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机关一把手谈思想道德建设研讨文章

    时间:2020-10-07 08:11: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推动全党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从战略上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机关处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的中枢地位,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对于机关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来说,深入研究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把握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把握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内容和原则
    (一)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思想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信仰、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风尚。作为一种理性的认识,它属于思想的范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想形态,既涉及人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又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主要通过说服力和劝导力、社会舆论以及风俗习惯和人的信念起作用,着重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出善良与高尚的要求,人类对思想道德的践行与追求是无止境的。“思想道德”作为一个专门概念较早出现在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确界定了“思想道德”这一概念所属领域。而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科学地界定了“思想道德”的性质和内涵。所以,“思想道德”一词虽然由“思想”和“道德”两个词组成,由于中央文件和思想理论界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专门名词。


       
    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情况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思想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是围绕着经济关系展开的,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客观具体的,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群体,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份子,从思想道德的概念上讲同其他社会成员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原则要求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更加强调政治观念。具有如下特征要求:
       
    一是阶级性要求。从阶级性要求出发,机关党员干部必须将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信念具体化为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躬行实践。每个党员干部应加强包括无产阶级道德在内的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二是示范性要求。首先,从道德自觉方面说,机关党员干部不但应自觉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培养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用自己的先进性影响、引导、教育人民群众。其次,党员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最主要还是贯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即是要做道德行为的表率。再次,党员干部还应做道德作风和道德情操上的表率,时时处处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带头反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扫除社会各种丑恶现象。
       
    三是现实性要求。机关党员干部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崭新的道德。这种道德的责任要求是:要保持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良心评判,褒扬真、善、美,鞭鞑假、恶、丑,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善的社会氛围。
       
    (二)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或核心,表现为一种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面貌,反映一个人的形象和人格。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也可以说社会伦理),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着眼于机关党员干部所负的责任和所处的位置,重点阐述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内容。
       
    1.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导向.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不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利益关系不同,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必定存在个体差异。机关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是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既需要拥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价值观,又必须具有作为公务人员和党员特殊的价值观,还必须把道德价值观作为公务行为的准则。只有时刻用这种特殊的价值观校准自己对行为,才能成为社会公众所期望的合格的公务人员。机关党员干部这种特殊的价值观并不是在其作为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生成的,而是在其作为公共管理人员的职业活动中产生的,是市场经济的公共要求在思想意识深层的凝结,这是一个合格的机关党员干部必备的条件。在当前,应当把权力观作为重点,指导党员干部的权力运作方向,规范权力道德行为。一是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观念。核心是以个人还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将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中。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三是要树立民主法治观念。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党员干部才能掌好权、用好权。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
       
    2.道德规范。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的主人,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自觉代表。面对道德多样化的局面,机关党员干部必需要从和一般公民的相互比较中弄清楚适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努力达到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为人民竭诚服务的人生境界。当前,对机关党员干部还没有明确的道德规范,但我认为应当把握两条,就是做人和做“官”。一是做“官”先要做人。高尚的人品是干好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加强自身的人品修养,以高尚的人品取信于人民群众。二是做“官”要以德为先。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和党性修养不仅关系到自身,而且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总之,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规范应当有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具备职业道德,做到恪尽职守,还应具备政治道德,做到政治坚定,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江泽民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64字创业精神;
    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机关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只有政治坚定、辛勤为民、廉洁自律、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不以个人和小集团的荣辱好恶来左右自己的政治态度,才能使群众产生敬佩感和信赖感,从而把群众吸引到身边,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奋斗。
       
    (三)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1.先进性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承认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道德境界因而有不同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先进性道德就是代表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方向,对社会道德生活起着基本的价值导向作用的道德。其调节范围是社会上的先进分子尤其是机关党员干部;
    广泛性道德是指调节社会基本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道德。其调节范围是社会全体成员。二者相辅相成,先进性道德引导着广泛性道德的发展方向,广泛性道德则是先进性道德得以推行和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既有道德提倡、道德发扬,又有道德允许。机关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应当有着至善的道德愿望和道德理想追求,这是由党的性质以及公共管理所处的社会核心位置和公共权力的作用能力决定的。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公共领域中的主体,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和行使者,只有对自己提出非常高的道德要求,才能在行使公共权力的复杂环境中保证公正性,如果仅仅满足于制度安排中的一般性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行使公共权力时,由于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干扰,就很难保证不陷入不道德的境地。所以说,必须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提倡为了人民利益、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道德追求,只有达致道德崇高的人才能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公正的地位。
       
