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最出名的世界之最【“世界之最,千古之最”】

    时间:2019-05-21 03:20: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本刊记者:欧阳静      2月5日,正是“立春”时节,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浙江东阳的“东方卢浮宫”,如同来到了阿里巴巴的宝库,叫声“芝麻开门”,无穷的宝藏呈现在我们面前……
      
      惊世宝库
      走进大门,一个黑色雕花清代大鼎呈现在面前,下刻“诚信鼎”几个字,意寓“诚信”是东方卢浮宫的精神核心所在。在诚信鼎后方,放着一个硕大的地动仪,是不是张衡的候风地动仪还有待考证,只是上面斑驳的绿色显示了它的年代久远。
      “卢浮宫”金碧辉煌宽大的大厅首层里,悬挂着许多的世界总统、首相、国王、历代名人和艺术家大幅的碳画人物肖像画,挂满着整个首层大厅.沿着旋转楼梯登上二楼,二楼的第一间即进入东方卢浮宫董事局主席张纯良硕大的办公室,眼前景象绝对令人惊讶,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稀世珍宝、大型玉器雕件、田黄、古代大型珐琅彩瓷、古典家具等珍宝不计其数,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一个藏宝室。
      接着,张总的助手领我们到各个陈列室一一参观,我们得以大饱眼福,叹为观止,东方卢浮宫现藏有唐寅、祝枝山、刘墉、王羲之等历代名家的经典之作以及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黄宾虹古代和近代等大师的书画作品20多万幅;藏有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历代青铜器、玉器、瓷器、雕漆制品、明清家具、远古化石、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包括佛像神像、人物像、唐三彩、各类标本等古董文物艺术品40多万件。
      这里的大部分古董文物都经过了权威专家的考证,现代画作都是张总邀请著名画家前来亲笔作画,在数量上、质量上堪与法国卢浮宫相媲美。
      这些珍贵的收藏犹如一本精美的百科大典,收藏的价值达数百亿元。而汇集、收藏这些文物艺术品的就是东方卢浮宫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张纯良先生。
      三十多年来,张先生怀着对华夏文化崇敬、收藏、传承、弘扬的情结,殚精竭虑、倾其必生智慧、心血玉财力,上罗稀世珍品、下揽泰斗翰墨。是因为他怀有一个梦想:我要建一个“东方卢浮宫”,全方位地发展艺术产业、让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像去巴黎卢浮宫朝圣一样,也来我们的“东方卢浮宫”朝圣!
      这种理想、这种事业,是何等的雄心!是何等的豪言!是何等的气概!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说的,更不是每一个人所能做到的。
      张纯良先生倾其毕生心血与财力收藏、集聚、发掘、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以及古董文物、书画行家的名家泰斗的充分肯定,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政协主席李瑞环的亲切接见。
      李瑞环主席了解张先生的事迹后评价道:你是有文化的热心人,有文化的人也做不了你这样的大事!2003年8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参观“东方卢浮宫”后,深感震惊,“想不到东阳这么小的地方,居然有如此藏龙卧虎之人。”并挥毫题词“世界之最、千古之最”!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在北京会见金灿集团董事长张纯良先生时竖起了大拇指惊叹地说:“早就听说中国有个‘东方卢浮宫’真的了不起呀!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投资艺术的农民企业家
      与共和国同龄的张纯良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张山坞村,那是个非常贫穷落后的村落。为了贴补家用,他16岁就外出打工,拉过风箱打过铁,干过搬运工,做过泥水匠……
      七年后,他回到家乡,在乡砖瓦厂当上了供销员。当时煤价很高,煤源十分紧张。就在同行都为无法获得廉价、大量的煤源而叫苦不迭时,他从有关科研人员那里捕捉到一条信息:煤渣可代替煤烧制砖瓦。因为每公斤煤渣尚余3,000多卡的热能,若在泥土中加入适量煤渣,在烧砖时“外内夹烧”可大大节约燃煤。他还率先发现了衢州化工厂和福建三明化工厂这样的用煤大户,所废弃的大量煤渣,本来就要花钱请人清运的情况,他迅速想办法使这两家厂成为自己的煤渣供货地。
      从一个月几节车皮到60节车皮,从一个化工厂到多处煤渣供应地,从一次雇用10多个装卸工到100多个装卸工,从乡砖瓦厂一个接货单位扩展到60多家砖瓦厂接货……张纯良吃尽万般苦,终于成了富甲一方的“煤大王”。
      1990年10月,随着改革的深化,有关领导找到这位“百万富翁”,请他承包挽救农村能源建设服务公司。这是家集体企业,公司资产仅有10万元,但亏损却已达30万元之多。正想干番大事业的“煤大王”随即走马上任。他动用多年的积蓄和家产,在原公司的基础上筹建起“东阳市能源总公司”,更积多年经商的经验和10多年闯荡江湖的胆略,以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的眼光,先后办起了煤气供应站、节能设备厂等六家经济实体。当年即不但填补了原企业的亏损,还盈利30多万元。第二年,公司一举成为全省农村能源系统的龙头企业。1993年,伴随着年底创利税560万元的目标已提前实现,张纯良又着手酝酿成立集科工贸一体的浙江金灿集团公司。
      如果说在这之前,张纯良最大的兴趣、乐趣就是办企业的话,那么1993年底偶然发生的一件事,则使一切发生了变化。
      这天,张纯良和朋友相约一起去看望一位外商。张纯良准备了四条中华烟、两瓶茅台。而朋友带的是一幅金华画家画的山水画。他不禁哑然失笑,问朋友这怎么拿得出手?
      令张纯良大跌眼镜的是:面对他的“重礼”,外商只是颌首“Thank you”了一下,可当朋友把国画展开时,那老外竟眼睛发亮,连声说了四个“OK”,张纯良懵了。他读懂了眼前这幕:在老外的心目中,他的“重礼”远不及朋友的一张“纸”分量重。一个念头随之闪现:书画果真有价!商机自然无限。他决定藏画增值。
      1994年初,听说北京有人要出售张大千、徐悲鸿的画。张纯良和爱人徐云珍,携百万元现款赶往京城。左请右托,曲曲折折,他们耗资百万元终于购得了三幅“大师”的墨宝。为防被盗受损,夫妻俩把“墨宝”展平压在床底,白天不敢外出,夜里不敢入睡。让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小心翼翼地抱回的“大师真迹”,请人一鉴定,竟然全是赝品。
      整整100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沮丧、懊恼、愤怒……一齐涌入心头。张纯良心疼得好几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在哪里跌倒,我就一定要在哪里爬起!我就不信这个邪!”张纯良说:他是个“大老粗”,肚里没墨水,出门受人骗。但他可以请天下的画家、名家到东阳,到家里来,当场作画,眼见为实,那就假不了了!
      憋着股气,也憋着股劲的张纯良说干就干了起来,他斥资五六百万,在东阳市区买下一家破产企业,把部分厂房装修成作品陈列馆,再腾出部分厂房和房子,作为巨幅作品创作中心和中小型画室及大型裱画场所。于是,“金灿文化城”诞生了。张纯良向全国画家发出邀请:可提供行、食、住一切费用,再另付一定报酬,欢迎风格各异的画家们到东阳来挥毫泼墨。
      为了肩负起中国美术家们的期望,他要做一个真正投资艺术的企业家。这使得他有段时间成了腰缠万贯的穷光蛋,连妻子看病住院也没有钱……
      可是就凭一位企业家要将全国的书画名家请到东阳,这谈何容易!在一段时间里,张纯良陷入了两难选择。
      一方面,他倾其所有,如痴如醉,近乎疯狂地邀请画家,接待画家,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另一方面,邀请书画家,接待书画家,付一定的报酬,这又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这基础必须依靠企业的发展来支撑,来保障。
      
