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探索:我国文化生态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3-01 08:1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黄小刚

    文化生态理论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在其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中首次提出,强调了不同地域环境下文化的特征及其类型的起源,即人类集团的文化方式如何适应环境的自然资源、如何适应其他集团的生存,也就是适应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①该理论以环境、技术和社会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核心,在斯图尔德看来,文化生态研究有三个基本程序,即“必须分析开发技术或生产技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必须分析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开发特殊地区中的行为模式、必须弄清行为模式在开发环境中影响其他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作用程度”②,进而分析不同区域文化与所处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的差异性与相似性,概括文化发展与变迁的原因。文化生态理论被提出来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怀特认为这是一种特殊论模式③,墨菲认为这是一种社会学的唯物主义④,哈里斯则认为这是一个用文化唯物主义原则解决文化比较的具体问题。⑤

    20世纪初,李大钊、冯友兰、梁漱溟等学者就曾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问题,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族调查高潮也推动了文化生态研究的发展,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生态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文化生态理论引入国内以来,首先在人类学、社会学领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如吴文藻认为斯图尔德提出的文化生态理论是将自然科学引入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社会科学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规律,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借用自然规律去解释但不能完全代替。⑥黄淑娉等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强调文化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要关注技术,还应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⑦司马云杰分别从村落文化生态系统和城市文化生态系统角度对文化生态理论进行了探讨。⑧随着国内文化生态理论研究日盛,文化生态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涉及学科范围也更加广泛,涵盖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乃至经济学等学科。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在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研究层面,涉及文化生态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等内容。

    (一)文化生态的内涵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文化生态的内涵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生态是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变迁的外部复合生态环境,侧重研究文化演变与文化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的关系,强调从生态环境的视角对地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进行研究,是对斯图尔德文化生态理论的延续与发展。如司马云杰认为,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并认为文化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因素。⑨邓先瑞则进一步将文化生态系统视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强调人类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种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⑩罗康隆等在梳理斯图尔德文化生态观基础上,认为文化生态是文化与周围环境的磨合过程以及通过磨合而形成的相互兼容实体。⑪江金波从文化人类学、生物生态学、社会学与哲学、地理学四个层面梳理文化生态理论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理论的新构架,指出文化生态学“是以文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文化群落与其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⑫,文化景观、文化群落、文化生态系统、文化变迁和文化区域是其核心概念。

    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生态是各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动态系统,把文化类比为生态整体,侧重研究不同文化以及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该观点是对前一种观点的进一步深化,不仅认为文化的外部复合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具有关联性,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各类型之间也存在着各种有机复杂关联,协调好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各要素的和谐共生,实现文化生态平衡,是文化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如黎德扬等认为,对文化生态的研究应包括文化与整体环境的关系、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规律以及文化生态平衡四个方面的内容。⑬同时,他们还指出文化生态系统是指由多元文化组成的人类文化的整体。⑭孙兆刚认为,“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吐故纳新、交流互动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文化链”⑮,这一动态的生命体即为文化生态系统。方李莉认为,文化生态除了斯图尔德所强调的“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层含义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以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把人类文化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正是这样相互作用的方式才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导向平衡。⑯刘春花认为,文化生态是指特定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是一个较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复合系统。⑰

    可见,随着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其内涵与外延也变得更加丰富。文化生态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反映了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人类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事项、文化群落和文化区。文化生态不仅从动态性视角关注文化产生、发展与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也从静态性视角关注特定时空范围内文化生态的存在状态和表现。

    (二)文化生态的特征

    文化生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研究视角,是对人类文化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如王长乐认为文化生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代性和发展性;
    二是有序性和逻辑性;
    三是非组织性和间接作用性;
    四是作用渗透性和交互作用性。⑱戢斗勇认为,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和主体性特征。⑲邓先瑞认为,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和人地相关性等特点。⑳

    (三)文化生态的结构

    任何系统都由一定的要素构成,文化生态系统的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便构成了该系统的特殊结构。在谢洪恩看来,文化生态的内在构成尽管相当复杂,但从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纵向的(历时的)构建和横向的(共时的)构建。从历时的构建来看,文化生态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构建又不断解构的过程之中,形成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历时性链条。从共时的构建来看,文化生态系统拥有一个可在一定程度和能级上涵盖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而满足社会各个层次需求的横向网络。㉑黎德扬等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了文化生态的结构问题,其中,空间结构强调文化的横向关联,包括地理位置和种族的空间划分以及不同的结构模型和范围,也叫文化圈或文化环。时间结构则强调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并由此形成了“文化链”㉒,正是“文化链”的存在,确保各种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和延续而不至于中断。概而言之,文化生态的结构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表现为横向的文化地域延伸与文化内容交流以及纵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正是这一横一纵的独特结构推动了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促进了文化在空间维度上的传播交流以及在时间维度上的传承发展。

