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国家公祭日是什么时间_中俄“国家年”徽标的多模态解读

    时间:2019-05-15 03:16: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强调多种符号资源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徽标”一般涉及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因此是属于多模态的。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可以使我们对中俄“国家年“徽标的解读更加全面、深入和准确。
      关键词:徽标多模态符号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涌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信息的发出者选用何种媒介,采用何种方法能使信息更快、更好地进入接受者的视野,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强调多种符号资源在意义构建中的协同、整合作用。本文借助该理论对中俄“国家年”徽标进行解读,旨在揭示其图像和语言符号是如何共同实现传递“国家年”信息这一功能的。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1.多模态话语的界定及判断标准
      自Kress和van Leeuwen(1996 /2001/2003)提出“multimodal discourse”这一术语后,多模态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术语一般被汉译为“多模式话语”,如李占子(2003)、郑海翠、张迈曾(2008)等,或“多模态话语”,如朱永生(2007)、张德禄(2009)等。本文在论述时采用后一种译法。)Kress& van Leeuwen在《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一书中写道,“多模态是指符号产品或符号事件的设计中几种符号模态的使用及其整合的方式”[1]20国内学者也对这一术语做了相关阐述。李占子指出,“多模式(Multimodal)指的是除了文本之外, 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 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2]张德禄认为,“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3]朱永生还提出了识别多模态话语的两个标准:“其一,是看涉及的模态种类有多少,这是当前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标准。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叫做“多模态话语”;其二,是看涉及的符号系统有多少。”[4]概括说来,多模态话语就是指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话语。本文分析的徽标属于多模态话语,主要涉及图像和语言两种符号系统。
      2.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也从皮尔斯等人的符号学理论中吸取了媒介、对象、解释三位一体等理念, 但其主要理论基础却是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 1978, 1985/1994; 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4] Halliday提出语言具有三个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组篇功能。随后,Kress(1997, 2003, 2006), Baldry & Thibault(2006), Royce(2007)等许多学者受 Halliday 的元功能理论影响,认为语言符号系统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也都能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其中,著名学者Kress和van Leeuwen(1996, 2006)就将语言符号系统的三个元功能说延伸到了图像系统,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图功能,建立了视觉语法(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3.各模态之间的协作和互补
      在构建多模态话语意义时,各种模态是彼此协作、互为补充的。“Kress等人(1997:272)认为,在多模态语篇中,书面语通过布局和视觉图像发生联系。读者在阅读图像时需要伴随的文字说明才能理解图像的准确意义。对一些读者来说,多模态语篇中的图片可能成为主要的交际模态,语言起辅助作用。对另外一些读者来说,他们可能阅读页面上的所有成分,这就产生了阅读顺序问题和不同模态意义之间的联系问题”[5]单纯借助一种符号资源,在意义的表达上往往很难获得最佳的效果。即便具有了准确性和充分性两点,却在受众中没有产生深刻的印象或者引起强烈的反响。比如,在构建海报、徽标的意义时,文字和图像经常共同发挥作用,它们之间就是一种协作关系。
      二、多模态视角下的中俄国家年徽标意义解读
      于2006年和2007年中俄两国互办的“国家年”活动,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在两国的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至今两国人民还受益于国家年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而作为宣传“国家年”活动的徽标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徽标的设计成功地实现了信息传播的目的。下面我们将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中俄“国家年”的徽标进行解读。
      1.中俄“国家年”徽标简介
      中俄“国家年”徽标均借助于图像和语言两种符号设计的。其中,中国“俄罗斯年”徽标(如图1)的图案为代表中国和俄罗斯的大熊猫和棕熊。两只熊身着各自国旗服装,背景为中国天坛和俄罗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上方为中俄双语书写的“俄罗斯年”口号——“携手共进”(Вместе к общему процветанию),下方为阿拉伯数字2006以及用中俄双语书写的“俄罗斯年”(Год России в Китае)文字。图2为俄罗斯“中国年”徽标,与图1交相呼应,同样也绘有代表中国和俄罗斯的大熊猫和棕熊,不同之处在于两只可爱的小动物此时身穿的是传统民族服装,共同舞动着国旗,手牵手跨步向前走。两国国旗组成心形图案。下方为阿拉伯数字2007以及用中俄双语书写的俄罗斯“中国年”(ГОД КИТАЯ В РОССИИ)文字。总之,两个徽标都既简单、大方、生动、活泼,又很好地诠释了国家年活动,体现了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
      
      
      
      
      
      
      
      
      
