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多相介质超深刻槽修建防冲墙(钟汉华,傅凌云,冷涛)

    时间:2021-01-14 08:05: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黄龙滩电站尾水渠右导墙由于长期受水流冲刷,临河侧基础形成冲坑,对冲坑的处理曾用水下不扩散混凝土直接回填冲坑进行应急处理。此次工程是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先在临河侧钻孔进行灌浆防止渗水,并用钢筋束进行锚固,然后用微差控制爆破法在导墙基础上开挖长46.5m、深24.95m的深槽,槽身穿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岩石等不同介质,岩石风化破碎,地质结构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有大量漏水和垮塌的危险。通过用堵漏剂堵住集中漏水点、素喷支护、网喷支护、混凝土支护等方式保护施工场面,最后采用C35抗冲磨钢筋混凝土回填。

     

    关 键 词: 导墙;多相介质;超深;刻槽;加固;黄龙滩水电站

     

    中图分类号: TV7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黄龙滩水电站位于汉江支流堵河的下游,湖北省十堰市黄龙镇上游4km处,是以发电为主,兼有城市供水、改善航运、养鱼等综合效益的大(二)型水利水电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泄洪道、发电引水系统及厂房、开关站、升船机及供水系统等。大坝基础为片岩,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1974年电站原装机2×7.5万kW(2002年后扩建,另建一座厂房,增容装机2×8.5万kW,电站总装机容量32.0万kW)。工程规模为Ⅱ等,其主要建筑物为2级。工程于1969年4月开工,1976年底完建。电站尾水渠宽约31m,渠深约10m,水深1~5m不等。电站自1974年竣工至今运行了30多年,经历多次泄洪的冲刷,尾水右导墙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出现了大小不一的冲坑。1985年在右导墙外侧修筑了一道防冲墙,因防冲墙位置处于泄流的主要回流区(回流速度高达7~10m/s),且防冲墙浇筑质量不高,经过几次泄洪的冲刷,旧防冲墙又出现了几个较大的冲坑,冲坑内大部分钢筋错位,冲坑范围已穿透现刻槽位置,为安全度汛,采用了水下不扩散混凝土直接回填处理。

     

    本次修建的钢筋混凝土防冲墙位于该电站尾水渠右导墙外侧164.95m平台处,自尾0+012.5至尾0+059.0止,长46.5m,距厂房10m,距大坝约120m。槽顶部高程164.95m,底部高程140.00m,深24.95m,防冲墙墙体面积约1160m2 。墙体刻槽外侧(靠河床一侧)槽壁混凝土较薄,最小壁厚仅为4m,刻槽尾端与尾水导墙尾端相连且嵌入导墙约50cm,如图1所示。深槽由顶宽2.0m渐变至底宽1.5m,成槽后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的钢筋混凝土,与1985年修筑的防渗墙共同组成抗冲体系。槽上部5m左右为厂房右导墙混凝土护脚,下部基岩处在黄龙—草店大断层破碎带上,刻槽要通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岩石等不同介质,且岩石风化破碎,地质条件复杂,三面临水,需保留 保护的混凝土厚度小,这些均给刻槽爆破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此刻槽爆破区距厂房、大坝距离较近,爆破环境复杂,必须严格控制爆破地震波、飞石,确保电厂不跳闸,大坝、厂房等建筑物、尾水右导墙一期水下混凝土、1985年防冲墙、新施工的锚桩兼防渗灌浆孔等不受破坏和人员安全。

     

    本期工程主要工程量为:防渗灌浆1360m,锚桩960m,防冲槽开挖2048m3 ,C35混凝土回填2048m3 ,槽内钢筋制安88t,以及相应开挖支护、防渗工程。

     

    2 刻槽施工准备工作

     

    在刻槽前先在槽身两侧进行防渗补强灌浆,灌浆后在灌浆孔内置放钢筋束形成锚桩。

     

    2.1 防渗灌浆

     

    (1)孔位布置。在拟新建防冲墙外0.5m布置灌浆孔,孔距2.5m,共布置48个孔。

     

    (2)孔深控制。灌浆孔深按照设计孔深要求,K1~K16为35m深,K17~K48均为25m深。本期共造灌浆孔48个,进尺1360m。

     

    (3)造孔、洗孔。采用50型潜孔钻造76灌浆孔至要求孔深,用高压风水枪(1MPa)冲洗孔内积水、残渣,直至回水变清为止。

     

    (4)灌浆。①灌浆材料:胶凝材料强度等级采用宝石集团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采用小于2mm细砂(孔隙较大时采用)。②灌浆方法:地质条件较好时,采用自下而上灌浆;地质条件较差时,采用自上而下分序分段灌浆。③灌浆顺序:灌浆顺序采用间隔跳跃式方法(2序或3序逐渐加密法)连续灌注。④压水试验抽检:整个灌浆工程结束后,进行了压水试验抽检。在1MPa的压力下,钻孔单位吸水率均小于设计要求值,抽检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2.2 锚桩施工

