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唐代陶瓷腰鼓及源流析

    时间:2023-01-19 09:00: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信应君

    2014 年4—7 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瑞祥小区安置区项目工程进行考古发掘, 在唐代灰坑H77 内出土陶腰鼓1 件。

    该腰鼓泥质红陶,鼓身两头略大,中腰略细,通身装饰有7 道凸弦纹, 腹部一端刻画有“思和”二字陶文。

    通长54厘米,口径19.5 厘米,腰径9.65厘米。

    (图1)是近年河南地区发现的有确切堆积单位的唐代陶腰鼓,其形制类于羯鼓。

    图1 唐代灰坑H77 内出土的红陶腰鼓

    羯鼓,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是盛唐时由西域羯族小月氏人传入中原的打击乐器,之后创出陶瓷制品,圆柱细腰,两端蒙革,以杖击之,在唐代音乐中位居“八音之领袖”。腰鼓在唐代广为盛行,是宫廷官署主要的歌舞乐器。此腰鼓的出土,对研究唐代腰鼓的产地、烧制工艺、乐器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主要的实物依据。

    从以往发表资料所见, 唐代腰鼓在河南、陕西、湖南、江西等地一些唐代墓葬中均有出土,在一些石窟壁画、乐舞画像砖和陶俑上也多有呈现。

    1.陶质腰鼓

    1987 年3 月,河南省沁阳县山王庄镇张庄村砖瓦窑取土时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红陶腰鼓1 件。

    鼓呈束腰圆筒状,中空,两端粗大,口沿微向外凸,各饰一周弦纹,中部束腰处饰5 道凸弦纹。

    长25.7 厘米,口径10.4~10.5 厘米,腰径5.4 厘米[1]。

    (图2)

    图2 河南省沁阳县山王庄镇张庄村砖瓦窑出土的红陶腰鼓

    2004 年11 月,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播出邵中田从美国买回的1 件红褐色陶质腰鼓。

    鼓身两头粗大,中腰略细,通身饰7 道凸弦纹。

    长61 厘米,口径23 厘米,为唐代陶腰鼓,产地推断可能为河南。

    (图3)

    图3 邵中田购买的红褐色陶质腰鼓

    这两件红陶腰鼓无论形制,还是陶质、陶色等方面, 均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祥小区安置区项目唐代灰坑H77 内出土的红陶腰鼓相似, 其生产、烧造地很有可能同源。

    2000 年, 陕西蒲城唐代李宪墓出土陶腰鼓1件。

    标本K1:2,泥质红陶,中空,合模分制黏结而成。

    鼓呈两端粗、中腰细的筒状,鼓身两端各有弦纹一周,中部束腰处饰5 道弦纹。

    鼓身施白衣,以红彩勾描团花图案轮廓,其间填以黑、绿、白彩。长40 厘米,口径16.7 厘米。

    腰鼓两头原蒙有皮革鼓面,出土时已朽坏,仅余铁箍圈及铁环钩等配件[2]。(图4)

    图4 陕西蒲城唐李宪墓出土的红陶腰鼓

    1960 年, 新疆阿斯塔那336 号唐墓出土陶腰鼓2 件。腰鼓为明器,大小、形制相似,均为泥质红陶,胎色土黄,器表施黑色陶衣,鼓呈两端粗、中腰细的筒状,实心,鼓身饰5 道凸弦纹。

    一件长4.4厘米,口径2.2 厘米,腰径1.2 厘米;
    另一件长5.5厘米,口径2.2 厘米,腰径1.2 厘米[3]。

    (图5)

    2.瓷质腰鼓

    2006 年,江西余干黄金埠窑出土1 件酱褐釉瓷腰鼓。

    该腰鼓呈“哑铃”状,两端一端喇叭口,一端敛口呈瓜棱状。

    鼓残长约40 厘米,鼓面最大直径约20 厘米[4]。

    (图6)

    图6 江西余干黄金埠窑出土的酱褐釉瓷腰鼓

    2013 年, 江西乐平南窑遗址出土有酱褐釉瓷腰鼓。

    标本T1④:164,短弧腰,两端为相同半球喇叭状,口部各有一周凸棱,腰身饰5 道凸弦纹,内壁见轮旋痕。胎色深灰,外壁施酱釉。长52 厘米[5]。(图7)

