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互动、虚拟与沉浸:助眠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机制探讨

    时间:2023-03-23 13:10: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霍鑫鹏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助眠类短视频主要是指各视频平台上以助眠、解压作为传播目的的类型短视频,常以“沉浸式”“声控”“轻语”“场景模拟”“助眠”等标签出现。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反映着快节奏生活背景下受众产生的特殊需求,更折射出建立在媒介现实之上的现代视觉图景。因此,对助眠类短视频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其背后的传播机制和内容生产规律,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定时期背景下的视觉文化必然与该时期的视觉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宏观而言,从早期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传递生存需要的朴素视觉表征,到现代艺术价值更为凸显的绘画和摄影,再到当前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视像,技术的更迭不断推动着视觉文化走向完善和多元。而从在地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研究视觉文化的学者周宪曾提出,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应该聚焦社会变迁与其之间的错综关系来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也能够较为清晰地界定我国当代视觉文化发展的迭代[1]。在改革开放初期,生活条件和家居环境的改善让大量家庭中逐渐出现了“机械复制”的照片,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可以被集体观看的放映厅,人们的观看方式以“仰视”为主;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语境下各种视觉机构快速发展,家庭中的视觉装置也逐渐增加,人们可以进行选择性观看,从“仰视”转变为“平视”;
    进入21世纪,视觉文化的发展更为繁荣,从各个省份的有线电视联网规划,到电脑、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形成了“自主观看”和“散视”的视觉文化。

    进入短视频元年后,受众的主体性更加突出,传受关系交替,以受众为主导的用户原创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视觉信息生产模式逐渐形成,这也可以被视作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众更关注主体的参与和传播过程中的交互。随着VR、AR等现实仿真技术的出现,当下以视觉为主导,刺激人体多感官协同互动的“虚拟在场”式体验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常见[2]。“包裹式”的虚拟现实视觉不断刺激受众产生感官共振和情感共鸣,于是更为复杂的传播景观逐渐诞生。

    让·鲍德里亚曾经在《拟像与仿真》中提出,“拟像与仿真的媒介内容正在营造一个仿真社会”。当下,不同的仿真技术不断作用于人体的感官系统,正在一步步模拟构建一个“超真实”的世界,整体来看,当下的沉浸式传播技术主要围绕着人体的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感觉而发展。首先,视觉方面。视觉技术引导受众参与的感官沉浸最为普遍,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支撑,从场景模拟到全景视频,都是通过对现实光线信息的复现,大大强化了受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其次,听觉方面。近年来3D立体环绕声的应用较为广泛,它能够还原和复刻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音效,并且能够形成不同的声音层次,更能够提升受众对环境真实感的认同。再次,触觉方面。当下的移动终端十分多元,也在视听符号传播的过程中,利用触觉刺激与受众进行交互。比如音乐播放器的震动功能,它能够让终端随音乐节拍产生震动,从而形成受众感官上的联动,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受众沉浸式体验的状态和效果。这种基于人体感觉的沉浸传感技术的应用同样十分广泛,在当前的短视频领域中也得到大量实践,助眠类短视频就是较为典型的沉浸式传播范例。

    从沉浸式传播逻辑出发的助眠类短视频,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俄罗斯创作者在优兔(YouTube)上传的“Gentle Whispering”(温柔的轻语者)系列视频,伴随点击量与点赞数的不断攀升,各国、各平台上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助眠类短视频逐渐涌现。根据相关类型视频的调查与统计,目前,在YouTube上最热门的类型视频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2亿。而从国内市场来看,助眠类短视频在2020年前后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截至2022年8月,将“ASMR”和“助眠”作为标签的短视频总播放量均已突破140亿。

