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一篇佳作 一篇富有激情和“血性”的评论佳作

    时间:2019-04-26 03:20: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刊登在科技日报2010年8月31日第5版上的《专家哪里去了》一稿,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杂文式短评,文字富有激情,文笔犀利、诙谐,论述严谨、深入,读后给人以酣畅淋漓,拍手称快之感。从写作上来看,这篇短评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点睛之笔,引人注目。新闻评论没有强制性,不可能强迫读者接受作者的意见。新闻短评的写作是说理的艺术,除了所要表达的论点要正确、新奇外,新闻短评标题的表现手法也是激发受众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题好一半文”,“题抬文”、“题救文”,让读者一看标题,就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评论来说,更是这样。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评论题目具有特殊的作用。有人说:“标题是评论的眼睛”,那意思无非是说,眼睛是传神的,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或者是说眼睛能够把人勾住,评论的题目应该一眼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他非把文章读下去不可。例如在评论标题的制作中,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对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来引人注意,表现论点的新鲜或深刻。
       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篇短评的标题全题共6个字:“专家哪里去了”,可谓言简意赅,简洁明快。这是一则问题式标题,题中提出质问,让读者从文中去找答案。无疑这样的标题会引人注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是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评论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写评论没有激情,温吞水和钝刀子割肉是不行的。充满激情,就是评论的写作不能是温良恭俭让,不能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激情之外,还需要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评论是讲道理的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在这里,分析说理是评论的灵魂所在。评论的写作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这里说的“道理”自然应该包含法律、法规、政策、纪律、道德等为社会所普遍公认的律则和价值标准,这应该成为评论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评论的写作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
       时下功利主义盛行,评论员的独立身份和独立人格已经被淡化。评论秉笔直书的确有“诸多不便”,“别人做得,我却写不得”的尴尬也较为常见,但这并非一个有“血性”的评论家所为,一个没有血性的评论家是写不出真诚、率直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评论来的。我们需要那种合乎时宜,“及时雨”式的评论;需要寻求那种激浊扬清、匡正时弊的评论;呼唤那种一针见血、酣畅淋漓的评论;渴望那种客观公正、有思想深度、风趣生动而又富于逻辑力量、锋发韵流的评论。这篇短评正是这样的评论佳作。如文中写的:
       这似乎是一个很无聊的设问。如今专家遍地走,企业的产品推介会上,政府组织的项目论证会上,电视荧屏上的养生节目里……满眼都是专家身影,充耳皆是专家声音,怎么会生出这样的疑问呢?
       但大家不知有没有这种感觉:每遇攸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发生,人们期待专家通过媒体给出权威解读时,专家却好像突然销声匿迹了。
       君不见,“三聚氰胺”从奶粉里跑出来时,“聚二甲基硅氧烷”借洋快餐端上桌面时,“二哑烷”或能致癌的消息从洗发水中流出来时,人们对这些冷僻的化学名词充满了未知的恐慌。致癌,还是不致癌?能吃,还是不能吃?人们期待权威的答案。但在这些事件曝光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可曾见到哪位权威专家主动站出来解答过公众的疑虑?
       你就很奇怪,明明一些专家曾在企业的产品推介会上,大讲科学常识以佐证产品的功效;明明一些专家在政府组织的发布会上,以这些领域的权威专家自居……为什么当他们走下推介会或者发布会的主席台,你再问,他不是笑而不答便是无可奉告了呢?当然,还有一些专家,确实是某些领域的权威,有着相当的公信度,但当媒体寻到他时却是尊口难开。
       不能排除一些专家担心缠身纠纷的顾虑,但大多数时候,专家不是被经济利益左右,为人情圈子所困,便是被行政权力所囿。他们需要照顾的情绪太多,也就只好装聋作哑。
       专家丧失了独立性,成了经济利益或者政治权力的奴婢,要么乱说话要么不说话也就在所难免。
       要有勇气打破利益和权力的控制,做独立的知识分子。
       不为私利和权力鼓噪,只为公共利益代言,这是专家本应信守的道德底线。
       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不见,对专家来说,都是不可宽恕的丑闻。
       以上论述,文章以“专家哪里去了”设问,以公众普遍的感受落笔,给人以强烈的共鸣感。文章对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部分专家失语的现象进行了有力抨击,并指出专家失语和为利益集团代言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一样损害学界的社会公信力。读后令人痛心,发人深思。
       三是切中时弊,传播效果好。2010年以来,霸王洗发水致癌、李一、张悟本等事件在媒体上广泛报道,但对其背后的科学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专家集体失语。这一现象在当下具有一定普遍性,对社会公信造成了损伤,作者抓住这个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问题进行思索,并迅速写成短评。文章发表后,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多家网站转载,有媒体同行称深有同感;一些读者给报社来电表示文章正中时下流弊,值得一读。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明延华专门致电作者表示,此文很有针对性,对纠正当前知识界不良风气有一定价值。可见,评论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它的获奖是情理中之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血性 佳作 富有 激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