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外在化、异化:语文教育失败的根源】技术异化的根源

    时间:2019-03-12 03:27: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马克思讲到“劳动的外化表现在什么地方时”说:“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们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这已经够叫人震撼了,马克思紧接着说的话就更是惊心动魄,“因此,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劳动”行为与马克思所描述的何其相似。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在政治性、工具论和科学主义认知下的语文教育,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教学活动都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都不是他们内在需要的。在“外在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同样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他们的言语活动,没有内在的自由,没有真实的自我,有的只是精神的折磨和摧残。他们参与语文教学的“外在的”活动越多,离自己自由真实的言语生命越远。等到他们习惯于这种“外在的”、“异化”的言语活动后,悲剧就发生了:动物的生存性的需要变成了“人”的“内在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则退化为动物的需要。这种“外在化”和“异化”的教学活动,最终导致的是自我的丧失,自由的言语生命的泯灭,师生的同归于尽。――语文学科成为学生最不愿意学、最痛恨的学科,语文教育为千夫所指,原因盖出于此。
      (作者为全国著名写作学家)

    相关热词搜索: 异化 外在 根源 语文教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