    图7 江西乐平南窑遗址出土的酱褐釉瓷腰鼓

    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2 月, 上海青浦区青龙镇遗址出土了3 件唐代褐釉瓷腰鼓残片。其中,标本T2662⑧:14,广口,两端粗圆,中空,细腰。

    两端口部各饰一周凸棱,腰身外壁饰5 道凸弦纹。表面施褐釉,内壁无釉。

    长58 厘米,口径18 厘米[6]。(图8)从其形制特征推断,该腰鼓属湖南长沙窑产品。

    图8 上海青浦区青龙镇遗址出土的褐釉瓷腰鼓

    李效伟、吴跃坚《南青北白长沙彩》一书中刊有1 件湖南长沙窑瓷腰鼓。该鼓施酱釉,两端口部粗大,一端口微敛,一端呈喇叭状,中部束腰较甚,通身饰11 道凸弦纹。长60 厘米,口径26 厘米,底径30 厘米[7]。

    (图9)

    图9 长沙窑瓷腰鼓

    1982 年, 陕西西安北郊大明宫遗址出土花釉瓷腰鼓1 件。该鼓细腰,两端鼓腔对称,中空。黑褐色釉,上饰灰白色花斑。

    长56 厘米,口径21.5 厘米,腰径8.1 厘米。

    属陕西耀州窑产品[8]。

    (图10)

    图10 陕西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的花釉瓷腰鼓

    陕西西安东郊纺织城亦出土耀州窑瓷腰鼓1件。

    该鼓两端喇叭口,中间呈圆柱形,器身饰5 道凸弦纹。

    通体施黑褐色釉,釉面有灰白色花斑。

    长65.8 厘米,口径22 厘米[9]。

    (图11)

    图11 陕西西安东郊纺织城出土的耀州窑瓷腰鼓

    1988 年12 月,甘肃兰州市博物馆收藏唐代花釉瓷腰鼓1 件。

    该鼓身圆筒形,两端敞口,前后通透,束腰。

    鼓身有7 道相对等距离的凸弦纹。

    通体施黑釉,表面泼洒乳白色彩斑,兼有蓝、褐、灰、紫等色彩。

    长35.6 厘米,口径17.8 厘米,腔壁厚0.6厘米[10]。

    (图12)

    图12 甘肃兰州市博物馆藏花釉瓷腰鼓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收藏的花釉瓷腰鼓与之近似。腰鼓呈圆筒形,束腰,两端大,细腰,中空,鼓身饰7 道凸弦纹。

    器表施黑釉,釉层莹润凝厚。

    通体点缀41 个造型各异的月白色釉彩斑。

    长57.8 厘米,鼓面径22.6 厘米。

    (图13)

    图13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花釉瓷腰鼓

    1955 年,故宫博物院收购黑釉蓝白斑瓷腰鼓1件。鼓呈长圆筒形,广口,纤腰,鼓身凸起7 道棱形弦纹,通体釉为黑地点缀乳白、蓝色斑块,斑块规则排列分布于全器。

    长58.9 厘米,鼓面径22.2 厘米。从其形制特征推断,该鼓为河南鲁山窑产品[11]。(图14)

    图14 故宫博物院藏黑釉蓝白斑瓷腰鼓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1980 年[12]、1986 年[13]对位于河南鲁山县城北10 千米的段店窑址进行考古调查。调查过程中,从窑址残留的遗迹发现大量的花釉瓷腰鼓残片, 经修复大体可以看出,腰鼓的形状为两头粗、中间细,鼓身有竹节状的突棱,施黑釉,上挂彩斑形状,颜色各异。最大者长约70 厘米、腰径11 厘米、腰中竹节间距10厘米,最小者长35~40 厘米、腰外径9.5 厘米、腰中竹节间距3.5 厘米、鼓腔外径20 厘米。

    (图15)

    2001 年11 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瓷腰鼓残片。标本XBT4③:126,腰鼓的两端并不相同,一端口径较小,平沿,尖唇内凸,口部内敛,鼓腔外鼓,束腰;
    另一端口径较大,平沿,尖唇内凸,口斜敞稍敛,鼓腔斜直稍曲,接束腰部。

