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23年度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4篇

    时间:2024-02-21 11:44: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4篇,供大家参考。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4篇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篇1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标准建设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所属子公司应依据此办法制订适应本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或内部控制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执行董事、监事、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

    (一)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二)资产安全完整;

    (三)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五条内部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体现相互制约与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公司经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监事对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

    第七条公司经理层是内部控制最高层级决策机构,对公司内控体系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负责,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审议批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

    (二)审议批准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和其他基本管理制度;

    (三)决定内部控制重大风险防控机制;

    (四)审议批准内部控制手册;

    (五)审议批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八条

    公司监事对经理层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履行以下职责:

    (一)检查经营及业绩财务报告;

    (二)对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行为进行监督;

    (三)列席经理层内部控制专题会议;

    (四)向经理层提出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五)监督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上报情况。

    第九条公司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内控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班子成员组成),内控领导小组是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期间的日常决策机构,负责推动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和持续完善,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订内部控制总体目标和总体规划;

    (二)制订内部控制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审议批准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四)审议批准内控评价工作方案;

    (五)审议批准内部控制具体规章制度;

    (六)其它内控日常决策事项。

    第十条公司内控领导小组下设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内控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内控办公室作为内控体系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推动内控体系持续建设和日常运行,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拟订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二)制(修)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标准文件;

    (三)组织拟订具体规章制度;

    (四)组织编制、完善内部控制手册;

    (五)指导与监督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六)维护及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审核各职能部门内部控制流程文档更新请求,协调相关部门对跨专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审核、更新及组织实施;

    (七)组织开展内控日常自查诊断,收集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及内控自评价结果,组织开展内控层面的风险应对及缺陷整改;

    (八)组织内控建设及运行实施、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

    (九)完成内部控制领导小组部署的其它工作。

    第十一条公司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对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编制内部控制评价办法、标准等制度文件;

    (二)建立并维护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三)编制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报内控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四)组织开展内控评价工作;

    (五)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六)监督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第十二条公司各业务部门及所属子公司作为内控执行责任主体,负责配合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更新及自评价等工作,并按照内控体系建设成果开展业务。

    第三章

    内部控制体系

    第十三条

    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下列要素: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第十四条

    内部控制体系涵盖集团公司及各单位所有业务流程和具体事项,贯穿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个环节,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

    公司设计规范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基础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程序。

    第十六条

    公司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建立并定期更新风险数据库。

    第十七条

    公司将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管理框架、业务流程、制度汇编及内部控制评价成果以内部控制手册等形式汇编成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及业务流程存在的风险点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第十八条

    公司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以及发展战略、组织机构等内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对管理现状和风险状况进行诊断和评估,并根据诊断和评估结果及时对内部控制手册进行更新、维护和完善。

    第十九条

    公司对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及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掌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流程、技术和方法,促使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十条

    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第二十一条

    公司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文化,促进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保障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第二十二条

    公司采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内部控制监督。

    (一)日常监督。

    日常监督是指公司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

    (二)专项监督。

    专项监督是指在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公司以12月31日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对上一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明确内部控制评价开展情况、缺陷认定情况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结论,经内控领导小组审核后报请公司股东审议批准。

    第二十五条

    公司及各单位根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制定相应整改计划,内部控制监督部门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第五章

    第二十六条

    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建立内部控制工作考核机制,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

    第二十七条

    公司对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中发现的重大违规事项被监管机构处罚、被确认存在重大舞弊行为导致单位利益受损,以及其他导致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否定意见等重大缺陷,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公司及各单位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因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给单位造成损失,依照事件的性质、造成损失金额和影响大小,依据公司现行相关管理制度,追究责任。

    第二十九条

    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三十条

    未经授权批准或许可,任何个人或权属单位不得对外公布涉及内部控制过程的保密文件,凡擅自泄露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公司内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end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篇2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标准建设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所属子公司应依据此办法制订适应本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或内部控制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执行董事、监事、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四条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

    (一)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二)资产安全完整;

    (三)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第五条 内部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体现相互制约与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 公司经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监事对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

    第七条 公司经理层是内部控制最高层级决策机构,对公司内控体系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负责,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审议批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

    (二)审议批准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和其他基本管理制度;

    (三)决定内部控制重大风险防控机制;

    (四)审议批准内部控制手册;

    (五)审议批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八条 公司监事对经理层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履行以下职责:

    (一)检查经营及业绩财务报告;

    (二)对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行为进行监督;

