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研策略

    时间:2021-01-30 08:09: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不达标、用水不方便、水源保证率低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分析**县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基础上,从饮水安全规划、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资金筹措、水源保护和监测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典型经验。
    关键词:饮水安全,**县
    1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县位于**省中部,楚雄州南部,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南侧,总面积4045平方公里,全县辖五镇三乡,84个村(居)民委员会,15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2万人,总户数4.1856万户,其中农村户3.5867万户,农业人口13.99万人,占总人口的89.56%。农村饮水和改水工作在上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全县的农村饮水工作成效显著。根据饮水安全评价指标,造成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原因主要是水质不达标、用水不方便、水源保证率低三种类型。
    2008年底,全县农村总人口13.9871万人,原规划内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10.7657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76.97%,饮水不安全人口3.2214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23.03%,规划外新增不安全人1.4589万人,合计饮水不安全人口4.6803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33.46%,由于受山区村落分散和人口不集中影响,我县农村供水方式多为单村分散式供水,采用简易的沙石进行过滤,无消毒、净化等设施。
    **县农村饮水及改水工作在上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成效显著。通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到2008年底我县已有2.7775万人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对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我县农村人口大部分分布在生活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的山区、半山区,干旱缺水,贫困面大,饮水困难及饮水安全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部分地区因饮用水水质差或被污染,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农村饮水安全所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形势不容乐观。按照《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县1483个自然村的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作详实调查评估,根据《**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评估结果表明:造成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水质不达标,共计3.6802万人,占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的61.35%。其中:未经处理的Ⅳ类水及超Ⅳ类地表水1.5580万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25.97%,细菌学超标严重未经处理地表水2.1222万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35.38%;
    其次是水源保证率不达标问题,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0.8991万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14.99%;
    再次是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问题,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1.4196万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23.66%。
    1.1饮水水质超标问题
    (1)因自然条件引起的水质不达标
    **县境内地形条件极为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山高、坡陡、箐深、地表覆盖不均匀,一到雨季洪水较多,水质混浊。
    (2)因人类活动污染造成的水质不达标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山区地势关系,农药化肥的加剧使用,人们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致使下游水源严重受到污染。
    A、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生产和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工农业产值的不断增长,污染水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不断加剧。我县共有5镇3乡84个村(居)委会,1.5580万人,0.5754万头大牲畜直接取用未经处理的江河水、水库水、坑塘水、沟渠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占农村总人口11.14%。饮用山泉水的农村和集镇,绝大部分的饮用水源水质都能达国家饮用水标准Ⅰ、Ⅱ类水质,但供水工程的水量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和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情况又各不相同,沙甸河支流河尾河段枯季饮用经河边沙石过滤已严重超过Ⅴ类水的水质标准。
    B、饮用细菌超标严重,未经处理地表水
    饮用污染水的农村人口在全县的一部分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较为分散,共有2.1222万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直接引用未经处理的河水和库塘水,导致水质化验结果为细菌学严重超标,城镇人事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农药、化肥施用增加,工业“三废”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当对当地附近和下游水质造成污染,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普遍超标,有害物质严重超标,饮用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下游靠水库、河流、沟渠、深井等水利设施取用生活用水的农村,因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标准逐年降低,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常发生一些传染性疾病。
    在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因受社会历史、生活习俗、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些彝族、傈僳族、苗族聚居的地方,人畜共院、没有厕所,这些地区也正是严重缺水的地方,村民只能靠集蓄雨水饮用,蓄水池(窖)极易受人畜粪便的污染;