    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样一个一般规律:人总是从自我的利益出发,去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去选择对待社会、对待组织以及对待政府的态度。但是,这个规律在公共行政领域发生作用则是有害的,一定要注意科学引导。在这个领域中,如果每一个机关党员干部都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作为对待一切事物的判断标准,作为行为选择的出发点,那么他在处理一切公共事务时就不会有公正的观念和行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势必会失去支撑力量。所以,对于机关党员干部这个特定的职业群体,与一般社会成员价值追求的不一致是社会的客观要求,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同时,我们应当关注机关党员干部兼具社会人的性质,拥有身份的双重性。作为普通的公民、社会人是为了自己,有着个人利益的追求;
    作为机关党员干部,是为了别人,为了整个社会、公共利益,这是无法选择的。因此必须拥有一种为公共利益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具体的行为中贯彻克己利人的原则。要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认识到,只有承认和实践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个体对自己的义务,个体自身的利益和幸福才能实现,如果失去道德追求的目标,机关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就会变成为所欲为和谋取私利的工具。
       
    2.开放性(发展性)原则。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人们创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道德关系,以及相应的思想趋向、价值观念、思想学说等等。纵观历史,后一发展阶段实践的成果总和与水平,总是超越、高于前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与道德文明,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自由、人权等日益向最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深入的社会化历程,在道德上表现为人类自律精神日益全面反映自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日益正确体现人的社会本质的开放上升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运作体系,那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如同社会主义本身一样,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会不断地更新。这正是思想道德先进性和生命力之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因而必然引起思想道德体系的深刻变革。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发展变化,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共管理体制的完善,党的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意识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承与发展,是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党的现实价值取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的延续与创新。一方面,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发展,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无论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弘扬,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都需要紧密结合当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状况,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进行梳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思想价值体系,一旦离开创新,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必须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敢于打破已有的模式,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采取新措施,实行新方法,研究新对策,总结新经验。
       
    3.道德回报(补偿)原则。道德回报是人们以利益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节方式,即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或个人自觉或自发地在评价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基础上,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等奖惩和褒贬。道德回报可以分为赏善和罚恶两方面,赏善是指给那些实行善举的行为主体以物质利益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褒扬;
    罚恶是指对那些施行恶行的人物质利益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道德奉献作为发自人们内心信念的活动,是不受他律约束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道德行为崇高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道德义务区别法律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道德义务不是以获得权利的手段而存在的,不是以获得权利为目的工具。它还表明,道德义务的承担,也不以他人是否对等的承担此种义务为前提条件。但是,道德义务先在目的的特殊性,不能将它理解为道德义务是脱离道德权利而孤立存在的,更不能由此得出道德义务是与道德权利分离的结论。道德权利在人们的道德活动中不应成为道德主体的首要的直接的动机,不能作为履行义务的条件。但作为一种客观的、受动的权利,则是与道德义务密不可分的。道德权利不是道德义务的简单对应物,这只是从道德关系的制定者和道德行为主体的主观目的讲的,但从行为的社会结果看,道德主体在履行了一定的道德义务以后,客观上应得到相应的权利作为回报。一个自觉自愿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人,虽然他主观上并不索取对等的回报,但是承受奉献和服务的一方有义务回报奉献和服务者,这是道德关系维持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的“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依据所在。各级组织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道德建设链条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4.道德示范原则。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担负着领导社会全面进步的重任。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搞好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状态,机关党员干部处于社会的核心地位,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起导向作用。从人民群众方面来说,他们主要是通过看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推断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道德状况,并以此作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攻坚阶段,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种利益关系有较大调整的新情况下,机关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思想道德最基本的规范,用无产阶级道德价值观去引导、规范现实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使之与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目标保持和谐一致,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道德的发展。在实践中,机关党员干部要更好地运用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和艺术,时时注意自身的示范、导向作用,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模范遵纪守法,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人民群众。这种人格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的影响,是任何权力无法企及的。所以,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对于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上述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内容、原则,是我们进一步分析当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途径的基础。
       
    二、准确把握当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经济生活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在发生变化,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机关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道德失范现象: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漠,精神空虚,思想颓废;
    有的奉献意识缺失,讲实惠,讲索取,与党要权,与民争利;
    有的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不是吃苦在前,而是见好处就上;
    有的组织和纪律观念松弛,不是听从组织安排,而是挑肥拣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少数党员干部甚至蜕化变质,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些现象和问题反映出我们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些差距。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对思想道德认识的局限性。一是没有充分认识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产生于特定的经济关系中这一特质,将思想道德同实践分离、同社会发展分离、同机关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分离,抽象地、封闭地、孤立地、甚至是静止地看待这一社会发展的产物,将思想道德知识化、口号化。二是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把握不够。从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来看,不能正确处理知识、行为和情感、意识、信念的关系;
    从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来看,不能正确处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看,不能正确处理心理问题、性格特征与思想问题的关系。三是不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在道德建设上只讲先进性,不讲广泛性,没有发挥出广泛性道德的思想观念基础作用,忽视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做人教育。
       