     

    每个灌浆孔内设3根φ28HRB335级钢筋作锚桩,锚桩采用3根φ28钢筋搭接焊,接头错开3m,单根φ28钢筋加长采用绑焊焊接,考虑到下锚方便,绑条采用两根φ20钢筋替代单根φ28钢筋(长60cm),焊口为单面焊。

     

    钻孔经过高压风、水反复洗孔后,采用台架及钻机卷扬下锚,每下锚3m后用夹板固定3根锚筋,分别绑焊连接各根φ28钢筋,直至下锚到设计孔深。

     

    3 爆破开挖施工

     

    3.1 施工方案

     

    根据此刻槽爆破的施工特点、要求,采取预裂爆破、微差挤压爆破等先进的爆破技术,深孔爆破与浅孔爆破相结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安全。

     

    为避免槽顶部约40cm厚钢筋混凝土整块抬起,先用浅孔爆破,沿开挖线开挖约40~50cm深并切断钢筋。

     

    采取预裂爆破沿两侧开挖线形成贯通裂缝,减弱主爆孔爆破时地震波强度,使槽壁尽可能平整、光滑,减少超挖、欠挖。因主爆孔只有一个临空面,横断面小,岩石夹制作用大,而人工清渣又必须保证爆破的岩石不仅要松动,而且要翻起移位。因此用φ150mm钻机沿横断面钻出密集炮孔,形成侧向临空面,主炮孔利用此临空面采取微差爆破逐排起爆。通过试验炮优化爆破参数,精心施工,严密组织,确保安全。

     

    爆破石渣用绞车垂直提升运至槽口,转运至弃渣点。开挖过程中,随时进行堵漏和支护,防止槽壁出现大量渗水和垮塌。

     

    3.2 钻孔机械及爆破器材

     

    采用50型潜孔钻机4台,孔径分别为φ150mm(主炮孔)、φ80mm(预裂孔);Y26手持风钻4台,20m3 空压机1台。因孔内可能有水,采用φ32mm、每卷重200g、长度22cm的乳化炸药,1~12段毫秒延期塑料导爆管雷管、导爆索。因爆区在电厂附近,为避免射频及杂散电流的影响,不用电雷管,采用火雷管导火索起爆导爆管。

     

    3.3 预裂爆破

     

    3.3.1 爆破参数

     

    (1)炮孔直径D=80mm,沿槽两侧开口边线用潜孔钻钻垂直孔。

     

    (2)炮孔深度L为6~10m。预裂孔1次钻到槽设计底部高程,而后孔内填砂子,每次预裂爆破时,用高压风吹至所需深度,每次预裂爆破要达到同一高程。

    (3)炮孔间隔a=0.4m。

     

    (4)线装药密度q1 为0.2~0.4kg/m。根据试验炮的结果及每层混凝土、岩石的强度、破碎程度作适当调整。

     

    (5)孔口不装药长度L2 为0.8~1m。坚硬完整岩石取小值,风化破碎岩石取大值。如孔内有水,不装药段可不填塞,但为减少爆破声响,减少空气冲击波,不装药段可用砂子填塞。

     

    3.3.2 装药结构

     

    将乳化炸药卷按设计药量连续或间断绑在导爆索和竹片上,孔底1m药量加倍,口部1m药量适当减少。

     

    3.3.3 起爆网络

     

    依据所限制的单响药量,确定单响炮孔个数。同一侧、同一响炮孔用导爆索串联,毫秒延期雷管起爆。微差时间,同排每响间隔25~50ms,排间50~100ms。

     

    3.4 主炮孔爆破

     

    3.4.1 爆破参数

     

    炮孔直径40mm,炮孔深度2~3m,炮孔间隔0.53m,炮孔排距0.4m,炸药单耗1~2kg/m3 。爆破参数将根据试验炮效果、岩石坚硬程度及完整破碎情况作调整。单孔药量为0.2~0.3kg。

     

    3.4.2 装药结构及堵塞

     

    采用单卷连续装药或分段间隔装药。分段装药时,上部为单孔装药的30%,下部70%,堵塞长度0.6m左右。干孔用黄土堵塞,水孔用稻草堵塞。

     

    3.4.3 起爆网络

     

    采用孔内孔外相结合导爆管微差起爆网络。孔内分段装药时,同一孔上下时间间隔25ms,同一排4个炮孔为一响,排间用孔外毫秒雷管延时,逐排起爆,时间间隔30~50ms。

     

    3.5 安全措施

     

    3.5.1 爆破地震波的控制

     

    控制单响药量,严格控制厂房处的地震波垂直震动速度小于国家安全规定标准,即Vp ≤5cm/s,以此来确定单响药量。

     

    根据公式:

    即控制单响药量不超过10kg;当爆区距厂房40m时,即控制单响药量不超过40kg。

     

    根据每次爆区中心到厂房的实测距离,确定单响药量。

     

