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浅议孔子“启发诱导”原则对教师的要求|孔子因材施教

    时间:2019-05-17 03:24: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为世人所推崇的不仅仅是他的“仁义”道德思想,还有他总结归纳出的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思想。“启发诱导”就是他提出的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也是决定其教育教学境界的主要思想。所以,“启发诱导”的实现既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最高追求,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的教师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关键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旁征博引
      作者简介:郑梦雪(1988-),女,江苏南京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11-02
      孔子的教育教学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启发诱导”。“启发诱导”原则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由于孔子运用这一原则使其教育教学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千百年来,该原则在教育教学中一直被沿用至今。在“启发诱导”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孔子在阐述“启发诱导”这一原则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启发诱导”的深刻内涵
      在《论语》中,并未直接出现“启发”一词,而是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次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历来的解释都呈现出相同的含义。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引郑玄的注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而后启发为说之”。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愤”、“悱”是何含义,但是从大意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与他人交谈或者与人说教,必定要当人的心达到“愤愤”,说话达到“悱悱”的状态时,才能启发再说之。对于“愤”、“悱”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状态,也未做过多的解释。但是到了宋代,朱熹的解释可谓一语中的。朱熹认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得之貌。”②而后,杨伯峻在《论语释注》中也沿用了朱熹的解释。心里想要明白的时候不能得到它的真谛视其为“愤”;嘴上想要说但是不知道如何说的称其为“悱”。当学生“不愤”、“不悱”时,不启不发;反之,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下时,则可以运用启发。而有关后一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理解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熹说“物质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②杨伯峻在《论语释注》中沿袭了朱熹的解释“交给他东西,他却不能由此推至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①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复”的解释有失偏颇。其实,只要对孔子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晓,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还包括了很多,其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都是他教育思想中光辉的一面。如果单纯的把这句话理解为因为学生不能够举一反三,就不传授他知识的话,是不符合孔子的一贯作风的。所以说这里的“不复也”应理解为不再重复相同的方式启发学生。事物有很多面,当我们启发学生而他们并没能看到这个事物的其他方面时,我们就不能再用相同的手段去重复启发学生。反之,应该是用不同的方法去启发学生。这样整句的解释才合情合理。
      “愤”、“悱”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两种状态。只有学生“愤”和“悱”,教师才能采用启发教学。但问题是学生怎样才能处于以及何时处于“愤”、“悱”的状态是需要教师去诱导和观察的。其次,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也需要由教师来运用。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去发挥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把握好学生“愤”、“悱”的时机?教师在运用“启发诱导”原则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概述了“启发诱导”原则对教师的要求。具体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启发诱导”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1.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可以说具有知识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最为基本的要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③既然是向别人传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那么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功底。而且,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时,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教师知识的深度、广度。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产生“愤”、“悱”的状态,另外是当学生达到这两种状态以后,还要能勉励或者引领着学生去探索新知。身为教师,如果不具备很广博的学识,启发是根本做不到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孔子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①这句话明确提出了只有“温故而知新”的人才能够当教师。我们都知道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当下的知识,最后再整合这些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再吸收当下知识,再整合,如此循环往复。只有这样不断的复习旧的知识,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才能达到那种知识渊博的状态。其次,“学而不厌”。①这句话既要求教师要“学”,同时还要求教师要“不厌”。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仅仅思考是没有用的,还要不断学习,学习是思考的前提。没有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就算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也是思考不出什么来的。教师更是应该如此。作为教师没有一定的学识不但不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不可能去启发学生,所以教师也需要学。另外,教师对于知识还应该持有不满足的态度,“厌”即满足的意思。只有不满足或者说对知识有渴求,才能促使教师去扩大自己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当教师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以后,才能具备足够的知识进而以此满足学生探索新知的要求和欲望。
