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模式选择

    时间:2020-11-09 08:05: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将逐渐由各级政府部门转向各类企业来承担,企业应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及时掌握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动态,生产绿色产品。而政府作为“另一只手”应给予支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法规标准,提高我国纺织业的绿色信誉。文章根据我国纺织品服装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影响,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企业主导,政府辅助的发展应对模式。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企业主导;
    污染产业
     
        一、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或地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本国市场为由,通过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主要表现为“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标志和声明”、绿色标志制度和绿色法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四种形式。
     
        自奥地利1990年率先制订了环保纺织品标准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出台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进口纺织品实施安全、卫生检测。“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已大举进入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我国出口到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如果达不到环保要求,将会被禁止进口。由于进口国的这种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我国每年约有30亿美元左右的纺织品服装受到影响。2009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为1339.5亿美元,同比下降11.3%。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现状。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最重要的三个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下降幅度最大,对日本出口略有增长,但幅度相当小,对美国由于纺织品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导致整个纺织服装业出口呈负增长。
     
        二、绿色贸易壁垒在我国纺织品出口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行业产生的积极作用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名,要求产品要符合一系列绿色标准,这必然会导致我国国际贸易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纺织服装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业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发环保型深加工产品,把绿色纺织品生态服装等作为出口的新的增长点。其次,绿色贸易壁垒在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实现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新的发展学理论指出,企业的技术进步需要外部刺激,绿色贸易壁垒在环境标志等方面的要求,正是对纺织服装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刺激,使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再次,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是以环境标准为基础的,这也就促使我国企业不断关注环境标准,学习并制定标准化的环境体系。目前我国已有200多家企业获得了国际生态纺织标准(Oeko-TexStandard l00)认证证书。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我国主要外贸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约占我国出口份额60%。这些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了苛刻的环境标准,使得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缩小的威胁。其次,为达到发达国家对进口纺织品的环保质量要求,企业要耗费大量资金引进技术和设备,而国外的产品认证费用又极高,导致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再次,我国纺织品企业生产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企业在选择环保行为时成本超过了收益,故企业会选择污染这一决策,从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差,效益降低,反之又导致成本增加,成本高又导致竞争力差,如此往复便形成环境竞争力、经济效益、社会成本的恶性循环。最后,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成本内部化和绿色贸易管制,将一些污染密集型企业移到我国境内生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不仅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我国应对纺织品服装绿色贸易壁垒的模式选择
     
        企业主导型模式是从企业主体本身出发,依靠自身的主动性改善企业现状,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动态发展中,完全按照市场的经济规律,形成以企业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国际发展趋势。企业主导型模式,从微观经济角度来看是为了提高我国企业个体的竞争力,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从宏观经济角度,或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以企业为主导的应对模式,对于亚洲国家,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1、企业要高度重视绿色挑战。面对来自“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我国许多企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来自国家工商局的调查资料显示,自德国禁令颁布后,其禁用的118种偶氮染料中仍有104种在我国的印染纺织品生产企业中广泛使用,仅此一项,我国纺织品受阻面积就达15%。从国内来看,企业的环保意识也较低。中国环境标志是我国产品走向世界的绿色通行证,然而全国5万多家服装企业,现在仅有18家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许多企业根本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加入WTO后,由于关税降低,更多的国外纺织品将会抢占国内市场,如果我国的纺织品再因为环保问题而被人家挡在门外,我国纺织企业将会举步维艰。
     
