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事功”与“格物”:高校学报的现状及定位】加以致知格物之功

    时间:2019-02-11 03:23: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学术失范”是指学术界的某些方面存在着缺乏规范,或有规不依或规范本身不合理,从而贻害学术事业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失范引发了部分学术期刊的“失范”。对于高校学报而言,“学术性”“特色性”是其生命力、竞争力所在。
      关键词: 学术;学术期刊;失范;学术性;特色性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展开,我国的学术研究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发展景象。与之相伴随,作为刊载、介绍、传扬学术成果窗口的学术期刊亦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其中尤以高校学报为一重要刊载园地。然近年来,有关学术以及学术期刊的规范与失范等问题成为了学界关注与忧虑所在。本文拟以重庆高校学报为区域个案,探讨学术性与特色性乃是高校学报生命力与竞争力所在这一论题。
      
      一、学术与学术期刊的失范
      
      “失范”(anomie)是指“一种无规范状况,或者是社会准则的缺乏和含混不清”。而“学术失范”是指“在当今学术界,在学术社团的组建、学术站点的设立、学术职务的评聘、学术资源的分配、学术成果的评价、学术奖励的颁发、学术刊物的运作、学术著作的出版、学术规章的制定等方面存在着缺乏规范、或有规不依或规范本身不合理,从而贻害中国学术事业”[1]的现象。
      对于当前学术失范的广泛性与严重性,张国功先生曾言道:“大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腐败日益凸显恶化为困扰学界的严重问题之一。从由《中国书评》等学术报刊发韧而后波及整个人文社科界的‘学术规范’大讨论,到眼下批评四起但依旧层出不穷的学术剽窃与抄袭学案;从大众读者对学术图书大面积泡沫化倾向的厌倦,到学界自身对学术创新能力萎顿困境的析因……都折射出这一问题的广泛性与严重性。……内容除高校教材、辞书等重灾区外,还包括博士论文等学术论文、专著;不仅文科有抄袭剽窃,而且以崇尚科学精神为旨归的理工科也不能独善其身。”[2]
      导致学术失范的因素固然很多,然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当不可不谓显明。一方面,当下一些体制上的杠杆规定是催生学术浮躁、学术腐败以至学术失范的土壤。比如,以高校为主体的许多科研单位大多规定了不同职称级别的人员一年所必须达到的科研分值,而构筑这一数目的主要成果便是文章的发表量与发表文章的刊物级别。而科研分值的完成与否又直接与年度考核、岗位津贴的发放紧密相关。由此,人们首先核算的是发一篇文章“价值”多少分(科研分),而要完成额定任务领得全额津贴又应该发多少篇文章。在这种先前的核算过程中,文章的“分”与“量”是首先被考虑的基数;相反,学术质量――这一文章生命力所在的因素反而退居其次甚至被隐没。于是,文章的大量炮制、堆切和剪接便应运而生。学术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学术垃圾,学术泡沫的重复制造。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导致目前学术失范的因素还在于学人们对学术的认识与对待学术的心态。传统儒学对“学而优则仕”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滋长了对学术经世致用性的偏爱。学而后以致用原本无可厚非,然一般之人却往往强调了后者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致用的前提――学之过程中的态度与取向。从学到致用,古人先贤强调遵循应有的路数,即“物格――知致――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在其学的环节中,古人强调格物致知,按朱熹的注疏,“所谓致知在格物中,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四书章句集注・大学》)如若剔除其中理作为理学中心范畴的伦理道德上的内涵,贯以事物的本真与规律之说,则格物致知强调的是为学之径,即尽可能的做到穷尽事物本来之理(格物),在穷尽过程中还要心无旁骛(心正),这是传统学人对待学术(即格物)的态度。只有格物穷理,方能正心诚意终达至修身治国之用,这是古人的传训。然在目前我们市场经济尚未成熟时期,一切似以利为目的,故对学术亦偏重于其事功的评价。一些短时间内难见功效的学科门类则出现冷遇与旁落之景,尤其是人文社科之类,因在短时间内其功效甚微。不仅如此,还得有较大的成本投入,如若依照纯粹市场经济的价值理论,此应当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亏本之业,然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长远计之,此则为傅斯年所言的大用。其认为“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开降焉”,指的就是学术(尤其是人文社科)的前瞻与持后性之大用而非眼下短暂之事功。此番言论放之今日亦为中的,然在当下追求学术事功性的风潮中却颇显无奈,甚至几近隐没。
