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23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3篇

    时间:2024-03-13 19:22: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三角形知识点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边角公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3篇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

    三角形知识点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

    1、一次函数也叫做线性函数,一般在X,Y坐标轴中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2、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数的角度);从图像上来看,就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的值(从形的角度)。

    3、利用函数图像解方程:-2x+2=0,可以转化为求一次函数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而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所以方程-2x+2=0的解为x=1。

    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a≠0)与求函数y=ax+b(a≠0)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是前者从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后者从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4、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从数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是何值;从形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从而使方程组得出答案。

    5、解答一次函数的作法最简单的就是列表法,取一个满足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还有一个描点法。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通常情况下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即可画出。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2

    多边形

    1、多边形的概念: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多边形的内角,一个n边形有n个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在定义中应注意:

    ①一些线段(多边形的边数是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②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不可;

    ③理解时要特别注意“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几个点不共面的情况,即空间多边形。

    2、多边形的分类

    多边形可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如果整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则此多边形为凸多边形,反之为凹多边形。

    凸多边形凹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3、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从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4、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

    (1)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它与边数的多少无关。

    推论:

    (1)内角和与边数成正比:边数增加,内角和增加;边数减少,内角和减少。每增加一条边,内角的和就增加180°(反过来也成立),且多边形的内角和必须是180°的整数倍。

    (2)多边形最多有三个内角为锐角,最少没有锐角(如矩形);多边形的外角中最多有三个钝角,最少没有钝角。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3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m +n)×(a +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