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赤峰市生态建设效益显著

    时间:2020-12-23 08:03: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文章重点阐述了赤峰市加强生态建设的历史、措施和效益,以供各级领导及科研人员研究赤峰市气候生态建设与效益,拟订长远生态建设规划等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建设;
    效益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0—0004—02

    赤峰市处于东北与华北的结合部,境内分布有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全市仅有森林面积45.5万hm2,森林覆盖率仅为5%,全市平均农业总产量只有6.74亿kg。生态环境呈现出赤地千里的荒凉景象,大部分丘陵坡地植被稀疏,使本来不多的天然降水和土壤养分又多被流失,造成丘陵坡地沟壑纵横,耕地破碎,甚至基岩裸露。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导致气候恶化,风沙、干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农田、草牧场沙化退化严重,农耕地和草牧场长期遭受风沙侵袭,农牧林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无雨一片旱,有雨水成灾;
    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
    来到内蒙古,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夜间接着补;
    赤峰赤峰,一年只刮两场风,一场从春刮到夏,一场从秋刮到冬”,是当时赤峰市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赤峰市已经基本进入了由过去的“沙进人退”到现在的“沙退人进”的良性循环轨道,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农牧林业生产水平稳中有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显突出,但距离“有山皆绿,有水皆清,有天皆蓝”的生态建设目标还相差甚远。
    1 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现状

    赤峰市现有农业耕地86.7万hm2,全市农业总产量2005年最高达到33.82亿kg,比解放初期(1950年为4.82亿kg)翻了7倍。按年代划分,50年代全市平均总产量为6.74亿kg;
    60年代为7.72亿kg,比50年代平均提高0.98亿kg;
    70年代平均总产量为9.56亿kg,分别比50、60年代平均提高2.82亿kg和1.84亿kg;
    80年代平均总产量为〖CM)〗10.30亿kg,分别比50、60、70年代平均提高3.56亿kg、2.58亿kg和0.74亿kg;
    到了90年代,由于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全市平均总产量达到22.72亿kg,分别比50、60、70、80年代平均提高15.98亿kg、15.00亿kg、13.16亿kg和12.42亿kg。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生态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大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逐渐增强,加之以及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等,尽管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连年严重干旱和洪水冰雹等灾害,但农业总产量仍稳中有升,2001年到2007年的7年中,全市平均总产量达到28.83亿kg,分别比50、60、70、80、90年代平均提高22.09亿kg、21.11亿kg、19.27亿kg 、18.53亿kg和6.11亿kg,而且自2004年以后全市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30亿kg以上。

    由于制约农业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及生产力水平,所以按数理统计方法,实际产量=趋势产量+气候产量+人为误差,其中趋势产量项则体现出当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用五年滑动平均法求出历年的趋势产量,然后将逐年的趋势产量除以最高趋势产量则求出逐年的生产力水平指数,由此算得50、60、70、80、90年代和2001到2007年全市平均生产力指数分别为0.22、0.27、0.34、0.38、0.73和0.82。

    赤峰市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制约农业产量高低及其稳定程度的气候因素中,干旱、低温冷害、霜冻、洪水冰雹、大风等起主导作用。由于不同年际间气候因子的相互组合不可能完全尽入人意,从而导致不同年份的农业产量此起彼伏,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科技投入的加大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等,使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尽而使全市农牧林业的稳产高产程度有了显著改善。
    2 不同历史时期生态建设概况

    为了生存和发展,赤峰市从50年代初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防沙治沙等的生态建设工作。几十年来,建设者换了几代,领导干部换了十几任,但是一张“有山皆绿、有水皆清、有天皆蓝”的美好家园蓝图在全市人民的心里没有变。为了这张蓝图开展了长期不懈的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历经了艰难起步、全面铺开和快速发展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上世纪50、60、70年代的艰难起步,建成了一批以当铺地农田防护林、太平地农田防护林为代表的局部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涌现出了一批以全国劳动模范为代表的老一辈艰苦创业的治沙英雄。80、90年代借助于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治沙工作的全面铺开,建成了以太平地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城子草田林网综合治理工程、敖汉旗黄羊洼牧场防护林工程为代表的综合示范工程。工程的建设质量、规模、科技含量远远超过以往工程。2000年国家启动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国家在政策和建设投入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赤峰市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高质量、高标准、高科技含量、高效益的生态工程
    星罗棋布,工程不断连接,逐渐形成了功能比较完备的沙地防护林体系。在此期间,赤峰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暑授予敖汉旗“全球500佳环境奖”,全市有5个旗县区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有3个旗县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
    3 生态屏障初具规模

