的3家,期货经纪公司从300多家被整顿到目前的184家。从交易品种看,石油、国债、粳米等市场活跃品种都招致暂停上市。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从1995年的10万亿元跌至2000年的1.6亿元,然后,2005年又回到13.4亿元。从风险事件发生频率来看,包括“3.27”国债事件在内,大户“逼仓”“多杀空”和“空杀多”层出不穷。这其中适宜做深度财经透视与分析的题材较多,关键在于记者要用心、用情、用劲去发掘

      下面就以2005年底发生的“国储抛铜”事件为例,看一看在同一重大事件面前,不同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深度

      2005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直属的国家物资储备局(国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国家储备铜竞价销售公告,称为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受国储委托,于2005年11月16日拍卖2万吨国家储备铜

      国储为什么要抛铜?从现象上看,是因为从2005年初到发布公告时的11月份,每吨铜价平均上涨了八九千元。而铜价之所以飞涨,一个最简单的理由似乎是铜供不应求、市场缺铜

      然而,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一向做事低调的国储,这次抛铜却大事张扬唯恐人不知。以往国储抛铜与补库属于高度商业秘密,外界很难猜测到国储的“多”“空”方向,这次把国家储备铜作公开竞价拍卖,更是多年来的第一次。而且在宣布抛铜前,国储物资调节中心还召开行业座谈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官员对国际铜供求形势和期货走势进行分析。在期货市场上,很多投资者把这次座谈会解读为抛铜“吹风会”,认为意在“四两拨千斤”,通过舆论造势,平抑中国当前的铜价,即向期货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空头”信号

      本来期待国储抛铜带动铜价下挫,但市场毫不理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国储抛铜造成铜价越抛越高,中国铜价大涨,世界铜价疯涨。本来声称国储拥有铜库存130万吨,抛铜数量将远远出乎市场想象,结果仅抛了几万吨就偃旗息鼓,再也没有下文了。当然,先前所言缓解铜供应紧张,满足消费需求也就成了不着边际的一句空话。

     

     与“国储抛铜”相关的还有“刘其兵事件”

      2005年10月末和11月初,很多海外财经媒体披露,国储调节中心交易员刘其兵在9月20日左右,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对“期铜”做空。之后伦敦铜一路上扬,空头遭受重创,在出现浮亏后,刘其兵却神秘地失踪了。于是,就有舆论认为,国储高调抛铜,试图“围魏救赵”,即通过不断打压国内铜价,进而拉低伦敦铜市价格,以便解救被套的空单。又谁知,刘其兵在期货市场做空(浮亏超过2亿美元),和国储在现货市场抛铜双双惨败。这样一起富有戏剧性的事件,自然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

      有些报道缺乏独立思考,且没有留有余地。如2005年11月22日《上海证券报》题为《高铜价将在基金与国储对决中凋谢》一文,以及同月24日该报题为《铜战役最终胜利属于国家物资储备局》一文,两文一看标题,作者观点直露无异,文章直言“铜市场的超级牛市,在此事件的解决后将戛然而止,从此走上漫漫熊途。”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还有的报道观点极其鲜明,也有夺人眼球之文采,但似乎存在常识性差错。如《新民晚报》在11月20日刊登“期铜上演惊心动魄多空争夺战”的长篇报道,一开头就写道:“中国已成为高铜价的最大受害者。铜价长期居高不下,使得下游行业的众多企业生产成本大增,叫苦不迭。”其实,稍具期货知识的人应该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高铜价的受害者,只是指下游的铜加工业,以及以铜为原材料的行业,即用铜者;而采矿业恰恰是高铜价的受益者

      还有的报道观点过于激进。如11月17日刊于《期货日报》的“国储铜砸出中国力量”一文,以国储抛铜当日,伦敦铜市场跳空低开为由,断言国储铜砸出“中国力量”,弄得不好还会给人以市场问题政治化的印象

