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老故事怎样写出新感觉:新感觉250

    时间:2019-03-20 03:30: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引语      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开始还能争得同情,后来逢人便讲,人们非但不同情她,还生出些许厌恶来。人类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理,在阅读上更是如此,你在作文里老讲阿毛的故事,难免令人生厌。不过,当你头脑里储备不足的时候,不妨也讲讲阿毛的故事,只是要给人一点新感觉。
      老故事怎样才能写出新感觉呢?
      
      一、挖掘材料 写出新立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读作品,见仁见智,解读生活亦如此。文章的主题其实就是对生活的解读。对同样一段经历,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解读。老故事要写出新感觉,就要独具慧眼,深刻地挖掘材料,作出超越一般的新解读,让文章在主题的深刻和新鲜上先声夺人。
      学生突然生病,老师背学生上医院,这样的故事在学生作文里屡见不鲜,绝大多数同学都将故事定位在爱生如子上。其实也可独辟蹊径,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立题,从传承民族精神的角度来叙述这一故事。将老故事变成新主题的载体,文章自然会给人带来新感觉。
      乞讨者突然出现在教室里,同学们纷纷“解囊相助”,以此为写作素材,一般都从“爱心与奉献”“关爱弱势群体”等角度来确立主题,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老故事、老主题,毕竟没有情感冲击力。若文章以“不明真相而抛洒同情只会助长不劳而获”为主旨,用不无否定的笔触来叙述同学们的“义举”,独发新声,则会颇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二、变化章法 写出新形式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又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老故事完全可以靠新形式的包装来获得读者的认可。当有了一个矛盾冲突激烈的故事,你可以撇开记叙文体,采用小剧本的形式;当你觉得从人的角度叙述太平淡,不妨从物的角度叙述,采用童话的形式;当你觉得文章故事时间跨度太大而不好把握,可以运用小标题支撑文章的结构等等。
      有一位老师,高薪聘请不为所动,20年如一日,坚守讲台,教书育人。某同学以此为素材,写成了习作《操场边上那棵树》。文章从操场上的香樟树写起,先写树的缄默和坚守,再写人的淡然和执着,以树喻人,虚实相生,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甘于奉献的老教师形象。如果不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文章写成一篇极具抒情性的散文,而是实事实录,写成一般的记叙文,显然难有该作这样的艺术效果。
      台风来临之前,邻居家孩子突然生病,一片稻子黄在田里,阿秀放下自家田里的活去帮邻居收割,某生以此为题材写成《台风来临之前》。文章以“相约”、“私语”和“会战”为小标题,精心描绘故事全程中的三个片断,省略直接交代,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情节,行文省简,笔墨经济,有力地刻画了阿秀的形象,展现了农民的纯朴和农村和谐的邻里关系。本来,这样的故事似曾相识,假如不是采用蒙太奇的结构方法,恐怕也难以得到老师的好评。
      
      三、优化语言 写出情景美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也是阅读者产生美感的契机。新是作文的生命,是美的灵魂;新,未必是新材料,新的语言一样能产生美感,甚至可以说,只有新美的语言才能产生魅力效应。
      季羡林为学生看行李,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老故事了,请看下面一段叙述:
      一位智者。
      一位能用他那白须捋起岁月的老人。
      秋风瑟瑟中,守护着一个行李箱的承诺。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当行李箱的主人得知老者的身份后,不禁惶恐,而老人却笑了,慈爱地拍了拍那年轻人的肩头。
      老人就是季羡林。
      诚信,沉甸甸的财富,如岁月般深深镌刻在这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心中,除了感动,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文段先高度概括地点出人物,再描述人物的具体行为,最后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和其行为的思想意义。这种方法颇似拍电影,先是一组远镜头,然后是中景、近景,最后是特写镜头,它给你的心理冲击决不是一般化的叙述所能达到的。
      再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对老故事的处理: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在舞台上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娇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广东考生《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邰丽华是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其事迹见诸各种媒体,一般同学都很熟悉,甚至有些老师还将当年的颁奖词印发给学生阅读。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纯客观地叙述事迹,文章还会有多少可读性呢?作者改变叙述方法,将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由旁观者的介绍变为与她的直接对话,掏心捧肺,直抒胸臆,既介绍了英雄的事迹,又充分地展现了自我,增强了文章的个性色彩,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相关热词搜索: 出新 怎样写 感觉 故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