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课堂教学_课堂教学的教育生态学诠释

    时间:2019-05-24 03:29: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简言之,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是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而系统中的各因子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研究教育生态学的意义之一,就是把生态意识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促进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健康、和谐、持续地发展。
      1 摆脱限制因子的束缚——环境是根本
      课堂教学是由多种生态因子构成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必须对课堂中的因子进行研究和分析,改善和消除主导性限制因子,以摆脱限制因子的束缚。
      1.1 限制因子定律及课堂主导性限制因子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1840年,李比希(Justus Liebig)研究了各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的影响。他发现,谷类作物的产量通常并不受它所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的限制,而是受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当微量元素降低到最小需求量以下时,即使其他营养元素供应量再充足,也不会提高谷类作物产量。相反,只要稍微加入所缺的微量元素,产量马上就会明显提高,这些微量元素就是使作物增产的“限制因子”。也就是说,当植物所需营养物质降低到这种植物最小需求量以下时,这种营养素就会限制这种植物的生长。人们把这个规律称为“李比希定律”。之后,人们对限制因子的认识逐渐形成共识:当生态因素缺乏时,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李比希定律经过拓宽和完善,介人到教育领域,就成为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但由于教育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教育系统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而不只是某些因子;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不仅对限制因子的作用具有适应机制,而且能主动地创造条件,积极地反馈调节,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是由多种生态因子构成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正确地对课堂教学系统的变量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众多限制因子中找出主导性限制因子,并加以改善和消除,摆脱限制因子的束缚,使课堂教学健康有序地发展。作者认为,构成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教学信息、教学环境三大类。教学主体指教师和学生。教学信息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等。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无论是师生作用、师生关系的体现,还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落实最终都要通过教学环境表现出来。因此,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的主导限制因子。
      1.2创设良好环境,摆脱限制因子的束缚
      既然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性限制因子。因此,要摆脱限制因子的束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根本。离开了环境就无所谓生态,课堂环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课堂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我们既要重视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物质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学习造成的疲劳和紧张。更要重视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课堂质量高低的重要变量,其突出表现就是形成民主互信的和谐氛围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直接依赖于师生问的民主、平等、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表现为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其次,要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任何教育都是在互动交往中实现的,没有互动交往,也就没有教育的发生。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师生互动就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通过互动交往,不仅能增进师生双方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能在互动交往中使教师的兴趣、爱好、情感、观念等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再次,要构建良好的教学关系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体现在教与学的良好关系上。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只有教师善教、学生喜学,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让课堂充满着活力,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
      2 探寻生态因子的最适度——关键要和谐
      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定的忍耐范围,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课堂教学要探寻生态因子的最适度,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和谐,从而产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
      2.1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
      1911年,谢尔福德(Shelford)提出了耐度定律(the law oftolerance)。他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出现上述后果。”简而言之,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是有限度的,“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这就涉及到生态因子作用的三种状态:最小量、最大量、最适度。其下限是生态因子作用的最低量,其上限是生态因子的最大量,处于这两者之间就是最适度。对教育生态系统而言,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够很好地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也就是说,教育生态系统也要符合耐度定律,教育生态系统的“最佳”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最佳”一样,它并非是“最多”,而是“最适度”,这通常也称为教育的最适度原则。
      2.2探寻教学变量的最适度,促进课堂的整体和谐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通过系统内部、外部主客体之间相互依赖、互促互利,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其目的就是建立教育的和谐。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微观教育生态系统也必须要建立整体的和谐。整体和谐的课堂,会产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发挥各自最大的独特作用,获得最充分、最和谐的发展。而根据耐度定律,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各变量因子的最小量、最大量和最适量究竟是多少?只有认真探寻课堂教学的生态因子,使教学变量处于最适度,才可能使课堂教学达到和谐。例如,从课堂设计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如何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 理优化、科学整合?怎样选择和优化教学方法?从具体要求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应控制在怎样的范围内对学生接受最好?每节课教师和学生所占时间应怎样分配?每天的作业量列底多少最合适?小组学习的人数、讨论的时间多少最有利?这些简单而重要的教学变量,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我们常常用主观臆断和往日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决策。当然,上述问题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就是在同一个教学班,其答案也不会一致,但一般来说,最适度的前提是控制在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耐度、适度范围中,同时应当针对耐度范围和最适度明显偏离平均值的“特殊学生”单独给予特殊安排,以最大限度保证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要求我们要对教学因子进行认真研究、认真思考,做到教学过程有行有止、有继有断、难易相宜、快慢适中、疏密合适;学习活动有张有弛、听想配合、学练相辅。总之,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存在冷与热、疏与密、张与弛的问题,偏执一端的教学都不是最佳的教学,惟有那些冷热相宜、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才是最上乘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
      3 把握师生的生态位——发展是核心
      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课堂教学应把握师生的生态位,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生态位特点,以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有所发展。
      3.1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Niche)是生态学上的一个重要术语,是生态群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基础。怀塔克(R.H.Whittaker,1970)指出:“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它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中的功能地位。”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而在生态群体中,不同生态位的群体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任何一种物种的变化都会通过生态网络关系的变化而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变化。与生态位相关联的是竞争排斥原理和资源分享问题。教育生态位是关于教育生态系统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教育生态与不同生态的群体之间、生态系统之间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同时也会相互竞争。即便在教育生态系统内部,或子系统和亚系统之间,同一生态位的子系统内部不同生态群体之间、不同个体之间也会出现。研究教育生态位原理就是要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和实现教育资源平等合理的分享。
      3.2把握师生的生态位,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从教师的生态位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易于被学生接纳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态环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启发引导,也就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平等地参与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实践给予帮助。教师作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更愿学。
      从学生的生态位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也是受学生学习状态制约的在课堂教学生态中,学生个体是最基本的、最活跃的细胞。树立生本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环境、生活经验等差异,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均有自己不同的强项和弱项,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占有各自的生态位,而且学生所处的个体生态位也绝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随着其个人发展变化而变化这说明了个体生态位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态位的不同切不可成为我们不公平分配教学资源的理由和借口。因此,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生态位特点,设计与学生生态位特点相宜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和鼓励学生的良性竞争、互助学习、共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有所发展。这要求教师提供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进行各种简单与复杂、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交往,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也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掘出每一个学生身上隐藏的巨大潜力,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 改善花盆效应——本质是质量
      课堂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环境,其花盆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不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课堂教学要注意改善花盆效应,要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这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回归。
      4.1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即生态学上的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是人为地设置出适宜的生存环境,人工控制湿度和温度等主要影响因子,作物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得很好。但是,它们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在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位下降。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外界的温度、湿度发生较大的改变,作物马上就会枯萎甚至死亡。
      4.2改善花盆效应,提高生命质量
      从教育生态学来看,课堂教学系统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教育的生态意义所在。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有两个生活世界,一个是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当前他们所置身其中、正在实践的生活世界;另一个是可能的、未来的生活世界,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未来生活是今天创造的,而不是等来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这两个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一种平衡。这要求课堂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尊重他人,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而课堂生态环境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学生身处在这样的小环境中,他们的学习活动得到教师的帮助,学生之间也存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和促进,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然而,课堂小生态环境无法为学生成长提供所需要的真实环境,其花盆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不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改善花盆效应,培养学生独立行走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这要求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之中,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科学,走进社会,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关联,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互动、与科学技术的互动。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Z09012)的阶段研究成果,得到了云南省教科院的资助,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Z09012)】

    相关热词搜索: 生态学 课堂教学 诠释 教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