    依靠科技助眠的群体的日益扩大,也凸显出当前社会和群体间集中存在的一些外部环境诱因,即不断蔓延的社会性压力与社会性焦虑,对于现代人而言,焦虑和紧迫感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欲求,而人们急剧升高的期待和不断增强的社会不确定性,促使大众在追逐欲望的道路上徒增了过多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与此同时,满足欲求、实现成功已经不再是重点,“比”别人成功、甚至比别人“早”成功才是某些人的目的,这样持续的精神紧绷不断催生着人们的社会性压力,使人们产生心理失衡与焦虑失眠。2022年3月18日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国人睡眠困扰的头号问题是入睡时间的延长,辗转反侧半小时依然无法入睡的人增加了14%,而面对入睡困难,超过60%的人群选择拿起手机。伴随一系列睡眠问题,睡眠经济开始成为中国市场的新业态,蕴藏新商机,各路商家和资本纷纷入局“哄睡”[3]。在这其中,通过场景模拟和感官沉浸实现解压的助眠类短视频成为入睡困难人群的重要选择。

    3.1 互动:感官刺激与情绪调节

    人体内部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必须要经过感官的符号接收,而助眠类短视频正是利用了感官刺激的传播环节来推动受众实现知觉联动和“颅内高潮”。“颅内高潮”的定义源自神经科学中的ASMR这一概念,它的全称是“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翻译为“自主感觉经络反应”,是以听觉为主的关于知觉的描述,即轻慢性声音和一些特定手势引发个体产生的间歇性生理愉悦,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感官体验和神经现象。通过对国际学界研究现状的查证,可以发现当前对于ASMR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少见。例如,Engelbregt H J等五名神经科学学者就曾通过心率变异性、皮肤电导、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脑功能近红外成像、脑电图等生理和神经脑网络测量标准,对ASMR受试者的神经元活动和情绪反应进行了深度分析。研究最终表明,ASMR通过视觉、听觉等知觉体验来引发受众的共鸣,对这种共鸣较为敏感的人在接受时会感觉声音在颈部、后背及四肢的延伸,这类似于个体在潜意识层面迎合听觉而产生的与其他感官联觉的行为,刺激酥麻感、愉悦感的生成,模糊自己的意识。这能够引起人体的多巴胺活动、前扣带皮层的葡萄糖代谢的显著增加,而这两项指标都与theta节律功率呈正相关。有研究证实,theta频段功率基本可以反映人体的睡意程度,theta节律功率越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越低[4]。可以理解为,由白噪音、场景模拟、触发音、轻慢手势等构成的助眠类视频可以激发人体theta节律功率的升高,达到一定值域时,即可降低大脑皮层活动的频度,减弱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概念和意识,使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的第一阶段,这便是助眠类短视频通过感官互动促进受众入睡的应用逻辑。与此同时,助眠类短视频会广泛应用易被接受的白噪音作为背景音,这种低频、轻缓的声音可以降低人体的唾液皮质醇和α-淀粉酶水平,有助于削弱接收者的压力,减慢他们的心率,引起生理状态下唤醒度的降低,使其进入放松状态[5]。

    然而,听觉并不是全然引导着助眠类短视频的传播过程,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同样强调声音的“可视性”,即对于声源的观看和凝视。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助眠类短视频的制作者在创作时都会格外追求一些风格强烈的视觉表现,如红唇咬苹果、倾倒饮料的泡沫等,这些发声流程的展示和表演也可以引发受众的视觉愉悦。不同的感官刺激和作用流程相辅相成,交替进行,调控着助眠类短视频用户的意识和情绪,推动其睡意的产生。

    3.2 虚拟:场景复现与虚实交替

    助眠类短视频传递的视听信息,不仅刺激、强化着人们的感官和知觉,由此构成的不同层次下的场景模拟也给受众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首先,对于大多数的助眠类短视频来说,现实的复现需要一些特殊的视觉线索作基底,常见的视觉线索包括具有显著标识性的空间布局、场景陈设、人物形象等。以抖音助眠类短视频账号“嘉儿哄睡屋”为例,该账号发布的大多数视频都以“助眠”和“场景模拟”作为标签,模拟了午后的咖啡店、下雨天的琴房、安静的采耳室等若干个场景,与此同时,博主又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用第一人称视角的讲述协助完成场景的模拟与重塑。在人们每天都需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前台表演”的情况下,短暂地为人们提供满足想象和追寻的放松的“后台”场景空间,让受众能够在舒适的空间内进行意识和情感的漫游。