    通体有7 道凸弦纹。

    褐色胎,黑褐色釉,较匀净,半木光,表面有鼓泡。

    长60.8 厘米,大口径22.6 厘米,小口径20.6厘米,腰径9.2 厘米。标本XBT6②:223,腰鼓两端的口径不同,小口端平沿,尖唇内凸,口近直稍敛,鼓腔斜曲稍外鼓,与束腰部过渡平缓;
    大口端斜敞近直,使两端口径变得较接近。

    通体有7 道凸弦纹。

    褐色胎,稍粗。

    棕褐色釉,木光。

    一端残存两块白灰色的大块彩斑,彩厚处呈天蓝色。

    腰部也有彩斑。

    长61.7 厘米,大口径23.6 厘米,小口径22.7 厘米,腰径10 厘米[14]。

    (图16)

    图16 河南禹州神垕镇下白峪窑址出土的瓷腰鼓

    3.拍腰鼓伎乐俑或画像

    坐部乐伎图。

    陕西三原李寿墓(公元630 年)[15]出土。由12 女伎组成,阴线刻于石椁内北壁。乐伎分作三排,其中,下排右起第二人,头梳低螺髻,着窄袖上衣,束长裙,披巾,胸前悬挂细腰鼓,跽坐演奏。

    (图17)

    图17 陕西三原李寿墓出土的坐部乐伎图(局部)

    彩绘骑马拍腰鼓女俑。

    陕西西安金乡县主墓(公元724 年)[16]出土。

    女俑头戴孔雀形高冠,孔雀首翘于头顶,两翼覆于头际,做开屏状的尾部下垂于肩背。

    孔雀作绿色,颈下作乳白色,尾部绘有天蓝色羽丛, 其间饰以金色圆形花斑。

    女俑粉面丰润,秀目朱唇,身着粉白色圆领窄袖长袍,在前胸后背、双肩及双腿部各饰以黑线勾勒,内填以粉红色的大团花。

    袍内着半臂,腰束革带。

    足蹬黑色长靿尖头皮靴。

    鞍前置一红色腰鼓,双手做拍击状。女俑骑于直立的白色马上。

    俑通高37.5 厘米,马长32 厘米。

    (图18)

    图18 陕西西安金乡县主墓出土的彩绘骑马拍腰鼓女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三彩骑驼奏乐俑。

    陕西西安南郊盛唐时期墓葬(M31)[17]出土。

    奏乐俑侧坐于骆驼双峰之间,左腿搭在右腿之上。深目高鼻,络腮胡,目视前方,头戴幞头,身着窄袖翻领长袍,腰间系带,右手抬起。左手握拳做持物状,胸前挂一腰鼓。

    通高50.1 厘米,长40.5 厘米。

    (图19)

    图19 陕西西安南郊盛唐时期墓葬(M31)出土的三彩骑驼奏乐俑

    拍鼓伎乐陶俑。

    湖北武昌东郊何家垅188 号初唐时期墓葬[18]出土。

    伎乐俑头梳双髻,着低胸紧身衣,绳系腰鼓,斜置腹前,右高左低,双手做拍击状。

    (图20)

    图20 湖北武昌东郊何家垅188 号初唐时期墓葬出土的拍鼓伎乐陶俑

    青釉击鼓伎乐瓷俑。

    湖南长沙西郊咸家湖小学一号唐墓[19]出土。

    伎乐俑头梳高髻,上着低圆领窄袖紧身衣,下穿百褶长裙,胸下束腰带,跽坐在方板上,右肩挎绳,绳系腰鼓,鼓斜置腹前,左高右低,双手拍击腰鼓。俑高16.2~18 厘米,肩宽4.7~5厘米。

    系湖南岳州窑产品。

    (图21)

    图21 湖南长沙西郊咸家湖小学一号唐墓出土的青釉击鼓伎乐瓷俑(湖南博物院藏)

    拍鼓伎乐陶俑。

    江苏扬州杨庙唐墓[20]出土。伎乐俑面目清秀,头略低,面向右,做跽坐状。

    胸前置鼓,两手臂张开,做双手击鼓状。高18 厘米。(图22)

