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重读中国画论(三)谢赫“骨法用笔”论_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

    时间:2019-05-15 03:27: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书画同源,异体同宗。历史上每一次对书画同源问题的追问,都伴随着对传统的溯源,对画史的梳理,和对传统与创新的论争,激荡起一场场思想的波澜。中国画在一次次的激荡中回归传统,汲古出新,创造出一个个高峰——赵孟頫、董其昌、石涛、八大、黄宾虹……
      如果我们抛开考证的方法作一个“思想考古”,回到远古先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场景作一次思想实验,那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推测:书、画有着共同的逻辑起点——点、线。当古人看到随时发生在身边的鸟兽之迹,虫食木痕,或者用一块石头打击另一块石头产生了一个白点(陈绶祥《国画讲义》),或者当他们不经意拖着打猎的木棍走过一段沙地划出了一根线、同行的另一个人也画出了一根线,恰巧在这两根线之间、上下或旁边正好飞落一只鸟,或者有一块石头、树枝落叶等什么东西,这样,它们就构成了一些简单的图形。从这些点与线构成的图形中,他们看到了周围物象的影子,也看到了他们自己以及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之后试着再以相似的图文来表示这种感受……
      当文字成为中国人记录思想的符号,我们所能看到书、画起源的记录(先秦·《周礼》《周易》、汉·《说文解字》、唐·《历代名画记》)以及书、画自身的演变也是同源的。现代黄宾虹说:“自来中国言文艺者,皆谓书画同源”(《黄宾虹论画录》)。其实,同不同源只是一个时间划分问题,如若回到史前,时间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与其争论同不同源,不如就把这个模糊时期作为它们共同的逻辑起点,来考察书画分化之后它们的历史演变及其演变关系更有意义。这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们这里只作简单的讨论。
      中国书法早熟于中国画,与书法绘画最初的功能有关。文字是语言的书面符号,它所记录、记载的思想或史事可以不依赖于文字的“形象”独立存在。尽管不同时代书体不同,但同一种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书体表达,如篆书、草书、隶书等,都可以记录同一个内容。这样,文字的功能可以与书体分离而并不影响内容本身,书体就具备了独立于内容的可能性。一当可以从实用功能中剥离,“书法”的意义就诞生了。至少从汉代开始,这一现象已经存在(1)。书法的产生也并未完全脱离内容,而是在一个更高层面又接纳了内容,这便是书法艺术之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与几乎所有中国艺术形式一样,一旦书体(书法)演变为一种艺术,那么诗性、诗意、诗境,必将作为这门艺术的最高追求和标准。至少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这种诗化的书法艺术观念(晋尚韵)就已经是一种审美的自觉。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绘画艺术开始自觉的时期。因而我们可以说,一旦艺术开始自觉,那么书、画在经过同源而分流的漫长历史之后,将会因“诗”而再一次走到一起。不管何种艺术形式,诗境才是中国艺术的最终目标。也正是这个时期,“书法用笔”(“骨法用笔”)就已是中国画的一种用笔标准抑或审美观念。
      因为绘画晚熟于书法,晚熟的原因是绘画的功能不像文字那样可以与形象自身相剥离,它只能一俟绘画艺术的自觉,这是书法成为绘画的审美前提而不是相反的时间逻辑及其历史原因。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作为共同点。一是两者有着共同的起源——图文。二是两者的基本构成元素——线条,及其相同书写笔法。三是有相通的审美思想和艺术规律。它们都是书写心性表达情感的线条的艺术,当然还有同样的工具材料。
      二.作为不同点。一是书法的线条是纯抽象,尽管可以组合成可读的汉字,但单个的点画是抽象的,尤其是草书线条。绘画的线条尽管也是抽象的,但它要求线条必须组合成象,其长短、粗细、浓淡、枯润、疾涩等变化以及相互组合的构成方式要多于书法(绘画的用笔比书法多)。再者,无论是形式形态还是艺术自觉,书法都早于绘画。
      以共同点为基础,绘画可以从书法中吸取营养以书入画(图5-72)。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首先可能发生的层面是“书法用笔”的技法层面——笔法(从“骨法用笔”到“书法用笔”)。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抽象的书法线条向表象的绘画线条转换的问题,但笔法相通。黄宾虹后来总结为“五笔法”,既是书法笔法也是绘画笔法。
      其次是线条的书写性,即“书法用笔”的另一个意义——自由自然的书写引入绘画。早在汉代蔡邕《笔论》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绘画理论上,始于六朝谢赫的“骨法用笔”,而成熟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实践中六朝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已经有不自觉的书法用笔,只是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一次总结并提了出来,并认为绘画需“意气而成”,就是说绘画也需要一种自然而然、一气呵成的创作状态。之后,“书法用笔”愈来愈作为绘画的自觉标准,尤其是元以降。由于书法对自然自由的书写有极高的要求(否则难为书法),当把这种书写融入到绘画的时候,笔墨的质量会相应提高,比如线条会更自然、更富有意味和情趣,而不单是线条所呈现出的一种形式上的成象效果(非书写性的制作也能实现这一效果但失去了笔笔生发的书写——写意的自然味道)。书写状态是需要很高修养才能达到的,对画家来说通过书法的训练来提高绘画的笔墨质量及其书写、写意性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历史上的中国画大家无不是书法、绘画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又用笔相融通,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磨练过程。反过来说,若书法的用笔不能与绘画相通,往往是个人风格不稳定和不成熟的表现。如果书法功底不行,绘画也难于高远。
