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中国诗词大会作文特色及发展趋势_浅析体育科学大会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19-04-12 03:14: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采用观察法,文献法,对第九次体育科学大会的举办情况,提出此次会议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重要作用,但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对研讨重视程度不够,讲课代替会议;会议过程泛程序化,没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气氛;入选论文选题面亟待拓宽,交叉学科较少等,由此提出应以学术为主,广泛宣传,积极推广,加强交叉学科吸引力,注重实证研究,进而切实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科学大会 实证调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3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高、最具防范性、综合性的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盛会[1]”,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此次会议集国内体育学人于一堂,为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笔者正是怀着诚挚之心来上海取经,客观的说上海体育学院对本次会议做出了极大贡献,从招待、安全、会议安排等各个方面周全安排使得此次会议得以圆满成功,本人通过访谈专家、墙报参观、专题报告等形式受益匪浅。当然,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不能苛求完美。对整个会议期间笔者还是有些感触,在此不揣冒昧,拿出讨论,唯希望体育科研能蓬勃日上,进而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此借用孔子的一句话:礼失求诸于野。在此仅希望以“在野”之见以供“朝堂”之用。
      一、 论文选题范围亟待拓展
      此次会议以“发展体育科技 建设体育强国”为主题,内容涵盖了竞技运动员训练、参赛以及后备人才培养,国民体质(包括青少年体育健康)研究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等9个体育发展问题,共涉及49个领域。从征文与录用情况来看,共收到论文7000余篇,录用(主题发言、专题报告、墙报展示等形式)1100余篇。然而从录用情况来看,涉外学科极少,从专题报告情况来看,如果说运动员训练、参赛情况专业性强,非竞技体育专家难有发言权之外,类似人体科学、体育社会学等则完全属于交叉学科,甚至人体运动科学很多技术手段与实验都是直接从上位学科移植过来,单以专题4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为例,未见一篇来自临近社会学科的专家与会,其余会场大概如此。随着知识多元化发展,以往百科书式的杂家退出历史舞台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有限生命的无奈选择。但是专业化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尤其是体育作为一项古老却又新兴的理论学科亟待其他知识的交融借鉴。众多体育学科无法揭示的重要问题都需要交叉学科的帮助,如人类学、社会学、法学、工程学等等,总体而言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剑桥大学文理学者往往在下午聚集一处,各种思想在在液体饮料中摩擦出火花。通过交叉学习、知识重组,产生不少知名的学术理论。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体育峰会,成为体育人自娱自乐的舞台,必然在思维、视域等不同层面产生局限,限制了学科发展的高度与广度。
      二、 研究方法与内容过于求新立异,根基不稳
      从专题报告与墙报文章显示多数研究限于理论探讨,尽管有少数标明实证调查法或田野调查法,但从摘要、结论与会场报告情况来看,真正实地调查的极少,多套用一个流行定语,实质换汤不换药。以民族研究为例多数研究最后结论无非宗教因素、喜丧嫁娶、庆丰避祸等,可能事实的确如此,然而,既然结论与前人研究并无差异,仅是换个民族名称何谈创新?另外,研究内容与方法都无创新,实难说有何种学术价值。诚然,不少学者在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压力之下会有妥协,但也与国内大会论文选择范围与录用标准有直接关系,凡事求新不求细。导致多数学者冥思苦想,追新求异,以引人眼球。与紧邻日本相比,他们的科研工作做的则细致的多,很多研究始终如一,从婴幼儿到老年都有细致的纵向调查与数据报告,尽管看似单一,但数十年如一日的数据积累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辩驳的实证研究。正是他们有着若干个这种细琐甚至于枯燥的工作才有今天日本体育的兴盛。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需要有仰望天空的人。但是当我们都仰望天空了谁又会给我们照亮脚下呢?我们体育科研既需要方向性、战略性的宏观指导文章,同样也需要关注身边群体致力于眼前的实证调查与研究。否则我们构建的学科就成为看上去很美的海市蜃楼,历史也多次告诉我们脱离了实际的梦想往往会幻化成白日梦。当前人类学科的著作如《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礼物》等无一不是典型的田野调查的经典之作。而与之相对的国内体育界始终未能有如此分量的著作诞生无疑与学风浮躁有着极大的关系。读千卷书与行万里路同样重要,不做实证调查的学者如同不去采风而作画的画家——激情与灵感必将在宣纸面前日益枯萎。