    因此,尽快解决缺水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水质,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1.2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造成我县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因原:一是我县辖区内地表崎岖、群山连绵,山川峡谷纵横,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明显。全年降雨量多集中在夏秋季节;二是境内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地表水与降雨密切相关,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强风化泥岩、砂岩构成地下水含水层,水的类型主要是孔隙水和裂隙水,可开采利用率低;三是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开发不平衡。四是居住分散,经济发展不平衡,筹资能力有限;五是水资源虽然充足,但时空分布不均,加之经常发生灌溉用水与饮用水的矛盾,造成部份群众旱季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等缺水现象;六是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的原因大部份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
    按照《**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技术大纲》提出的新标准,我县还有0.8991万农村人口属于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4.99%。这部分人口在我县8个乡镇的农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农村饮水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时标准低,水源地生态条件逐年恶化,或因地震等原因造成水源减少,保证率不达标,水源缺乏,取水点距离远、坡大,许多村庄饮水距离长达平距2km以上,高差平均在100m以上,有的村庄一年之中只有4个月有水源保证等,这些饮水不安全因素,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据调查,我县的水源保证率低、生活用量及用水不方便程度的农村人口为1.4196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23.66%,这部分人口在我县8个乡镇的农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农村饮水水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水资源紧缺,有限的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山区无骨干水源工程,另一方面,山高坡陡,居住分散,大多数村社均采用渠道引浅层地表水直接饮用,或直接饮用未经过处理的坝塘水,饮水不安全。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加大,加之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频繁等原因,原有的水源点出现枯竭或减少,导致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饮水困难人数增加,季节性缺水,冬春季尤为突出,生活用水量人平均为20--30L,达不到基本安全水平。另外,1990年以前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多数已达设计使用年限,工程设施逐年老化,运行不正常,也是造成农村饮水水量不达标的重要原因。
    2、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建管并重,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科技管理的“四高”标准,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力求使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供水方式集中连片,工程运行统一管理,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效益一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使受益区农民饮水水质达标、水量满足、取水方便、供水保障,达到或基本达到供水自来水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饮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具体任务是:至2013年底,规划解决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6803万人,其中解决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类饮水不安全人口1.28万人,细菌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2.1222万人,解决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饮水不安全人口0.579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0.6991万人,拟建饮水工程413件,估算总投资为2358.87万元,力争基本解决全县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3、近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重视,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得以大批量实施,主要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06年第二、三批国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共解决8个乡镇26个村委会69个村民小组6500人、6311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完成总投资256.38万元,现工程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2007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共涉及全县5镇3乡32个村(居)委会98个村民小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700人,大牲畜5188头,完成投资304.3万元,建设工程91件,架设管路179km。现工程已完工,正在结算,准备提交审计。**县2008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共涉及6个乡(镇),21个村委会,62个村民小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310人,大牲畜3854头,完成投资302万元,工程已完工,正在验收、结算。2008年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共涉及全县8个乡(镇)27个村委会85自然村7265人和4172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现管材已供到项目乡镇和各项目点,正在组织实施。
    通过这些人饮工程的实施,拉动我县经济发展内需,使受益区群众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对于项目区群众减少医药费支出、节省劳动力、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水传播疾病逐步减少,健康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4、解决饮水问题的典型经验
    自2006年起,我县运用国家相关政策,积极调整水利建设及投资方向,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的机遇,三年来共建设工程项目290个,总投资1147.68万元,解决2.777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质量高、形象好、管护到位、运行良性,给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被老百姓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在多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成功解决了饮用水质超标的妥甸镇麦地新村委会大村村民小组,用水不方便的妥甸镇丫口村委会螃蟹地村民小组,水源保证率低的妥甸镇西城社区、大房子、上王家三个村民小组,生活用水量不足的法裱镇双坝村委会立德大村村民小组。以上4件人畜饮水工程的成功解决,具有典型意义,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4.1前期工作