    (三)列席经理层内部控制专题会议;

    (四)向经理层提出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五)监督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上报情况。

    第九条 公司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内控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班子成员组成),内控领导小组是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期间的日常决策机构,负责推动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和持续完善,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订内部控制总体目标和总体规划;

    (二)制订内部控制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审议批准年度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四)审议批准内控评价工作方案;

    (五)审议批准内部控制具体规章制度;

    (六)其它内控日常决策事项。

    第十条 公司内控领导小组下设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内控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内控办公室作为内控体系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推动内控体系持续建设和日常运行,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拟订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二)制(修)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标准文件;

    (三)组织拟订具体规章制度;

    (四)组织编制、完善内部控制手册;

    (五)指导与监督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六)维护及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审核各职能部门内部控制流程文档更新请求,协调相关部门对跨专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审核、更新及组织实施;

    (七)组织开展内控日常自查诊断,收集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及内控自评价结果,组织开展内控层面的风险应对及缺陷整改;

    (八)组织内控建设及运行实施、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

    (九)完成内部控制领导小组部署的其它工作。第十一条 公司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对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编制内部控制评价办法、标准等制度文件;

    (二)建立并维护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三)编制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报内控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四)组织开展内控评价工作;

    (五)编制内部控制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六)监督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第十二条 公司各业务部门及所属子公司作为内控执行责任主体,负责配合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更新及自评价等工作,并按照内控体系建设成果开展业务。

    第三章内部控制体系

    第十三条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下列要素: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第十四条内部控制体系涵盖集团公司及各单位所有业务流程和具体事项,贯穿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个环节,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 公司设计规范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基础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程序。

    第十六条公司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建立并定期更新风险数据库。

    第十七条 公司将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管理框架、业务流程、制度汇编及内部控制评价成果以内部控制手册等形式汇编成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及业务流程存在的风险点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职权。

    第十八条公司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以及发展战略、组织机构等内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对管理现状和风险状况进行诊断和评估,并根据诊断和评估结果及时对内部控制手册进行更新、维护和完善。

    第十九条公司对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及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掌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流程、技术和方法,促使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十条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第二十一条公司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文化,促进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保障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第二十二条公司采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内部控制监督。

    (一)日常监督。日常监督是指公司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

    (二)专项监督。专项监督是指在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公司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对上一年度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明确内部控制评价开展情况、缺陷认定情况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结论,经内控领导小组审核后报请公司股东审议批准。

    第二十五条公司及各单位根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制定相应整改计划,内部控制监督部门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六条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建立内部控制工作考核机制,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

    第二十七条 公司对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中发现的重大违规事项被监管机构处罚、被确认存在重大舞弊行为导致单位利益受损,以及其他导致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否定意见等重大缺陷,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第二十八条公司及各单位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因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给单位造成损失,依照事件的性质、造成损失金额和影响大小,依据公司现行相关管理制度,追究责任。

    第二十九条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三十条未经授权批准或许可,任何个人或权属单位不得对外公布涉及内部控制过程的保密文件,凡擅自泄露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公司内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安全、有效、稳健运行,切实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结合小额贷款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小额贷款公司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风险,对内部机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经营活动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牵制和控制的方法、措施、程序的总称。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结构和要求

    第三条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公司建立一个运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控制度化的内控体系。具体如下:

    一、保证法律法规、金融规章的贯彻落实;

    二、保证全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预防各类违法、违规及违章行为,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保证会计记录、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保证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四条全公司要按照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要求,制定明确的经营方针,完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内控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并贯穿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二、完整性原则。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规范程序和监督制约;监督制约应渗透到所有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及时性原则。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须在发生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遵循效率性原则,外简内繁,按照‚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四、审慎性原则。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须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保证资金、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五、有效性原则。内控制度应根据国家政策、法律及全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适时修改完善,并保证得到全面落实执行,不得有任何空间、时限及人员的例外。

    六、独立性原则。直接操作人员和控制人员应相对独立,适当分离;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部门必须独立于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部门。

    第五条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构。全公司内部控制纵向结构由决策控制、执行控制、监督控制组成。横向结构由组织结构控制、计划财务控制、资金营运控制、会计管理控制等组成。纵横结构相互交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对全公司经营活动具有全面控制功能的综合网络体系。

    第六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小额贷款公司要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及业务特点,按照本规定的有关要求,建立明确、具体、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各项业务经营中,坚持‘‘授权有限,相互制约,事后复核‛原则,切实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各项业务的开展要制定相应的岗位工作手册和业务指导书,明确操作规则、程序和各项具体要求,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岗位和人员都必须严格照章操作业务,不允许违反程序或省略程序操作。