      怎么办?面对两难选择,张纯良变得异常“吝啬”起来:当东阳许多企业家一再更新轿车,坐上了“凌志”、“宝马”、“奔驰”时,他却仍坐着自己那辆已行驶了10多年的“桑塔纳”;10年前就曾一口答应给儿子买辆轿车的父亲,变成了“再说”、“再说”,现在则干脆一口拒绝;在妻子的记忆深处,有一年,张纯良几乎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为了节省开支,每次外出,张纯良早出晚归,总是抓紧分分秒秒办完事,争取能连夜赶回东阳。他说:哪怕省下一夜宾馆钱,也可以多买几张宣纸……
      勤俭节约,于小户人家而言不失为度日良策,而对张纯良,对金灿文化城来说,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大有大的难处。1997年底,张纯良和妻子迎来了一个极为艰难的冬天。
      这年冬天,金灿集团与东阳市政府合资开发建设的八达水电站,已到了第三个年头。造电站,回报周期长,虽已投入了6,840多万元,但仍未见效益。而年关到了,许多工程款要结算,许多工资要支付……
      这年冬天,全国各地的画家比往年更多地来到了东阳。有许多在全国各地大专院校任职的画家干脆决定把整个寒假都投在金灿文化城。这使得张纯良每天都要应付巨大的开支,光2米×5米、398元一张的宣纸,因同时挥毫泼墨的画家多,每天就耗费30多张……
      即便缺钱,他也不能在画家们面前表露出任何愁容,他必须故作轻松、自信,必须用笑脸迎来送往……
      怎么办?“纯良,那么多藏画、大画,卖掉几张不就能解一下燃眉之急了吗?”有不少朋友劝他。
      是的,张纯良拥有祝枝山、石鲁、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许多名人的字画,每一幅都可以卖个高价。但是,“文革”浩劫,多少名家字画付诸火海;物欲横流,又有多少名家字画流失海外。这些似大海捞针好不容易收藏到的大师真迹,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岂肯轻易出手?
      是的,张纯良拥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国画。但他清楚许多画家为什么愿把自己的巨幅作品留给他,留给金灿文化城。张纯良告诉画家们,他要建造一座“东方卢浮宫”。他已答应画家们,会把所有的作品都保存到艺术圣殿剪彩的那天,供世人观赏、瞻仰。他要信守诺言。
      如果说一开始还纯粹是出于兴趣、保值、增值,后来因藏画所付出的心血,所饱尝的酸甜苦辣,使张纯良对中国书画的情感得到升华的话,那么,作为一个精明而又不乏远见的企业家,现在,有一个更为宏伟的蓝图又在他心中酝酿。
      张纯良说: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收藏者,作为一个投资者,他当然也想到过卖画。但是,决不是现在。在目前国内尚未有一个企业真正地投资艺术,国内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市场的情况下,他决不会步当前中国书画市场许多急功近利者的后尘……
      张纯良的执着也感动了他的爱人。在丈夫最困难的时刻,她把自己整整400万元的私房积蓄全部拿了出来给丈夫救急。面对亲朋好友的议论,她说:“不管怎么样,我都认了。纯良毕竟不是把钱花在花天酒地上。再说,当年嫁给他,他只是一个农民打工仔。我本来就没想做什么富婆。”她无怨无悔!
      为这无怨无悔,徐云珍付出了代价。因忧劳交加,1998年春节期间,她糖尿病再度发作,有段时间连看病住院都没有钱……
      
