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养老院一床难求谁来守护“黄昏”?] 养老院一床难求

    时间:2019-05-29 03:19: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桃姐》里,年迈的桃姐对“干儿子”说:我干不动了,我要去老人院。“干儿子”反问:你真的想去老人院?画面中,神经绷紧的桃姐挤出两个字,愿意。   但现实中,即使“桃姐”发自内心地乐意去养老院,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养老场所。据媒体报道,5月份北京一家公办养老院——第一社会福利院答复咨询者:目前有1100张床位,前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
      衰老像慢刀子割肉
      北京丰台区马家堡,90岁的张寅生和老伴李玉珍,感觉回家的楼梯越来越长。家里还挂着他们的结婚照片,70年前,李玉珍漂亮得像个电影明星,“年轻的感觉,压迫得让人窒息。”张寅生说,衰老是慢慢感觉到的恐惧,“像刀子落到肉上,慢慢拉。”
      20年前,老两口退休在家,过着养花、画画的悠闲日子,子女每周都会看望他们,那时他们根本没想过去养老院。前年的一天,张寅生做完饭忘了关火,引发了火灾,街坊踹开门大喊“着火了”。“真吓坏了,突然感觉安静活着都力不从心了。” 张寅生说。再接着,去遛弯的路上,李玉珍被车撞了,才好不久又摔了一跤。88岁的她装上了金属股骨头,只能慢慢挪动。
      接连出事,子女探望频率增加,“他们怕我们突然死在家里”。老两口看着70多岁的子女,头发已白,面容憔悴,上楼梯都困难,“孩子们也老了,不能再拖累他们。”张寅生夫妇决定去外边养老。
      他们想起社区“日间照料室”。“我去看了,只有两张床两套被褥。再加上没医生,我们害怕。”张寅生说,社区养老指望不上,他们想到公办养老院。
      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老年人口总数已接近300万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6%,且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预测,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人,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50万。
      老龄化的迅速加快,不仅仅只在北京,同样发生在中国的各个一线、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像张寅生老两口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他们在无奈中等待能有一个“归宿”——养老院,最好是条件良好的公办养老院。
      
      漫长无期的等待
      可是入住公办养老院得等,80岁的兆芬(化名)已经等了四年。北京劲松某幢老式的居民楼里,只有两只猫和兆芬做伴,一起回望岁月。
      四年前,兆芬就在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和第五社会福利院登记排号,此后,兆芬多次打电话询问,但答复至今都是“没床位,还得等”。
      她也曾考虑过民办养老院,并且试着住过一段时间,各方面条件都让她满意,但每月入住费要8800元到3万元不等,而她每月退休金只有3000多元,住民办养老院显然行不通。
      北京市民孟宪平的母亲89岁了,祖孙三代住在一套不到50平米的房子里。老人身边离不开人,他们夫妻还要工作,家里的条件又不能请保姆。孟宪平和母亲商量后,决定和妻子一起为老人找家养老院。
      他们看了北京的几家养老机构都不太满意,不是太远,就是收费过高,或者条件不好。后来他们找到了四季青敬老院,孟宪平对这家敬老院的环境、服务以及设施等都比较满意,因此他们从去年年底就给老人在这里做了登记,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住进去。四季青敬老院有500张床位,据工作人员介绍,从2008年开始,在这家养老院登记的大约有2700人。
      据北京民政局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养老机构总数为401家,其中公办215家,民办186家,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2.9张,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入住需求。记者调查了数十家公办养老院,目前床位均满,数百人排号很常见。有的养老院还要对入住老人面试,不合格者将被劝退。北京市老龄委规划,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2万张,才能满足320万户籍老人中约4%老人在养老院养老的需求。
      目前,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养老机构都是一床难求。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67亿,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达940万,部分失能老人约为1894万。但是,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至少缺300万张。
      民营养老院生存堪忧
      像上文中几位老人担心的一样,尽管迟迟没有床位,但是他们仍在等待公办养老院的答复,而不愿去民办养老院,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一直低迷,尤其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养老网上显示,某个沿海地级市福利院、公办养老院有77家,民办养老院只有3家,而且条件设施一般。
      之所以民营机构存活率低,公办养老院的“挤压”是不争的事实,它一切都由政府部门包办,而民营养老机构要想给自己一个身份,就需要“拿钱砸”。另外,与公办养老院相比,民营养老院的医疗条件会打折扣,但是他们会在服务上树立口碑,以此吸引老人入住。事实上,差距不仅仅在硬件设施上,医疗服务水平也是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重要因素。一位资深人士说:“很多民营养老院的服务水平我们实在不敢恭维,护工是否经过正规培训都很难说。”
      很多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和优惠措施目前还停留在文件上,看得见摸不着。多项工作涉及到卫生、人社等多个部门,作为养老机构主管单位的民政局虽努力协调,但收效甚微。
      除了相关政策难以落实,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失能、半失能老人。据记者调查,在北京市215家公办养老机构中,随机拨通30个公办养老机构的电话,除去远郊区县的乡镇办敬老院,大多数公立养老院、特别是市区内街道所属的公立养老院,都明确表示,不接收不能自理的(老人)。民办养老院情况恰恰相反,很多民办养老院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超过一半。昌平某养老院共收住116名老人,完全能自理的不到30人,需要护理的占全院人数的四分之三。
      公办养老机构没有经营压力,自然不愿意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护理成本,然而对于后者,收一个老人就是一份钱。但是,高难度的护理也意味着高风险,立法缺失,保险不到位,一家民办机构负责人谷全文不停挠头:“这风险,难道我们活该承担?”
      “这里面存在巨大的矛盾。”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量庞大的失能老人亟需专业的护理服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公立养老机构做不到,也不愿意做。如果民营养老机构没有健康的发展环境,势必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姚远教授分析,长远来说,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机构是大势所趋,保障养老机构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利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长期不公平竞争,会挫伤民营养老机构的积极性,随之导致的高风险,会加剧民营养老机构的生存困境,“这问题不解决,养老行业不可能健康发展。”(摘编自:《新京报》、《经济导报》、《广州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养老院 谁来 难求 黄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