    (二)思想道德调控乏力.道德调控的弱化,在客观上弱化了对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约束力,淡化了道德氛围,增加了发生道德问题的几率。一是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规范比较模糊。机关党员干部所特有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认定,社会在推出一系列“公德”、“医德”、“商德”、“家庭道德”等规范要求人们遵循时,对表现道德导向的“官德”却缺乏应有的规范,在客观上使他们难于以确定的、具体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对党员干部道德要求存在虚拟化的问题,道德标准往往成为某种停留于口头和说教意义上的东西,难于见诸行动。对违反党员干部道德约束的行为往往难以采取强制惩治,软约束与硬约束出现严重失衡。二是道德评价缺失。从道德自我评价方面看,道德的自我评价基本上由自身道德素质决定。道德素质高,自我评价就较为深刻和持久;
    反之,自我评价也就会严重走型。从社会评价方面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社会舆论,即口头议论和大众传播工具。口头议论对普通民众而言是非常有效的,但对机关党员干部来讲却显得可有可无。至于大众传播工具,更是无法起到对机关党员干部的评价作用。道德评价的这种尴尬境地使得机关党员干部在违背道德规范时,很难被发现而受到道德谴责和惩罚,其行为无法得到纠正。三是道德回报不受重视。缺少利用奖惩的办法引导道德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尽管机关党员干部不能以获取道德回报作为实施道德行为的目的,而且他们通过公共管理行为获取个人利益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因此作为实际受益的组织和社会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补偿,实现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共生。即“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之所以一部分党员干部在不当利益面前背离了党员干部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这部分人在现实的利益比较中,驱动了自己的行为。
       
    (三)对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判断上的偏颇。如何看待当前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道德状况,典型的有“道德滑坡论”与“道德爬坡论”之说。这两种说法都是用一些预先假定的
    一般道德原则去评价现实的道德状况,忽视了道德运作方式受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影响,从而对同一社会现象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两种判断都忽视了道德的发展性,忽视了推动道德发展的原因,用不变的观念去衡量发展。因此无所谓滑坡还是爬坡,只有从道德运作方式的现实变化出发,我们才能真正解释当前的道德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对策。还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尽管一些问题只是发生在机关党员干部中的极少数人身上,但他们的问题却可能会在普通社会成员中造成一种连环性假象,在信息传递中将这种现象不断放大:由少数干部道德问题推及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道德问题,由党员干部的道德问题推及党的执政能力乃至执政资格问题。作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我们了解实际的情况,但是这种连环性假象的存在,将会严重损害我们党的执政形象。对此,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
       
    (四)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一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不符合实际。在教育过程中,脱离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搞一刀切,从普通党员到国家最高领导,一律用一个道德标准去要求,忽视了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差异,单一地灌输“理想信念”,空洞地宣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人民公仆”,效果不佳。在教育中,强调社会功能而忽视个体功能,没有认识到科学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等是人们协调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与要求。在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上,重视社会本位而轻视个人本位,忽视党员干部道德生活和需要,降低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落后。各级组织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是灌输法和榜样示范或典型诱导。灌输法在道德教育中曾被普遍运用,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灌输法往往强调从外部灌输,被灌输者处于被动地位,没有积极性。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是权力大、职务高的领导给下级灌输,谁的权力大、职位高谁就有道德发言权。受教育者即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本应成为思想道德的主体,但在实践中地位被颠倒过来。规劝、说服、纪律、强迫、训诫等等僵化的、强制的、封闭的、灌输的教育方式,将复杂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简单地等同于学习知识的教学过程,看重的是基本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活动,导致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思想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的内心矛盾变化与解决的过程,也就是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些矛盾是在思想教育的诸多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之间和内部产生的。因此,教育方法出了问题,首先是我们的思想方法出了问题,关键是没有准确把握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这是我们应当反思的。
       
