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鹏之徙于南冥》境界误读校正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时间:2019-03-10 03:26: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学了庄子的《鹏之徙于南冥》《惠子相梁》等篇目,我们自然会谈到人生的境界。但首先触动我们心灵的当然是鹏与蜩的形象;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鹏要褒而蜩要抑。   庄子写鹏,可谓浓墨重彩。它来头不小,幻化神奇,身体庞大,动作有力,飞得高。这样的形象,无疑能够使我们联想到某种几乎无可企及的大境界。而蜩以及与其类似的学鸠与斥■,自然要小气许多。但这种高下之比,未必就是庄子的本意。即使如此,也未必是我们所要汲取的。
      看看蜩、学鸠与斥■。它们的身体是小点,飞得是低点,而未尝没飞呀。你看,“决(xuè,急起)起而飞”“腾跃而上”,飞得还很像样,都绝非不努力。“抢(qiān�,触,碰)榆枋(榆树和檀树)而止”,榆树、檀树都是落叶乔木,高达二十多米,触碰榆树和檀树才停下来,这对于它们来说,已经是不低的高度了。尽管有时还没飞到那个高度就落下地了,但我们都不可否认一个基本事实:它们飞了,而且不但飞了,亦不可谓没有尽力,没有达到它们的极致。
      而鲲鹏展翅,或许轻而易举就达到了九万里高度,无论其高其远,还未必达到它的极致呢。难道我们仅仅以其绝对的高低远近来评判其高下吗?王安石曾在《游褒禅山记》里说:“力足以至焉(可是却没有到达那里),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人的能力有大小,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好事,甚至达到极致,我们就应当为此欢欣鼓舞,怎么能因为它不及人就被瞧不起,或者遭受贬抑,甚至被嘲笑呢?
      这样看来,恐怕“最好”难有,绝大多数人永远没好日子过。殊不知,努力做好自己,做好当下的自己,才是最好的。君不见,长城其大,鸟巢其美;而核桃亦可雕舟,小事物一样有大风景。
      当然笔者这么说,也不是不提倡追求更高更远更强。蜩、学鸠与斥■,“翱翔蓬蒿之间”,原本也没有多大的过错;以此作为飞翔的目标,也没有多大的过错。只是它们却以此“笑”人,反问人家,为什么要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后飞向南方,这就过分了,怪不得庄子引作“小大之辩(通辨,分别)”呢。自己无能力,无远见,也就罢了;还目中无人,容不得人,责难人,嘲笑人。如果说前者略显可怜,那么后者简直就可耻了。
      我们解读文章的时候,应该清楚地看到,蜩的问题,不是没有作为,没有自知;最关键的是逼仄,不知人。蜩“笑”,虽说不一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嘲笑的,但一定是我们最要警觉的。
      蜩的这种只自知而不知人的毛病,连叔也批评过肩吾。用“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来讽喻他因而也算不上大境界。就像尧与许由,互相推让天下,因为知人,尧觉得自己不如许由好,所以主动推让天下给许由;因为自知,许由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得比尧好,所以推让天下不敢接;其实,大家各自做好就是了。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错了。所以,看到其大无比的葫芦,盛水浆也好,剖以为瓢也好,这些当然也是实用;但看得到能作渡船用,那就又高一层了。我们总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误读 校正 境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