    二、必须建立三道控制防线:

    (一)自控防线。各业务部门应根据防范本部门所辖业务范围内各类经营风险的需要,组织开展管辖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控制,并对控制效果承担控制责任。(二)互控防线。应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机制,建立业务文件在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之间传递的工作程序,明确签字责任。

    (三)监控防线。应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机构、部门及岗位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反馈的监控防线。内部监督部门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加强业务监督,并及时将检查、评价结果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三、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以下业务及人员应实行恰当的责任分离制度

    (一)部门责任分离。

    1.资金计划业务的管理和其会计的核算;资金调拨、授权和账户调剂;

    2.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管理和贷款业务会计核算。

    3.会计核算和现金出纳。

    4.固定资产及内部财产的登记、保管、领发与账务核算。

    5.现金、有价证券的保管与核算。

    6.各项资金(含信贷、财务)及财产损失的确认与核销。7.开证申请人资信状况和偿付能力的审查与开证。8.其他有必要实行责任分离的部门。(二)岗位责任分离。

    l.各项业务的授权审批与具体经办。2.资信调查、风险评估与贷款审批发放。3.市场开拓与业务处理。

    4.负责账务处理的人员与负责资金划转(含审批)人员。5.其他有必要实行责任分离的岗位。

    四、要严格按照以下要求建立健金信息资料

    (一)完整性。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制度,按部门分类积累、整理和管理全面完整的信息资料。

    (二)真实性。各类信息资料应真实准确。

    (三)保密性。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信息资料实行严格的密级管理,对重要的信息资料必须双重以上备份。

    (四)安全性。务必保证各类信息资料在采集、加工、处理、网络传输、输出过程中的安全、准确和完整;重要信息资料必须妥善存放在有保密设施和安全措施的库房内,防毁防盗。对信息资料的存取、复制、更正、调阅、使用,必须实施严格的操作、授权及责任制度,保证信息资料安全。

    五、要对各重要部位和岗位建立实施完备有效的应急应变计划。

    (一)对惹外灾害及人为原因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或故障,须制订严格的、可操作的、责任落实的、公开的应急预案。加强灾害性事故防范和应对演练,确保资

    金和人员安全,并建立实体保护的保险制度。

    (二)对重要及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具备适当的人员备份。

    六、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

    机制和对违规违章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堵塞漏洞,有效防止内部侵

    吞、挪用和外部盗窃、诈骗。凡违反规章制度的,必须做出

    严肃处理,包括:批评教

    育、经济处罚、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各经营部门负责人应牢固树立内控风险意识,对管辖部门及分管业务的内部控制状况

    负责,对由于内控不严所形成的风险损失承担领导责任。

    第三章组织结构内部控制

    第七条组织决策控制。

    一、制衡系统。建立完备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并按照相互制 衡的原则设置内部机构及部门。

    二、决策程序。制定明确、成文的决策程序,全部经营管理决策要按照规定程序

    进行,并保留可核实的记录。切实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超越或违反决策程序。

    三、关系协调。

    (一)纵向协调。应保证指标指令自上而下地完整执行和经营责任自下而上逐级

    负责,在系统内部形成有效的命令链和报告链。

    (二)横向协调。建立健全标准的协调程序,明确各部门的协调职能、义务及协

    调方法和措施,并建立健全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制度,及时消除各种不协调因素。

    第八条人事制度控制。

    一、岗位职责。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制定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严格的操作程序

    和合理的工作标准;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赋予相应的责任和职权,建立相互配合、相互督促、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对重点岗位、重点业务、重点凭证及财物要

    加强监控和管i-理。任何一项业务,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或授权。

    二、调配任用。

    (一)录用调配。严格扰行国家及公司有关录用调配工作的政策及规定,制定明

    确的人员招聘录用条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竞争’’原则。坚持近亲回避制度,重要管理岗位和重要业务岗位轮换制度。

    (二)选拔任用。制定明确的用人标准,坚持任职资格审查。建立严格的组织程

    厅。明确领导管理权限,严禁任何越权行为。

    三、培训开发。应制定职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并认真组

    织实施。坚持入公司教育、岗前培训、各类专业培训和定期离岗培训制度。坚持每年对从业人员进一定期限的离岗业务培训和内控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员工熟悉岗位工作要求,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考核机制。建立并完善员工考评制度,促进员工积极进取。

