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弊端和改革

    时间:2020-11-09 08:02: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教育得到蓬勃的发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问题凸显。文章对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对改革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硬件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弊端;
    改革
     
        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高度的重视,古人认为音乐可以“宜人性情,可以明志,可以修身,可以静心,可以启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化作用,提高了人的个人修养,进而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目前,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理念滞后
     
        自1988年,国家教育部就颁发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把音乐教育列为普通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视,许多高校把(音乐鉴赏)课定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促进了大学音乐教育的深入开展。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还比较薄弱。如今很多院校还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专业等级作为学生走出校园的通行证,而音乐教育只是整个教育环节中的附属品,不能走进“大雅之堂”。有的人则认为:“音乐教育只不过是听听歌,摆弄一下乐器罢了,简直是不务正业”。
     
        (二)师资队伍不够完善
     
        高校音乐教育师资基本上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而高校所需要的音乐教师是音乐方面的全才,因此在专业的结构上不够完善,以致开设的音乐类课程随意性强。在师资的层次上,高学历、高职称统领学科发展的人才缺乏。此外在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术交流、职称评定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很难让这些教师沉下心来搞教学。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但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中的音乐类课程非常有限,虽然基本能开设“音乐欣赏”、“交响乐赏析”等音乐类选修课,但都缺乏内在联系,系统性,没法再凝练提升。且教学计划安排不尽合理,音乐选修课程在一般只开设一学期,课时量很少。即便是有一些音乐类专业性团体,只是有乐器或者声乐基础的少数同学参加,还未能实现因材施教,这就为那些想学习乐器或声乐而没基础的同学造成了瓶颈。
     
        (四)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部分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大学生音乐类的教材,但教材一般只写到新中国成立就完了,21世纪音乐基本很少介绍,而且教材内容相对呆板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一些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基本上是老师会什么就教什么,造成教学内容单一,渗透融合性差。
     
        (五)教学模式方法不健全
     
        近年来,很多高校对教学型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课堂教学形式陈旧,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教学主体错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是当今先进教学模式所依据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教学模式的灵魂。但目前多数高校的音乐教育却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三是课外实践活动不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四是操纵程序僵化。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操作程序只能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却不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不以学生的基本条件、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为核心,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公式化、形式化。五是教学内容教师说了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足。六是现代化技术运用少,发挥学生创新能力弱。
     
        (六)教学硬件落后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经费不足,导致相当一部分院校还没有专供音乐教学的教室,价格昂贵的专用教学设备、乐器、服装等更是微乎其微。设施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时断时续、朝不保夕。同时,由于音乐教育方面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使得音乐教育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高水准、专门化、切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及声像参考资料,致使各高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这些不足严重制约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一)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用音乐塑造人
     
        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性的完善上说,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真正欣赏美、享受美,以至创造美,在美好的生活中不断完善心灵。高校的音乐教育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创新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第一,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人才。要注重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全面性。
     
        第二,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音乐教育要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第三,树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观念。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结构和质量要求。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还要负责指导艺术实践;
    不仅要有音乐专长,还要有较高的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不仅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一专多能的本领。这里就要求我们,一是加强音乐教育学科人才的培养。通过艺术院校对音乐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以及支持现有的教师定期进修、培训两种渠道,提高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多方面、多层次的专业交流,提高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三是稳定师资队伍,“给予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考核等方面必要的、合理的待遇”,在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提升的发展空间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四是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使音乐教师既有做好工作的激情,又有不断进取的工作热情。
     
        (三)构建科学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是搞好音乐教育的核心
     
        2006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一门并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并将《音乐鉴赏》确定为八门限选课之一。”该方案的出台无疑对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拓宽了发展空间,为确立音乐学科在高校的重要地位,优化课程结构,完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根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可将音乐类课程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学科音乐教育课程,根据《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和《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开设“大学生音乐鉴赏”、“交响音乐赏析”等课程。
     
        第二,音乐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可将理论与体验、单一学科与跨学科、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创造性地体验与探索,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充分参与社会,在实践中获取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潜在音乐课程,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学习得到的正式课程中所未包含的知识、规范价值或态度。潜在音乐课程依托学校环境,通过引导教育,促进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学校营造的良好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校园广播、电视及各种文艺演出、音乐讲座等。
     
        艺术教育可以尝试将学生参加“艺术团”、“乐团”等艺术类社团的训练折合成选修课学分,这既保证了指导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加强音乐教育课程的管理还要把音乐课程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要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并力求做到课时、进度、考试、考核等稳定化、正规化。
     
        (四)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要突出民族性、大众性、时代性
     
        在音乐教育中注入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重视对我国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民族器乐的介绍、欣赏及传授。我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悠久灿烂的音乐戏剧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要珍惜并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大众性,满足通俗易学、喜闻乐见的大众要求,并注重时代性,关注流行与时尚,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五)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搞好音乐教育的保障
     
        在音乐教育模式上,要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观念。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强化“多能一专”,在“多能”的基础上发展“一专”,在“一专”的带动下发展“多能”,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人多专”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一,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尝试“启发式、研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三,音乐教育要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包打天下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手段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各高校要在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现代教育教学设备的同时,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四,组织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编写高校音乐普及教育的适用教材,使教材侧重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通俗易懂。
     
        (六)搞好音乐教育硬件投入是基础
     
        音乐教育必须具备高水准的教学条件和设备,要建设良好的媒体视听教室和学生文艺活动场所,要购置各种乐器以及服装等必备的设备。要提高教学设备水准,就要求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每年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仅要有保障,还要逐年增加,要把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看作是人才培养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林绿琪.中国音乐教育文选[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2、马达.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又丹.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的机遇与保障机制[J].人民音乐,2006(11).
        (作者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弊端 普通高校 音乐教育 改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