    其次,不同场景中特殊的触发音的应用。这些触发音可以被视作助眠类短视频的一大特色,不仅可以带给人们特殊的感受,更能引发人们“超真实”的想象。触发音是指触发受众ASMR,可以引起受众感官愉悦的声音。一般而言,实现触发音的材料越丰富、底噪控制得越好、声音越清晰干净,表演者就越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专业性,视频传播效果更佳[6]。譬如摸耳朵的声音、盘子相撞的声音、挪凳子的声音等,虽然这类声音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却不被引起关注,它们往往内容并不丰富,仅关注于物质载体即音声符号的展示,因此,在生活中会激发人们形成“听觉屏蔽”,即空间中并存的声音会相互干扰、相互竞争[7]。这些触发音在生活情境中经常被视作噪音而无法引起注意,但受众在收听之际,感官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依托于技术,受众对这种现实生活中被忽视的触发音会形成强烈的感知,更能够凸显出场景构建的真实感。并且,助眠类短视频中应用的触发音较为短促、舒缓,更符合人入睡时对白噪音音量和音频的要求。

    3.3 沉浸:在场参与与具身体验

    有了虚拟场景和感官互动的加持,受众的具身体验便得以实现,而在助眠类短视频的传播场域中,这种虚拟的在场体验并不仅仅局限在身体层面,更突出强调的是“身心俱在”。由于技术、空间受限,传统的大众传播不仅边缘化了传播主体的身体参与,也淡化了传受主客体间的传播关系。而沉浸式传播能够借助技术,将传播过程中的身体形态、交流关系等要素全面挖掘,着重强调一种在场式的互动和交往,使原始状态下传播的主客体关系重新被重视。类比于著名学者彭兰提出的关于场景理论中场景构成四要素的描述,这种传播形态不仅再现了空间与环境,也复刻了部分用户的实时状态、生活惯性和社交氛围[8]。

    在场景构建过程中,助眠类短视频的叙事性和情节性往往被弱化,形成了一种近似于“弱叙事化”的情境。在视频中,纵然有传播场景的假定,但是对情境性的凸显更为关注,这不仅是为了分散受众的注意力,缓解受众紧张的观看情绪,也意图通过“弱叙事化”情境对传播过程中各要素指向性的模糊化激发受众的感知与想象,让其将观看过程比拟成某种特殊的、较为熟悉的人际关系和传播情境,主要表现为声音与手势动作的循环和重复、时间线索和因果逻辑的淡化处理等。同时,助眠类短视频大都以采耳、抚摸、耳语等私密性强烈的情境为基础,这些触发性事件极为日常,更能营造出亲密的传播氛围,依照日常的生活惯性,受众更易在这种关系的交互中舒缓情绪、产生快感。并且,助眠类短视频的拾音技术较为特殊,常用的是仿真双耳录音。这种拾音技术以形象思维模式为基础,以人头为模型,在耳蜗的位置设置两个麦克风,完全模拟人获取声音信息的场景[9]。创作者会通过控制声音的强弱,为受众营造出声音就在耳边的错觉,进一步增强受众的临场感,强化听觉效果。

    在视觉技术不断更迭的当下,为了缓解社会压力,解压式的视听产品助眠类短视频应运而生。基于感官刺激与互动、场景复现与模拟、沉浸式在场参与等不同内容生产机制的交互,这种视频也成为当前短视频市场中较为热门的视频类型,但在其走红的背后,由于其独特的亲密感的营造方式和叙事模式,同质化、软色情等恶性现象也在频繁出现,有待进一步解决。各大网络平台审核监管方和内容创作者应该正本清源,加大正向宣传力度,同时要谨防用户沉迷,以免用户过度依赖技术而陷入异化,抑或沉溺于虚拟环境,丧失对现实社会的感知。

    猜你喜欢 感官受众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9年4期)2019-06-25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感官训练纸模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4期)2018-02-10Blue&White赋予眼镜店不一样的感官体验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7年10期)2017-07-10感官训练纸膜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2期)2017-05-31用心感动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相关热词搜索: 互动 沉浸 探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