    三、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途径
       
    (一)完善道德规范。这是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基础性环节。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的指导下,按照层次性(先进性)原则要求,对机关党员干部道德进行界定。要把握机关党员干部道德标准的先进性、道德内涵的时代性、道德行为的社会性、道德修养的政治性、道德教育的延续性、道德评价的公正性等特点,建立并完善科学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规范,解决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制转轨的明确性与思想道德建设的模糊性之间的明显失调、思想道德建设超前性与社会道德现实性之间的明显脱节、经济利益驱动与机关党员干部道德驱动之间的强烈反差、教育手段的单纯性与机关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综合性之间的严重不适等问题,用明确的思想道德规范对机关党员干部道德约束发生效用。这种规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界定机关党员干部应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是党员干部与一般社会成员在道德行为规范上相一致的方面。二是界定机关党员干部特别遵循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是与党员干部道德内涵和特征要求相吻合的道德要求,从道德标准上来说,是高层次、高要求的,是高于一般性社会道德的,即对普通公民而言,这种要求是属倡导性的范畴;
    对党员干部而言,这种要求是必须而且应该遵循的。
       
    (二)加强道德约束。第一,加大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性力度,把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规范、准则、要求以及相应的实施、评价措施等,通过党内条规、政策制度等形式在内的制度形式确定下来,贯彻下去,同时,从法律上对机关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加以定位,运用法律的力量强化道德约束的力度,形成制度刚性。第二,完善监督机制。道德对人是一种“软”约束。道德规范的实施,离不开外在的道德监督。一是党内监督,就是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监督。二是群众直接监督。完善现有的各种群众监督渠道和方式,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努力探索和拓宽更多的新渠道、新方式。三是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道德的舆论导向作用,形成一种规范、制约机关党员干部道德的强大力量。四是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督。不仅要监督违法违纪的行为,而且要规范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行为。第三,严格管理。必须注意从严治党,特别是坚持从严治吏,要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并从加强日常的管理教育做起,形成有利于机关党员干部成长的大环境,充分发挥管理的威力。同时执行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各种制度的监督检查。由此,实现机关党员干部道德建设软约束与硬约束的有机结合,增强机关党员干部道德的权威性,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已的自觉性。
       
    (三)实施道德补偿。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必须与相应的科学评价机制相结合,缺乏科学评价的机关党员干部道德规范是没有实践意义的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与此相关联,对经由科学评价后的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行为必须实行奖优惩劣,使党员的道德行为获得相应的回报,不道德行为受到应有的惩治,使那些立足道德实践的好干部得到“好报”,老实人不致“吃亏”,使“官德”缺损者受到惩处。并以此同党员干部的考核、评比、晋级、提拨重用相挂钩,充分注重和保障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党员干部的现实政治、物质及其他方面的实际利益。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时,对利益得失可以不考虑,但社会和组织对这部分人的利益得失必须考虑。因为这种“考虑”上表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党员干部道德行为的毁誉,而更重要的是对党员干部道德规范的认可与否,以及对践行这种道德规范行为的肯定与否,多数党员干部会从这种认可与否当中,确定自己的道德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引领道德建设的“指挥棒”,激励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我们强调党员干部的道德效益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两个问题。一是简单地把强调道德效益等同于单纯精神鼓励的倾向,这种以精神性效益对党员干部道德行为予以回报的做法,在新形势下是远远不够的。邓小平同志说过:“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二是片面地把强调党员干部道德效益等同于对物质利益索取的倾向。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所强调的效益,包含了精神、物质和社会的多方面的效益,因而不管是否定物质利益的倾向,还是唯物质利益的倾向,都是不恰当的。
       
    (四)改进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是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加强理论教育。只有以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才能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理论基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自觉地运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动。要把理论教育同改造旧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结合起来,使机关党员干部弄懂职业的目的和价值,校正不正确的价值观,强化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强化社会道德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要建立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的大环境之中,教育机关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尤其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永远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后,反对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贬低社会整体利益。三是加强党性教育。要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大力宣传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典范,以之引导和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行为。其次,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在坚持传统的灌输法和榜样法的同时,通过影视、报刊、广播、网络等方式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必须摈弃那种居高临下、教科书式的道德教育方法,重视说服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注重启迪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觉悟,激励他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他们的道德意志,提高他们的荣辱观念,从而使他们在内心中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践行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要求。
       
    (五)强化道德修养。从根本上说,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依靠党员干部主观世界的努力,根本的方法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错误道德观念,逐步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培养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第一,通过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第二,通过自省自律反思自己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时时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宗旨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对照自己的思想行为,检点自己的思想行为,主动地积极地开展思想斗争,防微杜渐,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根本上提高思想道德水准。第三,通过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在“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中,提高自控能力,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改革开放30多年,尊重科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规律,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科学的手段推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 手谈 思想道德建设 研讨 机关 文章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