      三、 理清“讲”与“议”
      讲课是主讲一方将知识灌注给受体(学生、观众等),而会议则是集中于一个话题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前者是单向传导的,后者是双向互动的。被称为集中了人类三分之一智慧的第五次索尔维物理会议最好的诠释了“会议”一词,当时爱因斯坦,M?玻尔,康普敦,洛仑兹,居里夫人,海森堡,德拜,狄拉克,尼尔斯,洛仑兹等人集聚一堂,通过不断争论与思辨,推动了物理量子相关理论的进步。由此可见,会议即聚会而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同理,此次体育科学大会也是以“解决体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性问题、困扰我国体育发展的难点问题和运动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为着力点,加强具有主动性、前瞻性、系统性的决策研究,提升破解难题、攻克难题的能力,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和科技支撑[2]”为目的。由此,此次会议应该是聚全国之学者,共议体育之难题。然而,多数与会者并未理清讲课与会议的区别。论文的报告人将PPT用短短15分钟的时间予以呈现,而观众如学童上课,寻桌而坐,瞩目而望,略懂其意,根本不可能达到作者所理解的水平,更谈不上相互交流,因此出现讲完就走的怪状,根本没有难点、重点问题的提问与讨论。有一两个会场稍微好些,多数为了赶进度,使得不少精彩的话题未能让作者和与会者共享,更勿用说解决前瞻性难题。尽管这与会议时间短、任务重,有着直接关系,但少了讨论的会场使之成为一堂普通的说课,使人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期望专题研讨或会后交流,会未结束,主讲人已不知所向。   四、 会议过程呈现泛程序化态势
      中国一向以礼仪之邦自称,一般会议,多数千篇一律:首先贺词、开幕词、欢迎词等,其次主要领导讲话;然后才进入正题,如果是以传达上级指示,领会领导意图的行政会议倒是无可厚非,但是以学术为宗旨的会议则大可不必。龙永图曾经在《南方周末》中谈到一次国外会议。与会者都是国际经济界专家学者之类,不设领导席、嘉宾席,先来后到。龙永图与一位老太太寒暄良久,会后,才知道对方是荷兰女王。由此可见,国外此类会议受尊重的是知识与知识的所有者,而社会赋予的行政或者世袭爵位在此并不应,也不必特意凸显。本次体育科学大会同样出现程序行政化的弊习,沿袭以往数届大会的一贯做法似乎并无不妥,但存在的并非意味着合理,礼失求诸于野。在这些方面我们理应向“夷人”学习。当前学术须有自尊、方有自爱,才会被人尊重。学术会议过程的行政化既影响学术的健康发展,也会使得学科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特质,取决于我们今天的个性。相信多数专家学者也是期望能多与同行交流共同、探求问题本质所在。另外,专题会议过程程序化现象也很明显,所谓会议,多是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而非限时讲完。选题有大小,深度有区别,不一而足,尽管考虑到会议时间短,难顾周全,但也不宜做硬性规定,削足适履。
      五、 重社交,轻思辨
      此次大会集聚全国体育学人于一堂,为各大体院、师范院校师生交流与联谊提供了良好机会。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过犹不及,不少与会者本末倒置,将学术会议看成联谊会,往返于宾馆、酒楼之间,穿梭于同学师友左右,畅谈友情,而对专家学者所作学术问题不感兴趣,甚至不闻不问,失去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大好机会。另外,部分学者会对自己专题进行讨论,但是多数往往限于某个环节的讨论与解释,思辨性差,难以触及课题应有深度。甚至有学者委托学生或者同事走走过场,将学术讨论变为照本宣科,失去学术会议的应有之意。
      六、 体育科学大会的未来发展随想
      (一) 广泛宣传,定向动员
      体育是涉及社会学、人类学、生理生化、信息科学等若干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目前我国体操队、跳水队已经纳入物理、信息方面的博士作为科研团队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体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了相关学科专家的介入,理论建设中必然也少不了他们的思想。因此,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必将、也必须接纳外学科专家、学者的进入。不然一群体育人必然会造成“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现象的出现。未来体育大会要做到海纳百川的气度就需要在各领域广泛宣传与定向动员相结合。广泛宣传就要拓展知名度,让关心体育的不同学科的专家认识到自己有机会参与进来。定向动员则针对特定学科,如计算机信息、医疗康复等与体育科研、体育文化息息相关的学者进行动员,使之了解体育,发挥专业优势,为体育中出现的理论、实践难题建言献策,切实推动我国体育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 形式多样化、选题比例合理化