      在报道“国储抛铜”事件过程中,也有较好的佳作涌现

      如《期货日报》2006年1月6日发表的“面对衍生品魔方:落后就要挨打”文章,作者从“十年前的株冶事件到如今的中航油、国储铜事件,参与主体都是国字头企业或机构,交易品种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品种(有色金属、石油、棉花),都是滥用或误用衍生品这一金融性衍生交易工具而发生巨额亏损,交易失手的原因本质上也没有太大差异,即对价格判断有其合理性(例如原油暴涨之后必有下跌,铜走高后也有回调),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头脑发热,心存侥幸,出现了严重问题。”由此得出一个振耷发聩的结论:“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步伐落后了!中国掌握和运作衍生品的能力落后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自从“十年前约占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70%以上的国债期货被叫停,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也因此失去了十年宝贵的发展期,而这十年正是国际期货及衍品市场发展的黄金阶段。”“十年来我们的国力是增强了,这说明中国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了,但不证明我们就应该采取消极、被动、限制的态度对待伴随国力增强而带来的市场风险。否则中国就必定成为熟练运用风险管理手段的列强们的靶子。落后就要挨打!”

      “国储抛铜”事件充满了扑朔迷离,给记者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报道“富矿”

      实际上,就“国储抛铜”的报道,其角度还有好多种。如在这一事件中,神秘失踪的交易员在哪里?是失踪在伦敦还是已被拘在国内?国储的亏损究竟有多大?国储与国际基金的底气在哪里?为什么会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国储抛铜是怎样发生的?其决策过程怎样?之后又该如何收场?国储为何在37000元的价位上奋力抛铜,却在48000元的价位上不见动静了呢?记者倘能抓住这些选题,都是一篇篇具有轰动效应的财经大文章

      由此可见,记者对报道的角度把握越准确,报道的力度也就越大

      四、报道期货市场的若干选题和角度

      记者报道期市,除具日常必备的新闻敏感性外,还应掌握若干个可供写作的新闻选题和素材。选题越多,视野也就越开阔,素材一多,报道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这些选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明确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责任。中国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已面临日益加剧的重要商品资源短缺的压力,这就需要期货市场发挥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进行服务的作用。如期货市场应发挥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的功能,应发挥管理和价格风险转移的功能,以及大宗商品争夺国际话语权,促使中国逐步成为几个重要商品国际价格的形成中心

      二是要了解制约期货市场发展的因素在哪里。如社会各界对新形势下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现有的法规、制度约束了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现有的新品种上市机制不顺抑制了品种创新等。例如,在“国储抛铜”事件后,2006年1月24日,国家物资储备局下发了一则通知,严禁国储系统炒期货。这种一禁了之的做法,能抵挡得住现货市场上价格波动的风险吗?记者不妨做个有心人,找一找相关问题的答案,并在条件适合时予以分析报道

      三是要关注国内期货业的争论。争论焦点是很好的选题,如上市品种条件论、“逼仓”论、风险论、市场操纵论和中国特色论等。如对市场操纵这一问题就存在界定不清,往往是“多”“空”某一方力量强大就给人家扣上操纵的帽子。实际上,炒期货不同于炒股票,股票有发行量上的限定,而期货市场合约生成是无限量的,只能是一种大户持仓行为,并不等于操纵。媒体记者只有多学习,才能进一步明辨是非

      四是关注期货业特别是期货经纪公司生存状况。当前我国期货公司数量多、规模小,业务单一,仅靠手续费生存,全行业连续几年出现经营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和人才向期货公司的流动。此外,记者报道主题也可来自于各类期货业研讨会,如上海期货交易所每年5月份都要举办金属年会,各期交所上市品种推介会等。这些会议上散发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对期市写作很有用处

      当前,中国期市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国际竞争力较弱、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法律相对滞后等不足。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国期市必将是一个具有多种交易方式、有众多上市品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期货市场,有志于从事这方面报道的财经记者,必将同中国期市共同成长。

     1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