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某县城建工作十二五规划和项目谋划

    时间:2020-10-27 08:07: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县城建工作“十二五”规划和项目谋划  
    (草  案)(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县城建工作“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县抢抓机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推动我县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特制定本规划,以有效指导“十二五”期间城建工作。  

    本规划范围为**县城区,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根据住建部要求,本次规划包括:城区交通、污水处理、供气、住房建设、集中供热、园林绿化等设施。  

    一、**县城区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县城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1、基础设施发展总体情况  

    **县位于**市东部,总面积为542平方公里,辖5镇4乡299个行政村,总人口达34万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7.6万人,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9%。“十一五”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城的城建工作从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出发,投入资金9.76亿元,实施了道路、污水处理、供气、住房、供热等工程的新建、改建任务,形成了构建宜居宜业生态城市的框架,使城市功能更趋于完善,营造了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有了明显提升,投资环境得以较大改善,带动和促进了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2、分项基础设施规模和人均水平  

    至2010年年底,县城区道路总里程达到 60.98公里 ,道路总面积109.9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2005年的 10平方米 增加到了 14.47平方米 ;
    城区拥有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 76.85公里 ,污水处理率达到80%,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
    建有压缩天然气站1座,供气管道长度 5.6公里 ,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普及率为88.16%;
    新建、改建新式住宅42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建筑面积达到 27.6平方米 ;
    城市集中供热总面积97. 4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6.4%。  

    3、基础设施投资情况及效益产出  

    (1)道路工程。“十一五”以来,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先后完成了******等**多条街路的新建和改建任务,新增城市道路 24.5公里 (含背街小巷),极大地改善了城区路网结构,完善了路网功能,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2)污水处理工程。“十一五”以来,为了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投资4741万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排水检查井145座,铺设排污管网 36030米 。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0%,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3)城市燃气工程。“十一五”以来,投资3000万元,建成压缩天然气站1处,铺设管网 5.6公里 ,天然气用户发展到3200户,天燃气普及率达到了16.8%,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普及率为88.16%,为逐步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等气源为辅的供气格局奠定了基础。  

    (4)“十一五”以来,住房建设完成投资5.46亿元,先后建成了**等10多处住宅区,新增住房面积42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5)集中供热工程。“十一五”以来,新建住宅小区全部采用地热、水源热泵等新型采暖方式采暖,全部实现“一户一阀”计量控制。通过加强对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新增供热面积73.8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了46.4%,初步形成了以地热主、其他能源为辅的供热结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受到思想观念,经济实力、发展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承载能力相对不足,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区域建设发展不平衡,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提升,新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统筹建设。三是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提高运行效率。四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不尽健全,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资金不足,鼓励机制和法规政策不够完善。  

    (三)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1、宏观形势  

    一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将推动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从我国国情出发,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又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统统转移到大中城市,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小城镇,由于进城门槛较低,适合绝大多数农民的承受力。如果只发展大中城市,不发展小城镇,不仅大中城市的发展将失去坚实的农村基础,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工”将很难转化为市民。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定会成为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必然带来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带来城镇人口的加速增长,这些对住宅建设、市政改造、公共服务设施等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城镇建设必须适应新形势,加快新发展,满足新要求。  

    二是低碳紧凑型城镇发展模式必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低碳型”的城市发展理念,绿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使城镇化遇到了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要求,统筹建设基础设施,使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保、污染共治必将给城镇建设带来重新调整布局结构、完善功能、优化环境、增强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的难得机遇,因此,对于我们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来说,有望争取到更多的政策市场份额。  

    三是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有力推进民生工作的改善。“十一五”期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强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为目标,以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到了人民群众。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区域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在未来的五年里,城镇建设将有新的飞跃,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形势看好,促进民生改善已是必然。  

    2、制约的因素  

    当前中小城镇发展中还存着如下制约因素:一是缺乏科学规划和有力引导,城镇建设一味谋求空间扩展,造成大量建设用地无效使用;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城镇集聚与辐射功能难以发挥;
    三是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渠道狭窄,难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3、存在的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及省市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国家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不仅为我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我县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决策驱动力,是启动“十二五”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西延北扩”建设战略谋划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蓝图。“十二五”时期,我县处于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期,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一方面,“一城两区”的城市空间布局拉开了城市发展大框架,旧城区功能和环境不断提升,新城区建设向西展开,主导产业向北扩展,这均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住房建设、环境卫生、城市供热、燃气等生活设施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完善的任务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群众需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量必将不断增加。  

    二、“十二五”规划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划为先导,以设施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城镇化水平为主线,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坚持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共进,用先进思想建设城镇,用精品工程打造城镇,实现城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义落实到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机遇,集中精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集聚发展、集约经营的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再上新台阶。  

    2、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群众。正确处理好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让老百姓受益,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坚持城乡统筹。在抓好县城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切实抓好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综合调控作用和指导服务功能,推动区域性基础设施完善,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联动和集聚,实现全县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4、坚持和谐发展。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优化投资环境,让最具带动性、最具迫切性、最具民生性、最具可行性的建设项目得到快速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规划战略  

    围绕建设“*****”这一理念,深入实施“西延北扩”战略,规划建设新城区,兼顾改造旧城区,规划布局是“一带、二轴、三心、五组团”。“一带”是环城绿化景观带;
    “二轴”是以阳光大街为中心的轴承产业发展轴、以泰山路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发展轴;
    “三心”是南部传统商业服务中心,中部行政办公、文体娱乐中心,北部新兴商业服务中心;
    “五组团”是城区总体布局中的三个居住组团和城区西部的教育科研组团及东部的工业组团。通过实施,逐步将行政办公中心北移,引导工业企业向东北部的工业区集中,使城镇生活区和工业区并行发展。  