    1949年,赤峰市森林面积为45.5万hm2,森林覆盖率5%;
    1963年全市森林面积70.8万hm2,森林覆盖率8.1%,平均每年增加森林面积1.8万hm2
    1975年全市森林面积104.92万hm2

    森林覆盖率12%,平均每年增加森林面积2.84万hm2
    1990年全市森林面积179.24万hm2
    森林覆盖率20.5%,平均每年增加森林面积4.95万hm2
    2000年全市森林面积224.13万hm2
    森林覆盖率25.6%,平均每年增加森林面积4.49万hm2
    2005年全市森林面积261.53万hm2
    森林覆盖率30.83%,平均每年增加森林面积7.47万hm2。

    从改善生态环境看,到1996年末,全市实有森林面积196万hm2,其中人工林达到12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1.79%。飞播造林面积达到11万hm2,防护林达到37万hm2,治理沙地面积

    达到126万hm2,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9万hm2,围封草场面积80万hm2,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95万hm2,生态经济沟面积34万hm2。

    从科技投入看,到1996年底,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4 804万元,中低产田改造1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8万hm2,保证灌溉面积25万hm2,配套机电井28 245眼,水利工程总数达到29 098处(座、眼),建造水平梯田26万hm2。

    以上两组数据只是全市生态建设和科技投入的部分内容,总体看均比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大有提高,从而使本市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由于多年来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全市气候的改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世纪60年代全市平均降水量389.7mm,70年代为381.0mm,80年代为397.3mm,90年代为450.7mm,90年代分别比60、70、80年代平均提高61.0mm、69.7mm和53.4mm。

    全市2003年至2005年平均降雨量比历年平均值减少4.6%,平均大风日数比历年平均值减少了31.1%,平均沙尘暴天气日数比历年平均值减少了89.3%,平均扬沙日数比历年平均值减少55.9%,平均浮尘天气日数比历年平均值减少33%。2006年3月18日、4月17日、4月23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三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赤峰市多数地区风力虽然达到或超过8级,但只有局部形成沙尘天气,而且没有形成灾害。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善,从而保证了全市农牧林业的稳产高产程度。
    再从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方面看,赤峰市自1992年开始实施此项工作,已历时15年。全市单独租用飞机增雨,2003年后又对所属十个旗县区配备了地面火箭增雨设备,实现了空中、地面交叉立体作业局面。同时对重点农业经济区配备了216门三七高炮进行防雹作业,对有效地实施防灾抗灾减灾,从而保证农牧林业稳产高产、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近年来,赤峰市还通过封育禁牧确保了生态的自然恢复,有效提高了林草植被盖度,禁牧前的1999年全市林草植被盖度不足47%,2005年接近60%。目前全市禁牧休牧面积已达566. 7万hm2,治理区草原植被达到80%以上。随着生态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全市在风沙危害重点区位上注重挖掘工程资源,联结新老工程形成不间断的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工程整体的防护效益,先后启动了呼海大通道绿化工程、城区周边绿化工程、沿河沙地防护林建设工程,初步建成了生态屏障的总体框架。
    4 生态效益日趋显著

    依据全国第一次、第三次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普查结果,1994年赤峰市沙化土地总面积266.4万hm2,其中,固定沙地146万hm2,半固定沙地37万hm2,流动沙地19.8万hm2,裸露沙地1.33万hm2,沙化退化耕地63.45万hm2。
    到2004年沙化土地总面积191.5万hm2,其中,固定沙地144.22万hm2,半固定沙地19.22万hm2,流动沙地14.86万hm2,裸露沙地1.1万hm2,沙化退化耕地2.09万hm2。

    十年间,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74.87万hm2,平均每年减少7.47万hm2,下降率为28.11%。农田、草牧场沙化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基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
    变。

    全市1958年至1988年30年间,流沙埋没公路231 km,平均每年埋没7.7 km;
    埋没房屋3 891间,平均每年埋没129.7间;
    埋没农田1787hm2,平均每年埋没60hm2
    埋没草牧场38.5万hm2,平均每年埋没1.28万hm2。2004年至2006年流沙埋没公路1.7 km,平均每年埋没0.56 km;
    杜绝了埋没房屋和和农田现象;
    埋没草牧场0.9万hm2,平均每年埋没0.3万hm2。

    1981年5月9日赤峰市敖汉旗境内的京通铁路受8级大风影响,使铁路大部分路段被沙埋,最严重地段积沙厚度达2m,造成一次停车72小时的严重事故。

    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换来了林草植被的逐渐增加,几代人的智慧逐步构建了赤峰市比较完备的防沙治沙体系,大风沙尘天气虽然时有发生,但远比历史同期少的多,生态建设的经济、社会、气候效益日显突出。

    相关热词搜索: 赤峰市 生态建设 效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