      图1 中国“俄罗斯年”徽标图2俄罗斯“中国年”徽标
      2.徽标的图像符号意义解读
      2.1 图像的再现意义
      对应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意义,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了再现意义。他们将再现意义区分为叙事和概念两大类。其中叙事的再现包括行动过程、反应过程及言语和心理过程三类。概念的再现则相当于功能语法中所描述的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在叙事再现的行动过程中,动作者即为发出矢量的参与者。在图像中,他们通常最为突出。“这可以从尺寸、构图中的位置、与背景的对比、色彩饱和度或显著性、聚焦程度,以及‘心理凸现程度’(如人形,尤其是人脸对观看者来说都具有心理凸现性)等方面来判断。”[2]
      在“俄罗斯年”和“中国年”徽标中,最为突出的都是两个小动物——熊猫和棕熊,作为动作者即发出矢量的参与者,他们都被放置在徽标的显著位置。同时都以红色这种高饱和度的色彩作为主色调。无论在中国文化,还是在俄罗斯文化中,红色都是受到崇尚和喜爱的颜色。两个徽标中的熊猫和棕熊的表情都是快乐、幸福的,他们携手共进,表达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进一步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愿望。
      2.2 图像的互动意义
      对应于语言的人际意义,图像具有互动意义。互动意义体现的是图像的制作者通过图像所表征的事物与图像的观看者之间所建立的关系。Kress & Leeuwen指出,“在实现互动意义时,有四个要素:接触、距离、视点和情态。”[7]149
      两个徽标中的棕熊和熊猫都是以愉悦的表情面向观察者,视角为平视,给人以亲切、平等的感受。“同在功能语言学中一样,情态被归纳为高、中、低三类。用于愉悦原则占主导的情境中,如某种艺术、广告、时装、烹饪、室内装演等。这里色彩是愉悦的来源,也是情感意义,因此具有高情态”。[2]我们所分析的两个徽标都具有高情态意义。这充分表达了中俄两国人民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的愿望。
      2.3 图像的构图意义
      与语篇意义相对应的是构图意义。“构图意义有三种资源: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上方与下方具有不同的信息值。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 而置于下方的是‘真实的’。‘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实质,因此也是信息的最显著的部分,‘真实的’指更特定的信息,如细节等,或者说更实际的信息,更脚踏实地的(down-to-earth)的信息。”[2]根据已知信息——新信息的结构来看,放置在左边的信息属“已知”信息,右边信息则是“新”信息。
      “俄罗斯年”和“中国年”的徽标整体布局都十分巧妙。前者总体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部分都为语言符号,中间为图像符号;后者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通过图像符号,下部分为语言符号。图1徽标中,中俄双语书写的“携手共进(Вместе к общему процветанию)”出现在图像的正上方,这是中俄两国举办的国家年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是共同的期盼,是“理想”。尽管在图2徽标中没有采用语言符号来表达,但是在视觉图像符号中似乎更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含义。较之图1徽标中棕熊和熊猫并肩面向观察者、招手微笑,在图2“中国年”徽标中的两只小熊则手舞两国国旗、共同迎向观察者。同时,我们注意到,图2国旗的主体部分仍位于最上方,且彼此相接围成心形,体现出了两国的“交流之心”、“合作之心”。由于“国家年”活动的名称和日期均是确定、具体的,它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让人可信的,因此都被放置在了下方。再者,“俄罗斯年”徽标中象征着俄罗斯的棕熊位于左边,象征着中国的熊猫位于右边,这是因为该图标是由俄方设计的,棕熊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已知,而熊猫是新知;相应地,在“中国年”的徽标中则两只小熊调换了位置,也是同理。
      3.徽标的语言符号意义解读
      两个徽标中文字部分全部采用陈述语气提供信息。除了国家年举办的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外,其它的文字信息都使用中俄双语。这样安排是为了两国人民对徽标都能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解读。其中,处于两个徽标下方的文字——“俄罗斯年”(Год России в Китае)和“中国年”(ГОД КИТАЯ В РОССИИ)与在图1徽标最上方的文字——“携手共进”(Вместе к общему процветанию)所传递的信息值是不一样的。前者在于传达基本的、已知的、确定的信息,后者则直接揭示国家年活动举办的主旨:睦邻、友好、合作、共进。
      4.图像符号与语言符号在意义共建中的协同作用
      对于由图像和语言两种符号构成的徽标,一些信息接收者也许会更先关注图像部分,将语言部分视为辅助部分,另一些信息接收者可能会相反,还有一些人则是综合分析呈现出的所有成分。这也许是和自身的知识背景相关。不可否认的是图像较之语言符号似乎更为生动、形象,但是意义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而语言符号尽管意义上具有稳定性,却在关注度方面则要逊色于图像。因此,图像与语言符号的结合更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国家年”徽标的设计便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徽标中的图像元素典型、生动,使人们迅速获取到了相应信息,而文字部分言简意赅,同时又起着引导人们去解读图像的深层含义的作用。
      三、余论
      借助该理论对中俄“国家年”徽标进行解读使我们更细致入微地了解了徽标的含义,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两国人民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望。诚然,对每一个多模态话语的全面、透彻解读似乎只有作者本人能够做到,但是作为一个信息接收者,通过对相关理论及文化背景的掌握,无疑是可以较为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含义的。
      时至今日,距离《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了,期间两国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互办了“国家年”和“语言年”活动,即将拉开帷幕的是2012年和2013年的“旅游年”。这些活动的举办都极大地推动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笔者撰此拙文,谨望能对两国人民的文化了解、友谊增进、合作建立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徽标 中俄 解读 多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