    (四)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将达到9.5平方公里,人口9.6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8%,城区道路总里程达到44.7公里,污水处理率100%,燃气普及率达95%,集中热化率71%。  

    三、“十二五”建设需求与重点任务  

    (一)建设需求  

    1、县城交通发展需求分析  

    依据《**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和目前城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机动车的现状,预计到2015年,城区人口规模预测将达到9.6万人,人口的增加,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将导致城镇道路超负荷承载,加之城区一些岔路、断头路和未建设完成的土路对交通畅通的影响,必须新增和改建至少 30公里 的城市道路用以缓解现有道路的压力和满足城市交通需求。  

    2、污水处理需求分析  

    依据《**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污水工程规划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污水量预测,到2015年,城区年污水排放总量将达到1000万吨,因此,污水处理厂需增至日处理能力3万吨,铺设及改建雨污配套管网 50公里 ,方能满足城市排污需求。  

    3、供气需求分析  

    依据《**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中燃气工程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用气量预测,为逐步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等气源为辅的供气格局,到2015年,城区天然气普及率将达到80%,年供气总量290万立方米,因此,建设配套管网 30公里 ,方能满足城市燃气供给需求。  

    4、住房建设需求分析  

    依据《**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和目前城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现状,预计到2015年,城区人口规模预测将达到9.6万人,人口的增加,将导致住宅需求大幅度增加,因此,需新建住宅和改造旧住宅50万平方米,方能满足城区住房需求。  

    5、集中供热需求分析  

    依据《**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中供热工程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供热负荷预测,到2015年,城区集中热化率将达到71%,新增供热面积125万平方米,年供气总量1000万立方米,因此,新建热源厂1座、换热站9座,安装100吨热水炉1台,铺设供热管网 15公里 ,方能满足城市集中供热需求。  

    6、园林绿化需求分析  

    依据《**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中绿地系统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绿地规划布局和目标预测,到2015年,城区绿地面积将达到38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13.55平方米 ,因此,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方能满足城市绿化需求。  

    (二)重点任务  

    1、道路工程。“十二五”期间,新、改、扩建城市道路30公里。  

    2、污水处理工程。“十二五”期间,新铺设及改建雨水、污水配套管网 50公里 。  

    3、城市燃气工程。“十二五”期间,建设天然气配套管网30公里。  

    4、集中供热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建热源厂1座、换热站9座,安装100吨热水炉1台,铺设供热管网 15公里 。  

    5、住宅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增和改建住宅50万平方米。  

    6、园林绿化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居住区公园及街头游园绿地、森林公园和县城北绿色水体长廊的绿化工作,新增绿地面积90万平方米。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完善估算总投资约10.5亿元,其中:  

    1、县城道路发展投资估算  

    估算投资6000万元,新、改、扩建城市道路 30公里 。  

    2、污水处理投资估算  

    估算投资2500万元,新铺设及改建污水配套管网 30公里 。  

    3、供气需求投资估算  

    估算投资2500万元,建设配套管网 40公里 。  

    4、集中供热投资估算  

    估算投资1.4亿元,新建热源厂1座、换热站9座,安装100吨热水炉1台,铺设供热管网 15公里 。  

    5、住宅建设投资估算  

    估算投资6.8亿元,新建和改建住宅50万平方米。  

    6、园林绿化投资估算  

    估算投资1.2亿元,实施居住区公园及街头游园绿地、森林公园和县城北绿色水体长廊绿化工作,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  

    (二)资金筹措  

    “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完善估算总投资约10.5亿元,资金来源为:一是争取国家投资,二是争取银行贷款,三是地方自筹。部分项目可采取土地置换、合作开发形式筹措资金,还可以把建设项目和国家、省、市的重点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争取一部分资金。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为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解决职能交叉、权责模糊的问题,明确管理主体,避免责任不清,保证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顺利实施。严格执行规划黄线、绿线、蓝线等管理规定,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断加强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形成精简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强化政府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宏观调控力度,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大,任务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改革投融资管理体制,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加大投融资力度。在发挥政府对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寻求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保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更多地利用国家政策性资金和信贷资金,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如BT等,争取国内企业、民间和境外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投资建设。加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控,努力提高土地资本的利用效益,盘活和优化现有市政公用设施存量资产。  

    (三)推进行业改革。建立合理的经营体系,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明确特许经营各方的行为规范,加大对市场进入与退出、价格与收费、管理网络、市场竞争秩序等的监管力度。理顺收费价格机制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以行政调控为辅的价格收费体系。深化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在供热、供气、公交等企业中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园林行业体制改革,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离,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管理体制。  

    (四)强化实施机制。落实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相关行业规划的衔接协调,加强与相关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的政策衔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通过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本规划中的各个项目。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规划中的相关任务。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检查机制,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并完善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跟踪评价制度,由编制部门组织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修订完善,适当调整有关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政策配套协调和引导,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确保本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围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垃圾综合利用、雨水综合利用、再生水利用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加大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转化,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进步。  

    建立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重点工程项目库,进行项目优化和动态调整,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实施,设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加大前期工作投入,科学编制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对重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健全重点工程项目咨询评估制度、专家评议制度、社会公示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追究制度、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对列入本规划的项目,在具体实施中优先协调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谋划 城建 二五 规划 某县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