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突出语文学科特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01-20 20:1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李兴芳

    (甘肃省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兰州)

    心理健康既是个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个体良好心理特质和品德修养、思维习惯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以“00后”为主体的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健康和谐的良好氛围,更需要引导、培养其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习惯与能力。由于中职学生心理情况的复杂性,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单凭心理学科教师力量显然不够,必须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方可奏效。

    语文作为各门学段的基础学科,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职责。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发挥中职语文学科功能的需要。

    (一)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职生源构成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后进群体,进入中职学校就读是他们升高中困难、考大学无望之余的无奈选择。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低下、学习习惯不好,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承受教师、家长的过多指责乃至同学、亲友的歧视,久而久之,许多中职学生形成了抑郁、自卑的心理和极端厌学甚至愤世嫉俗的不良情绪。加之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文化道德素养、心理素质状况和学习思维方式正在形成中,由于个体意识觉醒、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尚不健全,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会遭遇各种心理障碍和隐患。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将会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会阻挡社会化的顺利完成,致使学生出现人格缺陷、不良习惯或行为障碍。因此,整合各方力量强化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艰巨、刻不容缓。

    (二)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部分,在教育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一直未曾中断。仅从课程改革来看,过去那种学科教师各自为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机械做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理实一体化改革实践中,课程融合与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中职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势在必行,且为应有之举。

    (三)发挥中职语文学科功能的需要

    语文作为国学传承的基础性学科,是各个学段、各类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特别是中职语文课程在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改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情趣、健全心智、塑造人格、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基础学科,中职语文承担着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重要职责。中职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适得其所,而且责无旁贷。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中职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误区,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重照本宣科,轻师生互动

    心理健康教育实质是心灵感化教育,需要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聆听学生心声,充满激情地进行情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稳定的情感、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现代民主教育思想观念,应该是润物无声、生动活泼的育人工程。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语文学科教师未能把语文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而是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加之教学方法欠佳,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把本应生机盎然的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变成了机械呆板、了无生趣的经文讲坛,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误区二:重组织活动,轻心灵触动

    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以心换心、触及灵魂,通过交流疏导,使外在的教育引导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动和思维习惯。其间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心理实际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艰巨性和精细性,热衷于把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活动来搞,试通过几次活动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造成活动热热闹闹,但很难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学生共鸣,导致效果微乎其微。

    误区三:重说服教育,轻心理疏导

    “外伤好治,心病难医。”中职学生由于普遍逆反、偏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更大。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找准症结和原因,找到与学生心灵共鸣的契合点,才能四两拨千斤,打开学生心锁,顺利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障碍。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不具体分析学生心理,一味按照传统语文+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苦口婆心、引据论典,自以为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但学生心结并没有解开,最终导致事倍功半、对牛弹琴。

    误区四:重学校教育,轻多方配合

    开放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关起门来搞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源头和重要环境,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形成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中职学生许多心理问题正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诱因既有来自学校的,也有家庭的、社会的。因此,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善于整合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些语文学科教师在实践中往往忽视了这些因素,“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疏于和外界的沟通联系,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断裂,形成学科教师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最终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

    误区五: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预防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具有渐进性的特点,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效果应该是“防”重于“治”。许多学生心理问题在形成过程中总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外在表现,教师应该随时关注这些现象,未雨绸缪,及早干预,防微杜渐,找准症结予以化解。这样,既能防患于未然、降低工作难度,同时,也能避免消极心理因素逐渐演化为伤害学生的心灵杀手。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工作缺乏规划和预见性,擅长于当“救火队长”,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情绪,总认为是小事一桩、微不足道,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任其蔓延。等到问题显现,才千方百计予以纾解。但因为错失了最佳时机,往往是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和误区,不仅降低了教育效果,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教育的失误,会给学生成长留下终身遗憾。因此,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是语文学科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在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个性,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及早预防、防治并重,多方联手、对症下药,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社会交际等方面的难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努力做好“六要”。

    (一)要坚持面向全体

    在实践中,一些学科教师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个别心理偏差或品行不端的个体。事实上,每个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断面临生理、心理成长以及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磨砺,一些学业优异的学生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好而“一俊遮百丑”,掩盖了其心理发育不健康的一面,导致得不到学科教师应有的重视与疏导,逐步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面向全体是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好共性问题,就必须坚持面向全体。课堂活动是中职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台,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千方百计调动全体学生融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全体学生在集体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要注重个体差异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共性的前提下,每个学生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如发展速度有快慢之分、发展方向各有不同、质量水平有高有低、时间有先有后、潜能有大有小。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向全体做好共性教育的同时,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因材施教,精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引导其健康成长。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特征反映在中职教育上,就是试图按统一的模子把学生铸成“标准件”。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出这一误区,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力争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要把握有利时机

    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心理特征不稳定,具有易变性。在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时机是稍纵即逝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把握,如果在学生需要时没能及时予以帮助,错过了最佳疏导时机,也许会在学生心理成长历程上留下终身遗憾。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更需要及时鼓励和关爱。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具备一双敏锐的慧眼,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心理的苗头性、倾向性因素,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力争把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

    (四)要力求对症下药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由于其心理状况的特殊性和易变性,不同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即便是同一个学生,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心理特点也会大不相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这就要求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摸清学生心理问题症结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针对其心理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精神的情感激励作用,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及时疏导学生情绪、解决学生心理困惑,使人文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要坚持多方联动

    开放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中职学生许多心理问题正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诱因既有来自学校的,也有家庭的、社会的。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环境,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形成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必要时,及时与家长沟通,借助家庭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与此同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认识社会现象,择其善者而从之,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六)要营造健康氛围

    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心理成长更有赖于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管理风格、集体活动组织开展等都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的做法是结合语文课程内容,融合心理卫生知识,组织学生围绕专题开展心灵对话研讨,由教师指导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沟通交流产生共鸣,解决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想、正确的思维、健康的心理特质,进而引导学生自省自励、自我成长,在厚植人文素养底蕴的同时增长健康知识、锻炼自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学科中职 【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
    相关热词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 特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