      最后,绘画的品评标准来自书法,唐朱景玄即以张怀瓘《书断》“神、妙、能”论画。绘画之变,往往观念于先而形式于后,书法之变则是形式于先而观念于后,这与书法(书体)的演变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因于材料、功用等因素汉代是分水岭,赵壹《非草书》为证)直接有关,从书体本身来说这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直到自觉的审美意识开始,书体的书写变为真正的书法,其观念与形式形态才合二为一,这个时代是魏晋六朝。
      此时谢赫《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尽管还不是后来所谓的“书法用笔”,但已经有通过用笔来提高绘画线条质量意味的意思。当然,若单从绘画本身来说,我们也可以理解“骨法”就是物象的框架、结构,但若局限于这一种看法,那么“骨法用笔”中的“用笔”,就无从谈起了。而六朝人所谓“骨法”来自“相骨”,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故而所画对象(主要是人物)也一样需要有“骨”——骨架、骨气、骨力,人有骨而能立,画有骨而载气。
      “骨法用笔”以人物为主,但不仅限于人物,也有山水、走兽花鸟。早在谢赫之前顾恺之《魏晋胜流画展赞》就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尤其山水画,尽管我们现在没有看到那时山水画的独立面貌,但至少作为人物画的衬景和背景,已经出现并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比如篇中评的《清游池》、《七贤》等涉及到山水林木,还有《画云台山记》和《洛神赋图》山水背景为证。此时独立的山水画作为著录尚有顾恺之的《雪霁望五老峰图》,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等。早在汉代,有刘彻的《五岳真形图》(2)。这时的“骨法用笔”,不可能仅仅用于人物画,山水中的线条也一样是“骨法用笔”的线勾。所谓“骨法用笔”,是指以线勾的用笔变化来表现对象的间架结构,这一结构不仅要表现对象的外在结构形式,还要把对象的骨相、骨力和气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作者具备相应的“相骨”能力。与顾恺之“传神”论一样,“骨法”的提法与当时人物品鉴之风有关,后来它成了所有中国画的标准,山水、花卉等皆须“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骨法用笔”不仅要表现对象的骨相骨力骨气,还要有用笔(笔线)的味道,而味道取决于用笔的过程和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符合一定规范(圆笔藏锋中锋为体一波三折)、自由自在(信之自然)而富有力度(下笔用力)的用笔是最好的用笔,其特点与书法相同,是一个“书写”过程,这就是后来所谓“书法用笔”之意。
      单就笔法来说,“骨法用笔”多是隶篆用笔,“书法用笔”多行草楷法用笔。篆隶用笔以使转为主,随着书体逐渐向楷书及今草过度,多提按用笔。六朝是楷书和今草趋于成熟时期,此时作为晚于书法成熟的绘画尚以使转用笔为主,即便有提按,也不是主体笔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评六朝顾恺之“成今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连贯”,评张僧繇时说:“张僧繇点曳研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标明已经有提按用笔,但从顾恺之等唐以前的传世作品来看,仍以使转笔法的线描、线钩为主。由于五代荆浩对皴法的“创造”和总结(早在唐李斯训已有简单皴法,如《江帆楼阁图》的勾斫,以点攒簇首重尾轻如丁头成为小斧劈。荆浩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出新应是较为现实的,而不只是“创造”),彼时的书法笔法(提、按、使、转、顿、挫等)已全面运用于绘画。无论以使转为主的隶篆“骨法用笔”,还是提按为主的今草楷法用笔,都具有“书法用笔”的意味。所不同的是,前者之“骨法”更多强调了表达对象骨力、骨气的意思,后者则开始注重用笔本身的书法笔意,不再关心是否表达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和不再表达骨力,而是关注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一种新思想、新内容的创生,并不意味着旧思想、旧内容的摒弃,而是进一步丰富,这是中国哲学与文化艺术历史共时性的一个基本特征——成长性,而不是否定性(西方艺术特征)。就“骨法用笔”与“书法用笔”的内涵与外延而言,它们之间应是包含与被包涵的关系:
      骨法用笔≦书法用笔。
      在历史的进程中,后者愈来愈探求绘画用笔的书法笔意——书写性,用笔本身所构成的语言形式——笔墨,愈来愈被关注和赋予意味的首要因素,直到这一笔墨形式本身成为绘画本体的构成因素,这便是始于宋、盛于元、明的“写意”文人画。