    (四)文化生态的功能

    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性系统,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有重要影响,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规范功能论,强调文化生态对文化发展的规范与引导作用。黄云霞认为,文化生态系统具有“文化自律”㉓的功能,既能对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起规范作用,也能对恶性因素的产生与蔓延予以制约。徐建指出,良好的文化生态有助于“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各展所长、共同进步。”㉔总体而言,对于文化生态系统内部而言,良好的文化生态能够促使文化向更加积极、多元、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对于文化生态系统外部而言,也有助于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发展。随着文化的发展,又将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等的共同发展。

    (五)文化生态失衡

    文化生态失衡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一种文化生态不协调、文化生态污染状态。刘力波从中国文化生态整体角度出发,认为中国文化生态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这主要表现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客观上从空间维度破坏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机制;
    社会转型的被迫开启从时间维度上割裂了中国文化传承与变迁的脉络;
    西方列强的全方位挑战抑制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全面发展。㉕孙兆刚认为,文化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文化垃圾污染严重是当前文化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表征。㉖方李莉认为,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正使得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在急剧递减,人类在面临自然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减少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生态的破坏和文化资源减少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㉗李承贵认为,当今文化建设中的反生态现象主要表现为文化价值污染、文化解读污染和文化行为污染。㉘戢斗勇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文化生态环境失衡问题,认为文化压抑、文化污染和文化入侵是其主要表现。㉙除了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文化污染严重之外,韩振丽指出文化安全问题也是当前文化生态失衡面临的重大问题。㉚胡惠林从国家文化安全角度出发,认为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与结构样式,是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机制,文化多样性安全是文化生态安全实现的前提,需要在生态文明系统整体安全观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的新认知系统,进而推动国家文化安全的实现与维护。㉛可见,文化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文化入侵、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文化污染、文化安全等层面,并由此带来文化发展受限和文化生态不协调。面对文化生态失衡,应在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与文化功能的整合性、生态理性意识的观照下对文化生态失衡现象进行批判。㉜

    文化生态理论在国内的应用,集中体现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区域文化生态建设两个层面,尤其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生态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具体实践和深化,正如巴莫曲布嫫指出,文化生态理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学理基础。㉝

    (一)文化生态保护区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具体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文化生态理论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成为众多学者借以分析和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新路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模式。自2007年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来,我国已建成24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宋俊华认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一种新举措,其理论依据是文化的生态性、文化生态的系统性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与区域性。㉞黄永林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他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到建立文化生态区保护的深化过程,说明了文化生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区保护的建议。㉟张志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双向互动的视角,认为对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在保护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也涵养并修复了区域文化生态环境。㊱赵艳喜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以及经济体制形式等环境因素综合联系、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完善的文化生态系统,推动这一系统的稳态发展与协调平衡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㊲刘春玲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介入,认为应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共生。㊳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层面,楚国帅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区域属性上具有文化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文化生态存续良好、民众生产生活有序、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及以试点方式展开保护性探索”的特点。㊴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多是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文化区域,这就导致文化生态保护与行政管理之间往往存在沟通与协调上的困境,如王伟杰、肖远平认为“文化生态区域布局与行政区划交叉重叠,现有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客观要求不协调”㊵,为此,李晓松强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应充分尊重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贴近民众当下生活;
    要在文化空间完整性、行政管理有效性基础上划定合理的保护边界。㊶林继富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建设需要以尊重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民众意愿为主,科学认知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的生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㊷

    (二)区域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生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成为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参考。除了划定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外,国内部分学者还以微观的特定区域景观或古镇古村落、中观的江河流域或跨区域空间以及宏观的农村地区乃至全国性、全球性区域视角出发,对不同区域文化生态现状及其发展进行研究。

    在微观层面,角媛梅以哈尼梯田这一独特区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是“是一个和谐的人地系统,具有自我维系的功能”,并强调该系统是当地先民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民族文化特点,充分认识、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综合体。㊸姚莉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生成、发展、保护等问题,认为乡村聚落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双重作用下实现动态发展。㊹吴合显指出,传统村落保护需要立足于村落的文化生态特征,从人、文、地、产、景、史、神七个维度展开。㊺李支援以黑井古镇为对象,分析了黑井古镇文化生态系统因盐而生、因盐而衰的历史变迁过程。㊻

    在中观层面,左攀等以不同地区之间的“沧浪文化”之争为切入点,认为由于文化的生成与动态发展,使得特定地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形成了特定的“异质性”文化群落,正是这些文化群落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文化生态系统。㊼纪江明等以长三角地区文化同源性、递进性和互补性特征为基础,提出了构建长三角地区都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区域文化协同发展主张。㊽邓先瑞以文化生态系统为理论观照,分析了长江流域文化生态系统研究的意义㊾及其主要特征。㊿

    在宏观层面,仰和芝以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认为农村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协调好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农民私性文化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继承与创新以及系统内部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51]张晓琴认为,乡村文化生态发生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变迁,乡村文化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陷入了治理错位,表现为外在的繁荣与内在的凋敝。[52]杨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主导文化生态化演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人类也从敬畏的心理机制,发展到泛爱的广博情怀,再到高扬的主体精神,最后到和谐的生态理念的发展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发展也经历了从原始文化,发展到传统文化,再到现代文化,最后到生态文化的演进历程。[53]周桂英从全球文化视野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强大的文化效应,西方国家试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来推广其文化价值观,进而导致了全球文化生态的失衡,集中表现为西方文化霸权的盛行和非西方国家文化的失语。[54]为此,需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树立文化平等思想;
    坚持平等、宽容和相互尊重原则;
    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互动交流原则以及在文化交流中提高文化自觉四个方面来重塑全球文化生态,构建世界文化良性互动方式。