      与学术失范相伴随的是一定程度上的学术期刊的失范。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成果最终得以展现、公布并与同仁交流互长的重要平台,理应是只考核研究论文研究成果的学术性。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学术期刊这块原本的纯学术乐园也不免其俗,一些本应只属市场经济的准则被带进了学术领域。一如前言,在当下一些体制或是规章之下,为了完成一些量化的指标,学术的成果被迫顺从于一些量化的杠杆。当前我国出版的各类学术期刊数以千计。以2004年为例,中文核心期刊就有1798种(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
      ),而南京大学公开的CSSCI期刊为461种。就是这些刊物,成了众多要完成量化指标的人们(需要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需要评职称的各行业人士)争相角逐的目标。以某一高校为例,其博士生毕业必须要求在CSSCI刊物上发表3篇文章。而据了解,这个学校在2004年的博士生招生人数为1 500名,加上其他年级的以及其他学校的博士生,如若都有同样的毕业要求,而不足500种的CSSCI刊物的炙热与受亲睐遂可想而知。这里还毋论其他各行各业等着文章这一杠杆去加薪进职的芸芸众生。有限的资源面对无限的需求,再加上市场条件下的一系列诱因,部分学术期刊难免不失守学术阵地,故学术期刊一定程度上的失范在所难免。
      对于现在学术期刊的失范,有学人将之概括为五个方面:学术成果发表的商品化;特殊稿件(表现为“人情稿”、“关系稿”、“领导稿”)充斥学术期刊之中;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建设不够;学术期刊在量上发展的大跃进倾向;编辑行为的一定程度失范[3]。这五方面的概括可谓是对当前学术期刊失范状况一语中的。学术成果的商品化尽管远非市场经济下的比比皆是,然商业化的操作与气味已是相当浓厚。有的期刊更是因着供需的失衡(期刊有限而需要发文章的队伍无限),违背学术准则。君不见大学校园中,代理征稿的广告俯首即拾,而几千元一个版面的讨价还价更是屡见不鲜。学术期刊的学术性、规范性正在市场经济的洪流冲击下逐渐蜕变,亦即所谓学术期刊的失范正在日益成为当下关注之点。
      
      二、学术性与特色性――高校学报的定位
      
      学术与学报都是近代中国伴随其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术语。学报尤是近代的产物。清末民初,受西学思潮的影响,一些学人开始创办各种刊物以介绍、倡扬西学,探究阐发本国之术,于是造就了近代学报的雏形。高校学报的诞生更是随着中国近代意义上大学堂的创建而兴起的产物。与此同随,学术原本是建立在完整意义上的“学”与“术”相结合基础之上的。梁启超曰:“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也。”[4]严复在《原富》中对此也有论述:“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5]二者殊途同归强调的是对真知的探求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要言之,学术思想自有其独立性,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学术的固有特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载体――学报(学术期刊)所应取法的路向:既顺世又立世。换言之,学报的发展,尽管应根据变化的社会,在期刊的办理、运作等方面顺世而行,但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学术的纯粹性,依据学术自身的特点与内在规律。学报不能演变为单纯的市场效益追求者而忽略甚至背离学报的学术性这一生存之本。即是说,学报生存的根基在于其对学术性的坚守而不是单纯的对市场经济下功利的追逐。
      早在民国时期,傅斯年就对其时学术界学术唯用的弊病有过剖析:其一,中国学人好谈致用,其结果乃至一无所用。傅斯年认为中国传统学人事必问用,事必求用,却最终忽略了学术之真用, “凡所以博物广闻,利用成器,启迪智慧,�陶德性,学术之真用存焉。”“每以此类之大用为无用”,其结果终至一无所用;其二,凡治学术,必有用以为学之器。学之得失,惟器之良劣足赖。“器”属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范畴,即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言中国治学,注重的是实际层面上的功用,这与西方相异,“西洋近世学术,发展至今日地步者,诚以逻辑家言,诣精致远,学术思想界为其率导,乃不流于左道也。”[6]尽管前人之论并非全然符合当今之学术状况,然其“好谈致用”却无疑为时下相当层面上之通病:升学是为了好就业;挑好专业是为能赚钱;发文章是为毕业,为评职称,为科研分……不一而足,功利性的求用在很大层面上掩盖甚或吞没了学术的纯真性。
      前已论及,学术原本是由“学”与“术”结合而成,一如术业有专攻,不同的领域在“学”与“术”上的倚重取舍不同。相对而眼,人文社科偏重于“求真”的探讨,而理工科应用型之类关注较多的是其“术”即实践中的运用效能。尽管有此偏重不同,然在学理过程中,二者却是相同的,即在“格物”阶段对“真”的追问过程中,求“真实”与寻“真理”是二者相同的落脚点。我们这里所言的“学术性”当是对“真实”、“真理”的涵摄。一如前所引,“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也。”高校学报作为规范的学术期刊,在刊载这些以学术命之的文章时,就只能是以学术性为其是否被录取采用的唯一标准。学术的原创性、规范性与拓展性是构筑一篇文章能被学术期刊录用的基石;同时,只有坚持以学术性作为学报稿件录用与否的基准,学报才能获得长久存在与发展的源动力。因为“无术以用之,亦终归于不能用”。学术性是学报的生存力之源。