      体育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横跨多个领域,因此该次会议设置了奥运科技与支撑、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国民体质测试现状、体育体制与政策研究、训练安排、体育教学、体育传媒等49个会场专题,但从报告情况来看平均主义现象严重。以12月5号下午的专题会议为例,每个会场6-10个专题报告(见图1)且内容同质性高。
      
      图1 12.5下午专题报告会场次数与人数
      按国家学科分类体育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每个下位学科各有其热点问题,且数量难说一致,但是总体看来除了体育实践中的社会问题研究这一专题分设2个会议之外其余均选择8个左右,难说真正把握体育发展中的难点与热点。作为体育教学这一教育的重点问题,涉及教改专题只有6篇,教学理论与实践也仅8个专题,无论是涵盖范围还是重点选择上都难说这几个专题基本代表了当前体育教育的发展难题与趋势。其余专题情况大概如此。基于此,未来体育科学大会应宏观把握选题方向,至于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都应由学者提出,关注度高的、制约体育切实发展的问题才是体现会议价值所在。此类文章不应强制规定会议中的比例,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阐述,可以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数量多些也应考虑。寥寥数语能切中当今时弊、启迪思维也可入会。适度控制形式与内容都趋于雷同、思想并无创新或者根本不具研究价值的论文入选。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鼓励身处一线的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他们的参与,无疑会为会议添加泥土的芬芳和营养。
      (三) 追源溯本,还原本相
      还原会议本义所在,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减少会议是当前我国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一个重要决定。类似我国体育科学大会这种专业性强,需要参会者相互交流、沟通才能领悟的仍然需要定期进行。但是会议的举行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创立尊重知识的学术环境,让学者畅所欲言还原事实本相,探讨问题所在,触及灵魂、激发灵感才是学术会议的本意所在。对于面子工程能少则少,体育某个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可以开设讲座,对学科内部难点、国际发展前沿问题进行介绍、解释与阐述。对于科普性的知识如投稿流程、选题以及科研方法的运用等最好印发成册,供所需者取,而对多数与会者都已具备了基本的理论素养与知识结构,实无必要参与。
      会议过程前应使与会者对所做报告有所了解,否则很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沟通。了解过程可以向大会组委会索取电子版(当然应提前注明版权),或印发少量专题文章(墙报),供与会者提前阅读。对多数与会者而言,术业有专攻,都有自己的兴奋点与专业视域,并非需要人手一册,笔者观察,除了个别会场多数会议参加会议的一般在20-40人之间,因此并不会提高会议成本。会议过程除了报告专题之外应设立答疑、讨论环节,让报告人与参会人互动起来,不断接触事实本质,无疑对两方都有促进,对于时间设应根据与会内容给出大概时间,不应一刀切。会议提问的方式多样化,对于会场布置应采用圆桌会议方式,这样体现一种与会者的公平,也有利于相互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讲课”还原为“会议”。最后,会议主办方应积极主动提供资源共享,能力提高会议水平。作为会议主办方往往是行业内领先院校或研究所,因此主办方应该利用会后沙龙、校内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会议水平,同时也可以借此提高主办方在业内的声誉。吸引更多的同行参与进而提升会议水平。
      七、 结语
      学术会议向来是提高知识水平,通过报告、讨论产生新思路、新思维最好的平台。然而,传统的会议模式限制了体育科学大会这一全国最高水平的体育理论界的盛会可能达到的高度。思维因创造而无限,人类因为知识而崛起,在与人共享思维盛宴之际,更应享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子曰:“礼失求诸于野”,我们会议的目的在于思想与灵魂的碰撞,此处的“礼”可以理解为规范之意。此次会议无论在规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多称赞之处,但也反映出过程行政化、内容同质化、理论空泛化的缺点。因此我们在选题范围上应该更“野”一些,广开言路;选题内容上 “野”一些,更注重田野调查等方法;会议程序向“夷”人学习,更随意一些,更“野”一些;会议过程更“野”一些,适当放弃官派作风,学者本位,知识为重。相信在自由的氛围中,体育的科研会更进一步,我国的强国战略更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 段世杰.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开幕词[R].2011.12.5.
      [2] 刘鹏.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贺词[R].2011.12.5
      [3]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R].1930.5.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未来发展 存在问题 趋势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