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基于党内监督的农业科研单位监督体系研究*

    时间:2023-02-10 19:10: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钟 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监察局,北京 100081)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如何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内监督内涵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农业科研单位实际,大胆探索建立适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做深做细做实监督工作,是当前农业科研单位纪检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党内监督是指党的各级组织、专门机构以及全体党员依据党内法规的要求,对党的各级组织、党员的行为实施的监督[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敢于担当。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1.1 监督主体多元化

    党内监督体系为“1+5”模式,即党中央统一领导,加上党委(党组)、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工作部门、党的基层组织、党员5个部分,六大要素完整有机地整合而成。这一模式体现了党内监督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其中“1”为主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
    “5”为监督职能的具体实施者,扮演着主客体兼备的双重角色,各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2]同构建起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1.2 监督对象全员化

    在党内监督体系中,各类监督主体各居其位、各履其职、各尽其责的同时,也使得党内各个组成部分置于监督视野之下[2],实现从党组织、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的全覆盖,这是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鲜明特点。除此之外,监察法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监督范围,实现了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高度互补,极大地拓展了反腐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监督无死角、全覆盖。

    1.3 监督内容全覆盖

    党内监督的本质是政治监督,监督内容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包括遵守党章党规、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8项内容,涵盖意识形态、组织原则、政治生态、工作部署、选人用人等各个领域,对于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切实提升制度体系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2]。

    1.4 监督措施全方位

    党内监督措施具有事前提醒与事后追责相结合,监督约束和信任重用相结合,刚性约束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全方位特点,如在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基础上,把纪律挺在前面,创新采用“四种形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既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2],又表明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鲜明态度,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信任激励与严格监督并用突显了党内监督全新的时代特色。

    近年来,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和国家监督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和经验,为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主责意识不强、压力传导不够、监督重点不突出、内容不聚焦等问题仍然是影响和制约党内监督效力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农业科研单位不同于行政机关、一般事业单位,其中心工作是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对象主要是动植物、微生物及环境,具有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综合性和多样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交织等特点,监督要素内容复杂多样,使得监督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

    2.1 从监督主体上看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央巡视以来,农业科研单位基于“1+5”模式初步建立了院所两级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有效解决了科研领域一系列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但由于管理机制特殊,地域分布较广、管理层级较多,导致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往往力不从心,力度层层衰减,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不及时。另外,缺乏系统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纪检、巡视、审计、干部监督、科研道德、师德师范等监督力量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和单位,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信息传递不及时,发挥作用不均衡,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问题处置的及时性、有效性严重不足,只能被动应付信访举报,难以做到靠前监督,提早发现、提早预防。

    2.2 从监督范围上看

    农业科研单位监督对象覆盖本单位所有党员和监察对象,包括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支撑转化人员、研究生等,人员类型多、层次差别大,素质参差不齐,给管理监督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受农业科研多学科属性、我国生态多样性、经济多元化等影响,农业科研单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试验基地、质检中心、公司企业、期刊杂志、学会协会、研究生培养等多个领域,点多面广,布局分散,如何在党内监督中引入廉政风险防控理念,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实现监督全覆盖,一直是农业科研单位纪检部门探索实践的难点和重点。

    2.3 从监督成效上看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而言,监督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保障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上,一方面,要强化政治监督,坚持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确保单位发展和国家使命相一致;
    另一方面,要落实“放管服”政策,营造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创新环境,推动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支持明显改善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放管服”政策虽然赋予了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但从调研来看,科研人员对科研环境的满意度并没有实质性提升。这里面除了现行科技体制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种种弊端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住了科研人员的手脚。如何辩证地把握严管与厚爱的关系,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监督工作,既体现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是当前农业科研单位纪检部门应当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思考和分析,笔者认为,农业科研特色监督体系应在党内监督体系框架之下,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创新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更新监督理念,创新监督方式,实现信任激励和严格监督相结合、实事求是与宽严相济相统一,严明纪律与“放管服”改革一体推进,增强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及时性、全面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1 领导体制

    在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进一步整合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平台,建立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兼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纪检组组长兼任,成员由职能监督部门负责人组成。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对外联络上级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机构;
    对内统筹协调纪检、巡视、纪委、干部监督、审计、科研道德、师德师范等监督力量;
    指导督促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规范院所管理;
    指导院属单位开展监督工作;
    承担同级党组、上级组织交办的其他任务[3]。