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龙头,一方面服务本校的教师科研工作者,通过刊载其科研文章集中展示本校的科研成果并有效地整合科研力量;另一方面,也通过刊载校外科研文章以达到学术交流、学术借鉴与吸收学习的功效。因而学报既是展现、整合本校科研能力的窗口,同时,也是与外界同仁交流学习的平台与桥梁通道。故很大程度上言,每个学报都应有着自身的学校特色与区域特色,因此,特色性当是高校学报凸现于众多同行业内的关键。一定意义上言,只有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刊物,才具备生存竞争的能力。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高校学报的特色性就内容而言,当从两方面去探究:一是学校特色,比如学校的一些有深厚科研实力的重点学科以及有特色的学科;二是区域特色,根据所在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相较于其它地方的独特性。
      目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已正式启动。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也是教育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刊工程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期刊内部的改革,在5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其中,培育出5-10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学报,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尽管名刊工程相当具有影响力,但对于绝大多数一般高校的学报来说,要进入名刊工程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开办特色栏目,力争将特色栏目办成优秀栏目和名栏目。
      高校学报的特色,一方面应通过选题优势和选题特色即选题策划来体现。选题策划代表了本刊物学术文化内涵的导向,是形成本刊物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选题策划的特色性在期刊编辑出版和生存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同类刊物甚多,多数学报都是面向全国广开稿源,而作者基本上也是采用“漫天撒网”式的投稿方式,每个学报如若没有具有自己特色的选题策划,往往就会出现同类期刊内容的同质化。这样,不但造成版面资源的浪费,也很难体现出刊物自身特色,更难有品牌效应。在这方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现在的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已经形成了以编辑为主体,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性的特色栏目。自2004年第4期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依托本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结合编辑部人员自身的学术特长,开创了“主持人”方式的特色栏目,其中尤以“21世纪中国侠文化”为该栏目的特色之笔,可谓将编辑自身学术特长与编辑的主体策划功能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该栏目由以侠文化为自己学术研究方向的韩云波编辑为主持人,并实行与《今古传奇武侠版》合办的方式,每期特辟专栏就侠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探讨,并广泛地实行媒体约稿(见《媒体约稿・21世纪中国侠文化研究征文》)。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该栏目已经成为该学报的一大特色栏目,也成就了该学报独立于其他学报的特色之所在。然而,目前有许多高校学报编辑主体意识严重失落,常常是坐等自然来稿,很少甚或是从不主动去策划能充分体现本学报特色的选题,更妄论围绕栏目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稿、组稿,这是一些高校学报流于泛化的根由所在。
      高校学报要塑造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还在于要充分利用与发掘本地方本区域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本学报独异于其他学报的特色所在,同时也是打造本学报竞争力所在。全国各地的学报均可利用自己的区域特色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构筑自己在学报大本营中的鲜活身影。比如西藏雄踞于中国西部,以“世界屋脊”闻名于世,独特的地域及历史文化等因素造就了她与众不同的特色,被视为高原文化。地处雪域高原的《西藏大学学报》和《西藏民族学院学报》都开辟了“藏学研究”栏目。“藏学研究”这一栏目的开辟既对西藏历史、文化、宗教、语言、艺术、医学、天文、地理等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为众多的藏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学术园地,又使这两种学报以此形成了特色栏目,成为了我国藏学研究的核心期刊[7]。