      构想艺术圣地“东方卢浮宫”
      艺术熏陶、影响、改变了他;他也感染、影响、甚至改变了别人。画家们说要感谢他;他说要感谢画家。究竟该谁感谢谁?!
      张金林是湖北山水画研究会和湖北省长江美术馆的秘书长。当他接到张纯良的邀请时,也曾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张总裁只不过与许多收藏书画的企业家一样,将收藏书画作为投资,看中的无非是书画的升值空间而非艺术价值,无非比只知拿着钱,到处找项目的企业家多了一点投资战略眼光而已。
      但当张纯良把藏品陈列室打开时,面对画的海洋,画的世界,张金林的心尤如被电击一般,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一位农民企业家竟会拥有如此丰富的书画作品、书画精品,竟会把藏画作为一项事业搞到如此巨大的规模———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张金林的思维瞬间清晰并骤然定型,他突然明白了他自己为什么有那种深深的感动和莫名的冲动!这位在东南亚书画市场闯荡多年的画家,多少年来一直痛感虽然东南亚各国国画市场正在兴起,但国画艺术的发源地———我们中国却至今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中心、大书画市场。他突然懂得了自己其实一直在苦苦地寻找一位真正具有艺术产业化思维的企业家。现在,这个企业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于是,他不仅在金灿文化城留下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鄂西印象》,更留下了自己的整个身心。他不提任何条件地主动要求留在东阳,愿帮助张纯良一起营造全国最大的美术活动中心、东南亚最大的艺术市场——“东方卢浮宫”。
      张金林留下来不走了。要走的许多画家,也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张纯良、对“东方卢浮宫”的敬意和支持。
      时下,在许多地方,在许多拍卖会上,画家们的画是以尺论价的。但在金灿文化城,几乎没有画家为自己的画与张纯良讨价还价。世俗的一面在这里得到洗礼与升华,画家们说他们自己都感到奇怪,在这里他们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创作出自己的精品,检阅一下自己是否具备实力,自己的画能否在这里站得住脚。
      北京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深为感叹地说:为了使中国画在国外市场能真正受世人所关注,多少年来,他一直渴望能有一位像张纯良这样的企业家,能放眼艺术品市场这个领域,真正投资艺术。为了支持张纯良,更为了中国美术事业的发达,他提议,金灿集团甚至可以以中国画研究院的名义召集画家……
      长期请画家上门作画,原来作为陈列展览室的场地已经捉襟见肘了,据统计,当代国内画坛名家近几年来在东阳共留下巨幅作品8,000多幅,其中50米长以上的长卷有2,000多幅,创国内外收藏巨幅中国画之先河。张纯良说,如果把所有的藏画沿着马路挂起来,可以从东阳到上海一个来回还绰绰有余。
      由于市政拆迁,以前的破产企业厂房被拆除了,张纯良只得把自己经营的一个9,000多平米的大酒店关掉,作为“东方卢浮宫”最初的作品收藏地,由于场地和条件限制,很多字画只能在地上一层层地堆放着,经受虫蛀雨霉的侵蚀,张纯良看到就觉得心痛。
      为了请画家作画和收藏艺术珍品,张纯良关掉了自己的很多家企业,实业规模大幅缩水,“东方卢浮宫”靠个人力量支撑难以为继,必须走文化艺术产业化的道路才能继续发展,正式建造“东方卢浮宫”迫在眉睫!
      