    综上所述,可发现学界对文化生态的理论译介、内涵与外延、系统构建、特征与功能以及文化生态失衡等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在实践层面,则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现状、经验、困境、成效等总结性研究成果为主,对具象化的文化生态或文化生态系统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其内部结构、存在状态、失衡表现、调适策略等应用研究相对不足。为此,未来关于文化生态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文化生态的内涵与外延

    自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理论以来,该理论虽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却始终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学术认识。因此,强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明确文化生态内涵与外延,尤其强调文化生态不仅是文化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包括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文化生态不仅关注文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关注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对人的影响。

    (二)强化特定区域文化生态系统发展研究

    文化生态的形成与发展以一定的时空范围为依托。正是人们在与该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的互动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并在纵向的历史发展与横向的交流互动中实现了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形成具有内部共同性、外部异质性的文化群落和文化圈,表现为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从而构成了该区域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因此,文化生态研究必须以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区域为对象,深入分析生活在该区域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文化创造与发展,探索区域文化生态系统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历程,分析区域文化生态系统的内部构造与功能体现,探讨区域文化生态系统的存续状态与当代调适等问题。

    (三)强化文化发展与生态承载关系研究

    人作为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载体,是文化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同样,自然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与发展的前提。因此,以人类为载体的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及其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无论是传统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抑或现代工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与周围自然环境发生能量与物质交换的结果,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如果说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更多的是适应与利用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文化形态,那么工业文化更多的是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塑造的文化形态,是对自然环境的更大破坏。因此,当代文化生态研究需更加关注当下文化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文化生态平衡的视角,强化人类文化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⑫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人文地理》2005年第4 期。

    ②[美]J·H·斯图尔德、玉文华:《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世界民族》1988年第6 期。

    ③[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 页。

    ④R.Firth, Totems and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p.181.

    ⑤M.Halishi, The Rise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New York: Crowell, 1968, p.636.

    ⑥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333—335 页。

    ⑦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理论工作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321 页。

    ⑧⑨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155、153 页。

    ⑩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 期。

    ⑪罗康隆、刘旭:《文化生态观新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 期。

    ⑬⑭㉒黎德扬、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⑮㉖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3 期。

    ⑯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 期。

    ⑰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⑱王长乐:《论“文化生态”》,《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 期。

    ⑲㉙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4、185 页。

    ⑳㊿邓先瑞:《试论长江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3 期。

    ㉑谢洪恩、孙林:《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 期。

    ㉓㉜黄云霞:《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 期。

    ㉔徐建:《论文化生态建设与文化和谐的逻辑互动》,《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第6 期。

    ㉕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㉗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 期。

    ㉘李乘贵:《当代文化建设的生态视域》,《求实》2003年第10 期。

    ㉚韩振丽:《文化生态的哲学探析》,新疆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㉛胡惠林:《文化生态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的新认知系统》,《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第3 期。

    ㉝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民族艺术》2008年第1 期。

    ㉞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化遗产》2011年第3 期。

    ㉟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2013年第5 期。

    ㊱张志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效与问题探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 期。

    ㊲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民族艺术》2008年第4 期。

    ㊳刘春玲:《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路径选择——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山西档案》2017年第1 期。

    ㊴楚国帅:《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未来走向》,《民俗研究》2021年第3 期。

    ㊵王伟杰、肖远平:《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少数民族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中国模式”》,《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 期。

    ㊶李晓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民俗研究》2020年第3 期。

    ㊷林继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认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第3 期。

    ㊸角媛梅:《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人文地理》1999年第S1 期。

    ㊹姚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乡村聚落生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

    ㊺吴合显:《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第1 期。

    ㊻李支援:《黑井古镇的文化生态系统变迁》,《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2 期。

    ㊼左攀、郭喨:《“沧浪之水”今何在?——文化生态系统视域下的文化生成、传播与实证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第3 期。

    ㊽纪江明、葛羽屏:《长三角区域都市文化生态圈构建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第7 期。

    ㊾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 期。

    [51]仰和芝:《试论农村文化生态系统》,《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 期。

    [52]张晓琴:《乡村文化生态的历史变迁及现代治理转型》,《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 期。

    [53]杨亭:《中国文化生态化演进的历史透察》,《理论月刊》2007年第3 期。

    [54]周桂英:《文化生态观照下的全球文化互动图式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0 期。

    猜你喜欢 保护区文化遗产生态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品牌研究(2021年7期)2021-11-28“生态养生”娱晚年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与文化遗产相遇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住进呆萌生态房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生态之旅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5期)2020-05-25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11期)2019-08-24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活态文化乡村地理(2017年3期)2018-01-11《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文化遗产(2017年1期)2017-02-13
    相关热词搜索: 阐释 理论研究 展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