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2018-12-23 12:27:5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可见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即既长知识,又长能力,更富有创造精神。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充分发展呢?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爱学
      
      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的头脑则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直观、生动形象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对具体形象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有兴趣,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引导他们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把常见的桃子图变成能活动的小鸭,从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过程中,学生们带着极高的热情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含义。
      小学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我根据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这一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知识,发展能力,其乐无穷,如:在教学毫米和分米的初步认识时,我先让学生亲自量出1米的线绳,再通过自己动手1分米、1分米量,看1米长的绳子里有几个1分米,很快同学们量出了1米里有10个1分米,也牢牢记住了“1米=10分米”,又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同学们做“分苹果”的游戏,让6名(一组)同学到讲台前表演,其余同学在课桌上表演,把12个苹果分给6个同学,把13个苹果分给6名同学,看看每个同学分到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和所分的份数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游戏做完了,学生不仅掌握理解了余数除法的含义,学会了算法,同时懂得了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让学生爱问
      
      少年儿童自尊心极强,特别是中差生有自卑心理,总担心问得太简单或者是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笑,结果造成怕问的心理障碍,有疑也不敢问,不爱问,课堂上总处于观望状态。因此,要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敢问、爱问,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还是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交融。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从自身的言语、表情来换取学生的信赖,让学生消除顾虑,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一道研究、讨论,谁说得对听谁的,为学生质疑问难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对于学生的提问,只要有某一点可以肯定,都应及时给予表扬。自己的提问能得到教师的首肯、采用,学生的心理上得到了极大满足,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提问的热情也就更大了,至于提出无关紧要问题的个别同学,教师仍应对他们报以微笑,在肯定其发言积极的同时,委婉告诉他们:“我们课后讨论”。悄悄地帮其掩盖与同学之间的差距,不至于挫伤其积极性。这样,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充满学习兴趣,独立思考问题,爱提问题,提好问题,主动地增知识,长能力。
      
      三、创设开阔的思维情境,让学生爱想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拉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外,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如教学:“几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时,让学生计算230―20,230―40,当学生计算“230―40”时必须会发生困难(出现新知),老师问:“230―20”,同学们都会算,怎么230―40不会计算呢?(构成认知矛盾),学生发表意见后,又问:“将230分成整百整十数,不够减整十数,该怎么办呢?”(激起思考)“能不能把它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启示思维方向)。随即进行独立思考,再组织小组讨论,完毕,代表发言“把230分成100和130,用130减40,再加上100”,“把230分成100和130,用100减40再加上130……”,肯定了他们的算法后,让学生自编此类试题,以巩固此类题的算法,并且启思悟理,融会贯通。
      总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让学生自己想,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自主获取知识。

    相关热词搜索: 创设 充分发挥 情境 主体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