        2、企业要发展绿色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绿色贸易壁垒”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倾向。目前,世界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绿色生态服饰已开始成为消费的首选,喜欢购买绿色产品的人超过50%。我国出口企业应适应这一绿色潮流,改造产品设计、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环保因素,努力达到各种技术、安全、卫生、环境标准,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开发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企业要开发绿色产品,首先要积极开发和使用各种“绿色”原料,从源头上解决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困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其次要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
    最后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环境成本内在化。环境成本包括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商品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需要的费用。为了减少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环境影响,企业必须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市场价格之内,使环境成本内部化。这一措施也是针对环境外部性效益提出的,企业应尝试建立“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安排,将纺织行业单纯为环保的“末端控制”转变成为提升行业整体环境竞争力的“过程管理”,有效降解“外部性效应”,这是提升纺织环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而政府作为辅助,有必要界定环境资产的所有权,对环境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坚持“排污者付费原则”,严格控制“污染权”的买卖,根据企业生产规模、产品性质、污染程度订立严格的规定标准,并严格监督执行。
     
        4、企业要争取各种绿色标准和认证。在当今的绿色社会中,绿色标志无异于企业打破绿色壁垒、立足国际市场、赢得顾客、获得发展的金钥匙。获得绿色标志的产品就等于拿到了市场准入证,因此我国企业应详细了解主要贸易国有关绿色标志的认证,并且要积极争取获得绿色标志,来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和出口效益。还要与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加强联系,开展交流,不断优化测试方法。而政府此时应尽快建立专业性权威性的检测机构。这个机构必须同时兼备纺织测试领域和化学领域里的能手,拥有一流的检测设备,能够制定准确的检测规程,能代表我国纺织界的最高水平。
     
        5、充分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抵制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各种绿色壁垒,有些是由于我们产品自身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国际绿色环保标准,但很大一部分却出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所采取的违反国际贸易法规的歧视性政策。对于这些不合理标准,一方面我国企业应联合起来与之抗争,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共同抵制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虽然乌拉圭回合做出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但其中也包含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因此,出口企业可以利用相关条款和国际组织的协议,联合发展中国家企业,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的种种歧视行为。
     
        (二)政府如何发挥辅助作用
     
        以企业为主导的应对模式,并不是说政府可以置之不理,相反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和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领导地位,作为“另一只手”支持和帮助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从宏观上不断改善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现状。
     
        1、积极推行我国的环境标准制度。作为WTO的成员,我国应尽快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按照国际惯例,对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进口商品,调查检验,建立自己的绿色屏障,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公民的安全和健康。政府在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利益,防止外资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对外商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批,严禁外商在我国投资兴建污染大、难治理的企业。对于现有的外企,必须要求其达到我国的环境标准。
     
        2、国家应制定符合国际环境趋势的法律法规。我国应逐步完善纺织品服装各项环保法规,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构建绿色贸易壁垒的事先预防机制、事中监控机制和事后法律救济机制,形成对纺织品贸易全过程的法律控制。政府还要强化环境管理职能,对纺织品经贸活动中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依法惩处,发挥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的示范作用,加强广大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作用,推动纺织品绿色产业成为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3、积极参与国际WTO合作。WTO许多国际环境协议和纺织品进出口协议都是鼓励成员国为环境、纺织品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而做出努力的。我国已经加入WTO,而且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WTO协议关于纺织品服装贸易规则的制定也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政府应合理利用手中的权利,积极参与协议的制定,而不是像加入世贸前的思维方式,只是接受其他国家的条款。
     
        4、政府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给予财政支持。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要开发生态产品,引进先进技术,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政府应采取一些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例如,开办“绿色银行”,为其提供专门的存取款业务,方便企业资金运转;
    建立生态纺织品风险基金,通过社会融资,为企业募款,鼓励企业研究开发生态产品;
    对生态纺织品出口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生产出口符合国际标准的纺织服装产品。
     
        专家预测,21世纪前10年,潜在的“绿色”消费经济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我国应坚持企业主导,政府辅助的出口应对模式。纺织服装企业要顺应国际市场变化,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政府作为“另一只手”要给予辅助,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杜敏.纺织绿色壁垒研究与预警系统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04(12).
        2、张济魁.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J].环球法律评论,2004(9).
        3、ISO14000——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Z].知识文集,2004-09-20.
        4、陈柳钦.生态纺织品的技术要求[N].北京国际商报,2002-01-10.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贸易壁垒 应对 模式 我国 选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