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从语言融合的角度看港台腔对现代汉语口语的影响_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难吗

    时间:2019-05-30 03:18: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从语言融合的角度分析了闽、粤方言的变体“港台腔”的形成及其特点,并由此分析了闽方言和粤方言作为一种方言外来语,它的语法特点及其对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港台腔现代汉语语法影响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76-02
      
      语言融合,也称为“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不同民族在同一地区长期密切接触以致渐渐趋向融合,由这种情况形成的最常见的语言就是“语言融合”。语言的融合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其中微观的方面即是由于语言的接触而产生的词汇的输入与输出,以及语法形式的变化。近年来,港台电影作为一种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不仅为内地人们的生活语言带来了许多新词,同时也悄然地推动着港式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本文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及探讨。
      一 语言接触的产物
      语言接触,指不同民族的语言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双语现象、语言融合、语言混合等形式。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闽、粤地区经济上的强势,逐步通过影视文化反映出来,电视文化、港台影视的强势,使得演员们不标准的普通话也由此得以一种流行语言推广开来,港台腔就此形成。笔者认为,港台腔就是港式普通话,它是在闽南语、粤语及汉语普通话基础上交融发展起来的一种中介式语言,类似于若干年前的“洋泾浜”,以口语表达为主要形式。产生原因如下:第一,电影中的港台腔,是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法规则的一种相交,电影演员们既要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语法词汇,又自然地带着方言上的特点。第二,香港地区长期在英语文化的包围中,说话逻辑受到英文逻辑的影响,如:你上车先,等我做完先,你走先,就像是直接翻译英语的句型。这种现象,就是香港演员照着汉语字典学普通话的结果。第三,明星演员们自身的误读误用,今天我们从明星采访和游戏节目上接触到大量带有港台特色的“口语文化”,某些词汇的滥用,如:“然后,那”的泛滥,主要原因是谈话人思维不连贯,不能够畅所欲言,或者没话找话,使得语言问题游戏性质扩大化。
      二 语言融合出现的问题
      1.动词“有”的误用
      港台腔口语中最常见的是“有”“没有”的滥用。例如:“你很漂亮啊!没有啦。”“听说你和他是同学?没有。”“欢迎你来!没有。”当你需要否定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可以用“没有”了。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作为否定式,是对“有”这个表示“存在”意义的动词的否定,而且常常是对过去或现在某种具体事物的否定,不用于抽象事物,因此以上三种说法都是答非所问,此外,汉语中“有没有”还可放在句中、句尾构成正反疑问句,表示“经历”的意思,但“有”不可单独使用表示此种意思,如“你有没有去过上海?”或“你去过上海没有?”。这是普通话的表达,但港台腔偏要说“你有去上海吗”,这明显是借用了英、中语法,造成了混淆。
      2.语气副词词义的混淆
      副词的误用首推语气副词“还好、其实”的滥用。这些词的用途被扩大,失去了原有的逻辑身份。比如“还好”是一个软性的否定,是“不那么……”的意思,是有个供其否定的相对物的。例如:“你对李宇春什么感觉”,你说“还好”,意思是“不那么着迷”,“你对芙蓉姐姐什么感觉”,你说“还好”,意思是“不那么厌恶”,但我问的并非“你着迷李宇春吗”或者“你厌恶芙蓉姐姐吗”,你却分别当做这两句话,然后给出同一答复“还好”,让我回头分别去找相对物,你不予明确,这在谈话中是不严谨的,或者是不礼貌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它有一个默认的相对物,所以算是勉强过关。有时候你发现你连这个默认的相对物都找不到了,“还好”被像“一般”一样,抛弃逻辑身份,单独使用了起来,比如“你喜欢打球吗?”,你说“还好”。我无法将之翻译为“不那么……”,按照“还好”的原意,我应该将之翻译为“不那么喜欢”,但你说这句“还好”时的意思并非这样,你的意思是“不那么喜欢,也不那么讨厌”,两头都加了相对物,这就与没加一样,这和“还好”原来的用法不同,至此“还好”已经彻底等同于“一般”。最后它甚至连“一般”的意思都找不到了,你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也许那是“我就不发表评论了”的意思。这些词已成了娱乐圈和潮流男女口中的外交辞令。
      3.介词及助词的滥用
      常见的介词,如“到”的滥用,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侮辱到、夸奖到、逗到、吓到”这样的句子。另一个台湾式的用法则为:有被+动词+到,譬如在琼瑶的电视剧里经常可以听见“有被吓到”“有被我看到”。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到”是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它往往是跟一些名词结合,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后,做补语,强调动作的结果,这与港台腔的用法是完全不同的。
      三 语言融合的结果
      1.大量港式新词的吸收与借用
      如“先生”“小姐”代替了“同志”和“师傅”;“巴士”“的士”也取代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结账”一词也不知何时已经让位给“埋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到底有多少粤港词语在汉语普通话中流传呢?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著名语言学家陈章太教授说,有六七百个之多(包括一小部分台湾词语);而另一位社会语言学家陈建民教授的统计结果是:进入汉语普通话的香港词语有600个(其中香港汉语词547个,香港粤语词53个)。仅从这两位知名学者的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今天的粤港词语给普通话造成的影响,就其数量和规模来说,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国内的任何地方方言。
      2.口语表达习惯的变化
      如丰富的新词汇使得汉语的语言色彩更加生动形象,生活语言的表达更加活泼,更为重要的是,港台腔的兴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南北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与政治经济的进步是同步的。
      当然,这些词语在汉语中最终能否被吸收,能吸收多少,能使用多久,都还有待于观察。它完全取决于汉语文化和中国社会对其中每一个词语以及它背后所代表语言的筛选和文化认同。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所有事物一样,它们都将经受整个社会和长期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普通话对香港词语的取舍问题[J].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4(43)
      [2]詹伯慧.普通话“南下”和粤方言“北上”[J].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3(39)
      [3]陈章太.普通话词语的规范问题[J].中国语文,1996(3)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热词搜索: 现代汉语 角度看 口语 融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