      “东方卢浮宫”迎来文化东风
      由于在收集、保护、弘扬中华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张纯良先生被推选为全国政协九届、十一届会议特邀代表、东阳市十二届人大代表、金华市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九届浙江省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文化产业商会会长。他热衷于弘扬民族文化,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为建设东方卢浮宫的事业奔走呼号。
      2003年,“东方卢浮宫”报经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批准注册,谋划已久的“东方卢浮宫”终于进入筹建阶段。2003年5月18日,经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牵线,应北京市大兴县的邀请,金灿集团拿出了一份在大兴县构建“东方卢浮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报告的前面,是张纯良写的一篇题为《创办‘东方卢浮宫’,为繁荣发展民族艺术事业出力》的文章。文章中,张纯良写道:
      “我没有文化,更不是什么艺术家、评论家。但我走到这一步,我想为维护民族艺术做点有益的事情了。我想做一个举世无双的艺术收藏大家,要为中国和世界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我一定要把‘东方卢浮宫’建成,使它成为东南亚一带最大的书画市场,全国最大的美术活动中心,要让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像去巴黎卢浮宫朝圣一样,来朝圣‘东方卢浮宫’,朝拜中国艺术之圣!”这是何等的雄心!是何等的豪言!是何等的气概!
      张纯良对自己的事业前景有坚定的信念。他说,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总值已超过工业生产总值,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像美国,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少数行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了它的国际竞争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精神活动的成果和精髓,是人类最悠久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怀着对中华文化的崇敬、收藏、传承和弘扬的情结,张纯良经过多年的收藏、整理、挖掘、宣传,虽然已有北京、桂林、杭州等多个城市邀请他前去共商发展大计,但由于项目占地较广、耗资较大,建造“东方卢浮宫”的计划还是搁浅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去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为新时期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正是将“东方卢浮宫”打造成举世无双的“东方卢浮宫国际文化产业园”的绝佳时机。北京、上海、陕西、广西、江苏以及浙江省内的一些城市纷纷前来邀请谋求更大发展,东阳市委、市政府更是力促就地发展。
      张纯良先生始终以“信誉,是东方卢浮宫的生命;求真,是东方卢浮宫的灵魂;奉献,是东方卢浮宫的追求”为宗旨,正在构建和实施以“三个基地、十个中心”为基本架构的“东方卢浮宫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宏伟蓝图。
      三大基地:
      建立东方卢浮宫国际文化基地、国际古玩藏品交易基地、商业及生活服务配套基地。
      十大中心:
      国际艺术品展览中心、国际艺术品交流中心、国际艺术品研究中心、大师创作中心、权威鉴定中心、顶级拍卖中心、美术学院玉高端培训中心、古玩字画交易流通中心、旅游休闲娱乐中心、泰斗名家高端会所中心。
      在目前东方卢浮宫总计60万件古董文物字画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互联网技术、视频多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建立一个门户网站、一个特色艺术文化资料库、二个互动平台、三个系统全方位地展示并打造东方卢浮宫艺术殿堂的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方卢浮宫的艺术魅力、让艺术文化为更多的人群服务!同时计划建立“东方卢浮宫”文化基金会,集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东方卢浮宫。
      东方卢浮宫文化产业园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建成集展览、交流、旅游、交易、创作、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高品位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园,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新思路、新高度来推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为中华五千年的悠久灿烂文化走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台,最后使之成为能够与法国卢浮宫相媲美的东方艺术殿堂。
      由于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用于收藏、保护书画及文物,张纯良先生关掉了经营良好的多家企业,但张先生表示,他无怨无悔,愿意用毕生的精力、财力保护、弘扬中华文化,“不建成‘东方卢浮宫’,我死不瞑目!”
      张先生的话掷地有声,蕴含了一个农民企业家为弘扬祖国文化,发展文化事业的满腔热血与豪情壮志。在国民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在国人文化素质、文化自信亟待提高的状况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看好张纯良先生的文化事业,况且文化事业不仅仅属于个人,还属于全民族全社会的事业,更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帮助张纯良先生实现“东方卢浮宫国际文化产业园”的宏伟蓝图。
      
      热心公益慈善的收藏家
      农民企业家张纯良在兴办企业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相继创办了金灿高中补习班,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和武术学校,大力资助当地贫困家庭读书青少年,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近年全国各地发生洪涝灾害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张纯良先生在东阳企业家中带头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特别说明:此文在未正式出版刊登在《财富人物》杂志前(包括出版后),未得到本社和作者同意,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一切媒体,不得使用、编辑、转载、公开发表。
      

    相关热词搜索: 之最 千古 世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