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师范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江西赣南师范大学官网

    时间:2019-04-20 03:15: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师范类学生是未来的教师初级阶段,其自身担负着教育与教学双重重任。他们教育技术能力的取得和好坏,将会成为制约和影响教育整体改革创新和发展前进、并最终走向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所以,积极地培养师范类学生过硬的教育技术和能力有着非常现实的必要性。该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20-02
      教师素质是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教师素质涵盖众多内容,但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中,教育技术能力将是不可或缺的。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如何加强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探索培养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师范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理解
      多年来对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解,各国给予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为多数专家和学者认可的是90年代初中期由美国技术与教育传播协会所定义的,即对学习资源与过程所采用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不难看出,这个定义的广泛认可性在于它将教育技术界定为一种实践与理论互为融合的科目,较之以往的定义更具辩证性和逻辑性。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国家教育部在其颁发实行的《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本),则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定义为态度与意识、技能与知识、创新与应用、以及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综合能力,并认定其基本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
      通过对《试行》本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可以认为:
      所谓态度与意识层面,就是指立足于教学的角度,来正确理解和运用教育技术,使其成为推动教育事业信息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智力支持,并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发挥积极的关键性作用,从而正确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的取得和提升对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扩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必须强调的是要实现专业能力的发展。个人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该项过程必须建立在长期的自觉基础上,是意识和态度的一种综合。
      所谓技能与知识层面,就是指师范类学生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媒体选择、媒体开发以及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因为这些能力的取得和熟练运用必须依托长期不断的学习研究与实践锻炼,并非简单的科目学习完成。
      所谓创新与应用层面,就是指能够广泛的汲取社会信息和资源,在教学环境的设计和运用、教学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教学活动的展开和管理、教学评比的组织与协调、教育科研的立项和实施,以及在与相关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开展诸如理论、科研、管理等多方面交流与合作时的互动等。
      所谓社会责任层面,就是师范类学生必须树立公平利用、合法利用、有效利用、健康利用的职业操守,因为只有认识到,教育者本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的道德沦为崇师重教的典范,才能真正的把促进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乃至自身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唯一准则,长期恪守。
      综上所述,加强对师范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为重要的是要切实弄明白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真正定义和内涵是什么,并以此为范畴,来指导教育技术学科的创新发展,从而促进师范学生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正如教育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优秀的教师队伍影响着人才的培养一样,积极地从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溯根追源,在专业教学、实际操作、融会贯通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教学环节和科目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意义是极为重要的。
      2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技术的理解还存在偏差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偏差,主要表现在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仅仅停留在把教育技术当成工具和手段的认识上。忽略了将其摆在教育、教学、多媒体等诸多层面的高度去感知,因此其所具备的科学指导作用也被完全忽视。一般在学校中如果没有开设教育技术公共课,那么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就会很模糊,观念落后,学生接触教育技术的比例也就不会很高。所以从学生对于使用教育技术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并且能提升所属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质量的认识还这些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培养师范学生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教育技术公共课地位相对较低
      各校虽然开设了教育技术公共课,但较多的教师和学生还不能将教育技术公共课同专业课一样重视。在学生的眼里,公共课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最后能考试过关,拿到60分就万事大吉,学生没有强烈的内需,形成了“考完—丢完—忘完”的局面。
      3)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在教学中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先进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技术课程教师的天职。但一些教师却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满堂灌输仍然存在,即使利用了多媒体授课,也时常是黑板搬家的形式,并没有用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此外,教育技术注重整体评价,但在实际中仍以成绩为主要评估指标,忽视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养成。
      4)任课教师缺乏教学技能经验
      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学”教学的教师的人数较之其它学科的教师还相对缺乏,而新兴的学科其承担的学科任务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同时教师的学习进修机会往往也因此被挤占,从而导致学科发展的瓶颈出现,影响和制约着学科的创新和进步。知识匮乏、团队活力不强,造成在施教过程中,往往不被受教育对象所认可,这些都是现实存在和实际需要解决的。
      3如何提升师范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剖析影响师范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各种因素,可以看出,只有在师范类学生的教育之初高度重视其课程设置,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互动式教学,运用综合的考评模式来实施促进,才能真正地实现师范类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能力提升。
      1)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影响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也有教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时的缺乏研究,当然学生自身也有在理解层面的参差不齐,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师范学院在教育技术的公共课目的开设方面存在较大障碍,甚至是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只有在具体的实施中克服领导重视程度不高、老师研究学科不深、以及学生自觉实践性缺乏等问题,才能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院的教育部门必须意识到该门学科较之其它学科存在学科本身的独立性和互融性,而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将其变成边缘学科,从而忽略学以致用的根本效用,教师要与学生一同进行讨论式的互动教学,因为今日的学生就是明日的老师,目的相同,因此在教学上要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教条。
      2)充分提升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性
      提升教学的应用性,将更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的岗位执教,因此院校在教师的选择上,要高度重视教师在技术媒体运用上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经验,或是通过阶段性的综合培训具备或达到这样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会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尽快实现学习角色的转变和目的的形成,而不是培养应试性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将会更加有益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和灵活配置,带动学生由被动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更为主动地去接受新的理念和创新,从而更好地为教育工作本身服务。
      3)积极实现教育技术课程考评的灵活性
      众所周知,所有的公共课程都有其不尽相同的特点和特色,如何在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习背景中寻找符合普遍式教学的模式,成为所有师范类学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源其实并不在于问题的本身,因为无论是启发式教学,还是互动式教学其实都将面对同一种验收模式,即综合考评,忽略了考评,或是沿袭其它学科的考评都将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和对学科本身的不负责任。前面,已对教育类学科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因此必须在最终的考评中实现一种创新,即理论方面的认可程度应远远小于学生本身在教学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各类媒体运用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展示。简单的讲,在最终的考评验收阶段,学院应当以学生胜任实际的教学岗位为评判标准,而非理论的应试上。
      4)积极增强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性
      师范类学院不缺乏教师,但是素质全面的教师却相对较少。教师素质的全面性成为制约教育事业发展建设的瓶颈问题,同时影响教师能力向更深层次发展。提升教师的素质,不仅仅是人为的进行集中培训来解决,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短期的,而且效益不高,只有在态度上高度重视,营造浓厚的重教氛围,同时综合运用各类机制进行激励,才能促进教师的本领恐慌,从而改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再学习动力,并最终形成能力的增强和素质的充实。学院管理层面要力所能及地为教师素质的提升开辟通道和渠道,尽可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催生整个师资队伍的活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整体队伍能力素质的“年轻化”。
      当然,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引起我们注意、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始终围绕“能力培养”这一中心,不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琳.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汪志平.教育信息化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戴心来,任英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3).
      [4]王相和,吴明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教育技术 培养 师范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