安阳师院的《殷都学刊》则利用商王朝曾建都安阳,并因殷墟的科学发掘,为推动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的全面深入研究,开办了“殷商文化研究”栏目,使《殷都学刊》成了颇具影响的学报期刊。《宁夏大学学报》因占有区位优势和研究力量的优势,开辟的“西夏研究”,为西夏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西夏研究群体,形成了西夏研究体系,更使宁夏大学成了西夏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学报》为展示吴文化的丰厚内涵和底蕴,以传承、发展、创新吴文化的精髓,推出了“吴文化研究”栏目,既使学报体现了特色,又让源远流长的吴文化走向了世界。南阳师院的《南都学坛》就充分利用南阳汉代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汉文化研究为龙头,创设了“汉代文化研究”的栏目,形成了“人无我有”的特色栏目[8]。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缺乏个性的出版物,就必然缺乏生命力;个性越鲜明的出版物,其知名度就会越高,其品牌效应就会越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会越佳,市场占有率就会越高。”[8]这里,个性与特色是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
      
      三、以重庆高校学报为例的探讨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近几年的发展可谓迅速。然就重庆学术期刊的发展而言,则不乏可圈点之处。以2004年为例,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总数为�1 798�种,重庆普通高校学报入选的仅6种,其中文科类学报仅1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本数据依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统计而得),重庆高校学报在全国高校学报的地位与较为严峻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重庆高校学报情况一如业内人士所分析的: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精品期刊不多,缺少期刊“巨人”[9]。学报自身蕴藏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全国高校学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重庆高校学报的现状与其直辖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与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整体而言,重庆高校学报面临以下困境:其一,优质稿源的缺乏。前已言及,重庆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的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现为《西南大学学报》)一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为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质稿源的数量。在目前的体制下,职称评定亦或是毕业要求对发表文章的级别均作出了限定。在这种现实之下,学报自难引起优质稿源作者的关注。其二,特色栏目的稀少。重庆高校学报数量不在少数,然在业内学报界能引起瞩目的栏目却鲜见。大多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如“全、散、小、弱”之通病。其三,编辑主体意识一定程度的缺乏。大多数学报编辑还是采取坐等自由来稿的方式,在自由来稿中筛选求其较为上者。故尽管很多编辑也抱怨稿源不足,稿件质量低劣,然依旧是被动的坐等来稿,而缺乏主动策划、联系稿源的行为。
      有鉴于重庆高校学报的困境状况,笔者认为可视其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其一,加大优质稿源的组稿工作。一方面应努力提升的办刊质量,力争获得行内人士的肯定,通过刊物学术含量的提高而让重庆高校学报更多的进入相应的核心期刊系列。自身品牌的提升,会增强对学者的吸引力,同时,也会增大优质稿源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学报编辑要主动参与到优质稿源的联系约稿中去,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自由来稿。通过学术动态以及相关领域的了解,编辑应加强与相关领域学人的联系互动,与之建立起稳定的编创关系。尤其对一些真正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者应采取相应的的约稿机制以保证稿件的学术含金度。其二,针对重庆学报的同质化,应加强特色栏目与重点栏目的建设。对于特色重点栏目,重庆几十所高校各有自己见长的专业,这正是各个学报相互独立又相互吸引交流的前提与平台。依据本校具有深厚功力的科研学科建立起本学报的重点栏目,既是对学校相关学科的进一步支持,有助于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能打造出本学报的重点栏目;同时,又避免了学报资源因雷同化的倾向。