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说”的基本原则]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时间:2019-02-12 03:21: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课堂上,语言作为师生之间互通知识信息、传递思想感情的纽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修养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曾经有人就各项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做过专门调查,结果表明:无论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均把语言表达能力列为第一重要。事实上,善于修练语言的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欲罢不能”的境界,其教学往往起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相反,不善言辞的教师往往是不称职的教师,其教学枯燥乏味,往往使学生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由此可见,教学语言运用的恰当与否,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那么,何为恰当?笔者认为,恰当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学语言要少而精,简冗适度,学生才有说的机会
      “少”是指教学语言应简练,遵循经济原则,体现浓缩性、朴实性的特点,不堆砌华丽词藻、不故弄玄虚、不装腔作势。“精”是指教学语言应精当精练,遵循高效性原则,体现其深刻性、准确性特点,直截了当抓住问题实质,不借题发挥、不拐弯抹角、不信口开河。可见少和精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精是少的精髓,少是精的外显,只有少才能体现出精的内涵,只有精才能准确再现少的实质。
      教学语言要遵循少而精原则,指课堂上教师用尽可能少的话语传递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思想内涵,阐明更深邃的生活道理。但这里的少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少,不是指用词的单一、简短,而是要以精为其最终标准,不仅要用词简练,更要准确地表情达意,做到约而不失一词。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必要的重复、强调还是必须的,即教学语言中允许必须冗余,否则教学语言就变成了书面语言似刻板、枯燥、机械,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少而精”的思想更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学记》中曾指出“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意思是,教师的语言要简略而透彻,精致而含蓄,善用譬喻而使人顿然明白。孟子也曾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当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出“重锤敲打关键词”的思想。可见,少而精思想从古至今都受到许多教育家的关注,今天更具有其现实意义。现代教育高举弘扬人性的旗帜,重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植,关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只有少说,才可能给学生说的机会,才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空间,才能提供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因而,“少而精”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有助于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
      2教师应巧引善喻,循循善诱,学生才善说
      巧引善喻指教师善于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幽默诙谐的语句,旁征博引,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使教学幽默生动、活泼有趣,达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境界,让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样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了、形象了,深刻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了,学生的智力活动变得更简单了,这样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身心得以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求知,然而学生主动求知过程中需要适时的点拨、诱导,其中教师语言的丰富与否,用词的恰当与否,将起着关键作用。前苏联教育学者曾论述过“教师言语越丰富、越多彩,他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及其知识质量的影响就越有力。”“善诱”的思想也是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颜渊曾评价孔子教育思想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同时,孔子又指出诱导时要抓住时机,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也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教学中,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恰当的比喻,一句丰趣的话语,往往让学生产生顿开茅塞、豁然开朗之感,从而诱使他们思想自由驰骋、畅所欲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只有教师善诱,学生才会善说;只有教师善诱,学生才不会出现讷于言的困窘;只有教师善诱,学生才会实现从欲言不能到善说的飞跃。
      3教学语言应声情并茂,富有热情,学生才敢说
      教学语言不应是空洞干瘪的语词,也不应是机械单调的意义符号,它是教师对教材掌握程度的外显,是教师整个生命情感活动的体现,正如叶澜教授所讲,“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组成。因此,十分重要的是使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的确,教学正是教师借助语言载体,融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于一体的活动,教师在利用言语手段与学生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同时,教师的情感、人格魅力、人生观、价值观等自然也渗透其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越言语本身的作用。事实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并不在于“你告诉了学生什么”,而在于“你用怎样的方式与腔调告诉学生的”。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运用有声语言,同时也要善于运用无声语言,教师鼓励的眼神、赞许的颔首、会心的微笑、对学生失败而感到失望的表情等等这些伴随着有声语言的无意识的表情动作,都向学生传递了教学语言应声情并茂,充满热情,学生才会消除一切后顾之忧,从中受到鼓励,得到启迪,学生才敢于说,才敢于直言,才敢于言自己欲言,才敢于向教师说真话、内心话、悄悄话。这时,才表明你的教育是成功的,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当学生走过来向你说悄悄话时,就说明你的教育是成功的”。
      4教学语言应舒缓流畅,不徐不疾,学生才能自如的说
      教学语言应语速快慢得体,声调抑扬适度,情感急缓适宜,结构疏密有致,学生听课如沐浴在春风化雨之中,情意舒畅、兴趣盎然,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别有韵味,听课就如同享受一曲美妙无比、韵味无穷的乐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另一方面能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提供思考的空间,不致于使学生的头脑成为教学语言的跑马场而引起听课的疲劳,以提高听的质量。同时,只有学生有思考地听,才能做到有目的地
      说,自如地说,提高说的力度。从而提高师生对话的质量,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申继亮等.论教师的教学能力.北京师范入学学报,2000(1)
      2杨伯俊.孟子译注(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338
      3H・A・贾雄.教学・教育记忆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2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教育时报,1997.11(12)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