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促进农民增收的七大有效对策_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时间:2020-03-19 08:53: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七大措施,同时认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定位明确的农村金融机构是这些措施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催化剂。
        【关键词】农民增收;
    对策;
    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777(2006)02-0184-0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有资料显示: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9%,但199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则分别为4.6%、4.3%、3.8%、2.1%、4.2%、4.4%、4%;
    粮食主产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我国8个粮食主产省(冀、吉、黑、皖、赣、豫、鄂、湘)农民人均收入已持续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仅为2.73%。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两者之比为1∶2.47;
    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元,差距已扩大为1∶3.24。如果考虑到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分配上的差别,有人估计农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实际上已达到1∶6。
      农民增收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进程。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新的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抓落实,千方百计促农民增收。
      一、积极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坚持如下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3)农民自愿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政府必须发挥好规划、引导和扶持作用。
      调整农业结构的具体内容包括:(1)优化种植业结构。当前我国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粮食生产,但加入WTO对我国冲击最大的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因此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面积,扩大优质专用粮食的生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加强绿色食品和保健菜的开发,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扩大温棚蔬菜规模,抓好特色农业生产。(2)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名牌战略,挖掘出口潜力。我国的肉类、蔬菜、花卉、水果、水产等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这些优势农产品的出口状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质量比较低,加工和营销能力落后。(3)搞好畜牧业生产。要以提高畜产品质量、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畜禽饲料监测,有效应对绿色壁垒,努力扩大外销和出口。大力发展饲料作物种植。(4)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打破农产品自求平衡的圈子,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性产业带。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产业化组织形式
      要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和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推进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项目的选择上要积极发展粮食、肉奶、水果、瓜菜等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储藏保鲜业和运销业。鼓励国有、集体、个体、外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大胆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兴办高附加值涉农加工企业,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程度。通过立法和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公司+农户”制度,促进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国家应根据农业产业化企业生在农村、面向农村、发展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和金融政策。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种植业方面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大力推广应用以节本增效、提高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先进技术。大力推广间作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青贮氨化、冷配、防疫等适用技术,促使先进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在养殖业方面要切实繁育推广瘦肉型猪品种,引进、推广皮埃蒙特、西门塔尔等肉牛品种,逐年增加海水工厂化养殖和淡水池塘养殖的名、特、优、新品种。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切实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水平。必须对适龄农民加强文化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迅速增强勤劳致富的本领。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继续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坚持以人的现代化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四、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建设步伐,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走多层次的城市化之路,当前关键的是发展小城镇,使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全方位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和致富渠道。要改变以往城市化发展中的粗放倾向,努力提高城镇化、城市化的质量。要切实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各地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使农民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WTO规则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
      (1)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大搞水利、公路、电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2)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实施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把支持的重点转到提高农业竞争力上来。(3)利用WTO的相关规定和过渡期,充分利用关税保护空间,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农产品(如大米、玉米、小麦等)进行优先保护。对关税、配额的使用不能平均化,要确定合理的结构;
    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条款”,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
    要合理使用WTO规则中的“灰色区域”,适当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口。尤其要采用加贴标签等国际公认的方式、方法,限制美国、加拿大等国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入。
      六、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轻农民负担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规定,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理顺农村分配关系,规范分配行为;
    严格控制农民负担率,把农民负担纳入法制化轨道。此外,对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机等也应实行退税政策,以减轻农民的间接负担。
      七、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格局。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的转变、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反复,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当对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重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要着力强化政策性金融。一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服务于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升级、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重新将农业银行代理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划归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承担的农业开发性贷款等政策性较强的贷款,也应划转农业发展银行,而对于农发行经营的自营商业性贷款,可以考虑划转至农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以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彻底分离。二是明确农发行的业务重点。政策金融要支持的是那些按商业原则运行能收回本金但回报率低于社会资金成本或贷款本金回收风险较大的项目。三是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列出一部分预算用于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对投入农业的政策性贷款和专项贷款实行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或加大贴息力度。
      其次要加强商业性金融。当前商业性金融从县以下地区撤出并非明智之举,至少对农业银行来说是如此。农业银行应围绕“农”字做文章,通过它的资金优势,网点优势,队伍优势和技术优势,发挥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控制力、影响力、牵引力。应加强县以下机构建设,结合实际合并乡镇营业所;
    加强机构内部建设;
    增加业务种类,扩大服务范围,确定服务重点,着重为农业开发和农业产业化提供大规模资金。同时国家要对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如实行宽松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适当提高存贷款考核比例,加大授权授信力度,增强农业区的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信贷供给能力,减免商业银行的上缴税收和利润等
      第三要变革和完善农村信用社,使其切实担负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农村信用社必须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剥离历史包袱;
    强化风险管理;
    理顺管理机制,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国家要制定有关优惠措施,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积极性,使农民收入和农信社利润实现双赢。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可以在自愿原则下实行股份制改造,逐步走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而中西部条件较差地区的农信社,可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真正的信用合作制,在吸收新增民间资本充实资本金的情况下,向规范的信用合作社或农村合作银行的方向逐步发展。
      第四要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首先可考虑建立专门的国家政策型农业保险机构,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办理农业种养殖业保险。其次引导商业性的县级财产、人寿保险公司在乡、镇一级增设机构,加强宣传,拓展业务。
      此外,要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使其从地下走到地上;
    还要改革邮政储蓄机构,促进邮政储蓄资金与农用资金的有效衔接。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增收 对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