    第九条领导职权控制。

    一、权力监督。加强对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增加权力透明度。在不涉及失泄密的条件下,公开办事规则。公开的内容应包括办事职责、纪律、程序、时限及结果等。

    二、任期责任。在领导的任期内,按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检查,对任期中演变为不符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人员,必须及时调整。

    第四章计划财务内部控制

    第十条计划目标控制。

    一、目标设计。计划目标应根据全公司统一的经营思想及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计划目标应具有预见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二、运作程序。充分调查研究,预测发展趋势,评价、选定方案,拟定经营计划,编制报告。

    三、组织执行。按部门有机分解目标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对目标实行系统监测。

    四、目标调整。计划目标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时应及时进行调整,目标调整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公司政策规定为依据,纠正偏差,使计划目标切实可行。

    第十一条资产负债比例控制。

    一、组织决策。应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并对决议事项建立系统、完整的书面记录和执行反馈的内控制度。

    二、计划监测。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资产负债比例或限额,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测和分析。

    三、利率执行。认真执行公司各项利率政策、制度及规定。合理制定内部资金利率。加强对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予以纠正。

    第十二条财务核算管理控制。

    一、组织决策。应成立财务审查委员会,作为财务开支审查机构,负责审议、分析、监督全公司重要财务事项,决议事项应保留系统、完整的书面记录。

    二、管理及授权。

    (一)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财务核算,依法建账,严禁搞‚两本账‛或弄虚作假。

    (二)财务管理尤其是对各项支出的管理必须实行严格 的授权控制和管理,根据制定合理的财务审批权限,对大额支出必须严格实行授权控制。未经批准超限额审批及越权审批的,要追究签批人的责任。

    (三)财务指标的分配、所有财务资金的上划与下、筹集与使用等,必须归财务审查委员会和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其他任何部门开口子、下指标的,财务部门均有权拒绝执行;财务账户必须统一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

    三、各项收入应及时、足额、完整入账。严防跑、冒、滴、漏,任何部门及个人都不得少计、少收、转移甚至截留任何收入。

    四、成本费用。

    (一)严格执行公司利率政策,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二)加强对各项成本支出的管理。严禁乱划、乱挤、乱冲、乱摊、乱支及虚列支出,各项准备金应按规定提取、使用。

    (三)制定并严格遵循费用支出控制办法,加强对费用支出的监督,增加透明度,禁止任何部门及个人滥用职权乱用多支。各项费用支出不得以拨代支。

    五、损益核算。确保损益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所有应计、应提、应列、应摊、应并的各项财务收支必须按制度规定进行,严防损益失实,严禁隐瞒或编造损益,严禁截留利润。

    六、分析预测。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完善财务考核和激励机制;依据管理会计理论,建立成本、利润责任中心,强化成本控制,推行部门成本核算,建立预决算分析模型,加强对本公司及各项业务的本、量、利分析。

    第十三条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控制。

    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遵守公司核定的固定资产控制标准,严格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等账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领用、改造、维修、报废及实物管理、残值入账等各项内控管理制度;购建的固定资产必须登记造册、纳入账内核算;租赁性资产要视同本公司资产登记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确保账卡齐全、账实相符;实行检查制度。

    第五章资金营运内部控制

    第十四条计划管理控制。要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月编制资金营运计划,做好资金头寸预测工作,加强资金头寸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监测。

    第十五条资金调度控制。

    资金的调出调入应严格按照授权范围进行审批,并及时划拨资金,登记相应台账。对大额资金调拨,资金汇出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跟踪监测工作,确保汇出资金及时汇达指定行、指定单位,以减少在途损失;对当天未入账的在途资金,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补救措施。

    第六章贷款业务内部控制

    第十六条组织控制。贷款审批机构必须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贷款的审查和贷款企业的资信评估。上述两个委员会都要制定工作规则,并对决议事项保留完整的书面记录。

    第十七条政策控制。

    一、贷款投向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经济、金融政策和全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信贷制度规定。

    二、贷款投量要遵循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在授权授信范围以内。

    三、必须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坚持贷款基本条件,坚持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第十八条贷款程序控制。

    一、责任分离。建立健全审贷分离责任制度,严禁由单人或单个部门单独完成贷款金过程。任何人不得超越职权或违反程序发放贷款。

    二、操作程序。应针对贷款业务调查、(项目贷款)评估、审查、审批、签约、发放、检查、监测、收回、不良贷款催收等各环节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