例如《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立足于本校的学科力量以及学校所处地理区域的文化特点,决定了本刊物在立足人文社科基础性、理论性和学术性之上的重点与特色栏目:即以本校较具实力的“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及“中国思想史”为重点栏目,同时,以本校颇具特色的“特殊儿童教育”以及学校所处长江流域的“三峡文化”为特色栏目。在确定了本学报刊物的重点与特色之后,编辑部加强了与相关方向、专业的学者们的联系与组稿,通过近两年的时间的努力,不仅与一些相关领域的学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联系,同时,本刊物的重点与特色栏目也在学人与行内逐渐获得认同与肯定。此外,重庆独有的社会历史文化,更是重庆高校学报创办构筑特色栏目的凭借与资源。例如重庆高校均处在三峡流域这一区划之中,三峡文化应成为重庆高校学报特有的区域文化资源。故“三峡文化”、“巴渝文化”及“巴蜀文化”及相关领域可被考虑为重庆高校学报的特色专栏。其三,为纠正编辑主体意识的失落,每个学报应充分调动编辑的主体意识,化被动收稿、审稿为主动策划栏目、构筑选题。在这方面,《西南师范大学(社科版)》已经开始迈步并取得一定成效。前已言及,自2004年第4期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对几个较有特色的栏目以“主持人”主持的方式,将编辑自身学术特长与编辑的主体策划功能充分结合,形成该学报比较有特色的几大栏目。这些栏目的创办,对于我们高校学报尤其是我们重庆高校学报在充分发挥编辑主体功能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重庆高校学报办刊水平的提高除仰赖研究者学术水平的提高外,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我们编辑部同仁自身水平的提高。对于编辑而言,首先是要加强由自身的知识素养所形成的对稿件的评判能力,稿件于编辑,最终是要得出“用或不用”的判断,这种鉴别和判断的行为过程依赖的就是编辑的评判能力。面对各类稿件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择优采用,编辑见仁见智,在所难免,但编辑自身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其评价能力就会缺失或弱化。故编辑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的提高当是关键[10]。要形成这种比较“中庸”的评判能力,需要一个积累与渐进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然在这种渐进过程中,作为编辑当清醒地认识到:学术性与特色性是学报具有生命力与竞争力的源泉所在,这才是对高校学报的应有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胡杨.建树学术规范 反对学术腐败――《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讨论综述[EB/OL].2002-02-28.
      http://www.省略/article.asp?Newsid=1376&type=1000�
      [2]张国功.直面学术腐败――编辑群体的文化担当、职业规范与制度建设[EB/OL]. 2002 -06-27.http://www.省略/article.asp?Newsid=2262&type=1000�
      [3]周舟.学术失范背景下的学术期刊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04(11):208-212.
      [4]梁启超.学与术[C].//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25(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3.
      [5]严复.原富[C].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7:885.
      [6]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谬误//傅斯年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25-29.
      [7]陈正慧.学报特色栏目的功能和作用――兼谈大学学报的开发利用[J].三峡大学学报,2005(3):111-114.
      [8]王银娥.论现代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兼论编辑的现代化问题[C].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编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工作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工商出版社,2002:53-54.
      [9]田静.重庆高校学报的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290-295.
      [10]崔学兰.学术期刊发展的三大误区[J].编辑之友,2004(4):56-57.
      本文责任编辑:张诗蒂

    相关热词搜索: 事功 格物 学报 现状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