    图22 江苏扬州杨庙唐墓出土的拍鼓伎乐陶俑

    青釉击鼓伎乐瓷俑。

    四川万县初唐时期墓葬[21]出土。

    伎乐俑头梳圆髻,发尾露出向后绕圈。

    身穿窄袖衫,袒胸,腰系长裙。

    双手曲举,做击腰鼓状。高18 厘米。

    (图23)

    图23 四川万县初唐时期墓葬出土的青釉击鼓伎乐瓷俑

    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打击乐器, 在我国礼乐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易·系辞上》中记载:“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表明鼓用以祈祷风调雨顺、欢庆丰收。

    从目前考古材料来看, 早在距今7000 年至5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

    有学者通过考证认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出土的亚腰形尖底缸即是陶鼓的最早起源。

    由此推断在仰韶文化中晚期就已经出现陶鼓。

    陶鼓即《周礼·春官》中所说的“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郑玄注引杜子春曰:“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

    ”《玉篇》释鼓也说:“瓦为腔,革为面,可以击也。

    ”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陶土做成的鼓,揭示了先民们在乐舞活动中已使用陶制的土鼓。

    腰鼓,也称细腰鼓、杖鼓、魏鼓,是古代一种重要乐器,以陶瓷烧制鼓腔,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文献中常有记载。《文献通考·乐考·魏鼓》记载:(细腰鼓)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

    汉魏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

    鼓首大而腰细故名。唐·杜佑《通典》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腰鼓多以鼓框两头蒙皮,用皮条对穿拉紧, 叩击出声。

    腰鼓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鼓手可以在伎乐队中席地而坐,双手拍击鼓面为乐舞伴奏;
    也可以将腰鼓挂于胸前,在宴饮乐舞中边击边舞,以它的轻重缓急,调动着舞者和观赏者心中的律动感。

    从目前见到的考古资料及传世腰鼓材料可知,唐代腰鼓形制是广首纤腹的细腰形,击鼓方式是手拍与杖击结合;

    从腰鼓的质地可以分为素面陶腰鼓、彩绘陶腰鼓、黑釉瓷腰鼓、花釉瓷腰鼓、酱釉瓷腰鼓等。

    隋唐以来,随着腰鼓类乐器由西域的传入,逐渐形成了我国鼓乐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陶腰鼓在唐代成为主要打击乐器, 随着烧造技术工艺的进步,瓷腰鼓成为广泛意义上的乐器。唐代生产瓷器的主要窑口有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

    河南省的禹州、郏县、鲁山等在唐代均产花釉瓷,而以鲁山窑腰鼓最为有名。

    《羯鼓录》记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

    ”青州石末是指砚,鲁山花瓷是指羯鼓。鲁山花瓷在釉面上创造性地采用彩斑装饰,创制的黑地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 打破了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单调格局,终结了中国瓷器单色釉的历史,有“唐钧”之称。同期其他地方的瓷窑也都仿效鲁山花瓷的装饰手法, 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独具特色的花瓷铸造艺术。

    《羯鼓录》的撰写时间是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 年)及大中四年(公元850 年),结合近年一些地方出土的瓷腰鼓残片看,当时瓷质腰鼓已在民间流行,因而可以断定鲁山花瓷在唐中期甚至唐初期就已生产。

    唐朝处于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国力强盛,有着非凡的自信和极大的世界影响力, 对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强的吸纳性和包容性。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在音乐方面,吸取龟兹、高昌、高丽等少数民族的音乐而形成十部乐, 这些音乐中占有主要地位的鼓自然也成为唐乐的主要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釉瓷腰鼓口径 前8 个月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现代经济信息(2022年26期)2022-11-16黑釉瓷的当代创作与烧成实践江苏陶瓷(2022年3期)2022-08-02黑釉瓷的工艺研究江苏陶瓷(2022年3期)2022-08-02浅谈现代黑釉瓷的烧制*陶瓷(2022年6期)2022-06-23步枪口径之争(下)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22年2期)2022-05-25步枪口径之争(上)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22年1期)2022-04-26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奇妙博物馆(2022年3期)2022-03-26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20年2期)2020-08-04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相关热词搜索: 腰鼓 源流 唐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