    以上4件人畜饮水工程前期工作都具有相同的共同点:一是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制。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当作政府和水利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居)民委员会逐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县、乡(镇)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各职能部门任副组长和成员,并在县、乡(镇)水利主管部门设置日常办事机构。二是统筹兼顾,合理规划。项目规划阶段,我县派出专人配合四镇五乡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是群众反映大,少数民族居住稠密的地区优先实施。三是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狠抓质量。工程实施前,派工程技术人员到项目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全县所使用的管材统一实行招标采购,从源头上控制好工程质量。四是规范程序、强化管理,保证国家资金有效利用在工程上,严格按回补报帐制的方法进行管理。
    4.2技术路线
    根据4个村人畜饮水情况,我们作了分类处理,其技术路线如下:
    饮水水质不达标的妥甸镇麦地新村委会大村,采用跨流域引水;
    对用水不方便的螃蟹地村兴建人饮工程,水源保证率低西城社区进行水源林建设,蓄水工程扩建和跨流域引水相结合;
    对供水保证率偏低的双坝立德大村进行加大输水主管管径和村中配水主管改造,将原有的直径25mm的塑管改作直径40mm的钢管,降低水头损失,同时扩建蓄水池,缓解用水高峰时段。4件人畜饮水工程在水源点设集中取水池,取水池后设过滤池和简易沉淀池,由输水主管道输送到蓄水池,再从蓄水池安装配水管到用户进行供水。
    4.3工程实施前后状况
    ①妥甸麦地新大村:麦地新大村座落在沙甸河支流白水河岸边,有89户400人527头大牲畜,上游有桂花井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523户2164和2465亩农田农地,其生活垃圾污水、粪便农药、化肥的残留物等顺河而下,造成白水河段受到污染,该工程实施前,其生活取水是在河边打井进行机电提水,水质有异味、有肉眼可见的悬浮物,特别是施农药化肥季节,水中有严重的农药味,雨季浑浊极不卫生,机电提水,水价成本高。村民饮用该水后,随着上游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该村水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痴呆儿童逐年增多、水价成本高,用水成为一种奢侈品,三、四个人洗一盆水,每年收入的2/3用于医治疾病和支付水费,村民无更多的资金搞建设,求发展,村民的精神面貌疲惫不堪,意志消沉。该村在上级关心支持下,抓住国债人畜饮水建设的机遇,通过技术人员实地踏勘,确定到距该村3000m的地方进行跨径流区引水,工程由取水坝、过滤池、清水池、输水主管道、主蓄水池、村中配水池组成,日供水量40m3,共完成投资139716元,人均投资349.29元。工程建成后,彻底改变了该村多年饮用污染水的问题,人们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村民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农村水性传染病发病率降低,家庭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
    ②妥甸丫口村委会螃蟹海地村民小组:螃蟹地村有51户210人,186头大牲畜,工程实施前,该村人畜饮用水到距村1000m以外的箐心用人工挑回使用,雨季来临时,只能喝浑水,一家人需要用一个劳动力挑水来维持日常的生活用水,由于用水不方便,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村的安定。该工程的实施在取水点设集中取水池、过滤池、架设输水主管道,修建蓄水池和村中配水管网组成,工程日供水量15.3m3,完成投资65043元,人均投资309.73元,工程的兴建,彻底改变了该村用人工挑水和雨季喝浑水的历史,村民们喝上清洁卫的自来水,解放了该村生产力,得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了养殖业、使更多的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③法裱镇双坝村委会立德大村:立德大村有42户169人160头大牲畜,工程实施前,村民们自发组织购买塑管从距村1000m的山箐引回泉水饮用,蓄水池较小,村中配水管网用塑管架设,由于建设标准低,取水点到蓄水池落差较小,输水主管路管径较小,埋置深度较浅,水表没有安装,管理运行费用没有落实,无专人管护,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管路沿线经常受到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损坏,供水保证率较低,用水高峰时段供需矛盾相当突出。管理混乱,群众怨言较多,未能正常发挥效益。该村抓住国债人饮机会,在各级的支持下,对取水池管路,蓄水池、配水主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实行一户一表制,工程日供水17m3,完成投资56420.45元,人均投资354.85元,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实行了有偿供水制,并制定人畜饮水管理制度,由村民“一事一议”大会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专职管理和维修养护。确定了管理人员工资每年560元,基本水价0.8元/m3,每人每月按2m3核定计收水费,用水量不足2m3按2m3计,超过部分按1.5元/m3计收,每月抄表收费一次,欠费一律断水,管理人员维护输水主管、配水主管、水源林、进户管由村民自己维护。工程经过更新改造后,在强有力的管护制度管理下提高了供水保证率,村民们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农民自觉节约用水,剩余水浇灌村旁旱地,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人畜饮水工程管理井然有序,群众无怨言,庭院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太阳能等设备进入农户家中,群众生活得到日益改善。
    ④妥甸西城社区上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妥甸镇西城社区上村人畜饮水工程位于县城西北面,距县城2km,辖区内共有12个自然村499户2244人306头大牲畜,该社区距县城较近,具有发展农村经济的较大优势,但由于上片居住位置较高,城区自来水厂无法供水,上村、大房子、上王家3个村民小组171户1397人132头大牲畜饮水一直沿用各村的一个小水井,枯季流量较小,村民们只好用汽油桶到距村子2km外的山箐拉回饮用,既浪费生活力又影响村民的健康。下片由于受到县城污水排放影响和本村山上无恰当水源,由县城自来水厂供水,但由于自来水厂枯季供水紧张,无法按正常需水量供给,村民们只好沿河淘沙井过滤污水饮用,农村水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制约辖区经济的发展。
    该社区党支部紧紧抓住“国债人饮”和“小康水利”试点的建设机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管好、管活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合理对辖区内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开发利用,解决人畜饮水的同时,解决旱地水浇。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对上片水源较好的上村进行水源林的培植,把分散的水源点水源进行归集,对水源点附近的坝、塘进行清淤扩容,对有条件修建坝塘的地方进行兴建小坝塘。同时修建简易水处理厂,即对坝塘及地下水进行沉淀,过滤后由输水主管向各村供水。工程日供水量达276.18 m3,完成工程总投资145.41万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75.98万元,群众自筹69.43万元,人均投资648元。工程实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499户2244人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制约该社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水性传染病发病率降低,庭院经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到良好发展,社会安定团结,实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调度,确保辖区供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建设,成效显著,在县、乡(镇)政府积极支持下,村组干部拥护,广大群众满意,为我县推进山区水利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提供了基本做法和经验,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关热词搜索: 饮水 调研 现状 策略 农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