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

    时间:2020-12-23 08:05: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河南省漯河市委党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意义,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它的主要特征是经营的市场化和产品的商品化,并提出了加快推行农业产业化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
    产业化;
    经营;
    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3—0004—02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更是我国农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解决广大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正确选择。充分认识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措施,加快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资源条件,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择优确定农业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合理化管理,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有效的农业经营形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实现农村生产力第二次飞跃的战略选择。
    1.1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业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化也逐步兴起,并且在一些发达地区产业化经营已占主导地位,然而在其他一些欠发达地区,则起步晚、发展缓慢,农业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业弱质生产,比较效益低,与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不相适应;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经营方式,往往跟着感觉走,忽上忽下,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传统的社区组织+农户这种“二元结构”产业组织状态,使农户分散,信息闭塞,难以适应大市场发展的需要。农民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严重阻滞了奔小康的进程。这些矛盾如何解决?实践表明,只有实施农业产业化才是解决农业深层次矛盾唯一的现实途径。
    1.2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农村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主要经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崛起,带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重组,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成为可能。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要解决两个转变,即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些发达地区率先走上了产业化道路,给其他地区树立了学习的样板。
    1.3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比如,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缺乏抵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还有待优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相互协作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等等。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唯一正确的途径。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使龙头企业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渠道,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1.4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户独立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矛盾的必然选择
          在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微观组织,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比较分散。分散经营容易使生产行为趋同化。“人家种啥,咱种啥”,往往与市场需求相背离,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产业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道路。其独到之处在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三元结构”形式,引导农民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解决市场条件下农民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减少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同时,还能发挥龙头企业信息灵、渠道多、加工储运能力强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农户单枪匹马闯市场的困扰。
    1.5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矛盾的必然选择
          传统农业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的提高,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投入的主体是农民,由于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制约,农业效益低、收入增长缓慢,使得农业自身投入能力很弱,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可以把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在继续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越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专业户、专业村、基地乡,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本文认为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确立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确立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区域优势产品。同时还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是避免产业、产品结构趋同化,增强产业、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①依托市场,定位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培植和优化主导产业。②整合资源,布局产业。要按照不同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做好特色经济文章。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拉长产业产品链条。③打造品牌,壮大产业。农业要有自己的品牌,入世后,农业必须整合分散资源,循着产业链、价值链把小而散的经营个体打造成一个相对紧密的群体,以整体的形象去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创“名牌”这一环节,积极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稀、新品种,使之尽快成为品牌商品;
    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一些品牌,要加大发展力度,并运用产地保护标准化措施,培育和保护农产品名牌。
    2.2 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是关键。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能达到“创一个龙头、牵一群产业、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在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一是要打破界限,催生龙头。按照“谁效益好、辐射力强,谁就当龙头”的原则,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方针,不限所有制、不限行业、不限地域,积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二是重点扶持,加强龙头。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兼并、合并、股份制等形式,解决企业资金制约问题,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转换机制,夯实龙头。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要主动整合资源要素,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要不断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 创新组织形式,理顺利益关系
          现代农业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农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把方方面面有效地组织起来,建立健全进入市场、防范风险的有效机制,以保护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合法权益。一是创新机制,活化经营。要按照“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多元参与、契约约束”为特征的土地流转机制,采取转让、转包、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龙头企业、农业企业或大户的经营,以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二是发展合作,拓宽形式。要大力发展集体股份合作组织、联合体股份合作组织和承包经营;
    还要建立各种相应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协会,规划和协调产业系统内的分工和合作,提高本地资源的利用率。三是利益调节,筑牢纽带。要以合同契约形式规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责、权、利,以便于理顺各自的利益关系;
    还要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经济共同体。
    2.4 依托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产品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当前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明显偏低,科研不能与生产高度结合而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因此,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把科技进步贯穿于农业经济的全过程,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一是科技渗透。要加强与各大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共同体。加强对农产品贮藏、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引进、培育和改良一批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优质高效品种。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努力开发有机食品,打开国际贸易组织的“绿色通道”,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网络激活。要大力推行农科教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农科推广体系的网络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配套服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三是体制创新。要加大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力度,落实措施,切实提高农技人员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2.5 加大政府引导,高标准、高起点构建服务体系
          当前农业产业化亟需政府有新作为,重点是在投入、标准、流通、政策、职能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构建适应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增加对农业产业化体系的投入,引导农业资金向主导产业、重点基地、龙头企业、科技攻关、人才引进等方面倾斜,并通过政府的导向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按照有标生产、有标加工、有标流通的原则,加快对农业标准的制订、实施与监督;
    要实行倾斜政策,在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采取更优惠政策,吸引外商、企业和个人投资建基地、兴龙头、办加工;
    要增强流通载体,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的问题;
    要以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全面创新和行政效率的全面提速。同时,成立WTO专门研究小组,全面分析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体研究和制定各种应对的策略和方案,并对不符合WTO规则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清理,积极主动应对中国入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