    三、分级审批。应根据信贷政策、贷款种类、借款人的

    信用等级和抵(质)押物、保证人及贷款风险度等情况,在授权审批权限内确定是否贷款。

    第十九条安全保障控制。

    一、各部门领导在授权范围内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负全部责任。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合法有效的担保制度,不良贷款的监管、清收制度,信贷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三、加强信贷风险考核指标体系以及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建立并完善信贷管理台账,对信贷风险和借款企业经营风险进行监测,对每笔贷款明确责任人员,落实清收责任。

    四、信贷部门对贷款的分析、考核、检查必须保留完整的书面记录。

    五、发放贷款应使用公司统一的借款合同文本,特殊情况需要修改的,必须经过法律事务部门审查。

    六、住房信贷业务应抓好以下控制部位及环节:住房开发贷款的建设项目评定、项目工程保险、有效抵押和第三者保证;个人住房贷款期房和现房的价值评估、有效抵(质)押、房屋财产保险、履约信用保险或第三者保证。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篇4

    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总结

    2009年,公司按照工程公司(2009)109号关于印发《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操作细则》的统一部署,开始正式运行与国际接轨的内部控制体系。近三年来,本公司在内控体系的贯彻上,突出“执行”二字,重在“狠”、“严”上下功夫,不仅经受住了多轮次的上级单位的审计和测试的考验,有效地实现了防范风险的目的,而且推动了公司各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内控执行,按程序办事的规矩日渐形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管理实质就是制度管理。本公司依据内控要求,结合自身管理存在着有章不循、执行力较差的现象,进行了对照检查,找出了差距和不足。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内控体系执行有力。

    加强培训,注重宣传,确保手册相关内容人人掌握。学习、掌握好内控手册的相关内容,是执行好这套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公司在内控手册发布后,结合各部门、各单位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于2009年6月全公司范围内举行了一次2009版《内部控制操作细则》的视频培训会议,使员工了解了2009版比2008版内控手册的新增内容。通过培训,各级管理人员理解和掌握了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要求,全体员工明晰了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和公司发展目标,为内控体系的有效执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健全内控工作网络,确保组织机构落实。公司成立了内部控制办公室和内控制度检查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设兼职科级职6人和成员共12人,内控工作由项目管理转向日常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内控工作组织领导和机构落实。

    狠抓落实,层层负责,确保流程控制实现硬着陆。为了使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公司将内控责任层层分解,狠抓执行。在领导责任上,内控工作是公司年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内控工作的重视不要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定期对内控的各流程进行前面或者有针对性测试检查,并有计划地对各项目部进行专项或内控流程的检查。并且指出哪个单位在内控上出现问题,追究哪个单位的领导责任。这样,公司上至总经理、主管领导,下至各部门、各单位领导都把内控执行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出现问题有人协调,有人负责。

    在组织落实上,公司内控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公司《某公司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切实把内控体系的执行落到实处。内控检评组,对于内控执行、测试过程及时跟踪,及时反馈,严格履行督促、检查的职责,严把执行关,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保证所有内控流程都有令必行,有据必依。

    二、严考核硬兑现,确保控制到位,执行有力。

    确保内控的有效执行,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是否重视,责任是否落实;二是监督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通过上述措施,全公司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现在,每办一件事,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都要先判定是否符合规章制度、符合内控要求;每处理一项业务,都要确定是否有风险,如何控制风险,严格依照内控流程操作。公司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层层讲执行、事事讲程序的良好局面。

    三、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一些控制最终反映结果是在财务部门,但控制活动却是发生在上游业务部门,对于这样的控制,公司内控办组织召开了由机关所有职能处室参加的内控协调会,将每一个控制点逐一说明,需要哪个部门在哪个时点配合完成,明确了各部门的控制责任,保证了所有关键控制都有部门负责,增强了公司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推动了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在内控体系运行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内控测试和审计,发现了本公司一些规章制度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地方,一些控制缺乏制度支持,目前,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正在进行制度梳理和规范工作,计划在明年修改本公司的《内控制度实施细则》。

    四、加强控制环境建设,内控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控制环境建设是内控体系的基础,是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的保障,直接影响着公司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工作有目标,行动有准则、前行有动力的内控环境,尤其是公司各级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符合内控要求的事坚决不办;特殊事情处理,要作好纪要,保留证据,自觉按规章办事,依程序履行,领导的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公司内控文化的形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