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仁义礼智下一句【《庄子》对仁义的批判】

    时间:2019-05-15 03:26: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周网解结,群鹿争逐的战国,邦无定交,国无定主,置身于危机四伏时代的庄子,对社会现实的弊端洞察烛隐,对社会的揭露与批判也是空前绝后的。作为道家的著名代表作,《庄子》批评孔子,批评儒家甚多,甚至直指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义,不吝笔墨批判“仁义”,认为“仁义”是毒药,是残生损性的。然而《庄子》批判的只是带有功利性的“仁义”以及为满足私欲而作为幌子的“仁义”。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庄子》并不反对仁义本身。
      关键词:《庄子》 仁义 批判
      
      “仁”和“仁义”是孔子及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知道思想,是治国之利器。
      《庄子》一书中有大量的篇幅也谈及“仁”或“仁义”,33篇中有23篇涉及到“仁”或“仁义”,但《庄子》的兴趣在于或论述或批判仁义,而极力批判的同时又是有针对的,换言之,《庄子》一书对于儒家的仁义隐约存在矛盾的态度。本文将主要以《庄子》对仁义的批判角度为准进行剖析,以窥《庄子》对仁义的态度。
      一、批判圣人对仁义的高调践履
      儒家不遗余力地提倡仁义,且对尧舜禹等古圣先王都倾羡不已,儒家人称赞:“巍巍乎,禹舜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然而,《庄子》却在字里行间批判圣人的行仁义。如《骈拇》篇:“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中“招”有“标举”之意;而“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是踶趾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中“县”亦是“提倡”之意;再有“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时其常然也。”中的“呴俞”有“吹嘘”之意。无论是标举还是吹嘘,庄子认为,这样的行仁义带有功利性,恰恰会造成社会的不安,人心的迷乱。所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至高无上的践履仁义的楷模竟是造成天下祸乱的罪魁之一。
      《庄子》极尽菲薄之能事,甚至不惜口诛笔伐。如《盗跖》篇谓: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在宥》篇又道:“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
      尧舜禹等儒家心目中的圣贤之王,在庄子眼中却是道德践踏者。《庄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所谓的古圣先贤在推行仁义的过程中,明显执行着双重标准,表面上维护伦理纲常,实际上却早已将之抛于脑后。所谓的圣人对于仁义实质上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中”,其中不无讽刺。
      二、批判统治阶级对仁义的无耻利用
      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仁义泛滥,一方面又是杀伐四起,所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庄子以普通人的角度来体会在这个俨然一座地狱的“失乐园”中生存的艰难,进而愤怒,这种愤怒的情绪在《庄子》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天运》)
      《庄子》明确地批判仁义是一切之“乱”的根源,纷乱的世道,统治者往往一面大谈仁义,一面又在现实中无情吞噬人的生命,仁义成为其钳制人民、打击异己的工具。他们高举仁义的旗帜,实际上却在为利益奔波呼号,甚至仁义成为雕琢道德的一种工具。《胠箧》篇有“田成子杀其君,盗其国,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有盗贼之名”和“身处尧舜之安”这样一种近似荒诞的现象,却可以在窃国者身上并存,仁义成为窃国者的护身符,窃国大盗也俨然成为仁义的化身。不正是“仁义之道”为其提供了守窃贼之身的武器吗?《庄子》愤然指出“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谁有权谁就是仁义的代表,谁就可以把仁义作为自己的护身符。
      个人遭遇的不幸是一个作者最原始的最本质的感受来源,庄子以血肉之躯感受着灾难深重的现实,不掩愤怒,却也无可奈何。“方今之时,仅免于刑焉!福轻于羽,莫之能载,祸重于地,莫之能避。”
      三、批判世人对仁义的竞相追逐
      天下惑矣,亦竞相追逐实践所谓的仁义。《骈拇》篇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天下皆奔命于仁义,而失其常然”,《在宥》篇又有“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息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想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
      《在宥》篇认为“仁”“乱于德”,“义”“悖于理”,人的性命之情就是被仁义弄坏的。《应帝王》篇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将世人竞相追求仁义而残生损性的现象揭露的入木三分。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更有甚者,众多津津乐道的仁义竟成为凝聚盗匪的理论而为祸于人,这不得不说又是莫大的讽刺。“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盗趾》),即所谓的“盗亦有道”。
      在《庄子》看来,行仁义百害而无一利,正是世人标榜仁义才造成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异化,才酿成社会的大乱,而未来更是令人心悸的惨淡前景。《庚桑楚》篇道:“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而历史也证明:庄子的预言不幸言中,时经两千年后,另一位中国的哲人——鲁迅,借狂人之口再次申明: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所谓的“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
      《庄子》众多篇目都极尽能事地批判仁义,然而,从《庄子》批判仁义的角度来看,《庄子》批判的只是被利用之下的仁义,并没有反对或是批判仁义本身。可以说,《庄子》不仅不反对仁义本身,而且其行仁义的标准甚至高于儒家,理想化色彩更加的浓烈。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清.先谦.子集解.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作者简介:张晓丽(1986年10月—)女,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文学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 仁义 庄子 批判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