      2.教师要具有谦逊豁达的人格品质
      “启发诱导”原则的运用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举一反三,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三”是哪些。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过分的自信,那么在教学中“启发诱导”根本就不可能开展,甚至教师会否定学生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论断,慢慢地就变成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所以唯有谦逊才能更好的“启发诱导”。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提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还有《论语·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及《论语·为政》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分别从为学的三个方面对教师谦逊品质的养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理解为向学生讨教,或者说向没有自己地位高但是某方面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启发诱导”原则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启发的过程,教师启发学生,而学生也可能启发教师。《论语·八佾》中子夏问《诗经》里句子的意义,孔子如实解释,子夏通过解释联想到了礼乐,孔子被启发,最后说了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在启发子夏的同时也被子夏启发了。如果没有谦逊的品质,孔子是无论如何不会说出最后那句话的。其次,明智的教师还能够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不足不断自省以提醒自己不能出现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提高自己谦逊的品质。最后,就是不能不懂装懂。这对于教师来说尤为可怕。虽然说教师是教学生的,但是不能乱教。对于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部分要虚心求教。
      身为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一个教师因为怕学生超过自己或者说亲疏有别的话。不要说不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恐怕连一个合格的教师都称不上。所以,教师还应该具有豁达的个人品质。《论语》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的学生陈亢怕孔子有私心,就故意去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孔子平时都教他些什么。孔鲤如实回答,陈亢发现和教学生的没有任何差别,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篇》)。荀子《劝学》篇中曾提及“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他是强调学生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教师更厉害。而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则更符合孔子的思想。弟子可以比教师厉害,教师也不一定非要胜过学生。只有具备了谦逊豁达的个人品质的教师才能够用心的对待学生,才能有心思去运用“启发诱导”等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去教育学生。
      3.教师要学会用多种手段启发教育学生
      启发诱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启发应该慢慢来,教学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在《论语·子罕篇》中颜渊曾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是有步骤的在启发着学生。使得学生想不学习都难。不单单是循序渐进的问题,而且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笔者认为有两层含义。首先对学生而言,其次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教师,在启发诱导过程中应当量力而行。在启发学生时就需要“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当一名教师在启发自己的学生,而学生并不能举一反三的时候,不是不再教他,而是换一种启发的方式再次启发他。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的使用一种方法去启发学生,相反应该审时度势,随时变化启发的方式。
      首先,要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启发学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后人把这种方法总结为“叩其两端”。当你不清楚某件事的含义时,可以从事物的两极着手,即从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着手,进而推理出事物的真谛。
      其次,教师要善于旁征博引。身为教师具体应该如何做到旁征博引,孔子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一是要学会联想。可以诱导学生从一件事联想到其他的事情,领悟更加深刻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篇》中说道,“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从断粮弟子反问有知识的人也有穷困的时候一事,孔子联想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虽然有困顿的时候,但是仍就会坚持自己的理想。小人则不同,小人一困顿则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无所作为。二是要举例说明。通过比喻的手法让学生更形象的领悟真理。《论语·卫灵公篇》中子贡问孔子怎么样去培养仁德,孔子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他把培养仁德同工人做好工作等同起来。工人想要好好完成工作就要先准备好自己的工具。要培养仁德,我们就要在一个国家中敬奉那些贤官,与仁者结交。这样的启发更加易于学生去认识,更通俗易懂。
      4.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罕譬而喻”,“言近旨远”
      即不能把知识全盘托给学生。要做到虽然说的话感觉起来很平实但是其意蕴深远。《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既然要启发学生,那么作为教师,就不能什么东西都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发掘。这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点到为止。启发的精髓也是在这个地方。只有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称之为启发成功。
      具备以上要求的教师才能真正的发挥“启发诱导”的作用。也只有在教育教学中有效的利用了“启发诱导”这一原则,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用孔子的学生颜渊的话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作为一个成功运用启发诱导原则的教师,要不断引领学生去发现、去钻研,既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也不逼着学生赶进度,而是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10.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中华书局,2010.
      ③韩愈.师说[EB/OL].http://baike.省略/view/106386.htm.
      (责任编辑:孙晴)

    相关热词搜索: 孔子 诱导 启发 则对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