    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部门,作为日常办事机构,侧重于对内协调和对外联络,以及领导小组会议的管理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等。职能监督部门按照“业务谁主管,监督谁负责”的原则,运用各自监督手段,侧重各自监督重点,负责主管业务领域的日常监督、风险防控等工作[3],形成专业、高效、协调的监督机制。

    3.2 工作机制

    (1)建立三级责任落实机制。加快推进支部建在创新团队,支部成立纪检小组,逐步形成由院党组、所党委、基层党支部组成的主责监督系统和由院纪检组、所纪委、支部纪检小组组成的专责监督系统,进一步理清责任,细化责任清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担负起日常监督工作的领导、指导和跟踪问效,构建覆盖院、所、团队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负责的监督协同体系,压实监督基础,实现无缝对接,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

    (2)建立“一体化”联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领导小组的平台作用,加强对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纪检、巡视、干部监督、审计、科研道德、师德师范等监督力量,促进形成监督合力,发挥一体化监督优势。年初统筹安排监督计划,联合开展工作,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做到工作部署“一体化”;
    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纪检部门及时跟进,系统制定对策措施,联动解决问题,做到工作协同“一体化”;
    将监督结果全方位运用到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年度考核、项目申报、招生资格各方面,做到结果运用“一体化”,实现监督工作一盘棋、一张网、一组拳、一本账。

    (3)建立重点领域专项监督机制。紧密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实际,从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入手,聚焦意识形态、科研学术、财务资产、选人用人等领域,逐一排查分析风险隐患,客观评估风险等级,科学制定防控措施,严格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夯实各业务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内控保障,建立预警机制,做到风险防控没有盲区、不留死角,从源头上杜绝腐败问题滋生。如,中国农科院探索建立的《三大重点领域十七个方面风险防控指南》,对于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风险处置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4)建立信息化网络监督机制。本着服务支持与管理监督并重的理念,以内部流程控制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科研项目从申报、评审、立项、执行、验收、绩效评价等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服务,管理部门负责对科研项目执行各流程的管控,监督部门加强对重大项目执行、科研经费使用、科研学术行为的监督检查,形成内部自我约束、过程信息公开、外部监督检查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模式。

    (5)建立警示教育和纠错纠偏机制。充分发挥案例通报、约谈提醒、诫勉谈话的教育作用。对监督过程中暴露出的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及时通报,促使相关单位抓好问题整改,促使其他单位举一反三。对有问题苗头或存在情节轻微的违纪违规行为、尚未构成纪律处分情形的,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和批评教育,帮助剖析问题和不足,促其自查自纠[4]。中国农科院为科研人员量身打造的《科研人员重点纪律红线》《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负面清单为抓手,创新开展警示教育的生动实践。

    3.3 把握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预防和惩处的关系。监督的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农业科技创新充满了未知和探索,科研人员不喜欢受太多条条框框约束,游走于红线边缘而不自知的情况时有发生。党内监督强调“四种形态”的运用,就是要通过加强日常监督,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把即将踩到纪律红线的党员干部及时给拉回来。惩处只是措施、手段,教育和保护才是最终目的。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摒弃“重执纪轻监督”的思想,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

    (2)处理好信任和监督的关系。“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是中央“放管服”的要求,“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是党内监督所秉持的理念,信任和监督二者看似矛盾,实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信任激励,能让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试、大胆闯,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严格监督,能让党员干部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避免出问题、犯错误。二者都是爱护和保护干部、人才的重要举措。做好农业科研单位监督工作,要把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构筑在信任的基石之上[5],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代替人为干预,用事后抽查代替事中频繁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干扰。对抽查发现问题加大惩处力度,实行项目申报、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年度考核、招生资格等“一票否决”,提高违规违纪成本,提升监督实效。

    (3)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严”是严明纪律规矩、严守底线红线;
    “宽”不是无原则的宽,是在“严”基础之上的“宽”,原则问题决不让步。宽严相济则体现了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严中有宽、宽中有严的科学监督方法。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应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政策界限,区分突破现有规章制度,按照科技创新需求使用科研经费与出于个人利益套取科研经费的界限,做到“为私”严、“为公”宽;
    区分科研人员合法的股权分红、知识产权收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的界限,做到“关键少数”严、专家学者宽;
    区分开放民主的学术氛围与自由散漫的不良作风的界限,做到作风建设严、学术氛围宽;
    区分风险级别高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监管与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的界限,做到重点人重点事严、一般性工作宽,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监督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现代经济信息(2022年22期)2022-11-13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年1期)2021-05-22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科学与财富(2018年8期)2018-05-09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夯实监督之基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相关热词搜索: 科研单位 党内监督 体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