      用笔与绘画的关系,历来有论。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云:“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绘画“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评六朝顾恺之“成今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连贯”,评张僧繇:“张僧繇点曳研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评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是为一证。山水画始自五代荆浩已经多有书法用笔之意,花卉画应始于“宋四家”。各代论者颇多。宋郭熙《林泉高致·画诀》云:“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此亦非难,近取诺书法,正与此类也。故说者谓王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之执笔转腕以结宇,此正与论画用笔同。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赵孟頫曾求教于钱选,问何为绘画的“士气”,钱曰:“隶体耳”。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后亦自书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是“书法入画”自觉的标志,同时也是鉴别士人画(文人画)与工匠画的基本标准。时人作画亦多诗、书、画一体,尤多写竹、兰者,元代更盛。像元四家的画,已经与宋画有很大的不同,不光是书法用笔加强了,重要的是书法用笔的过程——书写性显著了,他们不再像宋画那样拘泥于在一定的框架内(“骨法用笔”)勾线施墨,而是笔笔生发、线线推演,由一笔而万笔,由一点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不再拘泥于先一个山石、再一个山石地按部就班地画。书写的过程——书写性,越来越凸现和重要了。
      愈往后,书法用笔愈成为一种常态。明·唐寅《画史会要》引:“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明徐渭自云:“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明董其昌《画旨》:“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清·笪重光《画筌》:“点画清真,画法原通于书法。”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二曰笔法: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而后下笔,则疾而有势,增不得一笔,亦少不得一笔。笔笔是笔,无一率笔;笔笔非笔,惧极自然。树石必须蟹爪,短梗则用狼毫。钩叶钩花皆须顿折;分筋勒干,迭用刚柔。花心健若虎须,苔点布如蚁阵。用笔则悬针垂露、铁镰浮鹅、蚕头鼠尾,诸法隐隐有合。盖绘事起于象形,又书画一源之理也。”等等。现代黄宾虹云:“书画同源,贵在笔法。”(3)
      随中国画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书法用笔不仅仅是把书法的用笔方法运用于绘画,更重要的是把书法写的过程——写的状态,笔笔生发富有节奏的书写运用于绘画,强化中国画抒发胸臆的写意性,不再拘泥于一定框架结构之内进行形象塑造。由于书法对书写性有更高的要求(否则难为书法),书法用笔融会于绘画可以提高线条以及笔墨的质量,比如更加有力、自然(笔墨的最高标准)以及更富有变化和韵味等等。
      书画同源,义理相通,同源异流之后的融会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不同画科的高峰期与书法用笔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愈是与书法用笔结合密切的成熟愈晚,依次是人物、山水、花鸟。而愈往前,愈多为骨法。有宋以来,画家无不书画兼善,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书法的进展,比如宋之苏、黄、二米,元明之赵孟頫、董其昌、徐渭,清代“八大家”以及现代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等。他们也因书法成就而各造其极,他们书画两栖,书印兼善,三峰辉映,广为后世师法。
      什么样的用笔方法——笔法,才是最好的和最高级笔法呢?中国画的基本构成元素笔墨,其质量和高度直接取决于笔法的高度,也关乎中国画的标准,这一问题我们留待下一节专门讨论。
      
      注释(1)从赵壹《非草书》看,东汉初年草书已作为一种表现性情的艺术形式,即便不是艺术的完全自觉,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崔瑗《草书势》、蔡邕《篆势》中亦知,在东汉书法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独立存在。再早有西汉末年杨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里的书,当有这几层含义:一是指书面语言,二是指记述(记录)为书,二是指书写本身(即今人所谓“书法”)。看殷周甲骨文的书写(刻画),我们也能发现,那时的古人也不能没有朦胧的“书法”(审美)的意味。比如,刻画时笔顺的意识,以及从殷虚出土的师傅教徒弟的甲骨文示范刻字,实际已经具备“法”的意识(参见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第30、31页,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1版)。(2)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下册第581、582页,三联出版社,2000年。(3)《黄宾虹美术文集》61页。

    相关热词搜索: 画论 重读 用笔 中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