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例谈高中历史“问题式”课堂实施策略_高中历史选择题100道

    时间:2019-05-24 03:18: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历史学科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过问题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和升华等环节,切实落实“问题式”教学策略,就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 问题式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7-02
      “问题式”教学指的是教师精心设计历史“有效问题”,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富有生机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思维升华与延伸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史料信息、应用新知的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史观,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课堂模式。“问题式”课堂中的实施要把握好几个环节:问题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和升华。本文将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罗斯福新政》的课堂探究实践,就如何有效实施“问题式”课堂策略进行探析。
      一、问题设计——“有效问题”选择策略
      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设计优质有效的问题是关键。即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提供若干的“有效问题”。“有效问题”一般要体现三个原则: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的活动围绕着教学中心,针对重点难点加以适当的控制与诱导。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也就掌握了。
      其次,学生能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取得一定的收获。
      再次,要有新问题或新知识的生长点,能够在部分更改条件下能产生新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够迁移等。
      如在探究《罗斯福新政》一课中,针对罗斯福当选总统这一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词中关键词是‘新政’。最初罗斯福所说的‘新政’(New Deal),其实没有具体计划,只是表明如自己上台一定会采取与胡佛反危机措施不同的新的应对措施。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空洞的‘新政’使得罗斯福在当年以绝对多数当选为新一任的美国总统?”这样的问题紧紧围绕课堂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去探究罗斯福上台相关历史背景的兴趣。并得出结论:大危机的爆发及蔓延,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美国普通人民在危机的打击下,绝望情绪普遍存在。大多数的美国人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同时,还可以生成新的问题:“除了新政的魅力,罗斯福上台与他个人的性格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为接下来探究罗斯福大刀阔斧进行新政埋下伏笔,是能促使“问题式”课堂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的。
      二、问题提出——探究情境创设策略
      设计好了“有效问题”,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创设一种有意义的、开放式的、富有挑战与激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内心的真实需要出发,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继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罗斯福新政》课堂导入时,教师采用了最普通的“猜猜我是谁?”的方法来导入:“我是美国杰出的总统;我和华盛顿、林肯齐名;我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我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总统。”这样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个历史人物是谁。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迅速高涨起来,教师这样的创设情境导入设计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家得出了谜底是罗斯福之后,教师进一步抛出问题:“这样的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他能与华盛顿、林肯齐名,能连任四届总统?”从而引出对《罗斯福新政》的探究。
      三、问题探究——观点质疑及开放性策略
      (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以往的课堂中,学生规矩地走在教师设计好的路线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被填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要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摆脱机械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乐趣。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如在讲述新政的农业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引用1933年5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管理局用政府津贴鼓励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大量农产品、屠宰大量幼畜”,此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当时很多人失业,人民生活很困难,为什么要毁灭农产品?这样的疑问是大多数同学心里所共有的。教师因势利导:“是呀!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失业,生活无着,政府却引导农民大规模毁灭农产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样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对历史的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阀,从而逐渐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让学生获得提高和发展。
      (二)教师“无为”——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有效的尝试指导。就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科学的教学程序,让课堂“无为”,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主动探究,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史料的处理能力。
      在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的探究中,一个学生提出疑问:“我认为罗斯福新政不新!”
      全班哗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形成问题:“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是新的,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并不新!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在讨论中灵感飞现,新意迭出。他们有的从彻底打破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的角度去分析;有的从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去分析;还有其他一些角度去分析,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有些看法不一定科学,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确实难能可贵。教师则做适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历史史观。学生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教学资源宝库,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放手解放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学生历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四、问题解决和升华——真实构建和问题发展升华策略
      (一)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实建构
      “问题式”课堂教学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面参与为导向,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实建构。解决问题并不仅仅追求问题结果的成功、有效,而且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与主动建构,形成自己科学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等,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才是教学的价值所在。
      在《罗斯福新政》的探究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罗斯福新政的很多措施都是很有效的。假如你是当时的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你还会向罗斯福建议实施哪些措施?假如你是当时美国的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将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假如你是一名当时苏联的官员,你会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这样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去体验和构建。并在体验和构建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强调学生对问题的发展和升华
      问题发展和升华,是在原有问题已经获得解决的情况下,并不局限于停留在问题本身,而是通过对条件进行考察,得到新的发现或新的问题,并对新情境中的条件进行考察、变更,探索提出新的结论。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多元认知能力的课堂效果。在《罗斯福新政》的探究中,在学生学习到了课本自身的知识,提高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当时没有罗斯福新政,美国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跳出了新政本身,而是延伸到了另一个高度,面对经济大危机的选择:美国等国家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如果没有罗斯福新政,美国则可能走上法西斯道路,给世界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这样一来,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目标达成度狭窄、单一的弊端,达到“见一叶而思树木,见树木而思森林”,使历史课堂更加丰满生动有效。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理念的顺利推行,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设计问题——引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汉国.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曾楚清.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7期.
      [5]朱修庆.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2期.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 策略 实施 高中历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