    最近处R=10m,Q≤1.36kg。

     

    3.5.2 飞石的控制

     

    优化爆破参数,合理确定每孔药量,既保证爆破效果,又不使装药过量,造成飞石距离过远,爆破时炮孔采用草袋、竹夹板等材料防护。

     

    3.5.3 制定严密的安全警戒措施

     

    分类存放各种爆破器材,专人看守,制定严格的爆炸品出入库登记制度,每天爆破后剩余的爆炸物品要收回入库。

     

    划定安全警戒区,规定明确的爆破准备—起爆—解除警戒的信号,各主要交通要道派专人警戒。

     

    每次爆破后均要认真检查爆破情况,如有哑炮,待正确处理完毕后,方可解除警戒,清理现场。

     

    3.6 出渣

     

    槽口段采用人工直接出渣,倾渣于河侧。随着槽深增加(不小于1.5m),出渣方式改为人工装渣,人力绞车或卷扬机提渣方案。倾渣距离较远时,采用斗车倾渣方案。

     

    3.7 临时支护

     

    支护是槽向下延伸的保证,根据掘进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用了相应的临时支护措施。

     

    (1)素喷支护。上游仓局部区域槽壁岩石相对完整或断层破碎带胶结较好,槽壁仅因爆破原因形成一些张开并未连通的裂隙,采取素喷支护措施,充填张开裂隙,防止掉块。

     

    (2)网喷支护。由于开挖区位于黄龙—草店断层破碎带上,槽壁节理、裂隙较为发育,节理裂隙相互切割,易组合形成不稳定体。此种情况下,可采用网喷支护措施,即在支护段槽壁按一定排距、行距用手持式风钻打1~2.5m深的锚杆孔,通过插筋、灌浆固结、挂钢丝网、喷射机喷厚8~10cm混凝土进行护壁。

     

    (3)混凝土支护。中游仓断层破碎带较为松散、含泥量高,处于泡水状态,易垮易塌,采用混凝土支护,即清除塌方的松散岩体,将未塌方的岩体用锚杆固定,在槽壁处立模,回填C20混凝土,预埋钢支撑,钢管一端套在锚杆上,另一端与1985年钢筋笼焊接。

     

    3.8 排水堵漏

     

    由于槽挖范围离尾水渠、河边较近,尾水水位相对较高,加之原混凝土质量较差,且下伏断层破碎带槽内渗水现象不可避免,为了使槽挖顺利进行,采取了排水堵漏措施。

     

    (1)下游仓下端槽壁渗水、滴水较小,采取槽壁彩条布覆盖方法,变槽内水明渗、明滴为彩条布内暗流,为槽内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对渗水较大且不集中的区域,采取凿槽嵌缝、堵漏封堵等施工方法对其进行堵漏,采用水泵将槽内积水抽出。

     

    (2)相对于下游仓,上游仓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槽内渗水主要为集中渗水,因其节理裂隙相互交错,无法封堵,采用引水措施,集中漏水,然后用水泵排水,保持槽内相对干的施工环境。

     

    (3)由于中游仓位于黄龙-草店断层破碎带,槽内渗水非常大,采用凿槽嵌缝,堵漏灵、水玻璃封堵和引水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游槽和下游槽开挖断面满足设计要求,即顶宽1.7m,底宽1.5m。中间槽开挖10m后,刻槽两侧岩体破碎(而施工单位未按设计要求进行补强灌浆),左侧断层破碎带开始坍塌,发现此情况后,及时用钢板、槽钢和钢套管进行衬护,但实际开挖槽宽最窄处只有1.3m,后经设计单位验算,可满足设计要求。

     

    4 抗冲磨钢筋混凝土施工

     

    二期防冲墙长45.7m,宽1.5~2m,槽深24.95m。墙体C35混凝土分3仓浇筑(先下游仓,后上游仓,再中间仓),每仓长度均为15.23m。由于槽壁外侧较薄,相应外水水头较高(水头10~15m),渗透途径多,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加之槽深较大,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较为困难。

     

    因混凝土强度高,采用FDN混凝土高效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水灰比为0.45,施工中严格控制称量装置的精确度及灵敏度。混凝土采用两台JZ-350型拌和机拌和,受施工场地限制,防冲墙施工混凝土采用斗车运料,在槽口布置3个溜筒下料入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水养护。

     

    5 施工中的几点体会

     

    (1)从深槽的施工条件分析,槽内渗水和槽壁垮塌对施工开挖的影响较大,若不采取适当的预加固措施(灌浆和锚桩),则无法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刻槽施工进入下部时,外江水头较大,渗水和垮塌现象较为频繁,要切实加强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深槽施工中,要避免更多地扰动围岩,必须采用减震爆破技术,减少单响药量。

     

    (4)必须完善施工管理中的应急预案与机制,要有处理突发事故和减少损失的前瞻性。

     

    作者简介: 钟汉华,男,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相关热词搜索: 多相 修建 介质 深刻 傅凌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